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应急的制度-结构因素与韧性能力建设 被引量:10
1
作者 颜烨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突发公共事件以社区为本的应急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根本上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应急能力的韧性社区,但是影响社区应急方式及其功能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制度—结构):社区外部的政体结构和制度文化因素;社区内部结构因素... 突发公共事件以社区为本的应急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根本上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应急能力的韧性社区,但是影响社区应急方式及其功能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制度—结构):社区外部的政体结构和制度文化因素;社区内部结构因素及其应急功能的差异。有效应对突发灾难,关键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社区营造等方式,将客观因素转化为应急动力,从而基于社会系统(要素)、应急管理环节(过程)理论等,构建科学合理的韧性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体系,包括有效的应急运行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为本 韧性社区 应急能力 制度-结构 要素-过程 社会系统论
下载PDF
灰色治理与征地冲突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锐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56,共14页
灰色利益空间的出现源于征地补偿制度变迁,半正式行政在保障征地有序的同时带来问题。中央为减缓征地冲突,一手限制地方政府征地权力,一手提高被征地农民权益,使灰色利益博弈更加无序。抑制灰色治理负作用的关键是,完善被征地者利益表... 灰色利益空间的出现源于征地补偿制度变迁,半正式行政在保障征地有序的同时带来问题。中央为减缓征地冲突,一手限制地方政府征地权力,一手提高被征地农民权益,使灰色利益博弈更加无序。抑制灰色治理负作用的关键是,完善被征地者利益表达渠道,满足合理诉求制止漫天要价行为。当前旨在消灭灰色利益空间的制度建设,在强化中央权威的同时限制了基层实践的灵活性,迫使地方在正式制度外创新治理机制。无论是发包征拆任务,还是以己为主实施征拆,均要按照统一的补偿标准推进征地,会面临分类和治理要价者的双重困境,征地冲突的规模和烈度会快速增加。只有重建中央—地方—农民关系,完善权—责—利统一的征地制度,才能切实减少征地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征地 灰色治理 制度结构 变迁 冲突生产
下载PDF
从制度—结构视角和行动者视角到社会因果机制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的视角转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江 《社会工作》 CSSCI 2019年第6期88-101,112,共15页
在"先赋型博弈"关系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通常被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或政社关系)背景下进行研究。制度-结构视角和行动者视角是国内外研究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导视角。其中,制度-结构视角体现为一种规范性视角,难以解释... 在"先赋型博弈"关系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通常被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或政社关系)背景下进行研究。制度-结构视角和行动者视角是国内外研究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导视角。其中,制度-结构视角体现为一种规范性视角,难以解释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复杂机制;行动者视角因过于关注社会组织的行为,而难以实现理论上的突破。本研究认为,社会因果机制分析可以作为替代性视角指导研究。在本研究中,社会因果机制分析(1)将政府(或其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视为行动者;(2)将政社关系视为由作为行动者的政府(或其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意义的互动而建构的产物;(3)将分析的焦点聚焦于两类行动者行动的意义关联,进而形成因果机制以解释政社关系及其对社会组织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指导下,本研究对江苏省941份社会组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社关系 制度-结构 社会因果机制 韦伯 资源依赖
下载PDF
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组织自主性研究——透过“事件”窥探“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洪玉管 谢冬平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96,共8页
透过"事件"窥探"结构"是目前学术界坚持的一种研究路径,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某一问题的逻辑与本质。启发于此,在U11、U41、U51三所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事件"与"过程"中,高校以一种"弱者的武... 透过"事件"窥探"结构"是目前学术界坚持的一种研究路径,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某一问题的逻辑与本质。启发于此,在U11、U41、U51三所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事件"与"过程"中,高校以一种"弱者的武器"身份对政府的安排进行着自身的理解与诠释,高校教师表现出从积极到半途而废的行为嬗变,学生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衣下身处"去学生中心"的实质境况。无论高校还是教师、学生,各个主体的考量与状态都传达出本科教学改革中的自主性这一"结构"问题。由此形成了主导—应对、主导—妥协、主导—从属三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这三种关系结构都表明了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组织自主性不够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改革 过程—事件 制度结构 自主性模式
原文传递
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及其当代性
5
作者 谢选娥 董奥博 董伟 《活力》 2010年第20期179-182,共4页
按照恩格斯关于理论思维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理论,现今人类社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马克思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其中制度一结构理论则是一大经典。这一理论包含在马克思的... 按照恩格斯关于理论思维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理论,现今人类社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马克思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其中制度一结构理论则是一大经典。这一理论包含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划分、“自然历史过程”、人本思想等理论中。这一理论的核心便是: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一历史过程,经济制度选择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历史渊源的不同,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而这一历史过程的本质是人如何自由与全面发展。据此,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西方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形式,无疑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超越“自然历史过程”,扬弃“物的依赖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尊严,赋予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的当代性,则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制度-结构 金融危机 扬弃“物的依赖性” 人的尊严
下载PDF
“路径依赖”理论新解 被引量:95
6
作者 时晓虹 耿刚德 李怀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64,共12页
路径依赖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令人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我们给出的制度网络结构中,节点制度和连接制度是依据一定的逻辑架构密切连接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网络结构。因此,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纳入网络结构中来... 路径依赖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令人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我们给出的制度网络结构中,节点制度和连接制度是依据一定的逻辑架构密切连接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网络结构。因此,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纳入网络结构中来,不仅考察制度演进中的依赖因素,还应考察网络结构中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制度因素对变迁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多重路径依赖的特征。本文基于制度网络结构框架剖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多重路径依赖、路径偏离、路径创造三个阶段,进而指出制度变迁具有摆脱单一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的可能性,并肯定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的能动作用。其意义在于,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的主体能动性,努力引导制度变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制度网络结构 多重路径依赖 路径偏离 路径创造
原文传递
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试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路路 于显洋 王奋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5-76,共12页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将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视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社会学独具特色的研究角度和分析框架。 本文拟从这样一种角度,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做一尝试性分析。这里,社会结构是我们使用的主要分析概念,同时也...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将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视为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社会学独具特色的研究角度和分析框架。 本文拟从这样一种角度,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做一尝试性分析。这里,社会结构是我们使用的主要分析概念,同时也是主要的分析对象。所谓社会结构,指具有相对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结构 现代化过程 当代中国 社会结构变迁 研究角度 分析框架 理论研究 社会学 分析对象 社会地位
原文传递
略论“制度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育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58,共3页
制度化结构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结构形态 ,制度化方式对现代社会生活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但制度化及其形成的社会结构也存在着严重缺陷 ,制度化方式并不能克服其方式本身所带来的所有缺陷 ,特别是原生缺陷。解决这类问题的... 制度化结构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结构形态 ,制度化方式对现代社会生活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但制度化及其形成的社会结构也存在着严重缺陷 ,制度化方式并不能克服其方式本身所带来的所有缺陷 ,特别是原生缺陷。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就是重视和发挥精神价值系统对人的关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制度结构 原生缺陷 价值关怀
下载PDF
人口城市化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远 《探索与争鸣》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从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又据专家预测,今后的几年每年将新增农民工超过800万,进入农民工进城的高峰期。但是,近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社会影响日益明显,其中有相当... 从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又据专家预测,今后的几年每年将新增农民工超过800万,进入农民工进城的高峰期。但是,近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社会影响日益明显,其中有相当多的制度改革是滞后于经济市场化的,甚至相当多的改革结果反而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本刊特意组织了3位学者就这一问题作理论探析,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来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城市化 城乡二元结构 制度结构 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业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原文传递
消费扶贫协同治理研究--基于“制度-结构-过程”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天佐 廖湘莲 《世界农业》 CSSCI 2021年第3期46-58,140,共14页
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是解决扶贫工作在“攻城拔寨”冲刺阶段所面临问题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中国之治”实践要求之下,要推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举,政府逻辑结构向多元主体结构演进,单一化治理过程向综合化治理... 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是解决扶贫工作在“攻城拔寨”冲刺阶段所面临问题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中国之治”实践要求之下,要推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举,政府逻辑结构向多元主体结构演进,单一化治理过程向综合化治理过程转变。本文基于湖南省湘西州B县消费扶贫,构建“制度—结构—过程”分析框架,梳理B县消费扶贫协同治理的整体路径以及实践推广的逻辑机理。研究发现,B县消费扶贫的协同推进发生在国家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及现有技术环境之内,多元主体在制度系统中形成互动运作结构,因此,构建分析框架演绎消费扶贫激励约束、宣传引导、资源集聚、过程监管、利益联结与帮扶协同的治理过程。“中国之治”视域下开展消费扶贫协同治理要求构建“制度—结构—过程”分析框架,为贫困地区呈现消费扶贫协同推进的内在机理及其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治” 消费扶贫 制度结构—过程” 协同治理
下载PDF
“经济人”的制度化基础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育民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20-25,共6页
以往某些对经济人观念的批评 ,把对人在制度化空间中的行为方式的理解、预期与对人的伦理约束、期望相混淆 ;把理论抽象与对现实的经验描述相混淆。这是撇开经济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化结构这一根本基础审视经济人观念的结果。任何人... 以往某些对经济人观念的批评 ,把对人在制度化空间中的行为方式的理解、预期与对人的伦理约束、期望相混淆 ;把理论抽象与对现实的经验描述相混淆。这是撇开经济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化结构这一根本基础审视经济人观念的结果。任何人都身处确定的制度化空间之中 ,任何关于人的行为方式的判断 ,都以具体的制度化结构为背景。经济人观念既是对处于一定制度化结构中的人的一种模拟 ,也是一种理论抽象 ,忽视了这一点 ,就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 制度 制度结构 行为方式 社会控制
下载PDF
“技术-制度”互动视阈下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性——一个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俊 王树春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7-125,共9页
从经济演化视角来看,经济转型过程是技术-制度互动结构新旧稳态交替中出现的非稳态演化过程,各经济体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了经济转型中技术-制度互动结构非稳态的特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道路,是由中国经济转型中特... 从经济演化视角来看,经济转型过程是技术-制度互动结构新旧稳态交替中出现的非稳态演化过程,各经济体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了经济转型中技术-制度互动结构非稳态的特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道路,是由中国经济转型中特殊的历史起点和演化过程所决定。从构建技术-制度互动结构高水平稳态的角度,可以对未来中国经济转型道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制度互动结构 互动结构稳态 互动结构非稳态 中国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企业组织创新:一个案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钢 许庆瑞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7-52,共6页
企业组织创新:一个案例研究张钢,许庆瑞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引言根据熊彼特的经典定义,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下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 企业组织创新:一个案例研究张钢,许庆瑞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引言根据熊彼特的经典定义,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下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组织创新 国有企业 制度结构 技术创新 企业制度 制氧机 管理科学研究所 结构体系 产权体系 激励体系
下载PDF
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类型与对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敬宝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3,共3页
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研究结构性失业的类型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我国结构性失业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前者又分为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需求变动型结... 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研究结构性失业的类型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我国结构性失业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前者又分为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和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根据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失业 市场型结构性失业 制度结构性失业 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下载PDF
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同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8-21,共4页
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冯同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工人阶级队伍在人数上的发展壮大,而且表现在工人阶级内部构成发生了许多变化。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 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冯同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工人阶级队伍在人数上的发展壮大,而且表现在工人阶级内部构成发生了许多变化。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占有突出地位,由这种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阶级内部 工人阶层 阶层关系 状况调查 制度结构 经营者 资本收益 中国新时期 阶级队伍 资本权利
下载PDF
结构性互动:中美关系60年 被引量:6
16
作者 倪世雄 赵曙光 《美国问题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15,204,211,共1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美关系从尖锐对抗到竞争合作的60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结构是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线索。其中,基于力量对比结构基础上的战略利益互动是决定性因素,中美关系长期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实力外交竞争关系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美关系从尖锐对抗到竞争合作的60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结构是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线索。其中,基于力量对比结构基础上的战略利益互动是决定性因素,中美关系长期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实力外交竞争关系状态,直接受到国际格局的决定性影响。此外,制度性结构和观念性结构构成了左右中美关系的深层变量。从制度性结构互动来看,中美关系属于不同制度模式的外交竞争关系,受到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观念性结构互动来看,中美关系属于不同文化系统的外交竞争关系,受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受到上述多重复杂结构因素的影响,使得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中美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美关系依旧是充满着竞争与合作。结论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受结构性互动的制约,中美关系将继续保持合作与竞争复杂交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互动 力量性结构 制度结构 观念性结构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党委会制度建设新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毅弘 张磊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党委会制度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委会制度在功能、结构、合法性三个维度均存在问题,应科学配置权力以强化党委会制度的功能建设;突破党内集权性权力态势以完善党委会制度的结构;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提升党委会制度的合法... 党委会制度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委会制度在功能、结构、合法性三个维度均存在问题,应科学配置权力以强化党委会制度的功能建设;突破党内集权性权力态势以完善党委会制度的结构;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提升党委会制度的合法性,三维一体协调发展是共同推进党委会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会制度功能结构合法性作者李毅弘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张磊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雅安
原文传递
企业管理体系的设立与运行——华润6S的发展与透视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斌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05年第4期54-54,56-59,共5页
作为一家多元化控股公司,华润集团近年来以财务为突破口,结合集团实际逐步建立起一套企业管理体系,即企业称谓的6S.6S是华润管理的代名词,实际上是6个体系(system)的简称.其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管理进步,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润集团 企业管理 制度结构 业务调整 资产重组 业绩指标 中国
下载PDF
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向平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9期5-9,共5页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根本态度,是信仰一个超越的本原。其特点是并不确信或深究神圣意志结构,以制度的形式来表达人与神圣意志的沟通;以此反复加强对神圣意志的确认和信仰;同时满足于敬拜、冥思、敬而远之、敬而用之、思而修身;进而导致中...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根本态度,是信仰一个超越的本原。其特点是并不确信或深究神圣意志结构,以制度的形式来表达人与神圣意志的沟通;以此反复加强对神圣意志的确认和信仰;同时满足于敬拜、冥思、敬而远之、敬而用之、思而修身;进而导致中国信仰的现实呈现不得不依赖世俗的社会结构甚至是权力制度的刻意安排,单纯的信仰无法获得宗教的表达。中国儒教就是这样一种“信仰表达方式”。正是这种似乎界限不清的概念,其中蕴涵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危机 宗教 社会制度结构 变迁
原文传递
市场经济与道德教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育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道德教化 制度结构 市场经济与道德 市场经济原则 功利价值观 社会生活 价值导向 人文精神 伦理道德规范 经济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