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牙龈下断根轴向快速牵引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方方 姚海 +1 位作者 卢晓林 骆小平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前牙龈下断根轴向快速牵引后牙周组织的反应,并探索这一治疗方法是否安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比格犬6只,上颌一侧侧切牙为实验牙,同颌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人工致实验牙龈下牙折,根管治疗,设计制作金属铸造带环-连...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前牙龈下断根轴向快速牵引后牙周组织的反应,并探索这一治疗方法是否安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比格犬6只,上颌一侧侧切牙为实验牙,同颌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人工致实验牙龈下牙折,根管治疗,设计制作金属铸造带环-连接杆牵引装置,实验侧第三切牙为主要支抗牙,用橡皮链圈进行牵引加力,2周内将患牙折断面牵引至龈上1mm,其后进行固定保持。分别在牵引结束后第0、14、28天各处死2只动物,取实验、对照牙及其牙周组织。拍摄X线片后制作硬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的改建情况。结果实验动物均能很好耐受实验过程,牵引装置固位良好,14d内成功完成牵引,动物一般状况良好。牵引结束时,实验牙以牙周膜纤维改建为主,牙槽骨边缘可见类骨质沉积。牵引结束保持2周时,实验牙牙周膜及牙槽骨的改建均较明显。牵引结束保持4周时,实验牙牙周膜宽度基本恢复正常,牙槽骨改建亦基本完成。结论本实验初步构建了前牙龈下断根轴向快速牵引的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轴向快速牵引后牙周组织的变化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下牙 正畸轴向快速牵引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颌前牙龈下牙折桩核舌侧帽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艾学民 张斌 王甄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69-169,共1页
前牙冠折经根管治疗后大多数能保留牙根.对龈上牙折的修复,只要冠边缘能覆盖2mm以上正常牙体组织,一般均能达到较好的抗折效果.龈下牙折由于牙体缺损至龈下,抗折力降低,易出现根纵折.上颌前牙龈下牙折常见是唇侧牙体缺损至龈下.本文对... 前牙冠折经根管治疗后大多数能保留牙根.对龈上牙折的修复,只要冠边缘能覆盖2mm以上正常牙体组织,一般均能达到较好的抗折效果.龈下牙折由于牙体缺损至龈下,抗折力降低,易出现根纵折.上颌前牙龈下牙折常见是唇侧牙体缺损至龈下.本文对上颌前牙唇侧龈下牙折桩核设计舌侧帽状结构,以增加抗折强度.现介绍如下:方法常规根管治疗和预备,尽量保存舌侧牙体组织,环绕舌侧壁牙体制备与根管方向一致的轴壁,保证轴壁有一定厚度,轴壁高度2mm即可,以兔磨除过多牙体组织,并留下2mm左右牙体作为冠的舌侧颈缘覆盖部位.轴壁与舌侧壁牙体的交界处形成直角肩台,宽度0.3-0.5mm.制作桩核蜡型,要包住舌侧轴壁,边缘与舌侧牙体移行.下文暂称为舌侧帽.蜡型包埋、铸造,打磨后粘固,备牙,用压龈线推开游离龈,取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龈下牙 修复治疗 桩核 舌侧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