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余菲菲 左仲明 孙建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11期1405-1408,共4页
以皖南旅游区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和2013年公路交通网络和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利用引力模型对皖南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有所改善,区域空... 以皖南旅游区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和2013年公路交通网络和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利用引力模型对皖南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有所改善,区域空间格局相对稳定;2皖南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提升,合铜黄高速和沿江高速构成皖南旅游区主要旅游交通线;3皖南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强化,6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增幅明显,由马鞍山、芜湖和池州组成的皖江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愈趋紧密。整体来看,皖南旅游交通可达性提升,旅游经济联系加强,表明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加权平均时间 可达性 引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幅度检测的多波束测深算法仿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英姿 姜石 王卫波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了三种幅度检测算法的理论性能,分析了理想条件下不同幅度检测算法的精度和相应的波束角范围。
关键词 多波束条带测深 能量中心收敛 加权平均时间 方位偏差指示
下载PDF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105
3
作者 杨仲元 卢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6-814,共9页
基于交通优势度模型,选取2001年、2005年以及2009年等3个时间截点,运用交通优势度等分析方法研究皖南旅游区交通优势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交通改善对皖南旅游区空间结构的变化影响。结果发现皖南旅游区交通优势水平逐渐... 基于交通优势度模型,选取2001年、2005年以及2009年等3个时间截点,运用交通优势度等分析方法研究皖南旅游区交通优势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交通改善对皖南旅游区空间结构的变化影响。结果发现皖南旅游区交通优势水平逐渐提高,交通发展重心逐渐向南转移,交通格局由"单极"逐渐向"双极"形态转变;在交通水平提升的基础上,旅游地空间格局逐渐优化,景区间通达时间逐渐缩短,客源市场结构也相应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加权平均时间距离 旅游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不同指标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俊 陆玉麒 孟德友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选择最短时间距离和加权平均时间距离两种指标,以1∶25万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道路网络数据为基础,利用ARCVIEW软件的网络分析模块,对江苏省县级及以上的65个节点城市的可达性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指标在评价其... 本文选择最短时间距离和加权平均时间距离两种指标,以1∶25万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道路网络数据为基础,利用ARCVIEW软件的网络分析模块,对江苏省县级及以上的65个节点城市的可达性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指标在评价其可达性状况时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加权平均时间距离度量时,可达性的中心区显著南移,快速干道指向性相对减弱,可达性系数值更加离散。两种指标下,节点的可达性都与节点的中心性相关,其中最短时间距离指标下节点的可达性与几何中心性的相关性较强,而加权平均时间距离指标下节点的可达性则与经济中心性的相关性更强。正是由于这种相关关系,使得两种指标下可达性空间格局都呈不规则的同心环状分布,越向外围可达性越差,而加权平均时间距离度量时可达性的中心区显著南移,快速干道指向性相对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最短时间距离 加权平均时间距离 江苏省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量:226
5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2 位作者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5-1074,共10页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其值以上海、苏州、嘉兴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增高;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可达性,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第二阶段(1994 ̄2005年)可达性提升较之第一阶段(1986 ̄1994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初始值有关,可达性值变率在第一阶段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而在第二阶段呈多极格局;随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多数城市可达性状况优于平均水平,各节点城市相对可达性在第一阶段变化不大,但分布趋向于不均衡,第二阶段改变较大并趋于均衡分布;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公路货运量区位商 公路网络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量:65
6
作者 蒋晓威 曹卫东 +2 位作者 罗健 朱胜清 唐云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1-1599,共9页
以1996、2004、2010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年,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 以1996、2004、2010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年,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增,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节点城镇可达性,其中第一阶段(1996-2004年)可达性值提升较第二阶段(2004-2010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初值有关,第一阶段可达性值变化率空间格局由"徐合高速—合芜宣高速"沿线地区和沿江地区组成的"T型"区域向周围递减,第二阶段呈现出沿新建高速公路地区向四周递减的多极空间格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益迥异,江南地区可达性受益最为显著,其次是淮北、江淮地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可达性等值线趋于均匀、平滑,中心城市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空间格局 安徽省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省际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50
7
作者 孟德友 陈文峰 陆玉麒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以省会城市为网络中的节点,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对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前后省际可达性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建设使东中西地带内、地带间及省区的总... 以省会城市为网络中的节点,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对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前后省际可达性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建设使东中西地带内、地带间及省区的总体可达性均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沿骨干客运专线向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圈层状空间格局依然很突出,两极分化趋势在加剧,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各地区的空间经济效应还存在很大差异。经过对高速铁路建成前后各省区的地带内、地带间及总体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对比分析,从客观上论证了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及加强省际经济联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可达性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陆路交通的浙江省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徐维祥 陈斌 李一曼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53,共5页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和2012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引力模型,探讨城市可达性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节点所有城市可达性均有改善现象,且省域边缘地...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和2012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引力模型,探讨城市可达性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节点所有城市可达性均有改善现象,且省域边缘地区比中心区域提升幅度更大,区域交通均衡化趋势明显;②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日趋强化,并逐步沿重要道路干线方向演进,其中环杭州湾城市间联系愈趋紧密;③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增长明显,并存在空间极化现象。总体上来看,浙江省各城市可达性提升,经济联系增强,体现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可达性 引力模型 浙江省
原文传递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被引量:43
9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2 位作者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31,共6页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沿江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显著提高了区域整体可达性,且促进了可达性的均衡化;区内联系可达性、区外联系可达性及总体可达性三者格局特征不同,路网构建所形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别;东部及北部地区可达性变动幅度小于西南部地区;根据可达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及方向,可将节点归为相对可达性下降、相对可达性稳定及相对可达性上升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高速公路网络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可达性系数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基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浙江省交通可达性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孙平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60,共6页
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2012年路网数据,借助ArcGIS网络分析功能,采用基于城镇综合发展水平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探讨浙江省综合交通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2年,各... 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2012年路网数据,借助ArcGIS网络分析功能,采用基于城镇综合发展水平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探讨浙江省综合交通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2年,各城镇可达性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彼此间联系趋于紧密;2城镇可达性存在空间分异,且提升幅度各异,均衡化趋势明显;3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大,逐渐向以"四大都市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的"∏型"多级空间结构转变。总体上来看,城镇可达性变化及空间格局演变体现了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格局 浙江省
下载PDF
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旭 曹小曙 闫小培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9-186,共8页
本文以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未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在对广州至香港之间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现状通达性数据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其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进行预测分析。由此得出,穗港走廊内部的... 本文以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未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在对广州至香港之间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现状通达性数据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其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进行预测分析。由此得出,穗港走廊内部的陆路网络潜在通达性呈现出同心环状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其潜在通达性水平以环心为最优,逐渐往外层递减;两种指标换算成通达性系数进行对比,发现利用未来人口数作为加权因子之后,走廊南部在整个网络的通达性地位得到了提升,但走廊北部的通达性地位却受到了削弱;穗港走廊潜在通达性空间格局比现状更加收敛,整体通达性水平得到提升,初始通达性水平越低的地方,提升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港城市走廊 潜在通达性 空间格局 最短时间距离 加权平均出行时间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级尺度交通可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志学 李同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指标,对县级尺度的到区内节点、火车站、主要干线公路和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北的东北部、西北部,陕南的东南部各方面交通可达性表现都很差,西安及周围临近县市各方面则表...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指标,对县级尺度的到区内节点、火车站、主要干线公路和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北的东北部、西北部,陕南的东南部各方面交通可达性表现都很差,西安及周围临近县市各方面则表现良好。通过对到区内节点可达性和三种方式的区外交通可达性加权求和得出的区域交通可达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陕西形成了以西安与其周围临近县市组成的片状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良好;陕北的大部分及陕南的南部可达性差;陕西省整体可达性分布不均衡。陕西省今后交通建设的重点应是提高区域交通可达性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加权平均出行时间 变异系数 GIS 陕西省
下载PDF
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平 曹小曙 徐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以通达性为切入点,以G IS工具为技术手段,用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根据区域之间的道路通车情况,建立网络模型,对广州至香港之间的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通达性现状及其空间格局进... 以通达性为切入点,以G IS工具为技术手段,用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根据区域之间的道路通车情况,建立网络模型,对广州至香港之间的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通达性现状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分析得出,穗港走廊内部的陆路网络通达性呈现出同心环状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并且其通达性水平以环心为最优,逐渐往外层递减。把两种指标的计算结果换算成通达性系数,进行对比,发现利用人口数作为加权因子之后,走廊南部在整个网络的通达性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同时走廊北部的通达性地位却受到了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港走廊 通达性 空间格局 最短时间距离 加权平均出行时间 交通工程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以汉宜高速铁路为例 被引量:23
14
作者 丁秋贤 朱丽霞 +2 位作者 张辉 孙颖 罗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2-957,共6页
针对我国欠缺研究东西方向、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速铁路的状况,以汉宜高速铁路为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分析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运用时间距离引力模型测量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并依据经济联系隶属度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结果表... 针对我国欠缺研究东西方向、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速铁路的状况,以汉宜高速铁路为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分析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运用时间距离引力模型测量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并依据经济联系隶属度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结果表明,汉宜高铁促进江汉平原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地理时空有效收敛;推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显著增长,有效减缓城市间联系受距离衰减的作用;促使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从"中心城市指向性"向"地域相邻指向性"转变,空间近邻效应越来越明显.通过对汉宜高铁建成前后的对比分析,明晰高速铁路建设的空间经济意义,廓清城市的空间发展导向,为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引力模型 可达性 江汉平原
下载PDF
重庆市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时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肖京格 周廷刚 +2 位作者 姚林虎 廖莎 何惠丽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1,共8页
可达性是度量区域交通网络结构通达性的有效指标。本文以1997、2001、2004、2008和2012年为时间断面,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对重庆市陆路交通网络中节点区县可达性时空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交通可达性总体呈... 可达性是度量区域交通网络结构通达性的有效指标。本文以1997、2001、2004、2008和2012年为时间断面,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对重庆市陆路交通网络中节点区县可达性时空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交通可达性总体呈现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核心-边缘"模式,可达性等值线大致呈不规则环状分布;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各区县的可达性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提升幅度不同,第1、2阶段(1997-2004年)可达性相对第3、4阶段(2004-2012年)而言优化程度更为显著。由于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其初始值有关,所以,边缘地区可达性值提高幅度始终大于中心地区,区县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由于空间经济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可达性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耦合关系,交通网络的区域效应显得更为复杂。交通网络如何与城市体系合理匹配,形成良性互动的"交通-城市-经济"复合系统,是未来区域交通建设规划应该重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时空演化 重庆市
原文传递
高铁对京津冀地区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慧 张梅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5-1624,共10页
考虑市内交通衔接和乘客出行行为选择,通过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分析高铁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可达性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市域和县域的可达性水平得到... 考虑市内交通衔接和乘客出行行为选择,通过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分析高铁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可达性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市域和县域的可达性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形成以京津、京广、京沪方向为轴线向外扩展的不规则环状分布格局,且可达性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2)高铁对沿线核心城市的经济潜力提升作用明显高于边缘城市,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圈层式递减,且以北京为顶点的"倒V"的空间格局。(3)随着可达性时间范围的扩大,京津冀区县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逐渐弱化,且最优辐射范围在3.5 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经济潜力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浙江省陆路交通可达性与经济社会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1-758,共8页
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2012年交通路网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2... 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2012年交通路网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2年,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两者耦合协调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2)协调性存在空间分异,环杭州湾、金丽衢平原、温台平原城市协调性普遍高于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城市,地级市辖区协调性普遍高于各县(县级市);(3)协调性空间格局演变显著,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中心城市向周围县域梯度改善现象,且逐等级类型提升特征显著。总体上来看,浙江省城市可达性演变及与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关系,体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经济社会 协调性 浙江省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红昌 郝璐璐 刘李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8-44,共7页
在对交通发展与沿线城市可达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可达性的理论,以石武高铁为例,分别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广义加权旅行时间这两种评价方法构建模型,对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指标值进行估计,定量分析了石武高铁对其沿... 在对交通发展与沿线城市可达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可达性的理论,以石武高铁为例,分别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广义加权旅行时间这两种评价方法构建模型,对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指标值进行估计,定量分析了石武高铁对其沿线10个城市可达性的影响,论证了高铁对其沿线城市可达性影响的机理。研究认为,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法只考虑高铁在缩短旅行时间方面的因素,得到的估计结果说明了石武高铁的开通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提高幅度约为40%;而广义加权旅行时间法除了考虑旅行时间方面的因素外,还考虑到高铁票价的因素,得到的估计结果说明票价因素使石武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影响的显著程度降低了,可行性提高幅度降至18%左右;高铁可以通过实行淡季或非高峰期票价折扣来提高客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武高铁 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广义加权旅行时间
下载PDF
高铁网络可达性测度及经济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陶世杰 李俊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3-1331,共9页
高速铁路的开通给沿线城市的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可达性测度以及修正的经济潜力模型,利用GIS对安徽省高铁可达性以及经济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高铁开通后安徽省可达性显著提高,但总体格局保持不变,呈现出以合肥为中心,... 高速铁路的开通给沿线城市的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可达性测度以及修正的经济潜力模型,利用GIS对安徽省高铁可达性以及经济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高铁开通后安徽省可达性显著提高,但总体格局保持不变,呈现出以合肥为中心,淮南、芜湖等地为副中心的"多核心"模式。池州、铜陵两城市可达性上升幅度最大,黄山紧随其后,芜湖、滁州变化最小。高铁开通后,滁州可达性排名下降5名,下降幅度最大,合肥、淮南、黄山最为稳定,其他城市均有小幅变化。(2)可达性的提升对城市经济潜力造成了一定影响,总体呈现出以合肥为中心的外围扩展模式。池州、铜陵经济潜力增长最为显著,黄山位列第3,可达性的提升直接影响了池州、铜陵、黄山三市的经济发展。高铁开通后,合肥、芜湖经济潜力排名始终位于前二,传统经济中心地位不变。马鞍山排名上升4名,幅度最大,池州、黄山两市处于末端,经济潜力仍然较为薄弱。(3)高铁开通后,时空收敛效应明显,可达性的提升令城市经济潜力增长显著,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达性与经济潜力呈现不完全契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经济潜力 安徽省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交通模式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阎福礼 邹艺昭 +2 位作者 王世新 周艺 朱金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6-815,共10页
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可达性空间格局差异对引导人口分布和交通设施合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2 317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法,通过构建可达性指标分析了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及综合交通... 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可达性空间格局差异对引导人口分布和交通设施合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2 317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法,通过构建可达性指标分析了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及综合交通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路可达性形成了以郑州、武汉、合肥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铁路形成了以京沪线为轴线,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带状结构,最优区已南移至合肥及南京;机场可达性形成了以各个枢纽机场为核心的"轴-辐"结构;港口可达性由沿海向内陆降低;综合交通可达性由东向西降低,具有反自然梯度特征。4种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约有70%的县域超过平均水平,与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但存在区域内的不均衡现象。最后对各交通方式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交通网络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空间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