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芦笙与笙之和声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元祝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7-199,共3页
民间传统芦笙的和声,应属于以增强部分旋律音量和装饰旋律色彩为主的“装饰性和声”;民族传统笙的传统和声,则是具有和声旋律特性的“旋律性和声”。二者与西洋传统和声(现代改良芦笙和改良笙中也不时使用)的“功能性和声”比较,并不具... 民间传统芦笙的和声,应属于以增强部分旋律音量和装饰旋律色彩为主的“装饰性和声”;民族传统笙的传统和声,则是具有和声旋律特性的“旋律性和声”。二者与西洋传统和声(现代改良芦笙和改良笙中也不时使用)的“功能性和声”比较,并不具有和声功能性质。芦笙的“装饰性和声”与笙的“旋律性和声”的和声结构,均为协和的五八度、四八度和五度、四度和音,但它们在音乐旋律的表现运用中却大相径庭。其主要区别在于,“装饰性和声”是以旋律装饰为目的;而“旋律性和声”则为以旋律运用为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笙 “装饰和声 旋律和声 功能性和声
原文传递
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的和声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亚梅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122-125,共4页
浪漫时期的音乐家将古典时期的和声风格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在和声材料及和声语汇方面更具拓展性和延伸性。例如在和声进行时,将功能性序进散化于作品结构的支点部位;在作品陈述过程中和弦的色彩性功能更加凸显;由和声所引起的调性运动... 浪漫时期的音乐家将古典时期的和声风格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在和声材料及和声语汇方面更具拓展性和延伸性。例如在和声进行时,将功能性序进散化于作品结构的支点部位;在作品陈述过程中和弦的色彩性功能更加凸显;由和声所引起的调性运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五度调性关系转换;在乐曲的终止处,S组和弦的使用较之古典时期也更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和声 色彩和声 并重 浪漫时期和声风格
下载PDF
谈古典音乐中的功能圈
3
作者 方冰 梁筱妹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33-33,40,共2页
功能圈是整个以功能性为特征的古典和声体系的基石,这一理论来源于由巴洛克中、晚期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大、小调体系。以功能圈进行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历代音乐家的不断努力,建立并完善了古典和声学体系,这一体系在此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发展... 功能圈是整个以功能性为特征的古典和声体系的基石,这一理论来源于由巴洛克中、晚期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大、小调体系。以功能圈进行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历代音乐家的不断努力,建立并完善了古典和声学体系,这一体系在此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发展并影响到与之相关的曲式分析、作曲实践等诸多领域。本文从功能圈的构成入手,由点到面,分析了它对古典和声及相关领域的广泛影响,论证了它在宏观理论体系中的的基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功能 和声 正三和弦 和弦功能 和音学 音乐学 功能性和声 属和弦 和弦音 和声进行 调内和声 副三和弦
下载PDF
自然七声调式的和声——介绍一些新的和声理论概念及基本原理
4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7年第4期21-27,共7页
文化部于1986年10月在武汉音乐学院召开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我院有四位和声教师出席,提交论文八篇,现将其中四篇论文以全文或缩写形式分两期刊出。日从本刊于去年第2、3期发表了拙著《色彩和声》第二、三两章以后,不少同志口... 文化部于1986年10月在武汉音乐学院召开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我院有四位和声教师出席,提交论文八篇,现将其中四篇论文以全文或缩写形式分两期刊出。日从本刊于去年第2、3期发表了拙著《色彩和声》第二、三两章以后,不少同志口头或来信讯问其它各章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标记 功能性和声 功能 基本原理 和声进行 和声理论 概念 思维形式
下载PDF
传统芦笙与笙之和声比较
5
作者 杨天中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1期17-18,21,共3页
芦笙分为传统和声和笙之和声,其中传统和声具有和声旋律特性,故也被称"旋律性和声";笙之和声则是在传统芦笙和声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民族因素形成,因此具有一定的现代化色彩,两者都与西洋传统和声存在很大的差异,相比西洋传统和... 芦笙分为传统和声和笙之和声,其中传统和声具有和声旋律特性,故也被称"旋律性和声";笙之和声则是在传统芦笙和声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民族因素形成,因此具有一定的现代化色彩,两者都与西洋传统和声存在很大的差异,相比西洋传统和声而言它不具和声功能性质。芦笙的和声结构不仅有"装饰性和声"还有笙的"旋律性和声",两种结果均包括了五八度、四八度和五度、四度和音,但不同是两种结构在音乐旋律表现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芦笙的了解,分析了传统芦笙与笙之和声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芦笙 笙之和声 旋律和声 功能性和声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继承与超越——《图画展览会》创作特征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馨婷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由穆索尔斯基创作并以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版本广泛流传于世。立足这部伟大作品产生的独特时代和人文背景 ,通过对《图画展览会》在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主题旋律及管弦乐版本的配器等方面的一些创作特点进... 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由穆索尔斯基创作并以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版本广泛流传于世。立足这部伟大作品产生的独特时代和人文背景 ,通过对《图画展览会》在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主题旋律及管弦乐版本的配器等方面的一些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探索其对于古典作曲原则的“继承”与“超越” ,及对于后世音乐艺术发展所具有的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结构原则 动力再现 非方整结构 收拢收束 三部结构原则 中古调式 逆分型节奏动机 功能性和声
下载PDF
五四前后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
7
作者 马颖 《音乐生活》 2005年第3期76-77,共2页
20世纪五四前后的中国音乐创作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这时期,很多人开始模仿和学习西方音乐创作技法进行新音乐的创作。这种影响最初体现于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创作,这时期的一批启蒙音乐教育家应运而起,纷纷创作乐歌,编印各种歌集。
关键词 西方音乐 音乐作品 音程 西洋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创作 艺术创作 旋律 学堂乐歌 学堂乐 功能性和声 器乐作品 汉族五声调式 二度创作 二次形象传达 五四前后
原文传递
老掉牙话题的新思维——大小调功能性和声思维的整体透视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维权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本文将对功能和声思维,即传统和声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体透视。与传统和声理论 不同的是:将运用现代语言学、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方法,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什么是和声语言?什么 是“功能和声”?正三和弦是怎样形成的?属七和弦与倾... 本文将对功能和声思维,即传统和声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体透视。与传统和声理论 不同的是:将运用现代语言学、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方法,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什么是和声语言?什么 是“功能和声”?正三和弦是怎样形成的?属七和弦与倾向性半音的特点,为什么和声书上要规定 “不允许Ⅴ-Ⅳ级的进行”?“副三和弦”的特点和用法,什么是平行大小调交替与同主音大小调交 替?“变和弦”的特点和用法,什么是功能性的调性发展手法等和声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使读 者对于传统和声学的理论核心、内在联系及其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调 正三和弦 属七和弦 倾向半音 副三和弦 变和弦 发展手法 和声学理论 小调 功能性和声思维 和声语言
下载PDF
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十三) 被引量:1
9
作者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34,共11页
本文分析瓦格纳的歌剧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中的半音化和声手法的特点与表现作用。
关键词 瓦格纳 特里斯坦 半音化 主导动机 的呈现方式 功能性和声
下载PDF
浅析传统和声中和弦的功能性及色彩性——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0
作者 戴杨 《大观周刊》 2012年第9期44-44,共1页
传统调式和声是和声学教学中的基础和主要环节,而其中的功能、色彩又是传统和声学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围绕古典时期贝多芬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展开与论述,涉及大小调体系的各级三和弦与七和弦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将其分别阐明,以达到对传统和... 传统调式和声是和声学教学中的基础和主要环节,而其中的功能、色彩又是传统和声学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围绕古典时期贝多芬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展开与论述,涉及大小调体系的各级三和弦与七和弦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将其分别阐明,以达到对传统和声理论的深刻认识与精确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和声 功能性和声 色彩和声
下载PDF
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八) 被引量:6
11
作者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35,共9页
本文分析介绍19世纪末叶法国作曲家迪帕克歌曲中半音化应用的特点和表现作用。
关键词 迪帕克 福雷 德彪西 调式化变音 功能性半音和声 色彩和声 印象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