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地区的人面弓形格铜剑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廷瑜 《收藏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人面弓形格铜剑是一种剑身有人面纹图案,剑格呈弓形的青铜短剑。这种短剑,形制独特,地域性强,目前只发现于岭南地区,其中包括广西的百色、田阳、柳江、贵港、灵山,广东的广州,香港的大屿山、赤立角、南丫岛和越南的清化、海防等地,已知... 人面弓形格铜剑是一种剑身有人面纹图案,剑格呈弓形的青铜短剑。这种短剑,形制独特,地域性强,目前只发现于岭南地区,其中包括广西的百色、田阳、柳江、贵港、灵山,广东的广州,香港的大屿山、赤立角、南丫岛和越南的清化、海防等地,已知总数仅10多件。这类短剑流行于战国时期,其铸作方法是用双面合范,将首、茎、身一次浇铸而成。茎、格、身均有纹饰,铸作工艺精良,纹饰精细,虽然在地下掩埋二千余年。一旦出土,去其锈斑,依然寒光逼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 人面纹 纹饰 阴线 卷云纹 岭南地区
原文传递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中的玉器 被引量:5
2
作者 权敏 罗晓燕 《收藏家》 2016年第7期27-32,共6页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墓主身份也确定下来,他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刘贺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帝、王、侯都当过的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墓主身份也确定下来,他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刘贺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帝、王、侯都当过的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让考古成果惠及社会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贺 侯国 都博物馆 墓主 柿蒂纹 成果展 发掘工作
原文传递
长江文明馆藏曾侯子昃剑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秋实 李贝 +1 位作者 江旭东 张昌平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141,F0003,共6页
曾侯子昃剑现藏于长江文明馆,剑格及剑首铸有铭文28字,器主很可能为一代曾侯。该剑面世后便有学者对其铭文进行了考释[1],其后又被著录于《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中[2]。不过以往曾国青铜器中从未见过独立的剑类器,流散的曾侯... 曾侯子昃剑现藏于长江文明馆,剑格及剑首铸有铭文28字,器主很可能为一代曾侯。该剑面世后便有学者对其铭文进行了考释[1],其后又被著录于《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中[2]。不过以往曾国青铜器中从未见过独立的剑类器,流散的曾侯子昃剑真伪就易为人所疑。最近我们受长江文明馆委托,在对该剑进行目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X射线探伤、体式显微镜拍照等方式对其进行了检测。在此对剑的形制、铭文、铸造工艺、年代等若干问题予以刊布和分析。一曾侯子昃剑通长67.2、剑身最大宽度4.9厘米;剑格宽5.1、厚0.26厘米;剑首直径4.1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X射线探伤 曾侯 曾国青铜器 铸造工艺
原文传递
朱利尧:破解千年越剑之谜
4
作者 郑休白 《浙江画报》 2013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最崎岖的千年剑道上激活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在最寂寞的知识悬崖边捡起一座城市遗失的千年文明。20年上海打拼,20年财富积累。孑然一身回到家乡绍兴,独自品尝两年的清贫、两年的寂寞。探索、坚守、执著,最终沉淀为精神沃土,让希... 在最崎岖的千年剑道上激活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在最寂寞的知识悬崖边捡起一座城市遗失的千年文明。20年上海打拼,20年财富积累。孑然一身回到家乡绍兴,独自品尝两年的清贫、两年的寂寞。探索、坚守、执著,最终沉淀为精神沃土,让希望发芽,让梦想成真。朱利尧用400多个日日夜夜,400多顿快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王 《越绝书》 满饰 绍兴人 纯钧 朋友家
原文传递
科技考古视野下长沙博物馆藏战国至汉代玻璃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珺 《美成在久》 2022年第4期47-54,共8页
古玻璃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湖南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区域,出土了众多战国至汉代的玻璃器,器型丰富,尤以玻璃璧、玻璃剑首等特色器物为代表,从这些实物资料可知自战国时期,湖南制作玻璃器... 古玻璃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湖南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区域,出土了众多战国至汉代的玻璃器,器型丰富,尤以玻璃璧、玻璃剑首等特色器物为代表,从这些实物资料可知自战国时期,湖南制作玻璃器的技术已十分成熟。本文以长沙博物馆馆藏的玻璃制品为研究对象,从科技考古的角度对其进行概述与解读,探讨战国至两汉时期湖南地区出土玻璃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博物馆馆藏 战国时期 中外文化交流 战国至两汉 玻璃制品 玻璃器
原文传递
玉皇庙墓地出土的直刃匕首式短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滕铭予 张亮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81-196,共16页
玉皇庙墓地位于冀北山地延庆盆地的北缘,与葫芦沟、西梁垙同属于军都山墓地,1981年因老乡取土而发现,1986年开始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其进行全面的发掘,历经六年,共发现东周时期墓葬400座。由于在军都山的几处墓地中以玉皇庙墓地规模最... 玉皇庙墓地位于冀北山地延庆盆地的北缘,与葫芦沟、西梁垙同属于军都山墓地,1981年因老乡取土而发现,1986年开始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其进行全面的发掘,历经六年,共发现东周时期墓葬400座。由于在军都山的几处墓地中以玉皇庙墓地规模最大,所含墓葬类别最多,出土的随葬器物也最为丰富,后发掘者以玉皇庙墓地发掘资料为基础,归纳出冀北山地一带含直刃匕首式青铜短剑文化遗存的一般特点,将其命名为'玉皇庙文化'。玉皇庙墓地出土了玉皇庙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存——直刃匕首式短剑86件,是该文化中出土此类短剑数量最多的地点,且形制丰富,为研究玉皇庙文化的直刃匕首式短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基础。原报告根据剑首、剑柄与剑格的差异特点将该墓地所出短剑划分为不同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 原式 玉皇庙 青铜短 春秋晚期 墓葬形制 青铜礼器 墓圹 直刃
原文传递
湖南出土战国玻璃器科技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基于无损科技检测的中国古玉器鉴定研究"课题组 赵瑞廷 《北京文博文丛》 201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人造玻璃制品始于公元前3700年的古埃及。后来,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早期玻璃制品。以后,古埃及在公元前15世纪的新王国时代,玻璃制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再后来是...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人造玻璃制品始于公元前3700年的古埃及。后来,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早期玻璃制品。以后,古埃及在公元前15世纪的新王国时代,玻璃制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再后来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成为玻璃技术发展中心(公元前10世纪后)。在中国中原地区,具有独特体系的铅钡硅酸盐玻璃的形成和发展比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埃及等地区迟后一千年。半个多世纪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资料 谷纹 陶范 迟后 底格里斯河 科技研究 显微图像 柿蒂纹
原文传递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两汉琉璃器
8
作者 张海军 《文物天地》 2016年第4期96-101,共6页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会不会制造琉璃,曾经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地下发掘出大量距今两千多年的中国早期琉璃器,品种非常丰富,有礼器、生活用品、葬器、佩饰等,数以千百计。经过科学检测,这些琉璃器的...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会不会制造琉璃,曾经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地下发掘出大量距今两千多年的中国早期琉璃器,品种非常丰富,有礼器、生活用品、葬器、佩饰等,数以千百计。经过科学检测,这些琉璃器的化学组成,与古代世界各国不同,造型和艺术风格,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世界琉璃史上独树一帜。本文所介绍的,主要长沙市博物馆藏的战国两汉时期琉璃器。据统计,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两汉时期的琉璃器39件套,按照时代划分,可分为战国、西汉及东汉,其中以战国和西汉为主;依器型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器 战国时期 博物馆藏 两汉时期 考古工作者 谷纹 化学组成
原文传递
福建浦城管九村出土的青铜古兵器
9
作者 汪震 《大众考古》 2014年第12期57-59,共3页
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群发掘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是八闽大地上首次发现土墩墓群,共清理墓葬30多座,出土青铜器、原始瓷、玉器等200余件。该发现入选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研究福建地区的考古文化序列及旧周边地区的... 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群发掘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是八闽大地上首次发现土墩墓群,共清理墓葬30多座,出土青铜器、原始瓷、玉器等200余件。该发现入选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研究福建地区的考古文化序列及旧周边地区的文化渊源等,都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青铜器72件,是福建地区一次性出土青铜器最多的考古发现,青铜器器形丰富,尤以兵器最为夺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青铜器 墓群 九村 考古文化 考古新发现 八闽大地 雷纹
下载PDF
吴王夫差剑亮相苏博 上古神兵怎样铸成
10
作者 解宏乾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吴王夫差剑为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前495至前473年在位)时制造的一系列青铜剑。苏州博物馆此次得到的这把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剑身宽长,覆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近锋处明显收狭,双刃呈弧曲形;
关键词 青铜兵器 苏州博物馆 神兵 春秋末期 火焰纹 脊线 双刃 春秋时期
下载PDF
山东巨野县红土山西汉墓出土玉器——古代玉器系列讲座之七
11
作者 周南泉 《收藏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0-43,共4页
一、墓葬的发现与墓主身份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是1968年被巨野县金山店村农民在村中开采石料时发现的。1971年至1972年间,山东省博物馆曾进行过试掘,后因故停工。1977年,山东省菏泽地区组成汉墓发掘小组又正式发掘和清理,全部工作... 一、墓葬的发现与墓主身份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是1968年被巨野县金山店村农民在村中开采石料时发现的。1971年至1972年间,山东省博物馆曾进行过试掘,后因故停工。1977年,山东省菏泽地区组成汉墓发掘小组又正式发掘和清理,全部工作于同年6月结束。该墓葬坐落在红土山东侧的半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饰物 红土山 玉雕 玉具 玉头 西汉墓 玉猪 玉料 巨野县
原文传递
迷失的王朝:涪陵小田溪墓群发掘散记
12
作者 方刚 《中国三峡建设》 2009年第12期62-65,共4页
从重庆出发坐船沿长江东下百余公里,在长江右岸会看到一座长达10余公里的高大堤坝保护起来的城市,这就是涪陵。从涪陵沿乌江溯流而上15公里,乌江顺山势向左拐了一个大弯,左岸有一条小河汇入乌江,这就是小田溪。
关键词 墓群 考古工作者 溯流而上 墓主 椁室 大弯 战国墓 刻画符号
下载PDF
论新发现的越王旨殴剑
13
作者 曹锦炎 《古文字研究》 2018年第1期281-285,共5页
香港某藏家庋藏有一件越王旨殹剑(图一),铭文清晰,品相完好,出土时间、地点皆不详。剑为宽格式,铭文铸于剑格两面和剑首,鸟虫书,隔字错金银(图二—图四)。铭文虽属常见,但句中却含有纯装饰用文字,而且剑格上所铸铭文为竖写横列,这在以... 香港某藏家庋藏有一件越王旨殹剑(图一),铭文清晰,品相完好,出土时间、地点皆不详。剑为宽格式,铭文铸于剑格两面和剑首,鸟虫书,隔字错金银(图二—图四)。铭文虽属常见,但句中却含有纯装饰用文字,而且剑格上所铸铭文为竖写横列,这在以往所见传世或出土的越王者殹剑(包括越王不光剑)中尚是首例,恰好填补了越王者殹剑过渡到越王丌北剑之间在剑格铭文书写形式上的缺环。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越王丌北剑的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王 错金银 出土时间 鸟虫书 书写形式 竖写
下载PDF
承德县房身沟发现战国墓
14
《文物春秋》 1991年第4期84-85,共2页
1979年9月,承德县六沟镇房身沟村的几位村民取土时发现两座墓葬。县文物部门前往清理,共收集遗物100多件,主要为兵器、车马具、生产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兹分别介绍于后。 兵器 剑,三件。分为三式。Ⅰ式:一件。剑首为半球形,镂空,周身四... 1979年9月,承德县六沟镇房身沟村的几位村民取土时发现两座墓葬。县文物部门前往清理,共收集遗物100多件,主要为兵器、车马具、生产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兹分别介绍于后。 兵器 剑,三件。分为三式。Ⅰ式:一件。剑首为半球形,镂空,周身四道镂孔。茎为六棱柱体,上部中空。腊宽而厚,阳刻卷云纹。剑身薄而窄,脊部凸起。茎长7、剑身长17、宽2.9厘米(图一、1)。Ⅱ式:一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墓 镂孔 卷云纹 六沟镇 生活用具 铜饰件 三式 阳刻
下载PDF
逃离美色 光凝秋水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两汉琉璃器
15
作者 张海军 《收藏家》 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会不会制造琉璃,曾经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地下发掘出了大量距今两千多年的中国早期琉璃器,品种非常丰富,有礼器、生活用品、葬器、佩饰等,数以千百计。经过科学检测,这些琉璃器...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会不会制造琉璃,曾经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地下发掘出了大量距今两千多年的中国早期琉璃器,品种非常丰富,有礼器、生活用品、葬器、佩饰等,数以千百计。经过科学检测,这些琉璃器的化学组成,与古代世界各国不同,造型和艺术风格,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世界琉璃史上独树一帜。本文所介绍的,主要是长沙市博物馆藏的战国两汉时期琉璃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器 战国时期 博物馆藏 两汉时期 考古工作者 光凝 化学组成 谷纹
原文传递
瑞昌墩北张出土战国青铜兵器
16
作者 刘礼纯 《南方文物》 1984年第1期3-12,共2页
1972年7月,瑞昌县北25公里夏畈乡小桥大队墩北张,出土了几件青铜兵器,器物由瑞昌县博物馆收藏。现将出土器物简介如下:
关键词 青铜兵器 瑞昌县 出土器物 北张 青铜戈 楚墓 直内 单格 屯留
下载PDF
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忠明 吴来明 +2 位作者 刘延常 曲传刚 穆红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7,共9页
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吴国特征的兵器,其中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为探讨东周同心圆剑首与剑茎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采用X射线探伤机、CT检测了3把同心圆首剑。检测结果显示3把同心圆首剑采用了2种铸造技术,即浑铸技术... 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吴国特征的兵器,其中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为探讨东周同心圆剑首与剑茎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采用X射线探伤机、CT检测了3把同心圆首剑。检测结果显示3把同心圆首剑采用了2种铸造技术,即浑铸技术、铸接技术。其中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剑分别用2段式和3段式铸接成形。文章首次用CT清晰地展示了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上设置的榫头形状及分布状况。讨论了古代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的多样性、灵活性,说明了当时青铜连接技术已经非常娴熟、高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圆 连接技术 CT 山东新泰 东周
下载PDF
吴越青铜兵器技术研究
18
作者 廉海萍 《中国文化遗产》 2004年第3期44-44,共1页
据古文献及出土文物证明,东周时期以青铜兵器及棘刺纹礼器为代表的吴越青铜技术冠绝一时,其制作技术均已失传。课题组根据现代科学仪器对文物标本进行检测所得信息,逐项破解了吴越青铜复合剑(又称双色剑)、剑首同心圆、细绳纹类礼器... 据古文献及出土文物证明,东周时期以青铜兵器及棘刺纹礼器为代表的吴越青铜技术冠绝一时,其制作技术均已失传。课题组根据现代科学仪器对文物标本进行检测所得信息,逐项破解了吴越青铜复合剑(又称双色剑)、剑首同心圆、细绳纹类礼器制作技术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时期 制作技术 青铜兵器 青铜复合
下载PDF
江陵又发掘一把越王剑
19
作者 曾伟 沈占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94-,共1页
湖北省江陵县继发掘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勾剑、越王盲姑剑后,最近,在江陵郢都北郊又发掘一把越王者旨于剑,又名越王鹿郢剑。
关键词 越王 郢都 郑生
下载PDF
門劍螭虎
2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6期148-148,共1页
螭虎作为上古神兽,属蛟龙类,自商代起就常见于礼器的装饰,班固《封燕然山铭》中"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此剑以螭虎为造型,护手螭虎与剑首遥相呼应,成半蟠... 螭虎作为上古神兽,属蛟龙类,自商代起就常见于礼器的装饰,班固《封燕然山铭》中"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此剑以螭虎为造型,护手螭虎与剑首遥相呼应,成半蟠螭状,线条流畅形成镂空造型,鞘口箍及尾箍为传统的战国火焰纹,口箍处螭虎伏踞鞘上,威严大气,又形成一处十分美观的装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燕然山铭 蟠螭 鹰扬 火焰纹 王者风范 神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