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中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翠梅 罗发展 +5 位作者 吴庆梅 欧文婷 冯锡光 阿陈俊柱 古会苑 周玉兰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8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中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骨折便秘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刺... 目的:观察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中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骨折便秘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Wexner便秘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老年骨折患者便秘防治中,实施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便秘 刺激迷走神经 中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对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吴庆梅 肖翠梅 +1 位作者 罗发展 欧文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34-37,共4页
研究针对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的效果及对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 抽取病例的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以这期间的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40例对照组患者、4... 研究针对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的效果及对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 抽取病例的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以这期间的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刺激经耳皮迷走神经联合中频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排便情况、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每次排便时间15.43±3.42min短于对照组26.87±5.24min,观察组每周排便频次4.98±1.09次多于对照组2.05±1.95次,组间指标均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经耳皮迷走神经、中频电治疗,从饮食护理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以上护理措施可预防便秘的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从整体来看护理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迷走神经 中频治疗 中老年髋部骨折 便秘 预防
下载PDF
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亚楠 王瑜 +6 位作者 张金铃 李素霞 何家恺 张帅 焦玥 翟伟航 荣培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68-6172,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客观睡眠结构及各睡眠阶段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原则,评估经taVNS治疗4周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目的:观察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客观睡眠结构及各睡眠阶段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原则,评估经taVNS治疗4周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PSG),分析睡眠连续性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入睡后的觉醒(WASO);睡眠结构:非快速眼动睡眠1、2、3期(NREM 1、NREM 2、NREM 3)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百分比,并分析其脑电功率谱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taVNS治疗4周后失眠伴抑郁患者PSQI、HAMD-17评分显著降低;SE和NREM 3显著升高、SL显著缩短;NREM 1的delta1功率谱显著降低、NREM 3的delta2功率谱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aVNS可有效改善失眠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睡眠连续性、睡眠结构及增加NREM 3的delta2功率谱,降低皮层过度觉醒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伴抑郁 刺激迷走神经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结构 睡眠连续性 脑电功率谱
原文传递
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行为学与BDNF-Trk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艺霏 李少源 +4 位作者 王瑜 张金铃 张紫璇 陈瑜 荣培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9-2644,共6页
目的:观察BDNF-TrkB通路被阻断后,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行为学与BDNF-Trk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aVNS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aVNS组、taVNS+阻断剂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BDNF-TrkB通路被阻断后,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行为学与BDNF-Trk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aVNS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aVNS组、taVNS+阻断剂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结合链脲菌素建立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在2%异氟烷吸入麻醉下给予taVNS组、阻断剂组大鼠采用韩氏电针仪给予taVNS干预,阻断剂组大鼠干预前30 min腹腔注射阻断剂K252a,共21 d。观察大鼠行为学(旷场运动和强迫游泳),ELISA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BDNF和Tr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饲料结合STZ可诱导大鼠抑郁样行为,与模型组比较,taVNS组大鼠血清HbA1c显著降低(P<0.01),水平运动格数、垂直竖立次数显著增加(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BDNF、Trk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taVNS组比较,阻断剂组大鼠血清HbA1c显著升高(P<0.05);水平运动格数和垂直竖立次数显著降低(P<0.01,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BDNF、Trk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taVNS可能通过上调BDNF-Trk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大鼠HbA1c,同时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迷走神经 糖尿病 抑郁 BDNF-TrkB通路 行为学 糖化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