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44
1
作者 罗成 蔡银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61,共9页
以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为实证,运用熵权法和复相关系数方法组合赋权构建耕地资源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2000—2012年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等4项功能演变的时序特征及空间异质性... 以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为实证,运用熵权法和复相关系数方法组合赋权构建耕地资源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2000—2012年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等4项功能演变的时序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1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资源功能由以社会就业承载单一功能为主导向以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和粮食安全保障多功能协同发展演变,且2010年后耕地资源功能转型基本完成,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和粮食安全功能变化趋于稳定;2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的主导功能仍存在与其功能区定位相离趋势,耕地资源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并不突出,在耕地资源的4项功能中仅处于第3位,因此强化耕地资源的主导功能管理显得尤为重要;3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域分化增强,2012年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变异系数高达0.92,而耕地资源在国民经济贡献和生态安全维护的功能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保持在0.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功能演变 阶段特征 空间异质 农产品主产区 湖北省
原文传递
地下空间功能演变及设计理论发展过程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袁红 沈中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7-82,共6页
以地下空间的功能演变及设计理论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从地下空间的形态演变、功能演变、中日研究对比、国际研究现状、设计理论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地下空间利用与发展具有规模化、综合化、立体... 以地下空间的功能演变及设计理论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从地下空间的形态演变、功能演变、中日研究对比、国际研究现状、设计理论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地下空间利用与发展具有规模化、综合化、立体化的特征,应建立地下空间设计的学科框架以引领地下空间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功能演变 设计理论 发展过程 研究启示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市场30年:探索与变革 被引量:29
3
作者 吴晓求 方明浩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36,共17页
从1990年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历经30年坎坷历程,无论在制度、规模、结构,还是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制度变革来看,发行制度一直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注册制改革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法制建设是... 从1990年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历经30年坎坷历程,无论在制度、规模、结构,还是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制度变革来看,发行制度一直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注册制改革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法制建设是加强信息披露、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新《证券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监管体制不断适应市场变革和法治进程而做出相应的变革,从实质性监管向透明度监管转变;相比之下,退市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开放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从功能演变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融资为主向财富管理功能凸显的投融资并重发展,不断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和完善治理水平。总结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变革和发展经验,有利于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基础性制度的完善,以实现构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这一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30年 探索与变革 功能演变
原文传递
再探学分制——学分制的形成、发展、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62,共5页
学分制源自德国选修制,学习自由是其最根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终身学习则是在该理念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理念的嬗变必然会导致功能的累加,从测量计算到契约协议再到资源配置和积累转换,学分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今,我国高校学... 学分制源自德国选修制,学习自由是其最根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终身学习则是在该理念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理念的嬗变必然会导致功能的累加,从测量计算到契约协议再到资源配置和积累转换,学分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今,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似乎"误入歧途",究其根源仍在于对学分制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国外对学分制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学分互认和终身学习方面,这将是我国学分制未来发展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功能演变 教学改革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洁 吝涛 +1 位作者 张国钦 李新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4,共8页
1990年代以来,中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成为引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本研究耦合城市异速增长和标准化区位商分析方法,对三大城市群1990年代至今的城市化动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讨... 1990年代以来,中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成为引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本研究耦合城市异速增长和标准化区位商分析方法,对三大城市群1990年代至今的城市化动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城市形态扩张与功能演变的耦合作用过程。结果显示:①在城市形态扩张方面,三大城市群异速增长类型差异显著,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分别呈现持续的负异速增长和正异速增长形式,分别表现为人口高度聚集和建成区急剧扩张特征;而京津冀呈现正负异速增长交替增长形式,人口集聚与建成区扩张程度均较低;②在城市功能演变方面,三大城市群第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第三产业格局演变差异明显;③城市形态与功能耦合作用促成了城市群城市化进程向不同方向发展;对外开放、技术创新、政府干预等是影响城市群形态扩张和功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鉴于三大城市群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作用,对其形态扩张与功能演变动态特征的对比研究能够深入理解国家及区域尺度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和机制,并对我国其他城市群的科学、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化 形态扩张 功能演变 动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品——云肩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亚平 崔荣荣 《装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5-56,共2页
本文将云肩的起源、发展、种类、造型形态、图案创作与民间民俗文化渊源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比照,研究和考察了云肩由实用的服饰品向具有独特审美特色的服饰装饰部件的功能性转变,说明了云肩是我国传统服饰重要的装饰部件,是传统女性文... 本文将云肩的起源、发展、种类、造型形态、图案创作与民间民俗文化渊源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比照,研究和考察了云肩由实用的服饰品向具有独特审美特色的服饰装饰部件的功能性转变,说明了云肩是我国传统服饰重要的装饰部件,是传统女性文化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肩 历史渊源 功能演变 民俗文化
原文传递
宅基地多功能演变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庆磊 马雯秋 +1 位作者 曲衍波 姜广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54-1466,共13页
探索宅基地功能变化规律可深化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收益—留置"宅基地多功能分类体系,基于613处样本宅基地调查资料,运用核密度法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 探索宅基地功能变化规律可深化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收益—留置"宅基地多功能分类体系,基于613处样本宅基地调查资料,运用核密度法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平谷区宅基地多功能演变特征,揭示"农户—宅基地—村庄"多要素综合作用下宅基地功能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2005—2018年,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呈显著弱化趋势,收益功能和留置功能则显示出增强态势,功能结构由83.2%:6.9%:9.9%变为71.8%:10.6%:17.6%。(2)社会保障功能在经济落后山区较强,空间形态由条—带状向片—面状集聚分布演变,体现出区域农户对其居住保障性的依赖;收益功能集聚在经济较好平原区及近郊半山区,分布格局由点状演化为点—带状扩展态势,以适应休闲农业、旅游等需要;而留置功能则在经济中等半山区强化,形态由片—面状向点—带状分散化布局,反映区域农户在外工作增多与对宅基地潜在价值的期望。(3)基于农户视角,区位、经济、地形等村庄特征是宅基地多功能形成的激发因素,家庭人口、收入的规模和结构等农户特征是宅基地功能形成的能动因素,宅基地位置、规模、建造年代等是宅基地功能发挥的限制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应遵循宅基地功能演变与分化规律,按照农户—宅基地—村庄综合特征的差异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农户调研 功能演变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形成机理 北京市平谷区
原文传递
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功能的演变及其定位 被引量:20
8
作者 凌美秀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在网络环境中 ,重新认识图书馆的功能 ,是图书馆作为一个行业 ,群体性地适应社会与技术的进步 ,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的基本出发点 。
关键词 办馆模式 功能演变 功能定位 图书馆功能 网络技术
下载PDF
基于公交刷卡数据的北京城市居民周末户外休闲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丽敏 虞虎 靳海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7,共6页
根据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刷卡数据,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核密度法分析城市居民周末户外休闲行为特征、休闲集聚场点布局和演变规律以及城市休闲场所布局与户外休闲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周末户外休闲在全日时间内呈单峰... 根据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刷卡数据,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核密度法分析城市居民周末户外休闲行为特征、休闲集聚场点布局和演变规律以及城市休闲场所布局与户外休闲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周末户外休闲在全日时间内呈单峰状分布,休闲时段集中在8:00—15:00,大多数居民在周末会选择1个休闲场所;居民休闲场所具有明显的极化效应,以公共交通刷卡人次占比0.5%为断点,共有37个热点场所,主要为大型商圈、文化公园和传统景点;以热点场所为核心形成4种类型的休闲集聚区,即商业休闲型、文化休闲型、多功能休闲型和生态休闲型。与传统休闲空间相比,北京城市休闲场所类型与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场所多元化、分布板块化、功能完善化的特点,这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背景下户外休闲消费需求和吸引物交织作用的结果。通过城市休闲空间改善和户外休闲行为引导,促进城市物质空间和居民行为空间匹配,是未来城市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休闲行为 功能演变 公交刷卡数据 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城市滨江带功能演变及现代景观规划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其成 姚亦锋 蒋成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南京城市滨江带具有山、水、城、林、洲相融合的特色环境,近百年以来滨江地段由于经济和旅游利用而发展迅速。城市滨江带功能的演变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过程。合理利用南京城市滨江自然与人文条件进行滨江景观规划,对于南京市的进一步发展... 南京城市滨江带具有山、水、城、林、洲相融合的特色环境,近百年以来滨江地段由于经济和旅游利用而发展迅速。城市滨江带功能的演变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过程。合理利用南京城市滨江自然与人文条件进行滨江景观规划,对于南京市的进一步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历史时期南京城市滨江带功能演变的分析,对滨江带景观现状深入的研究,对滨江带各个区域的景观要素进行探讨,提出了南京城市滨江带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设计手法,依此进行了景观规划研究。将南京城市滨江带划分为6个特色区域:河西滨江段以塑造现代化城市建筑群体景观为主,下关滨江段以塑造港区风貌和反映城市近现代历史为主,幕燕滨江段以塑造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和江中洲地区以现代化田园风光景观为主,大厂滨江段以塑造现代工业景观为主,浦口—珠江段以塑造现代化滨江城市景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滨江带 城市 景观规划 功能演变 生态防护 交通运输 田园景观 山体景观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河流的功能演变与开发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瑜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我国对城市河流的开发进入"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利用阶段。文章在分析城市河流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原则,并就为何开发、如何开发、何时何地开发、谁开发谁获益进行思考,为城市河流开...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我国对城市河流的开发进入"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利用阶段。文章在分析城市河流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原则,并就为何开发、如何开发、何时何地开发、谁开发谁获益进行思考,为城市河流开发利用提供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功能演变 生态文明 河流开发
下载PDF
国外卫生“守门人”制度功能演变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岩丽 刘志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9,共3页
卫生体制的改革是令各国政府关注的世界性议题。对卫生系统的研究既要关注宏观结构的转变又要关注微观具体政策的功能,既要考虑政策实施的刚性又要注重发挥市场的配置效应。着重讨论非市场体制的代表英国、市场体制的代表美国、混合体... 卫生体制的改革是令各国政府关注的世界性议题。对卫生系统的研究既要关注宏观结构的转变又要关注微观具体政策的功能,既要考虑政策实施的刚性又要注重发挥市场的配置效应。着重讨论非市场体制的代表英国、市场体制的代表美国、混合体制的代表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守门人”的特征功能,及不同时期其角色和功能的演变,尤其是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启示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体制 守门人制度 全科医疗 功能演变
下载PDF
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时空演变与耦合协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树高 陆汝成 +1 位作者 叶宗达 刘少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91,共12页
研究目的:明晰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为缓解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冲突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推演,加权求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越边境地区由生态功能主导、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抬升... 研究目的:明晰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为缓解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冲突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推演,加权求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越边境地区由生态功能主导、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抬升的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呈上升态势,国土空间功能由“低水平高差距”的互竞阶段走向“高水平低差距”的优化提升阶段,自东(广西段)向西(云南段)过渡表现为递减的阶梯式变化过程,城镇功能和农业功能较高值区主要位于贸易口岸集中的东南部,生态功能以较高值区为主;(2)国土空间功能由勉强协调向中级协调转型发展,广西段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云南段,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布差异与国土空间综合功能格局吻合;(3)边境贸易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土空间功能协调发展。研究结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边境贸易活力、边民生活水平和制定差异化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是提升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功能演变 耦合协调 时空格局 中越边境地区
下载PDF
论“枫桥经验”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宪亮 徐路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6-31,共6页
"枫桥经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诞生之初、恢复发展阶段、新时期。每一阶段都赋予了"枫桥经验"不同的功能:诞生之初的政治教育和群众动员功能,恢复发展时期的社会控制和纠纷解决功能,以及新时期的社会治理与法治... "枫桥经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诞生之初、恢复发展阶段、新时期。每一阶段都赋予了"枫桥经验"不同的功能:诞生之初的政治教育和群众动员功能,恢复发展时期的社会控制和纠纷解决功能,以及新时期的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功能。三个阶段的功能变化是社会现实需要带来的结果。社会变迁与功能演变两者之间的互动成为"枫桥经验"发展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发展逻辑 社会变迁 功能演变
原文传递
上海港港区区位与功能演变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梦天 王成金 王成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67-1782,共16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上海港是世界大港,其发展、演变过程既具备一般性规律又不乏自身特色,对揭示单体港口的功能拓展和空间扩张具有积极意义。论述了上海港的港区区位和功能演变过程,并总结了港口的空间演化轨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上海港是世界大港,其发展、演变过程既具备一般性规律又不乏自身特色,对揭示单体港口的功能拓展和空间扩张具有积极意义。论述了上海港的港区区位和功能演变过程,并总结了港口的空间演化轨迹、功能拓展路径等规律,创建上海港演变模式,最后考察上海港区位与功能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港口港区区位遵循了从支流向门户、从内河向深海、从单一区位向多体系的演变规律,功能演变形成了从服务于村镇向国际区域、从渔港向综合港的演变过程,形成"河流单港区阶段→河流双向延伸阶段→工业化岸线拓展阶段→集装箱化离岸外迁阶段"的上海港演变模式。鸦片战争之前,上海港因长江流域门户港变迁规模和功能不断提升;开埠后,西方介入使港口空间和功能进一步扩展;1949年以来,工业化导致上海港向多区位系统和多元化功能演进;21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全球化及政策制度等因素促使老港区外迁和功能升级。研究丰富了港口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为单体港口的优化与枢纽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区 区位变迁 功能演变 模式 动力机制 上海
原文传递
广州市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宅基地功能演变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文方 李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8个区26个村农户的调查,基于宅基地功能演变视角,采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及其与宅基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户宅基地"一户多宅"现象依然很严重,超30%农户拥有1... 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8个区26个村农户的调查,基于宅基地功能演变视角,采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及其与宅基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户宅基地"一户多宅"现象依然很严重,超30%农户拥有1处以上的宅基地,同时一半农户支持宅基地流转;文化程度、居住现状满意度、家庭宅基地数量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大,其中文化程度越高、居住现状满意度越低、家庭宅基地数量越多,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越强烈。说明宅基地功能研究有助于完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明显滞后于宅基地功能变迁,农村宅基地环境建设与农村教育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功能演变 宅基地流转 农户意愿 管理制度 变迁 环境建设 农村教育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下载PDF
制造业逆向物流的概念及其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春 许映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从物流的定义及功能演变出发,引入逆向物流的概念;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分析逆向物流的特点以及与正向物流的区别;根据统计数据,分析逆向物流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制造业 价值分析 概念 经济 功能演变 统计数据 社会价值 区别 角度
下载PDF
基于不同职能城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覃事娅 王忠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2,共9页
从生产、社会、文化、生态4方面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株洲、张家界3种不同职能城市的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索耕地功能演变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沙耕地的生产功能得分从0.271下降到... 从生产、社会、文化、生态4方面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株洲、张家界3种不同职能城市的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索耕地功能演变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沙耕地的生产功能得分从0.271下降到0.077,后又回升至0.274;社会功能得分从0.117降为0.032;文化功能得分从0.026上升为0.150;生态功能得分从0.085上升为0.160。2007—2016年,株洲耕地的生产功能得分从0.249下降到0.126,此后又回升至0.252;社会功能得分从0.106降为0.010;文化功能得分从0.037上升为0.133;生态功能得分从0.094上涨至0.175,后又下降为0.040。2007—2016年,张家界耕地的生产功能得分从0.301降为0.165,后又回升至0.272;社会功能得分从0.117降为0.056;文化功能得分从0.009上升为0.106;生态功能得分从0.172下降至0.126。长沙、株洲、张家界的耕地生产功能先降后升,社会功能下降,文化功能上升,生态功能变化各异。长沙耕地功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株洲耕地功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有效灌溉面积、规模以上工业数、城镇化率;张家界市耕地功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城镇化率、旅游业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数。研究结论可为不同职能城市耕地保护与耕地多功能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职能类型 耕地功能 功能演变 驱动力
下载PDF
“城乡两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雄飞 刘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180,181,共12页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则逐渐增强。总体来看,现有部分制度抑制了宅基地的产权权能开发和资产价值挖掘,造成了闲置、低效利用与隐性流转共存的困局,需要合理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受到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产权边界不清晰、农民宅基地权属观念模糊等因素掣肘,面临所有权主体虚置、过度“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阻碍了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为此,“三权分置”改革需要清晰界定“三权”边界,明确宅基地的法权属性,在保障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推动实现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引入市场机制多元盘活闲置宅基地,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功能演变 “城乡两栖”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和响应过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树高 诸培新 +3 位作者 陆汝成 陈昌玲 毕佳港 罗金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16,共13页
揭示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内在机制对缓解国土空间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在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地学图谱、核密度估计等模型分析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 揭示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内在机制对缓解国土空间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在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地学图谱、核密度估计等模型分析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20 a内城镇空间扩张29559.54 km^(2),迫使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分别减少25162.63、3268.36 km^(2),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换及其内部结构重组主导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速度呈现上游快于中游快于下游的地域分异规律。2)长江经济带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均值分别由0.129、0.287、0.646提升至0.343、0.456、0.698,中、下游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由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推动,上游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由生态功能主导、农业功能抬升,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强度具有下游高于中游高于上游的区域差异特征。3)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具有双向非线性响应关系,城镇空间扩张与其功能扩容呈现“双增”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生态空间收缩与其功能提质呈现“一减一增”的空间负相关性,上、下游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程度较高,中游地区因面临上游地区城镇、农业功能的虹吸效应和下游地区生态功能的溢出效应,响应程度较低。应以国土空间功能提质、增效、扩容为导向,形成互补、融合、协调的城镇空间开发、农业空间保护、生态空间修复的国土空间格局,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区空间" 格局演变 功能演变 响应过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