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文献述评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5-159,共15页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货币经济分析框架,为长期行进于宏观路径的货币经济学找回了微观(制度)基础,不过,他们并未触及货币经济运行背后的金融权利内涵。所幸Soto发现并强调了货币金融所有权的制度涵义。Borland和Yang则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而在金融中介理论初步接纳了金融企业家因素之后,被主流经济学长期搁置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企业家的演进与结构也正式进入制度金融理论的核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金融学 金融产权结构 货币制度内生化 金融企业家 文献述评
原文传递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新制度金融学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江春 刘春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50,共5页
虽然我国已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坚实步伐 ,但是 ,离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还很远。由于利率的决定问题实质上是产权的确定及交易的问题 ,因此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利率双方的产权问题 ,不将应由利率双方承担但已由... 虽然我国已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坚实步伐 ,但是 ,离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还很远。由于利率的决定问题实质上是产权的确定及交易的问题 ,因此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利率双方的产权问题 ,不将应由利率双方承担但已由国家承担的交易成本约束交还给利率双方 ,也就是说 ,不从制度根本上来探求利率的真正决定问题 ,这样的利率市场化也只是无水之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利率市场化 存贷款利率 产权 交易成本 制度金融学
下载PDF
战后日本金融制度变迁与转型:一个制度金融学的考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蔚 王思慧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7,共10页
日本在战后赶超式发展战略下,市场本身的竞争均衡无法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相匹配,由政府量身定制了"外生管制性"的金融结构,通过集中的银行业分布政府用"管制"取代"市场"完成资金配给。这种以牺牲"市场... 日本在战后赶超式发展战略下,市场本身的竞争均衡无法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相匹配,由政府量身定制了"外生管制性"的金融结构,通过集中的银行业分布政府用"管制"取代"市场"完成资金配给。这种以牺牲"市场"的择优机制为特征的金融结构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传统型"的金融制度在经济发展进入低增长、资本供过于求的局面下暴露出其低效率性,并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冲击出现了向"市场型外源融资结构"的转化趋势,实现了由"传统型"间接金融向"市场型"间接金融的制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制度金融学 最优金融结构 制度转型 市场型间接金融
原文传递
制度金融学范式下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构建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妍 赵杰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分析范式属于认识论问题,着眼于对现有制度规范的评价。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存在制度边界模糊、概念体系混乱、权力行使无序等问题,应构建统一的制度范式,对现有规范重新评价整合。制度金融学的逻辑起点是将效率标准和制度... 分析范式属于认识论问题,着眼于对现有制度规范的评价。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存在制度边界模糊、概念体系混乱、权力行使无序等问题,应构建统一的制度范式,对现有规范重新评价整合。制度金融学的逻辑起点是将效率标准和制度选择绩效定位于真实的金融世界,强调金融制度的有机性和制度内部个体与总体加总的"涌现特征",从而实现由"私均衡"到"公均衡"的制度转向。因此,在制度金融学下寻求商业银行非破产市场退出的制度范式,应是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破产市场退出 制度金融学
原文传递
制度金融学的起源:从门格尔到克洛尔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杰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96,共14页
本文试图对涉及制度因素的早期货币金融理论加以梳理,据此探究制度金融学的理论渊源。基于对新古典金融学基本假设与理论困境的重新认识,首先确认长期被新古典学派推崇的瓦尔拉斯(Walras)均衡框架难以成为讨论货币金融问题的合适基础,... 本文试图对涉及制度因素的早期货币金融理论加以梳理,据此探究制度金融学的理论渊源。基于对新古典金融学基本假设与理论困境的重新认识,首先确认长期被新古典学派推崇的瓦尔拉斯(Walras)均衡框架难以成为讨论货币金融问题的合适基础,因此金融学的制度分析便应运而生。随后对在制度金融学基本分析框架形成过程中具有启蒙与奠基意义的相关经典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论,主要涉及门格尔(Menger)的货币演进范式及其货币内生起源观点的制度含义;希克斯(Hicks)的交易成本货币理论与金融制度演进观点;克洛尔(Clower)以构建货币理论微观基础为核心并试图在新古典金融学与制度金融学之间建立逻辑联系的相关观点以及尼汉斯(Niehans)等的补充与扩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金融学 货币演进范式 交易成本货币理论 “Clower约束”
下载PDF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一个制度金融学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5
6
作者 崔建军 张佩瑶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4,共9页
本文以制度金融学为分析范式,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特征,以动态过程视角解释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进机制。分析表明:分工与专业化形成的市场网络负效应、制度外延性和内涵性缺陷以及金融体系发展会因交易成本的存在内生出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文以制度金融学为分析范式,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特征,以动态过程视角解释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进机制。分析表明:分工与专业化形成的市场网络负效应、制度外延性和内涵性缺陷以及金融体系发展会因交易成本的存在内生出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旨在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变迁,会因其变迁方式和结果的不同成为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在经济金融制度供给下,各个利益集团博弈形成的一种特殊均衡状态,有市场不稳定性导致的内生性风险,有改革成本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均衡分布形成的体制性风险,也有市场与政府互动形成的博弈失衡风险。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寻找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均衡是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渐进改革 制度金融学
原文传递
理解中国金融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范式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治富 《金融监管研究》 2017年第2期93-108,共16页
我国经济金融改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个改革时期所形成的结果自然成为后一个改革时期的逻辑起点和约束条件。因此,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演变历程进行大历史和长周期考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本文试图建立统一的制度... 我国经济金融改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个改革时期所形成的结果自然成为后一个改革时期的逻辑起点和约束条件。因此,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演变历程进行大历史和长周期考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本文试图建立统一的制度分析框架,梳理建国以来至今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下一步中国金融改革动向。分析表明,我国二重性质的社会结构和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是最初形成垄断均衡金融制度的根源;而地方间经济竞争与抢夺金融资源、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内生性金融的成长等因素,则正在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由垄断走向垄断竞争。展望未来,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主基调;金融机构准入的市场化以及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两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制度金融学 垄断均衡
下载PDF
新制度金融学探索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春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7,共5页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Institution)对经济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基本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界最活跃、也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 制度金融学 制度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产权制度 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 资本外逃
原文传递
制度金融学理论与中国金融法治发展:理论述评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煜宇 何松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5-162,共8页
制度金融学理论是把金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所关注的是"真实的金融世界",强调分析金融制度应坚持实践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摒弃先验的、孤立的、静止的制度价值观,将制度与特定的制度环境相联系。金融交易费用、... 制度金融学理论是把金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所关注的是"真实的金融世界",强调分析金融制度应坚持实践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摒弃先验的、孤立的、静止的制度价值观,将制度与特定的制度环境相联系。金融交易费用、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变迁共同构成了制度金融学的理论支柱。在理论内核上,制度金融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耦合;在理论应用上,制度金融学理论迎合了我国金融法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制度金融学理论在我国将有较好的发展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金融学理论 金融交易费用 金融产权 金融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风险管理如何增加银行价值——基于新制度金融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宁 蒙震 《生产力研究》 2013年第9期36-39,共4页
文章从新制度金融学的视角,分析了金融风险管理如何增加公司价值。且认为,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公司的价值:第一,降低交易成本;第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第三,降低预期税收成本;第四,其他因素,最后分析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 文章从新制度金融学的视角,分析了金融风险管理如何增加公司价值。且认为,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公司的价值:第一,降低交易成本;第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第三,降低预期税收成本;第四,其他因素,最后分析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金融学 银行价值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沉没成本与金融市场投资决策扭曲研究
11
作者 汤吉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新古典金融学理论模型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础上,因认为沉没成本属于决策不相关成本,所以不应该影响当前或未来的金融决策,强调沉没成本决策无关性。然而,行为金融学则建立在有限理性和心智成本大于零的前提下,认为受心理或... 新古典金融学理论模型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础上,因认为沉没成本属于决策不相关成本,所以不应该影响当前或未来的金融决策,强调沉没成本决策无关性。然而,行为金融学则建立在有限理性和心智成本大于零的前提下,认为受心理或情感因素的影响,沉没成本会扭曲金融资源配置。因此,需要采取正确的制度安排克服沉没成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跟踪投资成本过程监督,并且需要加强沉没成本和不确定性管理。其中,信息、激励与协调机制是解决沉没成本与金融投资决策扭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没成本 金融市场扭曲 制度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下载PDF
金融理论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12
作者 魏玥 《黑龙江金融》 2016年第10期36-38,共3页
本文从对金融理论发展与发展金融理论的概念区别出发,在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金融理论中新的走向,特别是对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进行了说明,并认为二者并不是对原有金融理论的颠覆,而是对现代金... 本文从对金融理论发展与发展金融理论的概念区别出发,在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金融理论中新的走向,特别是对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进行了说明,并认为二者并不是对原有金融理论的颠覆,而是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补充,因此建议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理论发展脉络 制度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下载PDF
对转轨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分析
13
作者 孙光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5,97,共9页
基于制度因素的视角考察转轨国家制度变迁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着重探讨汇率制度在经济转轨的进程中与通货膨胀、经济绩效、金融危机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等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转轨国家合意汇率制度选择的关键在于制度。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转轨国家 制度金融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