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已经不再适用于临床,74%选择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aesarean,VBAC)的孕妇经过试...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已经不再适用于临床,74%选择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aesarean,VBAC)的孕妇经过试产能够成功[1]。正确权衡不同分娩方式的利与弊,指导孕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成功分娩,是产科医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并知情同意阴道试产的孕妇60例(瘢痕...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并知情同意阴道试产的孕妇60例(瘢痕子宫组)及同期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00例(初产妇组)和经产妇100例(经产妇组)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病例资料,分析3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评分、总产程、阴道分娩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产道损伤、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3组孕妇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与初产妇组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组阴道分娩率最高;经产妇组在3组中总产程短、产道损伤少,新生儿窒息率低、新生儿产伤少(P<0.05);其次为瘢痕子宫组,初产妇组在3组中总产程最长,新生儿及产妇损伤相对较前两组多。结论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的引产与非瘢痕子宫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中药加味催生饮对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引产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收治的174例单胎头位的瘢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加味催生饮组50例,球囊...目的分析中药加味催生饮对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引产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收治的174例单胎头位的瘢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加味催生饮组50例,球囊组46例,以及未采用加味催生饮及球囊引产的对照组78例。比较3组间宫颈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加味催生饮组和球囊组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催生饮组和球囊组引产后宫颈评分明显改善(P<0.001),并且加味催生饮组引产后宫颈评分高于球囊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加味催生饮组VBAC产妇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味催生饮组和球囊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加味催生饮可有效促进产妇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LK程式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选择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监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LK程式按摩辅助分娩,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LK程式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选择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监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LK程式按摩辅助分娩,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BAC率、疼痛程度、产后2 h出血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ishop评分>6分、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次数≥2次、LK程式按摩是影响VBAC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LK程式按摩有利于缩短产程,缓解产妇疼痛,提升VBAC成功率并保障母婴健康。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孕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01/2019-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孕...目的探讨孕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01/2019-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孕妇163例,按分娩结局分为VBAC组和紧急剖宫产(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ECS)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及母儿结局。结果VBAC成功率为80.37%(131/163),产后出血发生率3.68%(6/16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45%(4/163)。TOLAC孕妇的引产率为16.56%(27/163),其中引产成功19例(70.37%),引产失败8例(29.63%)。无子宫破裂、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VBAC组分娩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低于ECS组,既往有自然分娩史的孕妇比例高于ECS组(P<0.05)。VBAC组分娩孕周、引产率低于ECS组,分娩镇痛率高于ECS组(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下行TOLAC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时BMI、年龄、孕周、既往产次、既往阴道分娩史、分娩镇痛、引产与VBAC成功率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和平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90例,回顾分析所有产妇再次分娩方式,比较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指标、母婴结局。结...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和平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90例,回顾分析所有产妇再次分娩方式,比较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指标、母婴结局。结果:90例产妇中再次剖宫产71例、阴道分娩19例,再次剖宫产妇总产程明显短于阴道分娩,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大于阴道分娩,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分娩,而产褥感染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次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略高于阴道分娩,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有效降低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概率,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对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结局良好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与初产妇阴道分娩的产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成功阴道分娩并且新生儿结局良好(5 min Apgar评分≥8分)的单胎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290...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结局良好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与初产妇阴道分娩的产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成功阴道分娩并且新生儿结局良好(5 min Apgar评分≥8分)的单胎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290例无阴道分娩史的VBAC产妇,作为VBAC组;抽取同期经阴道分娩的311例初产妇,作为初产组。比较两组间总产程、不同阶段产程以及采取干预措施时的产程差异。结果VBAC组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宫口扩张2~10 cm阶段和第二产程均短于初产组[455.0(340.0,652.5)vs.530.0(380.0,733.0)min;100.0(60.0,190.0)vs.130.0(80.0,220.0)min;31.0(20.0,47.0)vs.43.0(28.0,6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中自然分娩产妇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宫口扩张<2 cm阶段、宫口扩张2~10 cm阶段以及第二产程均短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妇[420.0(315.0,560.0)vs.487.5(371.3,646.3)min;300.0(180.0,408.8)vs.337.5(210.0,480.0)min;80.0(50.0,116.3)vs.109.0(60.0,150.0)min;28.0(18.0,45.0)vs.37.5(28.0,5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与初产组中采取缩宫素、人工破膜和镇痛等干预措施产妇的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初产妇相比,自然分娩的VBAC产妇产程更短。因此,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条件许可者可推荐尝试VBAC。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已经不再适用于临床,74%选择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aesarean,VBAC)的孕妇经过试产能够成功[1]。正确权衡不同分娩方式的利与弊,指导孕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成功分娩,是产科医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摘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并知情同意阴道试产的孕妇60例(瘢痕子宫组)及同期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00例(初产妇组)和经产妇100例(经产妇组)采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病例资料,分析3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评分、总产程、阴道分娩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产道损伤、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3组孕妇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与初产妇组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组阴道分娩率最高;经产妇组在3组中总产程短、产道损伤少,新生儿窒息率低、新生儿产伤少(P<0.05);其次为瘢痕子宫组,初产妇组在3组中总产程最长,新生儿及产妇损伤相对较前两组多。结论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的引产与非瘢痕子宫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文摘目的分析中药加味催生饮对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引产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收治的174例单胎头位的瘢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加味催生饮组50例,球囊组46例,以及未采用加味催生饮及球囊引产的对照组78例。比较3组间宫颈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加味催生饮组和球囊组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催生饮组和球囊组引产后宫颈评分明显改善(P<0.001),并且加味催生饮组引产后宫颈评分高于球囊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加味催生饮组VBAC产妇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味催生饮组和球囊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加味催生饮可有效促进产妇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母婴不良结局。
文摘目的:探讨LK程式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选择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监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LK程式按摩辅助分娩,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BAC率、疼痛程度、产后2 h出血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ishop评分>6分、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次数≥2次、LK程式按摩是影响VBAC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LK程式按摩有利于缩短产程,缓解产妇疼痛,提升VBAC成功率并保障母婴健康。
文摘目的探讨孕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01/2019-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孕妇163例,按分娩结局分为VBAC组和紧急剖宫产(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ECS)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及母儿结局。结果VBAC成功率为80.37%(131/163),产后出血发生率3.68%(6/16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45%(4/163)。TOLAC孕妇的引产率为16.56%(27/163),其中引产成功19例(70.37%),引产失败8例(29.63%)。无子宫破裂、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VBAC组分娩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低于ECS组,既往有自然分娩史的孕妇比例高于ECS组(P<0.05)。VBAC组分娩孕周、引产率低于ECS组,分娩镇痛率高于ECS组(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下行TOLAC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时BMI、年龄、孕周、既往产次、既往阴道分娩史、分娩镇痛、引产与VBAC成功率有关。
文摘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和平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90例,回顾分析所有产妇再次分娩方式,比较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指标、母婴结局。结果:90例产妇中再次剖宫产71例、阴道分娩19例,再次剖宫产妇总产程明显短于阴道分娩,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大于阴道分娩,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分娩,而产褥感染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次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略高于阴道分娩,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有效降低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概率,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对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