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刺激生长因子(HSS)的抽提和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先狮 孙素兰 +2 位作者 王谷丰 郑宣鹤 文建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39-41,共3页
近年来,Doeglas R.及 An TonioFsancaciua 从乳猪肝提取肝脏刺激因子,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国内用人胎肝细胞悬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进行了同种和异种胎肝抗 D-半乳糖胺所致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近来人们注意力集中到 H... 近年来,Doeglas R.及 An TonioFsancaciua 从乳猪肝提取肝脏刺激因子,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国内用人胎肝细胞悬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进行了同种和异种胎肝抗 D-半乳糖胺所致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近来人们注意力集中到 HSS 的研究和应用上,本院从1989年开始,采用新工艺从乳猪肝中抽提肝脏刺激生长因子,不但简化了原工艺的步骤,而且获得了比原工艺活性高的结果,经动物实验鉴定亦有显著抗肝坏死作用,现小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刺激生长因子 提取 HSS
下载PDF
肝细胞刺激生长因子及三种中药低温保存肝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力生 李丽 +2 位作者 梁丽云 王裕民 吴华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加入血清较单用HamF_12低温保存肝细胞效果好。若再加入一定量的复方丹参、或清开灵或养气补血方剂提取液(S液),可使4℃5天冷贮存肝细胞的活细胞率达90%以上,胞内ALT外漏减少,并明显促进再培养肝细胞的增殖。此外... 加入血清较单用HamF_12低温保存肝细胞效果好。若再加入一定量的复方丹参、或清开灵或养气补血方剂提取液(S液),可使4℃5天冷贮存肝细胞的活细胞率达90%以上,胞内ALT外漏减少,并明显促进再培养肝细胞的增殖。此外,S液尚可明显提高再培养肝细胞的附壁率。以上药物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关。HSS对肝细胞也有一定的冷缺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肝细胞 刺激生长因子 中草药
原文传递
采用SPRIA、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PCR)研究肝脏刺激生长因子(HSS)对HBV-M HBVDN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先狮 钱焕英 +2 位作者 邓纯 彭兰莎 陈一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13-14,共2页
本文采用PCR、分子杂交、SPRIA技术观察肝脏刺激生长因子(HSS)对100例HBV-M、HBVDNA抑制的作用,实验结果,HBsAg的阴转率29%,HBeAg39%、抗-HBcIgM45%、HBVDNA38.4%(分子杂交法)、31.25%(PCR),双份血清结果证实,HSS对HBV-M、HBVDNA均有一... 本文采用PCR、分子杂交、SPRIA技术观察肝脏刺激生长因子(HSS)对100例HBV-M、HBVDNA抑制的作用,实验结果,HBsAg的阴转率29%,HBeAg39%、抗-HBcIgM45%、HBVDNA38.4%(分子杂交法)、31.25%(PCR),双份血清结果证实,HSS对HBV-M、HBVDNA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SS HBV DNA PCR 刺激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原性肝再生刺激生长因子(HSS)理化性质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
4
作者 许东 沈克强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7-9,共3页
肝原性肝再生刺激生长因子专一性刺激肝脏再生,具有器官特异性而无种属特异性。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对这一物质理化性质研究的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肝原性 肝再生 刺激生长因子 HSS
下载PDF
HSS对氟中毒肝细胞增殖与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5
作者 李丽 王力生 +1 位作者 王裕民 梁丽云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5-77,共3页
氟对离体肝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加入特异性肝细胞刺激生长因子(HSS)后并不能被取消。同时氟似可降低肝细胞的LDH、ALT活性。以上结果提示,用促肝细胞增殖类药物治疗合并氟中毒的肝炎患者时,应同时驱氟;不宜用LDH... 氟对离体肝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加入特异性肝细胞刺激生长因子(HSS)后并不能被取消。同时氟似可降低肝细胞的LDH、ALT活性。以上结果提示,用促肝细胞增殖类药物治疗合并氟中毒的肝炎患者时,应同时驱氟;不宜用LDH、ALT的升高评价氟中毒的肝损害或合并氟中毒的肝炎患者,这可能会出现部分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刺激生长因子 HSS 氟中毒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from Shark Liver 被引量:4
6
作者 欧瑜 李谦 +2 位作者 吕正兵 吴梧桐 王秋娟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4期175-180,共6页
Aim To purify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from shark liver and research its molecular feature and activity. Methods and Results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sHRSF) was isolated from hea... Aim To purify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from shark liver and research its molecular feature and activity. Methods and Results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sHRSF) was isolated from healthy shark livers and separated by homogenization, freezing melting, heat treating, centrifug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HRSF activity was found mainly in the subfraction of molecular weight less than 30 000 daltons. This crude ultrafiltrate was further purified successively by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chromatography, FPLC Resource 30Q, Resource Q and Mono Q chromatography. A single band was displayed 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which corresponds to molecular weight of 14 600 daltons. The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was obtained at the wavelength 276 nm. The isoelectric point was about 5 1. It contained 18 amino acids and the 15 N terminal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LVGPIGAVGPAGKDG. It had a significant activity in stimulating liver to regenerate. Conclusion We obtained an unknown new active protein, that is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from shark liver (sHR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k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hepatocyte stimulator substance HPLC chromatography activity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bFGF和PIGF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火云霞 蔡曦光 王小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36例肺癌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IGF、bF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36例肺癌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IGF、bF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PI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28.26±27.54)pg/ml和(835.45±7.8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的(482.45±13.23)pg/ml和(192.18±7.65)pg/ml(P<0.05)。肺癌患者血清PIGF和bFGF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均相关(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肺癌患者血清中bFGF和PI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 PIGF和bFGF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能够反映疾病进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胎盘刺激生长因子(PI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与可溶性ST2联合应用对住院死亡及1年全因死亡价值分析
8
作者 王鑫 杨萍 +1 位作者 吴淼 钟江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9-792,共4页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sST2)两种标记物联合应用在住院死亡、1年全因死亡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以心力衰竭为主要...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sST2)两种标记物联合应用在住院死亡、1年全因死亡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以心力衰竭为主要原因就诊患者900例。测定患者入院时NT-proBNP与sST2水平。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住院死亡及1年全因死亡。结果入选患者中38例住院死亡,139例于1年内死亡。根据患者基线sST2与NT-proBNP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NT-proBNP低+sST2低)、B组(NT-proBNP高+sST2低)、C组(NT-proBNP低+sST2高)、D组(NT-proBNP高+sST2高)。B组与C组患者相比年龄、扩张型心肌病比例、估测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比例、左室舒张末内径及血钠水平明显增高(P<0.05),心房颤动发生比例、感染发生比例、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减低(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组患者与A组患者相比住院死亡风险(HR=4.515,95%CI:1.288~15.602,P=0.018)明显增加;D组患者1年死亡风险最高,是A组的5.736倍(95%CI:3.114~10.396,P<0.001),其次为B组与C组患者。结论不同NT-proBNP及sST2水平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存在差异。两种标记物联合可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及1年死亡的风险分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死亡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 可溶性
下载PDF
川芎嗪与肝复肽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淑萍 王晓红 +3 位作者 邱绍勤 钱宜丹 陈长寅 向启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3-74,77,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肝复肽(肝细胞生长与刺激因子,HSS)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69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川芎嗪与肝复肽;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肝复肽(肝细胞生长与刺激因子,HSS)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69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川芎嗪与肝复肽;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3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用药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PⅢP、LN、C-Ⅳ、HA)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64%,对照组则为70·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与肝复肽两者联用具有纠正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作用,两药联用可起到有效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川芎嗪/治疗应用 肝细胞刺激生长因子/治疗应用
下载PDF
血清不同水平NT-proBNP与sST2老年心衰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住院死亡发生风险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鑫 杨萍 +1 位作者 李关羽 史方海 《老年医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血清不同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sST2)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住院死亡风险。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 目的比较血清不同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sST2)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住院死亡风险。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与sST2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A组(NT-proBNP<1557 ng/L+sST2<37.09μg/L)53例、B组(NT-proBNP≥1557 ng/L+sST2<37.09μg/L)26例、C组(NT-proBNP<1557 ng/L+sST2≥37.09μg/L)27例、D组(NT-proBNP≥1557 ng/L+sST2≥37.09μg/L)54例。比较各组临床基线资料: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血压、NYHA分级)、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直接胆红素、血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伴随疾病(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肺部感染)、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住院期间死亡发生情况。结果4组临床基线资料除性别、糖尿病例数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组相比,B组年龄、eGFR<60 mL/(min·1.73m^(2))比例、白细胞计数及LVEF、LVEDD、血红蛋白、血钠水平增高(校正P均<0.05),心房颤动发生比例、肺感染发生比例减少(P均<0.05)。D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最高(P<0.001),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组与A组患者相比住院死亡风险明显增加(HR=5.141,95%CI:1.298~15.703,P=0.018)。结论血清NT-proBNP与sST2联合检测有利于临床及早诊断伴发不同危险因素的老年心衰患者,且两者均升高的老年心衰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 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 老年人 住院死亡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进秋 杨令国 +2 位作者 司佩任 闵建荣 孙振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6-36,共1页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且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SSH)1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治疗组为1992年10月~1995年12月我科收治的SS...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且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SSH)1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治疗组为1992年10月~1995年12月我科收治的SSH患者19例。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1~48岁。对照组为同期因经济困难未应用HGF的SSH患者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18~5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 重型肝炎 亚急性 凝血酶原时间 血清总胆红素 病毒性肝炎 病死率 存活率 肝细胞刺激生长因子 传染科
下载PDF
疼痛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在大脑皮层的过量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荣 黄跃文 +2 位作者 张晋东 赵建增 孙晓东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疼痛 疼痛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大脑皮层 过量表达 NGF MR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