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发空调整机气动性能及噪声研究
1
作者 沈锦钗 范亚明 +4 位作者 赵路 郑闽锋 李祎彧 何华明 廖冬明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4,共9页
为提高蒸发空调的气动性能、改善风机的宽频噪声,利用实验结合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蒸发空调整机与其单体轴流风机的内部流场和声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流场压力分布差异显著,整机的风量和噪声都小于其单体风机。同时,探究了增加... 为提高蒸发空调的气动性能、改善风机的宽频噪声,利用实验结合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蒸发空调整机与其单体轴流风机的内部流场和声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流场压力分布差异显著,整机的风量和噪声都小于其单体风机。同时,探究了增加叶片前弯角度和前掠角度对整机和单体风机的影响区别,发现在5°~20°前弯角区间,单体风机的风量均比整机大1300 m^(3)/h;而在不同前掠角度下空调整机和单体风机的风量、静压效率和叶片表面最大声功率级的变化趋势均有较大区别,说明在考虑掠角的情况下,不能仅根据单体风机的性能来为空调整机匹配风机,还应考虑整机内部的流道结构参数。本文为后续开展蒸发空调流道结构参数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空调 轴流风机 性能 宽频噪声
原文传递
蒸发空调在公共建筑中的节能降噪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超 范亚明 +3 位作者 郑闽锋 沈锦钗 赵路 何明华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181,共7页
针对公共建筑中蒸发式空调噪音大、效率低,通过对风机内部径直叶片进行优化,使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改变风机的前弯角度,基于fluent分析三维流场、叶片全压以及宽频噪声。结果表明:在叶片前弯5°时,风机送风量和全压效率分别提升0.... 针对公共建筑中蒸发式空调噪音大、效率低,通过对风机内部径直叶片进行优化,使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改变风机的前弯角度,基于fluent分析三维流场、叶片全压以及宽频噪声。结果表明:在叶片前弯5°时,风机送风量和全压效率分别提升0.57%、3.1%,最大噪声贡献值减少4.6 dB。吸力面随着弯度的增加,负压区的面积相比原型叶片大幅度减少,可有效减少表面产生分离涡现象,有效改善轴流风机的气动性能[1]。通过正交组合实验获得在前弯角13°、前掠角8°、增大安装角至36°时,噪音减小4.75%,流量增大13.47%,效率提高3.65%,有效的减少工业建筑内部的气动噪声、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能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噪声评估 数值模拟 公共建筑
原文传递
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设计新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钟芳源 杨波 欧阳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3-17,共5页
重点探讨了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的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设计新方案。首先 ,通过对现阶段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性能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 ,得出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正反向性能相同的双对称叶型并不能令人满意的结论 ,由此论述了正反向最大升力系... 重点探讨了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的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设计新方案。首先 ,通过对现阶段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性能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 ,得出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正反向性能相同的双对称叶型并不能令人满意的结论 ,由此论述了正反向最大升力系数值可望提高 1 0 %以上的指标及其途径 ;其次 ,提出了一种正反向组合叶片的全新的设想。它具有可以充分利用现成、成熟叶型等众多优点 ,还可望继续提高其性能指标 ;第三 ,对应用正向前弯动叶片的可行性论证表明 ,在保证射流风机正反向推力相等的前提下 ,正向最大升力系数值可望进一步提高 1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射流风机 可逆式 组合叶片 动叶片
下载PDF
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2 位作者 杨孙圣 陈凯 许荣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80,共6页
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针对不同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分别设计3种前弯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确定了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案,分别完成了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透平外特性、压力分布和水力... 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针对不同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分别设计3种前弯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确定了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案,分别完成了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安放角变化规律对透平外特性、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况时,3个叶轮的效率、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分布均相差不大。在非最优工况,安放角采用线性变化规律设计时,透平性能更好,效率曲线更平坦;叶轮出口处低压区域范围较其他2种方案大。水力损失分布显示在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及包角相同的情况下,安放角变化规律对蜗壳及尾水管内的流动影响不大,仅对叶轮内的流动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叶片安放角呈'S'形变化对透平性能的影响是负面的,线性分布规律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安放角变化规律 叶片 数值模拟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前弯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2 位作者 袁寿其 杨孙圣 陈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79,共5页
应用蜗壳内速度矩守恒的假设,推导了螺旋形蜗壳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得到了叶轮进口处的速度矩。采用无撞击进口、法向出口的液流工况,确定了叶轮的进出口安放角,设计了一前弯型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设计了叶轮模型,进行了外特性实验。... 应用蜗壳内速度矩守恒的假设,推导了螺旋形蜗壳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得到了叶轮进口处的速度矩。采用无撞击进口、法向出口的液流工况,确定了叶轮的进出口安放角,设计了一前弯型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设计了叶轮模型,进行了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原型泵作透平的实验结果,新设计的前弯型叶片液力透平专用叶轮显著提高了透平效率,最高效率由原来的59.98%提高到67.91%,最高效率提高了13.22%。采用专用叶轮的效率曲线较原型泵作透平的效率曲线平坦,在0.9-1.2倍最优工况运行区间,效率变化值在1.5%以内,高效区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液力透平 泵作透平 速度矩 实验
下载PDF
轴流式前弯动叶的变工况气动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波 刘富斌 +2 位作者 钟芳源 王彤 谷传纲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6,共7页
对前弯宽、窄动叶片和常规直叶片进行了变工况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相对于直叶片,前弯窄叶片不仅可以提高气动效率,而且扩大了风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只是动叶动压头有所降低;前弯宽叶片的稳定工作范围则比窄叶... 对前弯宽、窄动叶片和常规直叶片进行了变工况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相对于直叶片,前弯窄叶片不仅可以提高气动效率,而且扩大了风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只是动叶动压头有所降低;前弯宽叶片的稳定工作范围则比窄叶片要宽,其气动效率和动叶压头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在提高效率、扩大稳定工作范围方面,动叶前弯和增加弦长同时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对三种动叶片的出口气动参数沿径向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对最高效率点和旋转失速前最小流量点的气动参数沿径向的分布规律进行了重点分析,从流体力学原理出发,解释说明了前弯动叶片提高效率,扩大稳定工作范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性能实验 变工况性能 轴流 气动效率 空气动力学
下载PDF
叶片进口安放角对泵作透平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1 位作者 刘莹莹 魏启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98-104,共7页
为充分探究离心泵作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的确定方法,该文建立了液力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基于ANSYS Blade Gen与NX软件,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叶片进口安放角的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通过全... 为充分探究离心泵作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的确定方法,该文建立了液力透平专用叶轮叶片进口安放角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基于ANSYS Blade Gen与NX软件,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叶片进口安放角的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通过全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进口安放角对透平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进口安放角从60°增大到72°、90°和105°时,透平高效点对应的流量分别为85、90、100和110 m3/h,4台透平数值计算最高效率点流量与理论计算设计流量基本吻合,表明采用该文推导的设计流量与进口安放角的关系式合理。外特性性能曲线显示随叶片进口安放角增大,透平高效点向大流量偏移,最高效率值有所下降,且下降的速率增大。综合考虑透平最高效率及高效区范围,对于比转速为193蜗壳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反转作透平,叶片进口安放角宜设计在60°与90°之间。该研究可为液力透平专用叶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模型 离心泵作透平 叶片进口安放角 设计流量 叶片 性能预测
下载PDF
叶片表面粗糙度对前弯压气机叶片流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凯 刘志刚 +4 位作者 王晖 代秋林 赵建通 卿科佑 刘剑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0-1719,共10页
为了探究叶片表面粗糙度对叶型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压气机前弯叶片进行了变雷诺数多攻角工况的叶栅试验。不同粗糙度(Ra=3.0,6.2,12.3)叶片是在轮廓度有所保证的前提下,通过线切割机械加工、喷砂工艺改变表面粗糙度的方式获得。试验结果表... 为了探究叶片表面粗糙度对叶型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压气机前弯叶片进行了变雷诺数多攻角工况的叶栅试验。不同粗糙度(Ra=3.0,6.2,12.3)叶片是在轮廓度有所保证的前提下,通过线切割机械加工、喷砂工艺改变表面粗糙度的方式获得。试验结果表明,粗糙度升高确实会诱发层流提前转捩,引起吸力面层流分离泡消失,除此之外,在低雷诺数(Re=9×10^5)下,Ra=3.0与Ra=6.2下叶片表面马赫数分布基本一致,到Ra=12.3时才会较明显表现出叶片吸力面峰值马赫数降低的现象。随着雷诺数升高,叶片表面马赫数分布随粗糙度变化的差异性逐渐显现,但当处于堵塞负攻角i=-6.4°下,粗糙度Ra≥6.2后,叶片性能却维持稳定。另外,粗糙度的增加会降低压力面的粘性损失,升高吸力面的粘性损失及尾迹掺混损失,因此随粗糙度升高,低雷诺数(Re=9×10^5)下总压损失随粗糙度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高雷诺数(Re≥1.08×10^6),i=2.6°^-2.4°下粗糙度升高会导致损失升高,甚至发生严重的湍流边界层分离。与此同时,发现被研究叶型吸力面前缘(20%弦长前)马赫数分布对粗糙度并不敏感,不会因粗糙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型 表面粗糙度 雷诺数 攻角 喷砂
下载PDF
全麻手术病人导尿时机选择对心率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白淑敏 牟汝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全麻手术 导尿术 时机选择 男病人 膀胱痉挛 耻骨 女病人 耻骨下 严格无菌技术 相对无菌
下载PDF
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的确定及其对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桃 孔繁余 +2 位作者 杨孙圣 陈凯 苟秋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0-66,共7页
为了以理论方法建立前弯叶片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揭示叶轮直径对透平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比转速为66的离心泵为原型,推导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在不改变原型泵其他过流部件的前提下,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 为了以理论方法建立前弯叶片泵作透平专用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揭示叶轮直径对透平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比转速为66的离心泵为原型,推导叶轮直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表达式。在不改变原型泵其他过流部件的前提下,基于ANSYS Bladegen软件设计3个进口安放角均为90°,直径分别为235、245和255 mm的前弯叶片透平专用叶轮。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分别完成3台透平全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轮直径对透平外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效点随叶轮直径增加向大流量偏移。最高效率点均出现在计算临界流量稍偏右侧,与理论推导结论基本相符。叶轮直径从235 mm增大到245和255 mm时,透平最高效率分别提高了1.73%和3.32%。随叶轮直径增大,小流量区效率下降且降速快,大流量区效率提高且高效区宽。该研究丰富了液力透平设计方法,可为前弯叶片透平专用叶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模型 离心泵作透平 叶片 速度矩 蜗壳常数
下载PDF
前弯动叶片变工况性能的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富斌 钟芳源 杜朝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在低速轴流风机中 ,前弯动叶和常规径向直叶片比较 ,具有提高效率 4~ 5%,增加变工况范围 1 5~ 2 0 %的优良性能。本文在发展完善“双激盘”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平板圆弧叶型实验数据 ,加入了攻角损失的计算 ,并将其用于前弯动叶片... 在低速轴流风机中 ,前弯动叶和常规径向直叶片比较 ,具有提高效率 4~ 5%,增加变工况范围 1 5~ 2 0 %的优良性能。本文在发展完善“双激盘”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平板圆弧叶型实验数据 ,加入了攻角损失的计算 ,并将其用于前弯动叶片设计工况以及变工况的性能估计。在设计工况下和实验结果比较 ,沿叶高效率的最大误差为 1 .5%,沿叶高总压的最大误差为 1 .8%,两参数沿叶高的流量平均误差分别为 1 %和 1 .5%。在稳定工况范围内按流量平均计算的效率误差和总压误差均在 2 %以内。计算结果表明 ,该法可用于估计变工况下弯掠动叶片的性能 ,是一种简单、明了、适合工程需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片 变工况性能 工况设计 性能估计
下载PDF
角磨机风扇叶片的形状研究及流体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正伟 《电动工具》 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
阐述了使用CFD技术改善了角磨机风扇的送风效率从而降低了温升,获得了某型号产品的最佳匹配风扇设计。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比较,发现前弯叶片的设计更适合角磨机风扇的送风,并且有利于降低风扇噪声。
关键词 角磨机 转速 叶片 CFM
下载PDF
前弯前掠低噪声纺织轴流通风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昌泽舟 孙建中 +2 位作者 张余洁 李智勇 刘宏伟 《风机技术》 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
从提高纺织轴流通风机效率、降低风机气动噪声的目标出发,采用叶片前弯前掠技术,在叶轮叶片的重心线上各基元截面采用高效翼型的最优化流型成型。应用叶片前弯前掠和最优流型相结合的技术研制开发了JYFZ新型纺织轴流通风机,并与目前纺... 从提高纺织轴流通风机效率、降低风机气动噪声的目标出发,采用叶片前弯前掠技术,在叶轮叶片的重心线上各基元截面采用高效翼型的最优化流型成型。应用叶片前弯前掠和最优流型相结合的技术研制开发了JYFZ新型纺织轴流通风机,并与目前纺织行业应用量较大的FZ40(35)-11/12型纺织轴流通风机进行了对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JYFZ型纺织轴流风机具有效率高、噪声低、质量轻、结构简单及工作区域宽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通风机 噪声 掠叶片 优化
下载PDF
瞬时梳理与生条质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国涛 周正 《棉纺织技术》 CAS 1985年第11期2-8,共7页
本文从理论上对影响锡林道夫间瞬时梳理质量的因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实验着重对道夫速度与生条均匀度、棉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验证。
关键词 生条定量 棉结 棉网 纤维结 锡林速度 道夫转移率 钩纤维
下载PDF
真鲷体型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门强 姚善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53,共3页
对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nicketschlegel)在苗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体型异常鱼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对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真鲷的体型异常包括脊柱前弯、下颌不整合、头部短缩和鳃盖发育不全。鳔器官的异常发育可能... 对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nicketschlegel)在苗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体型异常鱼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对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真鲷的体型异常包括脊柱前弯、下颌不整合、头部短缩和鳃盖发育不全。鳔器官的异常发育可能是造成真鲷脊柱前弯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体型异常 脊柱 苗种
下载PDF
离心通风机前弯叶轮叶片数的选取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心德 叶桦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1-26,共6页
比较前弯和后弯叶轮流道中的流动结构得知,前弯叶轮的叶片数应适当多于后弯叶轮.计算了12个和16个叶片的两个前弯叶轮中的边界层动量厚度,并对该两叶轮进行性能试验,证实了适当增加前弯叶轮的叶片数可以提高叶轮的压力和效率。
关键词 通风机 叶轮 叶片 离心通风机
下载PDF
可视化方法分析椎体成形术前弯状态下的力学形态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伟娜 李海云 +1 位作者 田新 杨新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7641-7644,共4页
背景:椎体成形术是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增加椎体的抗压性,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再骨折发生。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前后,L1~2在前弯力矩作用下的力学特征改变。设计、时间及地点:基于影像特征的椎体成形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于... 背景:椎体成形术是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增加椎体的抗压性,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再骨折发生。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前后,L1~2在前弯力矩作用下的力学特征改变。设计、时间及地点:基于影像特征的椎体成形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于2005-10/2006-06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对象:1例54岁女性患者,经CT确诊为骨质疏松且伴有L1~2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实验项目知情同意。实施术前术后的C扫描,获取L1~2节段断层图像各90张,层厚0.75mm。方法:应用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算法提取腰椎组织CT图像中的解剖结构特征,建立了L1~2腰椎组织三维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椎体成形术术前和术后L1~2的腰椎段三维有限元模型。主要观察指标:在椎体的上表面分别施加10N·m的前弯力矩,观察有限元模型L1~L2段的应力、应变的分布变化。结果:①前弯力矩下,椎体成形术术后椎体的最大应力应变值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应力应变分布都有了明显的改变,骨水泥附近明显增高。②最大的应力值出现在椎间盘上表面,与其相邻的L2椎体应力明显增高,产生应力转移的现象,容易增加L2椎体压扁变形的破坏性。高应力值出现在腰椎前部,表示前部受到较大的应力导致变形。结论:建立了椎体成形手术前后L1~2段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证实骨水泥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单元的硬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力矩 应力 物理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堆顶高温原因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二林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2007至2008年期间,国内某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堆顶温度高,控制棒棒位监测线圈绝缘层融化流出。经分析各种故障原因,最终通过改善循环冷却系统结构设计,提高了冷源风量及风压,改善了反应堆堆顶通风,有效降低了EMA堆顶温度,提高了设备安全性。
关键词 反应堆堆顶 控制棒 风机叶轮
原文传递
叶轮外径对前弯型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凯 杨孙圣 +2 位作者 王桃 孔繁余 袁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8-204,共7页
为研究前弯型叶轮外径对液力透平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获得了液力透平外特性数据,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结果十分接近,验证了CFD模拟的准确性。利用CFD技术获得了215 mm、... 为研究前弯型叶轮外径对液力透平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获得了液力透平外特性数据,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结果十分接近,验证了CFD模拟的准确性。利用CFD技术获得了215 mm、235 mm和255 mm叶轮外径液力透平的外特性曲线,发现随叶轮外径的增加,高效点向大流量区域偏移,在大流量区域,扬程大幅下降,轴功率小幅提升,效率有较明显提升,在小流量区域,扬程上升,轴功率略微下降,效率下降明显。对215 mm、235 mm和255 mm外径叶轮的速度场分析,发现随叶轮外径的增加,叶轮与蜗壳基圆之间的循环流量逐渐减小,流动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叶轮内水力损失也有较为明显的减小。利用理论公式推测改变了叶轮外径后的液力透平的高效点参数,发现普遍高于CFD模拟结果,分析产生差值的可能原因。对液力透平的轴功率、扬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随叶轮外径增加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数值计算 反转 型叶片 叶轮外径
下载PDF
轴流前弯叶轮叶顶流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纪富 魏新利 李杨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0,共5页
针对不同化工用前弯叶片的轴流通风机,在额定工况处数值模拟了三维粘性流场以及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试验测量了叶顶流场。在数值结果与测量结果相吻合的前提下,分析了叶轮近上端壁面极限流线、叶顶轴向速度大小分布以及不同前弯角度... 针对不同化工用前弯叶片的轴流通风机,在额定工况处数值模拟了三维粘性流场以及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试验测量了叶顶流场。在数值结果与测量结果相吻合的前提下,分析了叶轮近上端壁面极限流线、叶顶轴向速度大小分布以及不同前弯角度叶片对叶顶泄漏流在发展阶段的影响。结果展示了叶顶流场的基本特征-叶顶泄漏涡的初始段和发展段;揭示了叶顶泄漏涡是叶顶流动阻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叶片前弯角度与叶顶泄漏涡稳定度之间的非线性变化;在泄漏涡发展阶段,涡度随叶片前弯角度之间"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通风机 叶片 叶顶流场 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