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2011)表1执行中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沈福 魏永康 +6 位作者 王卓士 马英豪 孟丹 张志龙 傅翠明 李静韬 马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5,103,共5页
鉴于国家标准《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2011)》表1中仅给出不区分核素的、以年排放活度(Bq/a)表示的"碘"和"粒子"排放控制值,造成核动力厂气载放射性排放限值与公众个人年剂量不匹配,难于执行或执行混... 鉴于国家标准《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6249—2011)》表1中仅给出不区分核素的、以年排放活度(Bq/a)表示的"碘"和"粒子"排放控制值,造成核动力厂气载放射性排放限值与公众个人年剂量不匹配,难于执行或执行混乱。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区分核素的方法,并监测对剂量贡献较大的重要核素的建议。根据IAEA第19号安全报告,探讨了核动力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中碘类和粒子类的重要核素,为标准补充或修订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载放射性流出物 剂量 流出物监测 剂量因子
下载PDF
新核电烟囱取样管路损失试验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2-395,共4页
针对CAP1400、台山、田湾等新核电厂烟囱气载放射性排放监测取样管线损失,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评估,在验室搭建了管路损失的实验装置,并就单位长度不锈钢1寸管,粗糙度为3.2μm的不锈钢管路开展了试验,为核电烟囱排放设施评估提供了数据支... 针对CAP1400、台山、田湾等新核电厂烟囱气载放射性排放监测取样管线损失,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评估,在验室搭建了管路损失的实验装置,并就单位长度不锈钢1寸管,粗糙度为3.2μm的不锈钢管路开展了试验,为核电烟囱排放设施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相比过去无数据状态,提升了排放监测取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载放射性 排放 剂量 排放流监测 剂量因子
下载PDF
X射线对金硅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正新 何承发 +6 位作者 陆妩 郭旗 艾尔肯阿不列木 于新 张磊 邓伟 郑齐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3,共6页
本文以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基础,论述了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金和硅交界时X射线入射产生的剂量梯度分布,通过MCNP5程序建立了一个三维的金硅界面结构模型,计算了不同厚度的金在金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 本文以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基础,论述了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金和硅交界时X射线入射产生的剂量梯度分布,通过MCNP5程序建立了一个三维的金硅界面结构模型,计算了不同厚度的金在金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当X射线为30–300 keV时,界面附近硅一侧存在较大的剂量增强效应。金的厚度影响界面附近的剂量增强效果,当金的厚度为0–10 m时,剂量增强因子随金的厚度增大;当金的厚度超过10 m后,剂量增强因子随金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剂量增强因子 界面 能量沉积 体元
原文传递
基于浙江部分主栽品种的黄茶滋味特征及化学组分贡献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方媛 杨晓蕾 +5 位作者 龚淑英 郭昊蔚 纵榜正 李春霖 钱虹 胡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51,共9页
基于浙江主栽品种原料及浙北黄茶传统产区改良工艺,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剂量比阈因子(dose-over-threshold factors,DoT)分析等研究黄茶滋味品质及化学组分的贡献作用。结果显示:迎霜、白叶一号、浙农113等3... 基于浙江主栽品种原料及浙北黄茶传统产区改良工艺,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剂量比阈因子(dose-over-threshold factors,DoT)分析等研究黄茶滋味品质及化学组分的贡献作用。结果显示:迎霜、白叶一号、浙农113等3个品种原料经不同闷黄工艺加工而成的黄茶样品在滋味品质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甘、醇、鲜、生涩及熟闷感。在滋味化学组分中多数组分含量在不同品种黄茶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相同品种原料条件下样品间含量差异较小,同时,基于化学组分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显示,品种原料对黄茶样品滋味品质的影响显著,在滋味组分中儿茶素类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等,黄酮醇苷组分如杨梅酮-3-O-半乳糖苷(Myr-gal)、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glu)、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rut),部分氨基酸组分如谷氨酸(Glu)、茶氨酸(Thea)、精氨酸(Arg)、天冬氨酸(Asp)、天冬酰胺(Asn)等在本实验条件下对黄茶滋味具有较大贡献作用;进一步对滋味组分的DoT值分析显示,在茶汤的复杂体系中,滋味化合物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影响着单体化合物的味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 滋味品质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剂量比阈因子
下载PDF
稳态、瞬态X射线辐照引起的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剂量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红霞 陈雨生 +5 位作者 张义门 周辉 龚建成 韩福斌 关颖 吴国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279-2283,共5页
重点开展了稳态、瞬态X射线辐照引起的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 (CMOS)器件剂量增强效应relativedoseenhance menteffect(RDEF)研究 .通过实验给出辐照敏感参数随总剂量的变化关系 ,旨在建立CMOS器件相同累积剂量时Χ射线辐照和γ射线辐照... 重点开展了稳态、瞬态X射线辐照引起的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 (CMOS)器件剂量增强效应relativedoseenhance menteffect(RDEF)研究 .通过实验给出辐照敏感参数随总剂量的变化关系 ,旨在建立CMOS器件相同累积剂量时Χ射线辐照和γ射线辐照的总剂量效应损伤等效关系 .在脉冲X射线源denseplasmafocus(DPF)装置上 ,采用双层膜结构开展瞬态翻转增强效应研究 ,获得了瞬态翻转剂量增强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剂量增强因子 剂量效应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辐照 剂量增强效应
原文传递
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估算中剂量转换因子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韩学垒 李建国 《辐射防护通讯》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剂量转换因子是辐射剂量估算中的基础和重要部分之一。本文介绍了非人类物种剂量转换因子计算的剂量学模型、主要假设条件和计算方法,并对辐射剂量估算的整体模型和简化解剖学模型中剂量转换因子进行了比较和实用性分析。
关键词 剂量转换因子 非人类物种 辐射剂量估算
下载PDF
X射线在重金属-二氧化硅界面的剂量增强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牟维兵 陈盘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当X射线射入不同材料组成的界面时,在低Z材料的一侧将产生剂量增强。介绍了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并用MCNP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了钨-二氧化硅、钽-二氧化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X射线能量为100~15... 当X射线射入不同材料组成的界面时,在低Z材料的一侧将产生剂量增强。介绍了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并用MCNP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了钨-二氧化硅、钽-二氧化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X射线能量为100~150keV时,界面附近二氧化硅一侧存在较大的剂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界面 辐射损伤 剂量增强因子
下载PDF
EDR2胶片对扫描质子碳离子束的能量响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威 李永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 研究EDR2胶片对扫描质子碳离子束的能量响应关系。方法 同一张EDR2胶片接受扫描范围为5 cm×5 cm、相同能量、9种不同剂量的均匀质子束和碳离子束照射。经冲洗扫描后,通过Image J读取2 cm×2 cm范围内像素平均值,通过计算... 目的 研究EDR2胶片对扫描质子碳离子束的能量响应关系。方法 同一张EDR2胶片接受扫描范围为5 cm×5 cm、相同能量、9种不同剂量的均匀质子束和碳离子束照射。经冲洗扫描后,通过Image J读取2 cm×2 cm范围内像素平均值,通过计算将像素平均值转化为净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获取该能量质子和碳离子拟合直线斜率,即剂量响应因子(Dose Response Factor,DRF)。比较分析不同能量的DRF,获得EDR2胶片对不同能量质子和碳离子的响应曲线。结果 最高能(218.56 MeV)和最低能(53.04 MeV)质子的DRF值分别为0.52 OD/Gy和0.40 OD/Gy;最高能(424.89 MeV/u)和最低能(97.87 MeV/u)碳离子的DRF值分别为0.25 OD/Gy和0.11 OD/Gy。EDR2胶片对于质子和碳离子的DRF均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使用EDR2胶片测量质子碳离子束剂量,可得EDR2胶片对能量依赖性显著。使用EDR2胶片测量不同能量质子和碳离子剂量时,可使用拟合得出的能量响应曲线进行能量响应校准,提高剂量测量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R2胶片 剂量响应因子 能量响应 净光度
下载PDF
环境 ^(222)Rn 和 ^(220)Rn 子体所致气管支气管剂量的模拟测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关祖杰 余君岳 杨健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介绍用Hopke等人提出的“支气管剂量计”,测定环境空气中222Rn和220Rn子体所致的气管支气管(T-B区)剂量。通过模拟测量人的鼻腔(N区)和T-B区的222Rn和220Rn子体沉积份额,分别计算出以mGy... 本文介绍用Hopke等人提出的“支气管剂量计”,测定环境空气中222Rn和220Rn子体所致的气管支气管(T-B区)剂量。通过模拟测量人的鼻腔(N区)和T-B区的222Rn和220Rn子体沉积份额,分别计算出以mGy/WLM和mSv(a·Bq·m-3)为单位表示的T-B区的剂量转换因子。在实验室关闭门窗,开启空调以及施放正、负离子等不同的空气处理情况(照射条件)下,比较了剂量转换因子的变化。还用主动式活性炭盒和支气管剂量计串联同时采样,测量了实验室空气中222Rn和220Rn的浓度,估算了上述不同照射条件下其所致的年有效剂量(mSv/a)。将T-B区剂量模拟的测量结果与James平均肺剂量模型和J-B、J-E分区肺剂量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测量结果与James模型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测量结果还表明,室内施放负离子并不能减少支气管的年有效剂量;施放正离子虽然年有效剂量有所减少,但远不如通风空调对减少支气管剂量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 剂量转换因子 氡子体 剂量测量
下载PDF
剂量体积直方图对放疗分割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爱菊 刘宝军 +2 位作者 李金刚 田楠楠 王鹏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0-415,共6页
目的在放射治疗中,分割模式对疗效和放射损伤均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在保证肿瘤组织相同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的基础上,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加权后的线性二次模型(linear-quadratic mod... 目的在放射治疗中,分割模式对疗效和放射损伤均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在保证肿瘤组织相同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的基础上,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加权后的线性二次模型(linear-quadratic model,LQ model;又称LQ公式),确定最佳放疗分割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受照剂量。方法将放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中靶区和OAR的DVH积分数据转换成微分密度分布图,分别计算出每个OAR所受照射的剂量比值因子δ,代入LQ公式分别计算出肿瘤和OAR的BED值,绘制出靶区的生物效应E1和OAR的生物效应E0的关系曲线图,以及不同分割模式下OAR生物效应E0的曲线图。通过观察E1和E0辐射损伤效应曲线的特征,来决定最佳的放疗分割模式。结果如果E1和E0的关系曲线及E0的辐射损伤效应曲线是递减型的,适合多次分割放疗;反之,如果曲线是递增型的,适合大分割放疗。在1例食管癌的放疗中,通过对损伤效应数值的分析得出,脊髓的适宜分割模式为22~35次,分次剂量为2.94~2.00Gy;心脏的适宜分割模式为10~35次,分次剂量为5.40~2.0Gy;双肺的适宜分割模式为20~35次,分次剂量为3.19~2.00Gy。结论利用DVH加权后的LQ model得出在该例食管癌组织BED为70Gy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脊髓、心脏和双肺的损伤效应特点,确定分割次数为22~35次,分次剂量为2.94~2Gy,是辐射损伤效应最小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H图 LQ线性模型 剂量比值因子 时间剂量分割模式
原文传递
精细乳房模型及其在乳腺X射线摄影剂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静 +4 位作者 任丽 李君利 李春艳 武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5-2091,共7页
乳腺是对辐射致癌最敏感的组织之一,而辐射致癌风险与受照剂量密切相关。为更准确地评估电离辐射所致乳腺受照剂量,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皮肤、皮下脂肪、乳房后侧脂肪、悬吊韧带、纤维腺体区脂肪、输乳管、小叶、输乳窦和乳头等精细结构... 乳腺是对辐射致癌最敏感的组织之一,而辐射致癌风险与受照剂量密切相关。为更准确地评估电离辐射所致乳腺受照剂量,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皮肤、皮下脂肪、乳房后侧脂肪、悬吊韧带、纤维腺体区脂肪、输乳管、小叶、输乳窦和乳头等精细结构的乳房数学模型,并将其体素化为体素模型。考虑到在乳腺X射线摄影中的应用,对乳房体素模型进行头尾位(CC位)压迫,建立压迫乳房模型,并与中国成年女性参考人体素体模(CRAF)相拼接。采用Geant4对乳腺X射线摄影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了一系列平均腺体剂量转换因子。根据计算结果,采用精细乳房模型计算的平均腺体剂量转换因子低于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的取值,但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的取值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体素体模 乳腺X射线摄影 蒙特卡罗模拟 剂量转换因子
下载PDF
剂量增强效应的半经验理论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承发 巴维真 +1 位作者 吾勤之 王倩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一种半经验电子输运模型,改进了部分参数计算方法,编制了能够快速计算光子剂量增强效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了60Coγ射线辐照Au/Al界面时Al中的剂量分布,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组分的次级电子对剂量增强因... 采用一种半经验电子输运模型,改进了部分参数计算方法,编制了能够快速计算光子剂量增强效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了60Coγ射线辐照Au/Al界面时Al中的剂量分布,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组分的次级电子对剂量增强因子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剂量增强因子 钴60
下载PDF
铅眼镜对介入手术中职业人员防护效果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伟跃 陈法国 +2 位作者 韩毅 李国栋 杨明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7-514,共8页
眼晶体剂量限值的降低,引起了人们对眼晶体剂量监测、评价和防护的关注。通过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蒙卡计算、基于人体模型或临床实践的实验测量深入调查了铅眼镜的防护效果,强调了铅眼镜对介入手术中职业人员眼晶体防护的重要... 眼晶体剂量限值的降低,引起了人们对眼晶体剂量监测、评价和防护的关注。通过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蒙卡计算、基于人体模型或临床实践的实验测量深入调查了铅眼镜的防护效果,强调了铅眼镜对介入手术中职业人员眼晶体防护的重要性。基于铅眼镜防护效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铅眼镜和眼睛间隙的射线,是眼晶体剂量的主要来源;决定铅眼镜防护效果的并不是射线能量、铅当量厚度、镜片面积等因素,而是眼镜结构、佩戴间隙、投照角度、位置布局、人员姿态等几何条件。调研分析铅眼镜防护效果旨在为眼晶体防护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眼镜 介入手术 职业人员 剂量降低因子
下载PDF
基于EGSnrc MP模拟计算X射线在重金属和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亚平 吴丽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6-300,共5页
当X射线入射到不同材料组成的界面时,在低Z材料的一侧将产生剂量增强。本文介绍了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并用蒙特卡罗程序EGSnrcMP模拟计算了钨和硅、钽和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X射线能量为30~200 keV时,界面附... 当X射线入射到不同材料组成的界面时,在低Z材料的一侧将产生剂量增强。本文介绍了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并用蒙特卡罗程序EGSnrcMP模拟计算了钨和硅、钽和硅界面的剂量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X射线能量为30~200 keV时,界面附近硅一侧存在较大的剂量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界面 辐射损伤 剂量增强因子
下载PDF
基于mcnp5程序研究^(60)Co γ射线的剂量增强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正新 何承发 +3 位作者 陆妩 艾尔肯.阿不列木 艾克拜尔.吐合提 刘南君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金和硅交界时60Coγ射线入射产生的剂量梯度分布,并且通过mcnp5程序建立了一个三维的金硅界面结构模型,进而计算了剂量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界面附近硅一侧具有明显的剂量梯度分布,界面剂量增强因子为1.76.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剂量增强因子 体元 60Coγ射线
下载PDF
MC法计算γ射线外照射剂量转换因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怀良 石睿 +2 位作者 庹先国 郑洪龙 邓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7-462,共6页
以剂量转换数学模型为基础,针对骨、软组织和水的等效组织球体剂量计算,采用蒙特卡罗软件MCNP5构建0.01~10 MeV的γ射线在这三种物质中的通量和能量沉积模拟模型,进而计算这三种物质的γ外照射剂量转换因子。同时给出这三种物质的γ外... 以剂量转换数学模型为基础,针对骨、软组织和水的等效组织球体剂量计算,采用蒙特卡罗软件MCNP5构建0.01~10 MeV的γ射线在这三种物质中的通量和能量沉积模拟模型,进而计算这三种物质的γ外照射剂量转换因子。同时给出这三种物质的γ外照射剂量转换因子对不同能量γ光子的拟合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剂量转换因子在γ射线能量低于0.15 MeV时,随着能量的增加按幂函数降低;高于0.15 MeV时,按指数函数上升;剂量转换因子模拟值与参考值随γ射线能量的变化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外照射 剂量转换因子 MC模拟 MCNP5
下载PDF
X射线吸收剂量的蒙特卡洛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耀锋 黄建微 +2 位作者 胡涛 张明昕 江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采用蒙特卡洛程序MCNP计算了介质水对于不同能量X射线的能量吸收系数,并给出了相应的光子通量-剂量转换因子,可用于辐照事例中对于薄膜剂量片测试结果的模拟计算,从而实现对实际照射环境的蒙特卡洛模型优化,以获得照射对象较为准确的吸... 采用蒙特卡洛程序MCNP计算了介质水对于不同能量X射线的能量吸收系数,并给出了相应的光子通量-剂量转换因子,可用于辐照事例中对于薄膜剂量片测试结果的模拟计算,从而实现对实际照射环境的蒙特卡洛模型优化,以获得照射对象较为准确的吸收剂量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蒙特卡洛计算 吸收剂量 能量吸收系数 通量-剂量转换因子
下载PDF
剂量和剂量率对辐射随机性效应的影响──剂量和剂量率效能因子
18
作者 周永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7-364,共8页
本文主要依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3年报告附件F(剂量和剂量率对辐射随机效应的影响),对剂量和剂量率效能因子(DDREF)的定义、取值、影响因素及应用时的剂量范围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剂量 剂量 随机效应 剂量率效能因子
下载PDF
地面照射剂量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19
作者 张洪猷 《辐射防护通讯》 2001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对在地面沉积剂量计算中的两类剂量因子——地表照射剂量因子和土壤照射剂量因子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比对 。
关键词 剂量率转换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 地面照射剂量 计算 地面沉积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剂量转换因子选取对核电厂事故后果影响分析
20
作者 刘亚 黄树明 高健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第7期36-38,共3页
剂量转换因子(DCF:Dose Conversion Factors)作为核电厂事故后果剂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其选取原则和依据也十分关键。目前国际上有关剂量转换因子的标准和导则主要有EPA FGR NO.11、FGR NO.12、FGR NO.13报告系列,IAEA安全丛书第19号... 剂量转换因子(DCF:Dose Conversion Factors)作为核电厂事故后果剂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之一,其选取原则和依据也十分关键。目前国际上有关剂量转换因子的标准和导则主要有EPA FGR NO.11、FGR NO.12、FGR NO.13报告系列,IAEA安全丛书第19号报告,ICRP系列出版物等,以及我国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本文结合工程设计中典型的事故源项(DBA LOCA源项),考虑烟羽浸没外照射、吸入内照射两种主要照射途径,计算事故后场外公众剂量后果,分析上述不同体系中剂量转换因子对事故后场外公众剂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转换因子 照射途径 公众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