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沃尧论 被引量:2
1
作者 任访秋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71-76,共6页
吴沃尧(一八六六——一九一○)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他家住佛山镇,所以笔名“我佛山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荣光曾任湖南巡抚,研精金石,嘉道间海内号为收藏家。祖莘畬,工部员外郎。父允杏,浙江候补巡检。趼人幼年即丧父... 吴沃尧(一八六六——一九一○)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他家住佛山镇,所以笔名“我佛山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荣光曾任湖南巡抚,研精金石,嘉道间海内号为收藏家。祖莘畬,工部员外郎。父允杏,浙江候补巡检。趼人幼年即丧父,家道中落。十七八岁时去上海,最初佣书江南制造军械局,月薪仅八金。后来为上海各报写文,从光绪二三年(一八九七)到二七年(一九○一),五六年间,主编过多种小报,如《消闲报》(即《字林沪报》副刊)、《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光绪二八年(一九○二),曾应《汉口日报》之聘,为该报编辑,至次年春辞职返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恨海》 清王朝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痛史 徐锡麟 返沪 帝国主义 婚姻观
原文传递
演绎主角精彩的配角人生——记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
2
作者 郭国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1-484,共4页
有人说他一辈子沥胆剖心,让解剖学这棵“枯藤老树”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人说他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独树一帜,开创了现代临床解剖学的新风;有人说他甘当外科学的配角,也有人说他勇于创新,是中国数字人之父;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喜... 有人说他一辈子沥胆剖心,让解剖学这棵“枯藤老树”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人说他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独树一帜,开创了现代临床解剖学的新风;有人说他甘当外科学的配角,也有人说他勇于创新,是中国数字人之父;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喜欢站在讲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沥胆 面孔 配角 临床
下载PDF
委婉情真剖心迹——浅论王昌龄七绝送别诗
3
作者 杨伟中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8-11,共4页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历来以诗风雄健清丽为人称道。一曲“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二首》)更被评家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倾倒无数后来者。王昌龄的七绝,按题材主要可分三类:边塞诗、宫词与闺怨诗以及送别诗。其中前两类,自古倍...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历来以诗风雄健清丽为人称道。一曲“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二首》)更被评家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倾倒无数后来者。王昌龄的七绝,按题材主要可分三类:边塞诗、宫词与闺怨诗以及送别诗。其中前两类,自古倍受推崇,评价很高。而约占七绝总数三分之一的送别诗,除《芙蓉楼送辛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送别诗 七绝 边塞诗 情真 七言绝句 芙蓉楼 闺怨诗 抒发感情
原文传递
梦是可怕的预兆吗?
4
作者 朱建军 《健康》 1999年第6期11-12,共2页
心理学家发现,梦表面是荒谬奇怪,实际上,梦的表面意义下,掩藏着一点也不荒谬的意义……本文作者是位心理学博士生,他以心理分析的理论为基础,对几个看似“恐怖”的梦展开了剖析,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关键词 预兆 释梦 性格 梦的真实 象征着 惴惴不安 理学家 开腹
原文传递
天津教案中“迷拐”“挖眼”“剖心”等传闻研究
5
作者 余道奎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94-97,共4页
1870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究其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处置某些传闻,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有借鉴意义。在梳理"迷拐""挖眼""剖心"等相关反洋教传闻源流的基础上,探讨这些传闻兴起、传播的背景,并分析这些... 1870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究其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处置某些传闻,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有借鉴意义。在梳理"迷拐""挖眼""剖心"等相关反洋教传闻源流的基础上,探讨这些传闻兴起、传播的背景,并分析这些传闻如何导致引发天津教案。出于反洋教的需要,意在引起人们仇教的传闻在天津教案爆发前由来已久。"迷拐""挖眼""剖心"等传闻对天津教案的爆发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教案 “迷拐” “挖眼” 传闻
下载PDF
巫术、技术与污名:晚清教案中“挖眼用于照相”谣言的形成与传播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宏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171,共10页
晚清西方基督宗教进入中国,因与外来势力的入侵结合在一起,激起了中国民众及士绅的抵制。中国人在反洋教的过程中,对外来宗教进行了"污名化"处理,因此社会上关于外来宗教的谣言层出不穷。晚清以降的诸多教案不少就是因这些谣... 晚清西方基督宗教进入中国,因与外来势力的入侵结合在一起,激起了中国民众及士绅的抵制。中国人在反洋教的过程中,对外来宗教进行了"污名化"处理,因此社会上关于外来宗教的谣言层出不穷。晚清以降的诸多教案不少就是因这些谣言而起,其中流传最广的谣言就是传教士会对中国人进行挖眼剖心。挖眼剖心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采生折割巫术,因其主要实施的对象是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从而在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和愤怒情绪。在这些谣言中,关于挖眼用途的说法有炼金、制药等,后来逐渐把挖眼与成像的功能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流行说法,即挖眼是为了制作照相药水。照相术发明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其有摄魂的神秘功能。而在照相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也多以妖术视之。中国人普遍认为照相药水乃是由传教士所"挖"中国人的眼珠化合而成。把"挖眼"和照相术联系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对于外来宗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新技术的恐惧与排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案 采生折割 挖眼 谣言 照相术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中“剖心易心”对象研究
7
作者 王箐箐 《今古文创》 2021年第8期6-8,共3页
《聊斋志异》是一部专写狐鬼花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鬼怪"题材描写本身极具神秘色彩,其中有不少"换心剖心"的故事情节,剖心易心使人心智聪慧、死而复生的情节更加具有神话性。鬼、神、人,皆可取心。蒲松龄以这种以... 《聊斋志异》是一部专写狐鬼花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鬼怪"题材描写本身极具神秘色彩,其中有不少"换心剖心"的故事情节,剖心易心使人心智聪慧、死而复生的情节更加具有神话性。鬼、神、人,皆可取心。蒲松龄以这种以心换形、以心换性所揭示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问题是值得关注的。修身易而修心难,人心固然难测,面对世间纷扰,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下载PDF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目录》指瑕——与左鹏军先生商榷
8
作者 姚大怀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378-391,共14页
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左著")是近年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为学界呈现出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多姿多彩的一面,是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文献巨著,... 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左著")是近年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为学界呈现出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多姿多彩的一面,是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文献巨著,贡献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作品 洪炳文 指瑕 开国奇冤 梁淑安 沧桑艳 血泪痕传奇 周乐清 小说新报
原文传递
带宾语的被动句在先秦就已出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保今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1,共1页
《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1期上刊登了李润同志的文章,文章把有结构特点而又带宾语的被动句的出现时期确定为在东汉;“如果将缺乏结构特点的意念性被动算在内”,这种带宾语的被动句“出现时期可上推至西汉”。其实,有结构特点而又带宾语... 《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1期上刊登了李润同志的文章,文章把有结构特点而又带宾语的被动句的出现时期确定为在东汉;“如果将缺乏结构特点的意念性被动算在内”,这种带宾语的被动句“出现时期可上推至西汉”。其实,有结构特点而又带宾语的被动句在先秦就已出现,例如:(1)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苟子·宥坐》)/(2)孙子膑脚于魏。(《韩非子·难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带宾语 膑脚 结构特点 现时期 球把 意念 《古汉语研究》 介词“于”
下载PDF
从“悟空自剖”说开去
10
作者 茆胜群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7-37,共1页
孙悟空西天取经来到比丘国时,曾自己操起一把牛耳短刀,当众给自己施行剖心手术,并将心翻捡开来,给众人观看。令众人吃惊的是,在那些红心、谨慎心等“善心”之中,竟也夹杂着悭贪心、利名心、杀害心、邪妄心等种种“不善之心”。笔者在惊... 孙悟空西天取经来到比丘国时,曾自己操起一把牛耳短刀,当众给自己施行剖心手术,并将心翻捡开来,给众人观看。令众人吃惊的是,在那些红心、谨慎心等“善心”之中,竟也夹杂着悭贪心、利名心、杀害心、邪妄心等种种“不善之心”。笔者在惊奇之余,尤对悟空那种勇于“自剖”的精神感慨不已。 一般说来,在工作或生活中出了问题时,开始解剖自己,找自己的不足,还比较容易做到,而在一帆风顺时要进行“自剖”,就不那么容易了。悟空在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途中,一路过关斩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悟空 比丘 神感 短刀 大圣 顺时 大气候
原文传递
也谈杜甫的佛教信仰问题
11
作者 袁志峰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关于杜甫的佛教信仰问题,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中认为:“他(指杜甫——笔者注)虽然没有落发为僧,看他的情绪似乎比所谓‘僧宝’还要虔诚.‘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的老诗人.与其称为‘诗圣’,倒宁可称之为... 关于杜甫的佛教信仰问题,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中认为:“他(指杜甫——笔者注)虽然没有落发为僧,看他的情绪似乎比所谓‘僧宝’还要虔诚.‘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的老诗人.与其称为‘诗圣’,倒宁可称之为‘诗佛’;难道不要更妥当吗?与郭沫若观点相反,萧涤非先生在《杜甫研究》中指出:在他(指杜甫——笔者注)的头脑中,佛教思想只如‘昙花一现’似的瞬息即逝.”企图用“人道主义”来涵盖杜诗中显露出的佛家气味.郭、萧两人的不同见解在学术界颇具权威性,但都难辞偏执之咎.郭氏有意夸大杜诗中的“佛”味,只见树木,不风森林,用“诗佛”代替“诗圣”,已早为学术界所非.萧氏的“人道主义”是否就可以荡杜诗中的“佛光”呢?从他的《杜甫研究》看,很难令人信服.笔者无意细绎他们的观点,只是想指山,作为一个生长在中世纪的伟大诗人,在外来文化,尤其是释家教义盛行大唐帝国的文化氛围中,其思想受之感染是十分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回避或作夸大.从他的“筑场怜穴蚁”(《暂住白帝复还东屯》)以及“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凤凰台》)等诗句看,很难抹去杜诗中“佛”的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研究 佛教信仰 杜诗 诗圣 郭沫若 诗佛 社诗 国君 无母
下载PDF
伐隐攻微 剖心析魂
12
作者 杨小泉 杨雅梅 《戏剧文学》 2004年第11期76-,共1页
俗话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谓“骨”、“心”,就是指灵魂、心理。戏剧创作,恰恰应当将主攻方向定位在对人物的剖心析魂、伐隐攻徽上,就是李渔所说的表现人物的“心曲隐微”,也是顾仲彜所讲的“心理分析人物”敲?... 俗话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谓“骨”、“心”,就是指灵魂、心理。戏剧创作,恰恰应当将主攻方向定位在对人物的剖心析魂、伐隐攻徽上,就是李渔所说的表现人物的“心曲隐微”,也是顾仲彜所讲的“心理分析人物”敲?如何攻伐?怎样剖析?笔者以为有以下三点,姑妄谈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娘 剧作家 隐秘 李渔
原文传递
话要明说——闲话之二
13
作者 田夫 《金融经济(银川)》 1996年第2期64-64,共1页
朋友相聚,心扉洞开,剖心吐肝,没遮没拦,促膝长谈.痛哉!胜读十年书.自己做错事,懊悔万分.上司、长辈或同事,一顿臭批,拨云见日,猛然醒悟.妙哉!柳暗花明又一村.邻居交恶,如同水火.当面说说,阴云顿消,欢好如初.幸哉!千金难买个好邻居.此等... 朋友相聚,心扉洞开,剖心吐肝,没遮没拦,促膝长谈.痛哉!胜读十年书.自己做错事,懊悔万分.上司、长辈或同事,一顿臭批,拨云见日,猛然醒悟.妙哉!柳暗花明又一村.邻居交恶,如同水火.当面说说,阴云顿消,欢好如初.幸哉!千金难买个好邻居.此等赏心乐事,皆得益于以诚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话 千金难买 自己做 成败论 遮没 顿消 阴云 水火
下载PDF
我们的镜子———逆耳苦言
14
作者 唐培琴 《初中生辅导》 2007年第Z4期1-1,共1页
如果说"甘言"是放大镜,放大我们的优点而缩小缺点,那么"忠言"便是平光镜,把你的真实反馈给你。"甜言"足以摧毁人的一生,甚至导致家破国灭!倘若纣王不将比干剖心,而是虚心听其"苦言";倘若楚王... 如果说"甘言"是放大镜,放大我们的优点而缩小缺点,那么"忠言"便是平光镜,把你的真实反馈给你。"甜言"足以摧毁人的一生,甚至导致家破国灭!倘若纣王不将比干剖心,而是虚心听其"苦言";倘若楚王不将屈原放逐,而采纳他上奏的"苦言"。那么,他们又怎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光镜 比干 屈原放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