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疗效比较
1
作者 党强 蔡甄波 张宏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22-82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在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22年9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腔镜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后腹腔入路组(n=31)和腹腔入...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在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22年9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腔镜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后腹腔入路组(n=31)和腹腔入路组(n=29)。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免疫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腹腔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显著低于腹腔入路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腹腔入路组(P<0.05)。术前、术后,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Cor、NE、E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前2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术前,CD8^(+)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腹腔入路组患者术后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后腹腔入路组(P<0.05),2组患者术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入路组、腹腔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5%(2/31)、31.03%(9/29),后腹腔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腹腔入路组(χ^(2)=6.048,P<0.05)。结论腹腔入路与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疗效确切,2种入路方式产生的应激反应程度相当,但后腹腔入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腹腔入路 后腹腔入路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下载PDF
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邓新喜 李勋钢 +2 位作者 万滨 曾加 张文圣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2966-29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86例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功能性肿瘤组和无功能性肿瘤组,收集两组性别、年龄、BMI、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病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86例高血压相关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功能性肿瘤组和无功能性肿瘤组,收集两组性别、年龄、BMI、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病理类型和合并症。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功能性肿瘤组比较,功能性肿瘤组年龄更小[(43.6±11.6)岁vs.(51.4±12.1)岁],肿瘤直径更长[(2.9±12.6)cm vs.(1.5±11.2)cm],合并有糖尿病(38.0%vs.20.4%)和脑血管疾病(23.4%vs.8.2%)的患者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OR=5.038,95%CI:1.515~16.982)、合并糖尿病(OR=7.881,95%CI:2.517~25.369)、合并心血管疾病(OR=3.134,95%CI:1.109~9.459)和合并脑血管疾病(OR=6.264,95%CI:1.854~21.014)是功能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高血压相关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相关肾上腺肿瘤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偶发瘤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影像引导下肾上腺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5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 +1 位作者 范卫君 叶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23-1132,共10页
一、前言肾上腺肿瘤包括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大多发生于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亦可发生于肾上腺其他组织,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等,但很少见。同时肾上腺也是各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 一、前言肾上腺肿瘤包括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大多发生于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亦可发生于肾上腺其他组织,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等,但很少见。同时肾上腺也是各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根据有无内分泌功能又可分为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和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消融治疗 影像引导 专家 转移肿瘤 肾上腺皮质 神经纤维瘤 内分泌功能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与CT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冲 赵安超 刘月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2期177-179,共3页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一种肿瘤[1],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肿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对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作用,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2],其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是发作时伴有头痛、心悸和多汗三联症,少...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一种肿瘤[1],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肿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对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作用,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2],其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是发作时伴有头痛、心悸和多汗三联症,少数病例无明显症状,称为静止型或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主要靠检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因肿瘤产生和释放儿茶酚胺是多相的,目前还没有一种生化检查能对其作出100%的诊断[4]。随着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素能受体 CT 儿茶酚胺 病理生理基础
下载PDF
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MRI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东 胡鸿群 徐家兴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439-443,共5页
关键词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MRI评价 影像学检查技术 肾上腺占位病变 功能性肿瘤 功能性肿瘤 CT 肾上腺偶发瘤
下载PDF
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处理 被引量:5
6
作者 祝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30-432,共3页
无功能性、偶发性肾上腺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其发现率进一步增高。目前诊治的难点在于将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以及功能性肿瘤相鉴别,原因在于后者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由于良性病变脂质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 无功能性、偶发性肾上腺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其发现率进一步增高。目前诊治的难点在于将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以及功能性肿瘤相鉴别,原因在于后者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由于良性病变脂质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肿瘤良恶性。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内分泌评估以排除功能性肿瘤,依据肿瘤大小进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下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东 徐家兴 樊长姝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4-15,17,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CT 诊断
下载PDF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杰翔 缪克红 李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结果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均有明显的显示,患者腰部皮...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结果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均有明显的显示,患者腰部皮温增高,高于正常皮温0.4℃~2.5℃,平均(1.1±0.7)℃。结论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对于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技术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9
作者 王秀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017-1018,共2页
肾上腺肿瘤较为常见,种类繁多,根据患者有无肾上腺内分泌紊乱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病变。功能性肿瘤由于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容易较早发现病变;而无功能性肿瘤,临床诊断困难,多依赖影像学检查,常于体检... 肾上腺肿瘤较为常见,种类繁多,根据患者有无肾上腺内分泌紊乱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病变。功能性肿瘤由于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容易较早发现病变;而无功能性肿瘤,临床诊断困难,多依赖影像学检查,常于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CT为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1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诊断价值 CT 实验室检查异常 功能性肿瘤 功能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临床症状
下载PDF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后腹腔镜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钟文晖 刘保江 +1 位作者 杨春艳 王建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血浆浓度瑞芬太尼在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均采用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血浆浓度瑞芬太尼在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均采用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三组丙泊酚TCI浓度均为3μg/ml;Ⅰ、Ⅱ、Ⅲ组瑞芬太尼的浓度分别为4,6,8 ng/ml。监测麻醉前10min(T1),插管后1 min(T2),后腹膜腔充气后10 min(T3),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1 min(T4)的平均动血压(MAP)、心率(HR)和血糖变化。记录术毕呼吸意识恢复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内MAP在T2均较T1明显下降(P<0.01),HR在T2、T3均较T1明显下降(P<0.01)。三组间各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T4时点血糖均较T1增高(P<0.05),而Ⅰ组升高程度高于Ⅱ、Ⅲ组(P<0.01)。术毕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I 6 ng/ml瑞芬太尼复合3μg/ml丙泊酚,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不良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腹腔镜 腹膜后(间)隙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下载PDF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陈杰翔 李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 结果: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均有明显的...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 结果:27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均有明显的显示,患者腰部皮温增高,高于正常皮温0.4℃~2.5℃,平均1.1℃±0.7℃. 结论: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对于诊断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技术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下载PDF
无功能性肾上腺恶性肿瘤(附12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强 张佐良 +3 位作者 瞿连喜 吴忠 丁强 张元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7-599,共3页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无功能性肾上腺恶性肿瘤 12例。其中 6例有发热、骨痛等症状。肿瘤直径 3cm 1例 ,5~ 10cm 9例 ,>10cm 2例。有局部浸润和 (或 )转移者 10例。 结果  5例行肿瘤切...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无功能性肾上腺恶性肿瘤 12例。其中 6例有发热、骨痛等症状。肿瘤直径 3cm 1例 ,5~ 10cm 9例 ,>10cm 2例。有局部浸润和 (或 )转移者 10例。 结果  5例行肿瘤切除或剜除 ,5例仅行活检 ,病理诊断皮质腺癌4例 ,转移癌 4例 ,黏液脂肪肉瘤 1例 ,淋巴瘤 1例 ;2例未手术。住院期间死亡 1例 ,2年内死亡 10例 ,1例肾上腺皮质癌于术后 3年复发 ,次年死亡。 结论 无功能性肾上腺恶性肿瘤少见 ,早期诊断困难 ,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4例报告
13
作者 刘雪虹 沈冬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11期1230-1230,共1页
老年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国内报告少见,现将我科于1992年至1997年诊断并随访观察的4例老年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例1男,67岁。1992年6月健康体检,CT见左肾上腺3.0cm×3.0cm低密度... 老年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国内报告少见,现将我科于1992年至1997年诊断并随访观察的4例老年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例1男,67岁。1992年6月健康体检,CT见左肾上腺3.0cm×3.0cm低密度灶,边缘整齐呈圆形。肾图正常。无精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CT检查 诊断 病理检查
下载PDF
浅析肾上腺髓脂瘤的CT诊断
14
作者 刘更生 王少英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8期396-396,共1页
肾上腺髓脂瘤又称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临床少见,是一种罕见的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Gierke于1905年最先对本病进行描述,Oberling于1921年将它命名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以前多由尸检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肾上腺髓脂瘤又称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临床少见,是一种罕见的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Gierke于1905年最先对本病进行描述,Oberling于1921年将它命名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以前多由尸检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明显提高,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分析其病理、CT表现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脂瘤 CT诊断 肾上腺脂肪瘤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 病理证实 影像学技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1例CT表现分析
15
作者 丛建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299-1299,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CT表现 临床分析 诊断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