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对加利利链霉菌AF1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贺玉广 周思 +1 位作者 胡晓云 廖美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8,共7页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AF1菌株发酵的影响。【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表面活性剂的添加种类、初步浓度及最佳添加时间,采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表面活性剂添加质量浓度进行组合优化...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 AF1菌株发酵的影响。【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表面活性剂的添加种类、初步浓度及最佳添加时间,采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表面活性剂添加质量浓度进行组合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荧光强度,确定表面活性剂对AF1菌株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面活性剂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吐温–80为8.95 g·L^(–1)、曲拉通X–100为2.09 g·L^(–1)、山梨醇为3.89 g·L^(–1),最优添加时间为接种后5 d;细胞膜透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的AF1菌株细胞荧光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试验得到的响应面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达94.89%,具有实际意义;添加最优表面活性剂组合后,加利利链霉菌AF1的细胞膜通透性极显著增大,间接导致胞内活性物质的外排量增加,提高了抗菌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利霉菌 AF1菌株 表面活性剂 发酵 响应面 细胞膜通透性
下载PDF
1株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的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静 易麟乙 +2 位作者 刘美 王刘庆 廖美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4,20,共8页
【目的】对从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AF1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代谢产物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AF1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打孔... 【目的】对从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AF1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代谢产物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AF1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AF1菌株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及AF1菌株发酵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AF1菌株分生孢子直或呈波浪弯曲状,孢子链呈松散螺旋状,AF1菌株能利用葡萄糖、D-半乳糖、麦芽糖、鼠李糖和蔗糖,不能利用D-果糖、D-甘露醇和肌醇,可以水解淀粉但不能水解纤维素。AF1菌株16SrDNA序列全长1 242bp(GenBank ID:KF059834.1),与加利利链霉菌XSD-102(Streptomyces galilee XSD-102)的相似度为100%,初步确定菌株AF1为加利利链霉菌(S.galilee);AF1发酵产物对外界环境不敏感,在30~80℃下活性稳定,90℃处理60min时活性丧失,在pH 2~10下活性稳定,耐受紫外线照射;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8μg/mL。【结论】AF1菌株为加利利链霉菌(S.galilee),其代谢产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利霉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类鉴定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培养基组成成分对加利利链霉菌AF1发酵过程影响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静 廖美德 《世界农药》 CAS 2014年第5期52-56,共5页
探索影响加利利链霉菌AF1发酵过程的培养基组成成分。碳、氮源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F1能够较好的利用可溶性淀粉和胰蛋白胨。在基础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可溶性淀粉质量浓度,在质量浓度为3.5%时,菌株AF1的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 探索影响加利利链霉菌AF1发酵过程的培养基组成成分。碳、氮源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F1能够较好的利用可溶性淀粉和胰蛋白胨。在基础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可溶性淀粉质量浓度,在质量浓度为3.5%时,菌株AF1的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高,达到15.5 mm。在基础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胰蛋白的质量浓度,当浓度达到0.25%时,抑菌活性最高,达到13.4 mm。供试的8种氨基酸试验结果表明Arg、Gln和Lys具有明显促进菌体生长的作用,Asn、Phe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其他的氨基酸则表现出对菌体生长无显著效果;在产物合成方面,Arg、Asn、Phe、Tyr、Gln、Lys对产物合成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Met和Cys却表现出对产物合成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氨基酸试验结果表明,当基础培养基中Tyr浓度为0.13 mmol/L或者Lys 0.25 mmol/L时菌株生长和活性物质的代谢效果最为明显,100 mL的发酵液中菌体干重和发酵液抑菌活性分别达到0.19 g、14 mm和0.22 g、15.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利霉菌 AF1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加利利链霉菌AF1产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思 胡晓云 +2 位作者 赵鹏飞 牛宜方 廖美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9,138,共8页
【目的】筛选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myces galilaeus)AF1菌株孢子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固体发酵法,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myces galilaeus)AF1菌株的固体产孢基质大米、玉米粉、木薯渣、黄豆粉、麸皮... 【目的】筛选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myces galilaeus)AF1菌株孢子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固体发酵法,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myces galilaeus)AF1菌株的固体产孢基质大米、玉米粉、木薯渣、黄豆粉、麸皮、麦片进行筛选,然后研究培养时间、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外加碳源、外加氮源对加利利链霉菌AF1产孢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AF1菌株的产孢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固体产孢基质为大米。优化得到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d,接种量10%(每20g大米接种2mL孢子悬液),初始料(g)液(mL)比为1∶1,葡萄糖添加量1.5%(质量分数),蛋白胨添加量1.5%(质量分数)。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加利利链霉菌AF1产孢数可达3.87×109 g-1,比优化前提高了29%。【结论】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得到的加利利链霉菌AF1产孢水平高,能适应大规模培养接种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利霉菌AF1 固体发酵 产孢量 正交试验 产孢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