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刺史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长琦 《史学月刊》 1987年第4期10-15,共6页
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官僚监察制度的一大创制。它对于封建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监督,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汉代封建国家组织结构中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仅就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演... 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官僚监察制度的一大创制。它对于封建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监督,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汉代封建国家组织结构中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仅就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特点,做一粗浅的论述。一从监御史到刺史刺史制度,做为汉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有其产生、形成的历史过程。早在战国时期,当县这种地方政府的职能逐步完善,在国家结构中的地位愈显突出的时候,为了加强对县的领导和监督,就有一些国君开始派出官员,对县令长及其行政实行监察。这种监察当时尚未形成为一种正规的制度,各国实行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正式的,有的是非正式的。有的国君在县令长周围秘密安插耳目,监视县令长的举动,实行秘密监察。如卫国: 卫嗣君之时,有人于令之左右。县令发蓐而席弊甚,公还令人遗之席,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史制度 监察制度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中央集权 县令长 监察职能 我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 监察官
下载PDF
从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薛军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44-51,共8页
地方行政体制如何,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关乎一代治乱兴衰的大问题。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是结束诸侯纷争割据、维护王朝统一安定的一个重大决策。但是,力敌万国、富有天下的秦并没有因此坐稳天... 地方行政体制如何,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关乎一代治乱兴衰的大问题。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是结束诸侯纷争割据、维护王朝统一安定的一个重大决策。但是,力敌万国、富有天下的秦并没有因此坐稳天下。秦始皇死才数月,陈胜登高一呼,“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汉书·贾山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行政体制 刺史制度 郡县制度 治乱兴衰 郡守 中央集权体制 后汉书 秦始皇 社会势力 地方政权
下载PDF
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被引量:8
3
作者 史云贵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 ,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
关键词 汉代 刺史制度
下载PDF
汉代的刺史制度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欣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6-32,44,共8页
汉代的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时期创立的一种地方监察制度。它的创立和演变,与汉代政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并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考察刺史制度的创立及其演变过程,对于研究汉代政治制度,了解汉代历史的兴衰,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刺史制度 州牧 二千石 后汉书 御史中丞 专制皇权 监察 光武帝 汉武帝 百官
下载PDF
当代中央巡视制度与西汉刺史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万孝行 汪清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0,共3页
当前中央巡视制度监察效果显著,对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央巡视制度既是当前时代需要的产物,又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西汉刺史制度与当前中央巡视制度在创立的背景、活动方式、巡视对象、... 当前中央巡视制度监察效果显著,对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央巡视制度既是当前时代需要的产物,又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西汉刺史制度与当前中央巡视制度在创立的背景、活动方式、巡视对象、内在机制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视制度 刺史制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异体”监察与西汉刺史制度 被引量:4
6
作者 万孝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西汉 刺史制度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监察制度
下载PDF
80年代以来秦汉吏治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葛晓舒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9年第3期17-21,共5页
在我国古代,自从国家形成以来,君主对民众的统治主要依靠各级官吏。官吏负责传达执行君主的命令,直接管理广大民众。官吏是否尊主奉法、尽职尽责,直接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尤其强调吏治,他认为“明... 在我国古代,自从国家形成以来,君主对民众的统治主要依靠各级官吏。官吏负责传达执行君主的命令,直接管理广大民众。官吏是否尊主奉法、尽职尽责,直接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尤其强调吏治,他认为“明主治吏不治民”,“吏者,民之纲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制度 研究综述 吏治整顿 秦汉时期 80年代以来 刺史制度 选官制度 官吏考核制度 察举制 用人政策
原文传递
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史云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 ,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两汉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
关键词 汉代 刺史制度 渊源 历史背景 地方割剧势力 历史影响
下载PDF
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史云贵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57-159,共3页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 ,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州牧的地方官化是东汉政权瓦解...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 ,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州牧的地方官化是东汉政权瓦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刺史制度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政治
下载PDF
关于两汉刺史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运玺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4-167,共4页
两汉刺史制度是在不断的制度创新中发展起来,在武帝元封五年正式确立,并以其独特的"居无定所"、"分部行刺"、"秩卑权重"为两汉吏治清明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同时刺史制度也在刺史的不断越权中异化,逐渐... 两汉刺史制度是在不断的制度创新中发展起来,在武帝元封五年正式确立,并以其独特的"居无定所"、"分部行刺"、"秩卑权重"为两汉吏治清明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同时刺史制度也在刺史的不断越权中异化,逐渐成为中央统治上的隐患。东汉末年,刺史州牧藩镇割据,两汉刺史制度寿终正寝。可以说,保证刺史的独立性和纯粹性是刺史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深入研究两汉刺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也为我们今天的监察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刺史制度 确立与演变
下载PDF
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新置牧”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学辉 于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1-83,共3页
作者认为,东汉州牧正式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时间应在汉献帝初平四年,并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后汉书》 汉灵帝 州牧 《资治通鉴》 《三国志》 建武十八年 刺史 刺史制度 中二千石 行政长官
下载PDF
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12
作者 窦重山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汉初,继“文景之治”后,中央政权仍面临内忧外患,加强中央集权是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刺史制度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本文详尽地论述了刺史制度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刺史 制度 刺史制度
原文传递
从“监于万国”到“半壁为之肃清”
13
作者 刘社建 《党员文摘》 2022年第10期56-57,共2页
如何有效加强地方监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黄帝起至清末,中央政府监察地方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其中,以汉代刺史制度和明代巡按制度为代表,中央派员监察与地方监察官员监察相结合的双维监察体制,可以说在历史上... 如何有效加强地方监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黄帝起至清末,中央政府监察地方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其中,以汉代刺史制度和明代巡按制度为代表,中央派员监察与地方监察官员监察相结合的双维监察体制,可以说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史制度 监察官员 监察体制 巡按制度 中央政府
原文传递
汉代行政监察制度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泰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0,共2页
一、汉代行政监察的组织和机制汉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一职,其办公机构为御史台,并在此之下建立刺史制度,对地方行政进行监察。在御史制度之外又建立了司隶校尉和丞相司直等监察机制,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察体系。
关键词 行政监察制度 汉代 御史大夫 办公机构 刺史制度 地方行政 监察机制 司隶校尉
下载PDF
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演变——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5
作者 朱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8-53,共6页
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化,集中反映了封建中央集权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演变过程,并从这一时期二者关系变化可探索出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 汉武帝 刺史制度 监察官 中央 地方
下载PDF
略论中国封建王朝的监察制度
16
作者 高文浩 《远程教育杂志》 1995年第6期15-18,27,共5页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大一统”。这个大一统不仅指它统治的范围、疆域辽阔广大,更主要指它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与西欧各封建国家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在监察制...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大一统”。这个大一统不仅指它统治的范围、疆域辽阔广大,更主要指它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与西欧各封建国家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在监察制度方面也是十分显著的。 为了维系庞大的封建官僚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如何完善监察机制,提高监察成效,必然成为历朝统治者殚精竭虑的问题。对监察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王朝 监察制度 监察机构 监察官员 统治者 监察机制 刺史制度 “大一统” 阶级属性 御史大夫
下载PDF
略论中国封建王朝的监察制度
17
作者 高文浩 《贵州文史丛刊》 1996年第1期31-34,8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封建王朝 监察制度 监察机构 监察系统 监察御史 御史中丞 监察官员 刺史制度 阶级属性 御史大夫
下载PDF
王宇星 卜宪群 西汉刺史制度是一大创举
18
作者 王宇星 卜宪群 《中国纪检监察》 2020年第24期62-63,共2页
西汉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西汉统治者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对地方监察制度进行调整,最终创立并发展了刺史制度。刺史制度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刺史制度 古代监察制度 中央集权 西汉 王宇星 统治者 现实情况
原文传递
历史《考试大纲》热点问题解读
19
作者 袁腾飞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08年第4期I0004-I0006,共3页
考纲新变化解读 中国古代史部分 1.删除的内容:刺史制度;均田制;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2.增加的部分: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两汉与越南的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庆历新政;宋朝史学;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考纲新变化解读 中国古代史部分 1.删除的内容:刺史制度;均田制;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2.增加的部分: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两汉与越南的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庆历新政;宋朝史学;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大纲》 解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 明朝中后期 中国古代 刺史制度 社会经济
原文传递
西汉刺史制度的建立及“巡察”监督探讨
20
作者 汪清 《理论建设》 201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西汉武帝时建立的刺史制度监察效果显著,原因之一在于其独特的"巡察"活动方式。刺史巡察具有两大显著特征:其一在于"巡",刺史"周行郡国""传车周流",由中央朝廷派遣对地方郡国守相等进行居高临... 西汉武帝时建立的刺史制度监察效果显著,原因之一在于其独特的"巡察"活动方式。刺史巡察具有两大显著特征:其一在于"巡",刺史"周行郡国""传车周流",由中央朝廷派遣对地方郡国守相等进行居高临下的实地监察,具有权威性和实效性;其二在于"察",刺史"省察治状""权不牧人",只有发现问题而没有处置问题的权力,仅是皇帝的耳目之官,这是对监督权制约的要求,具有独立性和专职性。汉代刺史巡察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十道巡察使制度、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制度等,与其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刺史制度 巡察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