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流侵彻陶瓷/橡胶/钢复合靶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言克斌 黄正祥 刘荣忠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运用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具有不同橡胶夹层厚度的陶瓷/橡胶/钢复合靶在30°和60°倾角下的射流侵彻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聚能装药基准弹,进行了剩余穿深实验,研究了射流侵彻陶瓷/橡胶/钢复合靶后射流速度、靶板变形和... 运用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具有不同橡胶夹层厚度的陶瓷/橡胶/钢复合靶在30°和60°倾角下的射流侵彻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聚能装药基准弹,进行了剩余穿深实验,研究了射流侵彻陶瓷/橡胶/钢复合靶后射流速度、靶板变形和剩余穿深,分析了倾角和橡胶夹层厚度对复合靶抗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射流侵彻陶瓷/橡胶/钢复合靶的性能受倾角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大倾角下影响更为显著;橡胶夹层对射流侵彻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厚度的变化对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侵彻性能 陶瓷/橡胶/钢复合靶 剩余穿 射流头部速度
原文传递
聚能射流侵彻下舰船钢与均质钢的等效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威 李吉峰 朱磊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基于剩余穿深理论,依据聚能射流对钢靶板侵彻毁伤作用机理,推导出2种等效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建立了聚能射流侵彻下某舰船装甲钢与603钢靶板的等效关系。结果表明:当舰船钢厚度较小时,舰船钢与603装甲钢的等效厚度比约为1;当舰船钢厚度... 基于剩余穿深理论,依据聚能射流对钢靶板侵彻毁伤作用机理,推导出2种等效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建立了聚能射流侵彻下某舰船装甲钢与603钢靶板的等效关系。结果表明:当舰船钢厚度较小时,舰船钢与603装甲钢的等效厚度比约为1;当舰船钢厚度较大时,两者等效厚度比约为1.13。由此等效关系可给出用于战斗部考核性穿靶试验中相应均质靶板的确定厚度,从而为用603装甲钢靶代替该舰船钢进行聚能射流威力考核试验提供依据,达到了简化、经济、方便、有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侵彻 等效靶 剩余穿
原文传递
依据剩余穿深选择坦克射击弹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英贵 邵东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6-38,43,共4页
分析了坦克射击弹种选择的传统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运用剩余穿深理论,结合坦克配用的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毁伤目标的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依据剩余窗深选择坦克对装甲目标射击弹种的新方法。
关键词 坦克射击 装甲目标 弹种选择 剩余穿
下载PDF
陶瓷橡胶复合靶板抗射流侵彻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言克斌 夏振友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16-19,共4页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对聚能装药射流侵彻陶瓷橡胶复合靶板的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倾角下,不同厚度橡胶夹层构成的陶瓷橡胶复合靶板对射流能量吸收的影响。结合质量防护系数、空间防护系数和差分防护系...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对聚能装药射流侵彻陶瓷橡胶复合靶板的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倾角下,不同厚度橡胶夹层构成的陶瓷橡胶复合靶板对射流能量吸收的影响。结合质量防护系数、空间防护系数和差分防护系数对复合靶板的防护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倾角的变化对陶瓷橡胶复合靶板抗射流侵彻性能影响较大,而橡胶夹层厚度的变化对复合靶板抗射流侵彻性能影响较小。随着倾角的增加,复合靶板的防护性能增加,在60°~68°范围内,复合靶板的防护性能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橡胶复合靶板 射流 侵彻 剩余穿
下载PDF
基于剩余穿深理论选择瞄准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英贵 赵建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79,共3页
在现有坦克炮对装甲目标射击瞄准点选择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介绍了剩余穿深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剩余穿深理论对毁伤目标的影响以及不同剩余穿深条件下,各弹种瞄准点选择在装甲目标不同部位的毁伤效果,提出了基于剩余穿深理论选择坦克... 在现有坦克炮对装甲目标射击瞄准点选择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介绍了剩余穿深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剩余穿深理论对毁伤目标的影响以及不同剩余穿深条件下,各弹种瞄准点选择在装甲目标不同部位的毁伤效果,提出了基于剩余穿深理论选择坦克炮对装甲目标射击时选择瞄准点的方法,为装甲部队的射击训练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炮 装甲目标 瞄准点选择 剩余穿
下载PDF
子弹撞击碳化硼陶瓷复合靶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包阔 张先锋 +2 位作者 谈梦婷 陈贝贝 魏海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65,共12页
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硬度、低密度的特性,在装甲防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化硼陶瓷及其复合靶的冲击破坏特性是装甲防护领域近期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中基于剩余穿深方法,开展了碳化硼及复合靶抗12.7 mm穿甲燃烧弹侵彻的试验研究。建立... 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硬度、低密度的特性,在装甲防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化硼陶瓷及其复合靶的冲击破坏特性是装甲防护领域近期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中基于剩余穿深方法,开展了碳化硼及复合靶抗12.7 mm穿甲燃烧弹侵彻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碳化硼陶瓷复合靶抗弹数值模拟模型,根据试验研究结果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12.7 mm穿甲燃烧弹侵彻碳化硼陶瓷复合靶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靶板配置、背板厚度及种类对复合靶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靶板面密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陶瓷厚度的增大,陶瓷复合靶的抗弹性能提高;陶瓷厚度相同时,陶瓷复合靶抗弹性能提升的效率随其面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陶瓷/PE(polyethylene)结构适合抵抗低速弹体的侵彻破坏,陶瓷/铝结构适合抵抗高速弹体的侵彻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陶瓷 复合装甲 穿甲燃烧弹 剩余穿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