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色土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骆东奇
侯春霞
+2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朱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3,27,共5页
从水稳性、力稳性和化学稳定性3方面研究了紫色土团聚体稳定性和抗蚀性特征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3mm,>1mm,>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结构破坏率表现为耕地>园地&...
从水稳性、力稳性和化学稳定性3方面研究了紫色土团聚体稳定性和抗蚀性特征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3mm,>1mm,>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结构破坏率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荒草地;力稳性参数"原始稳定性"表现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崩解速率"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荒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力稳性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蓬莱镇组、遂宁组和沙溪庙组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遂宁组母质发育土壤抗蚀性最强,不同利用方式抗蚀强弱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显著地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原始稳定性"和"崩解速率",是影响土壤团聚体抗蚀性的主要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团聚体
抗蚀特征
水
稳性
力
稳性
化学稳定性
土壤肥
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耕作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施正发
袁奎
+5 位作者
黄宁
胡勇
贺乘龙
谭钦腾
文锦涛
李启林
《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为探究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以丘陵烟区烟田黄壤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深松1遍(T_(1)处理)、常规旋耕2遍(T_(2)处理)和翻耕1遍+旋耕1遍(T_(3)处理)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
为探究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以丘陵烟区烟田黄壤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深松1遍(T_(1)处理)、常规旋耕2遍(T_(2)处理)和翻耕1遍+旋耕1遍(T_(3)处理)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包括对力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构体破碎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T_(3)处理相比,T_(1)和T_(2)处理可使0~20 cm土壤层的>0.25~2.00 mm粒级团聚体的力稳性团聚体数量显著提高,>20~30 cm土壤层的>0.25 mm粒级团聚体的力稳性团聚体数量显著提高。T_(1)和T_(2)处理可使0~10和>20~30 cm土壤层的平均质量直径(干筛)值,以及0~30 cm土壤层的平均质量直径(湿筛)值显著提高。T_(1)处理可使0~10 cm土壤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增大,而T_(2)处理可使>10~20和>20~30 cm土壤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增大。采用T_(1)和T_(2)处理的耕作方式将有助于贵阳市典型丘陵烟区植烟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提升,该研究为优化丘陵烟区耕作方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耕作方式
力
稳性
团粒结构
水
稳性
团粒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色土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骆东奇
侯春霞
魏朝富
谢德体
朱波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3,2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0062505)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SW-319-3)项目
文摘
从水稳性、力稳性和化学稳定性3方面研究了紫色土团聚体稳定性和抗蚀性特征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3mm,>1mm,>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结构破坏率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荒草地;力稳性参数"原始稳定性"表现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崩解速率"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荒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力稳性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蓬莱镇组、遂宁组和沙溪庙组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遂宁组母质发育土壤抗蚀性最强,不同利用方式抗蚀强弱表现为荒草地>林地>园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显著地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原始稳定性"和"崩解速率",是影响土壤团聚体抗蚀性的主要内在因素。
关键词
紫色土
团聚体
抗蚀特征
水
稳性
力
稳性
化学稳定性
土壤肥
力
Keywords
water stability
mechanics stability
chemical stability
erosion-resistant
purple soil
分类号
S155.25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施正发
袁奎
黄宁
胡勇
贺乘龙
谭钦腾
文锦涛
李启林
机构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贵阳市公司科技项目(黔烟筑科[2022]1号)
贵州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010)。
文摘
为探究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以丘陵烟区烟田黄壤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深松1遍(T_(1)处理)、常规旋耕2遍(T_(2)处理)和翻耕1遍+旋耕1遍(T_(3)处理)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包括对力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构体破碎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T_(3)处理相比,T_(1)和T_(2)处理可使0~20 cm土壤层的>0.25~2.00 mm粒级团聚体的力稳性团聚体数量显著提高,>20~30 cm土壤层的>0.25 mm粒级团聚体的力稳性团聚体数量显著提高。T_(1)和T_(2)处理可使0~10和>20~30 cm土壤层的平均质量直径(干筛)值,以及0~30 cm土壤层的平均质量直径(湿筛)值显著提高。T_(1)处理可使0~10 cm土壤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增大,而T_(2)处理可使>10~20和>20~30 cm土壤层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增大。采用T_(1)和T_(2)处理的耕作方式将有助于贵阳市典型丘陵烟区植烟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提升,该研究为优化丘陵烟区耕作方式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耕作方式
力
稳性
团粒结构
水
稳性
团粒结构
Keywords
soil aggregates
tillage methods
force-stable aggregate structure
water-stable aggregate structure
分类号
S2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色土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
骆东奇
侯春霞
魏朝富
谢德体
朱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耕作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施正发
袁奎
黄宁
胡勇
贺乘龙
谭钦腾
文锦涛
李启林
《农业工程》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