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连云港东海孝妇传说的变迁
- 1
-
-
作者
孙宇飞
陈亚文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
文摘
东海孝妇传说自产生就随着时代和叙述群体的改变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传说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被选择性地解释与刻划。取材于孝妇传说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该传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影响了传说的主旨,还改变了主人公的姓名,约束了后人对传说的理解与接受。近年来,当地的民俗精英们自发地对孝妇传说进行挖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性动力给传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在非遗话语的影响之下,民俗精英们根据非遗的评判标准和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记录保管要求,从文本和文化两个角度对传说进行修订,以契合主流话语和时代精神,但规范后的文本在社区内部影响式微。
-
关键词
东海孝妇传说
刻划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规范传说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朝鲜王朝关王庙创建本末与关王崇拜之演变(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卫国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韩国研究论丛》
2012年第1期250-266,共17页
-
文摘
明朝抗倭援朝战争期间,明朝将领在朝鲜半岛建造了关王庙,自此关王崇拜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此前,朝鲜半岛并无关庙,《三国演义》的传播与朝鲜的关王崇拜并无关系。尽管战后朝鲜百废待兴,但还是用三年时间将东关王庙建成,成为朝鲜关王庙的典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朝鲜国王由漠视关王庙变得热衷参拜关王庙。肃宗年间修缮全国各地的关王庙,并将祭祀仪式统一化、标准化,把明朝将领作为关王庙从祀的对象。从此,关王庙就成为朝鲜尊周思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朝鲜君臣的一致重视,成为朝鲜宣示正统的一个重要场所。19世纪以后,因为官方的倡导,朝鲜关王崇拜也由庙堂走向民间,关王崇拜本土化、关王形象则"韩国化"了。正因为关王庙被朝鲜不断地加入新的内涵,"刻划"新的标志,才被朝鲜王朝接受,并逐步演变而本土化了。
-
关键词
关王庙
尊周思明
朝鲜肃宗国王
中华正统
刻划标志
中朝关系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K3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8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