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力位控制的多模式下肢康复系统设计
1
作者 孙玉彬 吴全玉 +3 位作者 李科岐 潘玲佼 陶为戈 刘晓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采用生物信号控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模型复杂难以布施,中小型下肢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功能匮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力位控制的多模式下肢康复系统。通过分布式足底和鞋底压力,对下肢动作进行划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力位控制模型... 针对采用生物信号控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模型复杂难以布施,中小型下肢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功能匮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力位控制的多模式下肢康复系统。通过分布式足底和鞋底压力,对下肢动作进行划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力位控制模型动作识别综合准确率为0.925,实现了较高的控制精度,同时为丰富系统功能,设计了智能交互界面系统,系统可实现远程康复与康复评估,符合当前下肢康复领域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控制 远程康复
下载PDF
中大拖电液提升控制系统分析
2
作者 张洪波 李艳腾 +1 位作者 赵博文 张笑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6期174-176,共3页
系统分析了当前主流电液提升系统的技术特点及控制原理,提出了国内主流电液提升控制系统提升改进的方向,为电液提升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对其主要控制元件的技术发展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后期核心液压元件的开发提供... 系统分析了当前主流电液提升系统的技术特点及控制原理,提出了国内主流电液提升控制系统提升改进的方向,为电液提升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对其主要控制元件的技术发展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后期核心液压元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提升系统 液压控制 控制
下载PDF
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力位控制研究
3
作者 汪洋 俞建峰 +3 位作者 俞俊楠 蒋毅 化春键 钱陈豪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针对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校准电梯导轨时,校准精度低和校准力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模糊PD(PsoFuzzyPD)的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力位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力位控制需求设计了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的整体控制框架;其次,设计了... 针对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校准电梯导轨时,校准精度低和校准力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模糊PD(PsoFuzzyPD)的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力位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力位控制需求设计了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的整体控制框架;其次,设计了基于改进的粒子群-模糊PD控制器作为机器人力位控制器的内环控制器;最后,根据机器人的力控制需求设计了阻抗控制器、sigmoid函数的阻抗控制判别模块和期望力控制模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力控响应超调更小,震荡更少,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跟踪偏差也更小,可以有效控制导轨校准力和导轨校准精度,在电梯导轨安装领域拥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导轨校准机器人 模糊PD 粒子群算法 控制 阻抗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力/位控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减重系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嘉杰 郭帅 周梅杰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年第3期49-51,55,共4页
近年来,减重步行训练机器人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减重步行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步行训练效果,其中减重支撑力和骨盆位置跟随是衡量减重支撑效果的关键参数。为实现机器人的减重支撑力的恒定及位置跟随的精确,提出一种力/位混... 近年来,减重步行训练机器人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减重步行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步行训练效果,其中减重支撑力和骨盆位置跟随是衡量减重支撑效果的关键参数。为实现机器人的减重支撑力的恒定及位置跟随的精确,提出一种力/位混合控制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减重支撑机构的工作原理,其次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减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结合动力学模型对机器人进行力/位控制策略的研究,实现精确地位置跟随及恒质量减重。最后利用MATLAB里对减重支撑机构的力/位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减重误差小于4N,跟随误差小于4mm,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可以满足减重康复训练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减重支撑 下肢康复机器人
下载PDF
未知时变环境下机器人自校正阻抗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献文 翟敬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1-295,共5页
针对未知、时变环境下机器人力位控制需求,基于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阻抗控制的位置自校正修正算法研究。通过建立基于Hunt-Crossley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的阻抗控制系统,构建了在刚性或柔顺作业环境下机器人末端位置与接触力之... 针对未知、时变环境下机器人力位控制需求,基于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阻抗控制的位置自校正修正算法研究。通过建立基于Hunt-Crossley非线性接触动力学模型的阻抗控制系统,构建了在刚性或柔顺作业环境下机器人末端位置与接触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在自校正控制系统中引入自扰动递推最小二乘辨识算法,以接触力误差最小为设计指标,设计了阻抗控制的位置自校正修正算法,在预测控制同时进行接触动力学参数在线跟踪辨识,解决了在材料力学特性未知或存在时变的环境下,力跟踪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问题;仿真实验模拟了环境力学特性参数事先未知且在不同作业区域间存在差异的应用场景,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时进行阻抗控制的自适应位置调整,保证了力位跟踪控制的快速响应性和收敛性,稳态力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环境力学特性发生变化时的控制调整时间仅约7个采样周期,相较对比算法减少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时变环境 控制 非线性接触动学模型 阻抗控制 参数辨识 自校正控制
下载PDF
基于被动柔顺的机器人抛磨力/位混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34
6
作者 黄婷 孙立宁 +2 位作者 王振华 禹鑫燚 陈国栋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6-785,794,共11页
为了实现抛磨系统机器人末端的位置控制和接触力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被动柔顺装置的机器人抛磨系统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在机器人末端安装一个柔顺装置实现对工具末端力控制和位置控制的解耦.柔顺装置一端安装于机器人末端,另一端连接抛磨工... 为了实现抛磨系统机器人末端的位置控制和接触力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被动柔顺装置的机器人抛磨系统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在机器人末端安装一个柔顺装置实现对工具末端力控制和位置控制的解耦.柔顺装置一端安装于机器人末端,另一端连接抛磨工具.机器人控制器控制机器人末端位姿,间接对工具末端位姿进行控制和补偿,柔顺装置控制器直接控制工具与工件的接触力.经过建模分析,采用非线性PD(比例-微分)控制提高了柔顺装置的动态调节性能.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对目标轨迹进行跟踪与补偿,并实现期望力的快速调节.非线性PD控制将柔顺装置受干扰后恢复稳定的调节时间由220 ms提高到60 ms.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并通过对航空叶片进行打磨与抛光获得了良好的表面质量.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抛磨 被动柔顺 /混合控制 姿补偿 非线性PD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打磨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庆伟 韩利利 +2 位作者 徐方 贾凯 邹风山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2年第7期884-887,共4页
根据打磨机器人作业对位置和力同时控制的要求,在分析了基于位置伺服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基于速度伺服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测量的力信号进行了滤波、重力补偿及传感器坐标系标定等处理,以提高所测力信号的抗干扰... 根据打磨机器人作业对位置和力同时控制的要求,在分析了基于位置伺服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基于速度伺服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测量的力信号进行了滤波、重力补偿及传感器坐标系标定等处理,以提高所测力信号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满足打磨机器人对位置和力分别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速度伺服 补偿 打磨机器人
下载PDF
面向位控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乔兵 吴洪涛 +1 位作者 朱剑英 尉忠信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位控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通过力反馈信息对未知约束进行估计获得位控和力控方向,根据位控和力控方向对机器人终端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并采用阻抗力控制规律以使机器人获得较好的柔顺性.仿真试验表明,该...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位控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通过力反馈信息对未知约束进行估计获得位控和力控方向,根据位控和力控方向对机器人终端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并采用阻抗力控制规律以使机器人获得较好的柔顺性.仿真试验表明,该策略具有较高的力控制精度和表面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混合控制 控制 工业机器人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力/位混合控制进行插孔作业的策略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锟 韦庆 常文森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8,共5页
插孔作业是一种典型的机器人操作.在工业化机器人装配中存在大量插孔类的作业.由于位置误差的存在,小间隙比插孔作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本文从分析插孔失败的原因入手,提出了一种成功率很高的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插孔策略.实验验证... 插孔作业是一种典型的机器人操作.在工业化机器人装配中存在大量插孔类的作业.由于位置误差的存在,小间隙比插孔作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本文从分析插孔失败的原因入手,提出了一种成功率很高的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插孔策略.实验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孔作业 状态分析 控制策略 混合控制 工人机器人
下载PDF
在未知环境下面向位控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二超 李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位控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通过力反馈信息对未知环境约束进行估计获得位控和力控方向,根据位控和力控方向对机器人终端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并采用阻抗控制规律以使机器人获得较好的柔顺性.在该算法中应用一个参考... 提出了一种面向位控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通过力反馈信息对未知环境约束进行估计获得位控和力控方向,根据位控和力控方向对机器人终端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并采用阻抗控制规律以使机器人获得较好的柔顺性.在该算法中应用一个参考比例因子调节参考轨迹,根据反馈的接触力信息通过模糊推理确定参考比例因子的大小,从而使生成的参考轨迹适应未知环境刚度的变化.仿真试验表明,该策略具有较高的力控制精度和表面跟踪能力,增强了对接触环境参数变化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环境 /混合控制 阻抗控制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力/位混合算法的7自由度机械臂精细操控方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常健 王亚珍 李斌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1-539,共9页
为了使冗余机械臂在具有良好的自治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保证末端的执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冗余机械臂精细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准确的运动学模型,分析机械臂系统的运动特性,利用固定角度与梯度下降相结合的方法求动力学逆解.在... 为了使冗余机械臂在具有良好的自治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保证末端的执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冗余机械臂精细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准确的运动学模型,分析机械臂系统的运动特性,利用固定角度与梯度下降相结合的方法求动力学逆解.在对机械臂的力/位混合控制律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位置控制和力控制对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针对受环境约束的机械臂的控制问题,提出冗余自由度机械臂的适从坐标系建立方法,使得末端执行器能够在任意曲面完成作业任务.在仿真分析和实验中,令机械臂末端跟随任意设定的曲线轨迹到达给定点.通过多次测量得出,力精度误差小于2%,并且在保证作用力方向精确的条件下,机械臂末端轨迹的偏离值小于5%.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对7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精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冗余机械臂 学逆解 环境约束 精度
原文传递
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综述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国龙 张杰 +2 位作者 蒋亚南 杨桂林 张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7-629,共13页
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机器人抛光、打磨、去毛刺和装配等连续接触式作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力控末端执行器作为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与连续接触式作业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于提升机器人作业质量和拓展应用范围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现有... 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机器人抛光、打磨、去毛刺和装配等连续接触式作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力控末端执行器作为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与连续接触式作业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于提升机器人作业质量和拓展应用范围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现有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进行研究,分析其性能特点与关键技术,指明其发展方向,对于高性能力控末端执行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力控末端执行器的发展背景,阐述了其组成与分类、工作模式和工作原理;其次,简述了力控末端执行器研发中涉及并联机构构型综合理论与优化技术、恒力补偿作动部件设计技术、质量力补偿技术、柔性碰撞技术、解耦控制技术和力波动抑制技术等;然后,分别对机械式、气动式和电驱式等单自由度与多自由度力控末端执行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力控末端执行器将向高精度、高频响、电驱化、多自由度柔顺、重载化、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分析表明,当前普遍应用的力控末端执行器多为机械式或气动式,但存在迟滞大、响应速度较慢和力控制精度不高等缺点,且仅能实现单自由度恒力控制,因此,开展高精度高频响的智能电驱式多自由度力控末端执行器的研制,对于提高机器人连续接触式作业系统的力控制精度、曲面适应性、加工装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升工厂机器人智能化作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末端执行器 混合控制 质量补偿 电驱化 多自由度
下载PDF
基于力/位混合控制的工业机器人精密轴孔装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炳龙 曲道奎 徐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9-386,共8页
为了研究工业机器人在高精密装配领域的应用,针对高精密装配中典型的轴孔装配问题,提出精密轴孔装配流程以及新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实现方式:装配流程包括搜孔、插入、完成3个阶段;新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是基于伺服速度环实现,与传统基... 为了研究工业机器人在高精密装配领域的应用,针对高精密装配中典型的轴孔装配问题,提出精密轴孔装配流程以及新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实现方式:装配流程包括搜孔、插入、完成3个阶段;新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是基于伺服速度环实现,与传统基于伺服位置环实现的力控制系统相比较具有更大的系统带宽,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实现,也可以把速度信号进行积分,转化为伺服位置环控制的实现方式,开展仿真和实验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速度环实现的力控制能够更好地跟踪更高频率的正弦给定信号,具有较好的力跟踪性能.实验采用工业机器人大臂减速机的装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和螺旋搜孔的方式能够顺利地找到装配孔,很好地完成轴孔装配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控制 机器人装配 精密装配 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人机交互的重载机械臂控制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连鹏 解仑 +3 位作者 刘振宗 郝兵 刘大华 胡同海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533,共9页
针对目前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存在的人机交互性不足问题及重载带来的刚柔耦合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人机交互闭环力/位控制算法,并依据该算法设计了7自由度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重载机械臂的工作特点和存在的问... 针对目前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存在的人机交互性不足问题及重载带来的刚柔耦合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人机交互闭环力/位控制算法,并依据该算法设计了7自由度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重载机械臂的工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力/视觉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来增强系统的人机交互性;然后为抑制刚柔耦合带来的控制问题,建立了重载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人机交互的重载机械臂力/位闭环控制算法.最后搭建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搭建的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子系统、环境感知子系统、驱动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及通信子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重载机械臂控制系统作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完成人机交互作业功能,相对于传统重载机械臂作业手段,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70%,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系统的人机友好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械臂 人机交互 /视觉反馈 学模型 /闭环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柔顺控制的航天器大部件机器人装配技术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瑞钦 张立建 +2 位作者 孟少华 董悫 隆昌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93,共9页
针对航天器大部件装配需求,给出一套基于力/位控制的机器人柔顺装配方法。基于装配界面作用力方向及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方向,实时计算用于力/位控制的笛卡尔坐标系。为避免力控制过程中的机器人抖动,设计了力与机器人速度的“S”型关系曲... 针对航天器大部件装配需求,给出一套基于力/位控制的机器人柔顺装配方法。基于装配界面作用力方向及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方向,实时计算用于力/位控制的笛卡尔坐标系。为避免力控制过程中的机器人抖动,设计了力与机器人速度的“S”型关系曲线。针对自由空间力控制、销钉导向等典型应用需求给出了力/位控制策略。针对机器人负载发生变化情况下的界面分离问题,对机器人在装配不同阶段下负载的质量特性进行预先测量,在界面分离时进行负载质量特性参数的切换,实现对应负载的重力补偿,并采用柔顺控制方法释放待分离界面的作用力,最终实现界面安全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力/位控制方法,在工件安装的各主要过程中,工件可以稳定顺应外部约束,最终安装到位,在界面分离阶段,所述方法可以有效释放界面作用力,实现界面安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控制 工业机器人 /控制 补偿 航天器
原文传递
基于土壤比阻的大功率拖拉机变权重力位综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素玉 刘站 +2 位作者 李瑞川 徐继康 刘延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1-357,共7页
针对土壤条件变化较大的作业环境,基于土壤比阻的力位综合控制,探索了其权重系数的自动控制算法。通过构建模糊PID控制策略,并采用土壤比阻B模拟土壤环境,利用Matlab对不同土壤比阻进行分析,以系统超调量、稳定时间以及耕深变化为依据,... 针对土壤条件变化较大的作业环境,基于土壤比阻的力位综合控制,探索了其权重系数的自动控制算法。通过构建模糊PID控制策略,并采用土壤比阻B模拟土壤环境,利用Matlab对不同土壤比阻进行分析,以系统超调量、稳定时间以及耕深变化为依据,建立了权重系数与土壤比阻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了基于土壤比阻的权重系数自动控制算法。将采用该算法的变权重力位综合控制(以下简称"变权重方法")与权重系数为0.5的控制方式进行田间试验并对比。结果表明,变权重方法在土壤比阻较小的区域可以保证耕深,发挥位调节的优势;在土壤比阻较大的区域可以确保发动机的性能,发挥力调节的优势。该方法在土壤比阻变化较大的区域可实现权重系数的自动判断与设定,为系统更精确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拖拉机 土壤比阻 综合控制 模糊PID控制 变权重系数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地面竖直方向重力补偿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永利 李潇男 +2 位作者 刘勇 杨明毅 刘明洋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解决大型空间机械臂地面微重力模拟实验问题,设计了一种3维主动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系统主要由水平2维直线运动单元与竖直重力平衡吊挂单元组成,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恒张力控制思想实现微重力模拟,并给出了带负载的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 为解决大型空间机械臂地面微重力模拟实验问题,设计了一种3维主动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系统主要由水平2维直线运动单元与竖直重力平衡吊挂单元组成,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恒张力控制思想实现微重力模拟,并给出了带负载的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参数整定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并研究了在未知负载干扰、系统干扰以及机械臂不同运动速度下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将重力补偿精度保持在0.3%F.S(全量程)之内,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微重模拟 恒张控制 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混合控制
原文传递
应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国威 陈文亮 王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7-283,共17页
并联机构的闭链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精度、刚性及动态性能,可满足飞机装配的精度、效率需求,因此,以并联机构为构型主体的自动化装配装备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飞机装配中。首先,概述了当前并联机构发展现状及飞机装配体现出的新特点,分析... 并联机构的闭链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精度、刚性及动态性能,可满足飞机装配的精度、效率需求,因此,以并联机构为构型主体的自动化装配装备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飞机装配中。首先,概述了当前并联机构发展现状及飞机装配体现出的新特点,分析了并联机构应用于飞机装配的优势。其次,从飞机装配零部件加工和飞机零部件装配调姿定位两个方面综述了应用于飞机装配并联机构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并联机构主要的前沿研究问题,从并联机构可重构设计、性能评价及优化设计、精度建模和力/位协同控制等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并联机构应用于飞机装配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并联机构应用在飞机装配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并联机构 可重构 性能评价 优化设计 精度建模 /协同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臂机器人模糊力/位混合控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军 丁希仑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8-325,332,共9页
近年来,适用于空间站操作的冗余度双臂机器人系统技术研究得到了较多的重视.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本文开展了面向空间舱内作业的冗余度双臂机器人协调控制应用研究.针对双臂机器人协调操作过程中的受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 近年来,适用于空间站操作的冗余度双臂机器人系统技术研究得到了较多的重视.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本文开展了面向空间舱内作业的冗余度双臂机器人协调控制应用研究.针对双臂机器人协调操作过程中的受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双臂机器人模糊力/位混合控制策略.该方法把机器人末端的力误差通过模糊控制转变为机器人位置控制器的修正值,在不改变机器人原有位置控制器的前提下,实现力/位混合控制.利用遗传算法离线优化模糊控制规则,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性能,总体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都采用了自适应控制策略.最后,以冗余度双臂机器人合力协调搬箱为例,进行了力跟踪的三维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机器人 /混合控制 遗传算法 适应度 变异概率
下载PDF
飞机大部件调姿平台力位混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中海 孟祥磊 +2 位作者 巴晓甫 费少华 方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为了解决调姿平台中,由于三坐标定位器自身各轴垂直度和相互各轴平行度误差引起的调姿误差以及对飞机大部件造成内力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大部件调姿平台的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法.通过建立调姿误差模型,分析三坐标定位器自身垂直度和相互... 为了解决调姿平台中,由于三坐标定位器自身各轴垂直度和相互各轴平行度误差引起的调姿误差以及对飞机大部件造成内力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大部件调姿平台的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法.通过建立调姿误差模型,分析三坐标定位器自身垂直度和相互平行度误差对姿态控制以及部件内力的影响;根据机构雅可比矩阵条件数,提出调姿平台力控制轴和位置控制轴分配策略;通过静态误差计算得到,在三坐标定位器垂直度误差为0.05mm/m,同向轴两两之间最大平行度误差为0.1mm/m且平均平行度误差为0.07mm/m时,在给定的部件尺寸和调姿轨迹下,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法的调姿精度优于全位置控制方法,并且显著降低了调姿部件内力.实验结果表明,力控制器在位置扰动下能够稳定跟随力矩指令,动态误差在±0.03N·m内,满足定位器调姿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调姿内 冗余驱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