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藻”与“身心”:明代庐陵罗氏家族的举业与儒学
1
作者 张少锋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明代庐陵罗氏在《尚书》上的家学传承,帮助家族成员在科举上取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明代科举取士中出现了所谓的重首场现象,让士子们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制艺之上,儒家历来所强调的修养功夫开始被置于次要位置。这引起了罗氏家族成员... 明代庐陵罗氏在《尚书》上的家学传承,帮助家族成员在科举上取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明代科举取士中出现了所谓的重首场现象,让士子们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制艺之上,儒家历来所强调的修养功夫开始被置于次要位置。这引起了罗氏家族成员的高度警惕,其中以“罗氏三凤”即罗钦顺、罗钦德、罗钦忠为代表,三人在求学时便注重对义理之学的探讨,在科考有所成之后,更是把“治道”奉为首位。庐陵罗氏对“词藻”之学与“身心”之学的选择、反思与实践,对于揭示明代中后期士大夫的思想世界以及儒学家族传承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制艺 “身心”之学 罗氏家族 庐陵
下载PDF
何焯赋论及其评点旨趣发微
2
作者 顾一凡 徐雁平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
何焯赋论集中反映在评点《文选》赋的批语中,其赋论核心思想在于赋作是否合于体制。何焯不仅以体制衡量赋作的体裁、体貌和体源,亦考察其体用,兼有对赋体与赋用的思考。何焯评赋,既可体现其校勘特色,也表明何焯评点初心在于校勘,不单校... 何焯赋论集中反映在评点《文选》赋的批语中,其赋论核心思想在于赋作是否合于体制。何焯不仅以体制衡量赋作的体裁、体貌和体源,亦考察其体用,兼有对赋体与赋用的思考。何焯评赋,既可体现其校勘特色,也表明何焯评点初心在于校勘,不单校正赋作的传写讹误,且着力校补赋注及相关典籍失实不当之处。前人常因何焯评点不脱八股习气而轻视其文论主张,然何焯编选时文以治经为使命,赋评中虽仍存时文印记,但并非以八股文法评点赋作,其以顿挫避直为佳、探赜赋家深意等见解不当因人废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焯 赋论 评点 制艺
下载PDF
吴敬梓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宁宗一 《天津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66-72,共7页
如果考察吴敬梓的小说创作,不能不看到我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如下的发展轨迹: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走向解体和进入末世,文艺的基本主题,也逐渐由功利的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发展到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小说家们纷纷开始注意,由于经济... 如果考察吴敬梓的小说创作,不能不看到我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如下的发展轨迹: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走向解体和进入末世,文艺的基本主题,也逐渐由功利的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发展到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小说家们纷纷开始注意,由于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牵动的社会心理、社会伦理、社会风习等多种社会层次的文化冲突,并且自觉地把民俗风情引进作品,以此透视出人们的心灵轨迹,传导出时代演变的动律。这就不仅增添了小说的美学色素,而且使作品负载了更深沉的社会内容,反映出历史变动的部分风貌。《儒林外史》正是这种审美思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敬梓 《儒林外史》 白话小说 中国小说 小说观念 美学 制艺 至上主义 举业 科举制度
原文传递
清代特殊的文学现象:戏曲与八股的契合——以《西厢记》制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6-131,共6页
《西厢》制艺在形式上是戏曲与八股文的结合,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出现在清初。由于它的出现,促成了文人尤侗的功成名就,使它从偶然的游戏之作发展到人们研习科举考试、争得功名的范本。但这种现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令《西厢》制... 《西厢》制艺在形式上是戏曲与八股文的结合,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出现在清初。由于它的出现,促成了文人尤侗的功成名就,使它从偶然的游戏之作发展到人们研习科举考试、争得功名的范本。但这种现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令《西厢》制艺完全独立形成一种新型文体,它的发展和流传必须依靠戏曲《西厢记》和八股文这两个支柱。一旦传统戏曲和应试八股走上了衰落之路,《西厢》制艺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艺 《西厢记》 《第六才子书》
下载PDF
略论严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观
5
作者 苏中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其对待传统文化,和近代史上许多思想家一样,经历了从反思到回观的曲折过程.分析他怎样和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与回观,借以探测处在新旧嬗变之际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其对待传统文化,和近代史上许多思想家一样,经历了从反思到回观的曲折过程.分析他怎样和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与回观,借以探测处在新旧嬗变之际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作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传统文化 近代化 欧战 心态文化 词章 孔子 梁启超 制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八股文今辨
6
作者 高尚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几百年来,被人们认为是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笔者对此思考有三:其一,八股文迎合了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其二,八股文为后人的作文奠定了一个基础。其三,八股文继承和发...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几百年来,被人们认为是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笔者对此思考有三:其一,八股文迎合了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其二,八股文为后人的作文奠定了一个基础。其三,八股文继承和发挥了汉语言的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时文 制艺 四书文
下载PDF
从《玉屏书院课艺》看课艺的作用与价值
7
作者 陈峰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介绍玉屏书院及其考课的概况,并以《玉屏书院课艺》中王步蟾的一篇制艺为例,对八股文的写法作简要分析,从中探讨课艺的历史作用与存世价值。
关键词 玉屏书院课艺 考课 课艺 制艺 八股文 历史作用
下载PDF
《西厢》制艺版本辨
8
作者 王颖 《科举学论丛》 2008年第2期30-36,共7页
本文根据《西厢》制艺的版本详细梳理了《西厢》制艺的发展演变过程。从单篇的《西厢》制艺的出现,到专集和选本的讨论,再到《西厢》制艺和金批《西厢》的结合。并结合具体版本分析了四种《西厢》制艺系统中的伪托现象。
关键词 制艺 第六才子书 版本
原文传递
“《西厢》制艺”考论
9
作者 王颖 《人文论丛》 2008年第1期534-583+6,共50页
上篇“《西厢》制艺”考《西厢》制艺~[1]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学样式。制艺是明清科举考试的应试文体,俗称“八股文”,也有制义、四书文、时义等称。制艺自产生起就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代圣贤立言,这种“... 上篇“《西厢》制艺”考《西厢》制艺~[1]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学样式。制艺是明清科举考试的应试文体,俗称“八股文”,也有制义、四书文、时义等称。制艺自产生起就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代圣贤立言,这种“设科取士之法,五百年相沿未改”。~[2]对于八股文的评价,“重之者曰制义代圣贤立言,因文见道,非诗赋浮华可比,故胜国忠义之士轶乎前代,即其明效大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代 故胜国 制义 制艺 科举考试 立言
下载PDF
论鸦片战争前夕广东的经世致用学派
10
作者 朱新镛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29-36,共8页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士人中形成了一个经世致用学派。这个学派在鸦片战争前夕,提倡新学风,造就了经世致用人才;鸦片战争期间,其中的多数人成了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在近代反帝爱国斗争中作出了贡献。这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和社会活动的影...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士人中形成了一个经世致用学派。这个学派在鸦片战争前夕,提倡新学风,造就了经世致用人才;鸦片战争期间,其中的多数人成了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在近代反帝爱国斗争中作出了贡献。这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和社会活动的影响涉及广东近代历史的全过程,并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但这个地方性的学派的历史,至今仍鲜为人知,更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仅就鸦片战争前夕,广东士人经世致用学派的形成、基本学术思想及其成员的活动,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供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学派 鸦片战争前夕 黄培芳 广东 制艺 学海堂 书院 经学 文钞
下载PDF
王夫之制艺观管见
11
作者 刘春霞 《船山学刊》 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著有《夕堂永日绪论》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八股制艺观。王夫之要求纯洁八股文体,对八股文的艺术技巧作了系统的探讨,包括:主体修养、审美范畴、法度意脉、字句锤炼、文体关系等内容,是其推尊...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著有《夕堂永日绪论》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八股制艺观。王夫之要求纯洁八股文体,对八股文的艺术技巧作了系统的探讨,包括:主体修养、审美范畴、法度意脉、字句锤炼、文体关系等内容,是其推尊八股文观念的体现。这与王夫之对八股文"代圣贤立言"时继承斯文、干预现实的积极意义的认识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制艺 艺术技巧 破体为文
下载PDF
八股文异名述论
12
作者 罗时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八股文有十多种异名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多见 ,它反映了这一文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多方面的内涵。了解各异名产生的缘起和影响 ,对于深入研究八股文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性工作。本文根据各名称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别述录和... 八股文有十多种异名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多见 ,它反映了这一文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多方面的内涵。了解各异名产生的缘起和影响 ,对于深入研究八股文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性工作。本文根据各名称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别述录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异名 八比文 文体结构 明朝 清朝 经义 制义 制艺 对文 时艺 四书文 帖括 程墨 房稿
下载PDF
说状元——再论文科学生的学习与考试
13
作者 朱端强 郗鹏 《旅游研究》 2000年第2期44-48,共5页
:“状元”是科举全程考试的顶尖人物。但由于“点状元”具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因此 ,历史事实证明 ,无论用当时或后来的标准看状元 ,他们也大多不是科举考试制度之下的“一流人才”。本文基于明清科举考试和状元的一般事实 ,... :“状元”是科举全程考试的顶尖人物。但由于“点状元”具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因此 ,历史事实证明 ,无论用当时或后来的标准看状元 ,他们也大多不是科举考试制度之下的“一流人才”。本文基于明清科举考试和状元的一般事实 ,结合今天与此相关的文科学习和考试问题 ,重在阐明 :仅以“考分”鉴别文科人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铨选制度 状元 三元 制艺 应试教育
下载PDF
元代的《诗经》注本与“股”体时文——兼与宋代“股”体时文比较
14
作者 张祝平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第2期319-335,共17页
引言滥觞于北宋、成熟于明代的八股时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思维模式对元、明、清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它的形成发展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重要部分。八股文一作八比文,或曰制艺,是科举时文发展到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引言滥觞于北宋、成熟于明代的八股时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思维模式对元、明、清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它的形成发展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重要部分。八股文一作八比文,或曰制艺,是科举时文发展到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关于八股文成熟期,清顾炎武曾言'其定于八股之法者实始于成化以后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写作技巧 时文 注本 法者 历史 文化 制艺
原文传递
明末科举制下的“选文”与文社之争
15
作者 王兴亮 《理论观察》 2014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明代末年,学人士子为了谋取科举功名,精研八股文章,"选文"市场由此形成。在"选文"的过程中,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之间差生了激烈的学术辩论,江西学者艾南英和吴中张采、张溥,以及和松江陈子龙之间的冲突尤为突出。... 明代末年,学人士子为了谋取科举功名,精研八股文章,"选文"市场由此形成。在"选文"的过程中,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之间差生了激烈的学术辩论,江西学者艾南英和吴中张采、张溥,以及和松江陈子龙之间的冲突尤为突出。双方由书面的辩难往复,发展到会场上的拳脚相加。不同学派分化组合,促成了不同学术阵营"文社"的建立,为复社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制艺 选文 文社
下载PDF
稀见清代科举文献七种叙录
16
作者 林介宇 《科举学论丛》 2023年第2期74-93,共20页
笔者新见《小题风雅》《鹤沙吴氏时文》《苏汾滨先生制艺》《唐尧心先生重宴鹿鸣投赠集》《研悦斋制艺》《同治甲子带补辛酉科四川乡试同门录》《具奏拟拨郑州学额暨专棚考试一折(奏稿)》等七种科举文献。叙录描述了七种科举文献的版本... 笔者新见《小题风雅》《鹤沙吴氏时文》《苏汾滨先生制艺》《唐尧心先生重宴鹿鸣投赠集》《研悦斋制艺》《同治甲子带补辛酉科四川乡试同门录》《具奏拟拨郑州学额暨专棚考试一折(奏稿)》等七种科举文献。叙录描述了七种科举文献的版本信息,并简要介绍相关作者的信息,抄录出序跋文字,叙述其编纂体例或内容概要,并搜集了馆藏、著录等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题风雅 鹤沙吴氏时文 重宴鹿鸣投赠集 四川乡试同门录 苏汾滨先生制艺 研悦斋制艺 郑州学额
原文传递
“博之欧、苏诸大家以荡其气”--论豫章社时文旨趣与江右地域文化传统
17
作者 温江斌 曾水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古典主义的趣味和复古主义的精神,通过“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践行经世思潮,希冀以唐宋之法改革晚明空疏学风。在豫章社时文的主张中,他们强调以宋代江右乡邦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来的文章传统为圭臬,注重理学和理、法、神、气等文法,力图汲取地域传统资源来实现文学创新,这一切无不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意识。豫章社继承和发展了唐宋派的主张,以后对有清一代的桐城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章社 “以古文为时文” 时文制艺 江右文化 地域传统
下载PDF
窗帘制艺废水两级气浮+生化处理工艺应用研究
18
作者 刘湘伟 乔亚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8期49-52,共4页
以某市化工产业园内窗帘布生产项目配套新建废水处理站为对象,通过进行契合窗帘制艺废水特征的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并综合考虑出水排放去向,废水处理最终采用两级气浮+A/O处理工艺,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 以某市化工产业园内窗帘布生产项目配套新建废水处理站为对象,通过进行契合窗帘制艺废水特征的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并综合考虑出水排放去向,废水处理最终采用两级气浮+A/O处理工艺,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间接排放标准要求,同时满足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处理工艺系统建成并调试运行后,出水COD可达到100mg/L,出水NH_(3)-N可达到15mg/L,优于设计出水指标。但研究过程中也发现,窗帘制艺废水含有较多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系统运行过程中,COD去除率存在较大波动,当来水可生化性变差时,两级气浮+A/O处理工艺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因此,后续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增加膜过滤、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工艺单元进一步保障出水效果及尾水车间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窗帘制艺废水 气浮 A/O
下载PDF
史前中国制艺传统的地域格局
19
作者 雷欣翰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3年第2期41-59,共19页
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艺观念,表现在制作工艺本身的发展脉络之中。始自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技艺传统,也体现出地域性谱系的特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工具的制艺传统已经出现南北分化的现象。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细石器传统主要在北... 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艺观念,表现在制作工艺本身的发展脉络之中。始自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技艺传统,也体现出地域性谱系的特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工具的制艺传统已经出现南北分化的现象。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细石器传统主要在北方地区扩散,南方地区始终以砾石工业为主流。新石器时代以来,对陶器造型与器表装饰的不同处理,逐渐成为不同文化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东西文艺格局的分化过程中,西部地区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是彩陶,东部地区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是玉石器。以玄玉制艺为本地传统的中原地区与西部地区,在接受了来自东部地区的浅色玉石器文化之后,融合了这两种传统,并形成了全国范围的代表性礼器和权威象征物——牙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艺传统 生产工具 南北格局 器物基础 东西格局
原文传递
蒲松龄的诗学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豪 《蒲松龄研究》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探讨了蒲松龄的诗学观。终其一生蒲松龄都在创作诗歌,但他对诗歌创作与文章举业有一种矛盾的态度。写诗有助于为政,诗歌有助于教化,但在科举成名前,写诗只是“风雅”之举,虽然能够提升学问,但浪费时间精力。蒲松龄晚年懊悔自己年轻... 本文探讨了蒲松龄的诗学观。终其一生蒲松龄都在创作诗歌,但他对诗歌创作与文章举业有一种矛盾的态度。写诗有助于为政,诗歌有助于教化,但在科举成名前,写诗只是“风雅”之举,虽然能够提升学问,但浪费时间精力。蒲松龄晚年懊悔自己年轻时的“狂”举,沉溺于吟诗作赋便是其一。蒲松龄主张作品应该“真”,喜欢清新质朴的诗歌,并认为诗歌和诗人的人品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蒲松龄最擅长的文体是文言小说,他很珍爱《聊斋志异》,却很少提到它。无法获取功名又渴望获取功名造成了蒲松龄在文学文体与制艺时文之间的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观 制艺时文 清新 文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