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剑突下与侧胸壁入路在前纵膈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俊明 付印 +3 位作者 楼国梁 陈健 胡江苇 管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应用于前纵膈肿物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93例前纵膈肿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7),对照组采用经单侧胸(左/右)胸腔镜下前纵膈肿物切除术治疗,试验组... 目的研究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应用于前纵膈肿物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93例前纵膈肿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7),对照组采用经单侧胸(左/右)胸腔镜下前纵膈肿物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前纵膈肿物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术中指标来看,试验组患者的手术视野暴露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术后指标来看,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胸管留置时间、止痛药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试验组患者的VAS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试验组患者血浆中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医疗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应用于前纵膈肿物的外科治疗,有利于充分暴露前纵膈手术视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轻疼痛程度和手术应激程度,并且加快术后康复,在医疗设备和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 经单侧胸 胸腔镜技术 纵膈肿物
下载PDF
前上纵膈肿物的超声诊断
2
作者 刘兰燕 李路明 +2 位作者 邢恒国 刘锐 赵荣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2年第8期595-596,共2页
纵膈肿物的超声诊断,以往多采用X线或CT检查.超声诊断直至近几年才陆续有所报道.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该种疾病的诊断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两年来,我们查出前上纵膈肿物患者7人,其所共有的临床特征为:胸闷、气短.均为超声检查心脏时,意... 纵膈肿物的超声诊断,以往多采用X线或CT检查.超声诊断直至近几年才陆续有所报道.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该种疾病的诊断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两年来,我们查出前上纵膈肿物患者7人,其所共有的临床特征为:胸闷、气短.均为超声检查心脏时,意外发现前上纵膈异常回声,后经X线、CT或MRI证实为前上纵膈占位病变. 检查方法:应用HP 1000或5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8MHz,一般不需特殊准备,对于肿物较大,不能被胸骨完全覆盖者,可于胸骨旁肋间依次探查,可根据肿物向左或向右生长,分别于胸骨旁左或右侧探及.而对于较小的肿物,完全被胸骨覆盖者,可采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扫描平面与左心长轴相垂直获得心底短轴切面.此外尚可于胸骨旁或心尖位做多切面探查,以确定肿物的大小、所在位置及其与心脏、大血管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肿物 超声诊断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