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哲学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关生 张世洲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哲学的视野审视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够为研究提供全景式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社会生活规范化的生存方式的再规范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已经发展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以哲学的视野研究思想政治教... 以哲学的视野审视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够为研究提供全景式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社会生活规范化的生存方式的再规范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已经发展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以哲学的视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本质、结构、形态、功能和评价等问题,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制度哲学
原文传递
制度哲学:着眼于实践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辛鸣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制度哲学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对“制度”本身进行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通过构建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对制度本质、制度结构、制度功能、制度设计、制度演化、制度评价以及制度价值等问题做出哲学的解释。制度哲学着眼于为当代中国的制... 制度哲学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对“制度”本身进行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通过构建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对制度本质、制度结构、制度功能、制度设计、制度演化、制度评价以及制度价值等问题做出哲学的解释。制度哲学着眼于为当代中国的制度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哲学 制度神话 制度意识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中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的功能定位、现实难点和破题思路--基于制度哲学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岑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94-102,116,共10页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在划定协商程序、确定协商行为、生成协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归当前制度哲学基本分析框架来看,制度话语“不精准性...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在划定协商程序、确定协商行为、生成协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归当前制度哲学基本分析框架来看,制度话语“不精准性”、主体“缺位”及“差异性”、区域历史发展“不平衡性”,是影响当前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的难点。现阶段必须着力破除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中的工具主义倾向,厘清破题思路,促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回归其应有的功能定位,保障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 制度哲学 乡村治理 议事协商模式
下载PDF
制度哲学·法哲学·法律科学——制度的哲学思考与制度哲学概念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龙文懋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制度哲学 哲学概念 法律科学 哲学 学思 生活方式 法律哲学 经济学家
原文传递
公共制度意义建构的诠释维度 被引量:3
5
作者 教军章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公共制度是建构性的人类文明成就,其广泛的社会管理功能——正功能抑或负功能——已获得人类文明进程的充分证明。发挥公共制度的"有效的"功能需要对其意义建构进行多维诠释,这种阐释能力是人类理性精神不断提升的表现,更是... 公共制度是建构性的人类文明成就,其广泛的社会管理功能——正功能抑或负功能——已获得人类文明进程的充分证明。发挥公共制度的"有效的"功能需要对其意义建构进行多维诠释,这种阐释能力是人类理性精神不断提升的表现,更是制度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需要。从制度认知、制度设计、制度过程和制度评价来凝结工具性与价值性、合理性与合法性、规范性与权变性以及时代性与发展性的融合统一思维逻辑,对于解读公共制度的哲学意蕴进而为制度文化的社会化认同与尊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制度 制度哲学 制度意义 制度建构 制度解释
原文传递
制度哲学视域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结构与功能探析
6
作者 张振 杨玉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首次提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一时代命题。回应“制度如何健全”的逻辑前提与实践基础是厘清“制度是什么”等问题,制度哲学为剖析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内在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首次提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一时代命题。回应“制度如何健全”的逻辑前提与实践基础是厘清“制度是什么”等问题,制度哲学为剖析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内在结构样态与外在功能表现提供了合理可行的理论密钥。在制度哲学视域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内部呈现出“三大制度层次”与“两大制度类型”相互联结的“三层两型”结构,同时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等外围制度系统存在结构性关系。依据特定结构及结构性关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既发挥着规范领导权责、形成自由秩序与推进规模治理等基本功能,也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具有清晰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制度哲学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哲学意蕴 被引量:4
7
作者 牟成文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8,126,共10页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中的具体运用。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能实现领导制度、作主制度和法治制度之间的有机统一,选举制度、协商制度、决策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之间的协同推...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原则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中的具体运用。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能实现领导制度、作主制度和法治制度之间的有机统一,选举制度、协商制度、决策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之间的协同推进。正是在此基础上,民主集中制之制度哲学意蕴即人民性便得以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制度哲学 人民性
下载PDF
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人学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3,共3页
从制度哲学的观点看,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中国社会制度和体制不断变迁,以此来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历史。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始终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凝结着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深刻分析和领悟... 从制度哲学的观点看,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中国社会制度和体制不断变迁,以此来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历史。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始终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凝结着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深刻分析和领悟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的人学理念,可以为实现党的新世纪提出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思想 邓小平 人学意蕴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制度哲学 社会制度 改革开放 社会主体 人的发展 人的解放 人学理念 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 以人为本 主动性 积极性
下载PDF
制度哲学视阈下把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的思维向度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小明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7,共12页
制度哲学把意识因素引入制度,实现对制度运行及其发展规律的清晰认知和有效把握,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话语范式和研究方法,而且形成了一套涵盖丰富思维方式方法的思维系统,包括对制度本质进行追问与反思的制度思维和辩证思维,对制度... 制度哲学把意识因素引入制度,实现对制度运行及其发展规律的清晰认知和有效把握,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话语范式和研究方法,而且形成了一套涵盖丰富思维方式方法的思维系统,包括对制度本质进行追问与反思的制度思维和辩证思维,对制度变迁、发展、创新进行思考的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对制度运行进行指导的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深刻理解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度思维层面在于把握制度权威,辩证思维层面在于把握功能定位,历史思维层面在于把握历史演变,系统思维层面在于把握内容体系,创新思维层面在于把握创新发展,战略思维层面在于把握战略意义,底线思维层面在于把握制度实效边界,法治思维层面在于把握管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哲学 思维系统 意识形态 根本制度 思维向度
原文传递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哲学逻辑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凤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制度哲学是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对"制度"进行哲学思考。只有充分理解并深入研究制度,才能推动制度的遵守、执行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政治制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制度哲学是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对"制度"进行哲学思考。只有充分理解并深入研究制度,才能推动制度的遵守、执行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政治制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和理论创新。本文试从制度研究视角对习近平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其科学内涵、领悟其精髓要义和思想理论创新,进而探讨其背后的制度哲学逻辑。这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关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包含着科学完整的制度思想体系,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有机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和本质要求,将成为新时代政治制度哲学理论的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政治制度建设 制度哲学 逻辑
原文传递
“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讨论与回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113,共1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回应 哲学研究》 制度哲学 成果 鲜明 生活
下载PDF
依法行政新论——一种制度哲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妮 《河北法学》 2003年第4期152-156,共5页
依法行政受到了百般曲解,其原因有:提出方式不对路,实践部门有意歪曲,法律规范不完备,制 度基础不坚实等等,赋予依法行政理论制度意义和哲学理念并重新进行制度构架是解除困境的 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制度哲学 行政法 法律监督机制 行政行为
下载PDF
邓小平论制度弊端
13
作者 王伟 《天中学刊》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邓小平的政治理论是一种制度理论,他的政治哲学也是一种制度哲学。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其发展的深层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当时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邓小平对中国制度弊端... 邓小平的政治理论是一种制度理论,他的政治哲学也是一种制度哲学。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其发展的深层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当时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邓小平对中国制度弊端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了他对制度弊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制度弊端 制度创新 制度理论 政治理论 政治哲学 制度哲学
下载PDF
本体探讨与方法建构:制度哲学视域下国家制度安全探析
14
作者 杨玉城 张振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5,共10页
国家制度安全既需要积极实践与充分行动,更需要哲学层面的追问与反思。在国家制度安全的哲学可能中,揭示制度元问题的制度哲学能为探究国家制度安全提供系统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在制度哲学视域下,依据制度的本质属性,稳定与变化、部分与... 国家制度安全既需要积极实践与充分行动,更需要哲学层面的追问与反思。在国家制度安全的哲学可能中,揭示制度元问题的制度哲学能为探究国家制度安全提供系统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在制度哲学视域下,依据制度的本质属性,稳定与变化、部分与整体、秩序与自由、开放与目的、结构与功能、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国家制度安全的本体论内容。在认识论引导与本体论规定下,应从价值、主体、本体、过程、环境等维度建构维护国家制度安全的方法论框架,从而推动实现国家制度安全能力的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制度安全 制度哲学 本体论 方法论
下载PDF
制度哲学研究
15
作者 唐坚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制度是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现象之一,同时还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制度促进着社会不断发展,同样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在迈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人类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发展的繁琐性,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恶化,更加展示出了制度的重要作用... 制度是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现象之一,同时还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制度促进着社会不断发展,同样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在迈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人类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发展的繁琐性,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恶化,更加展示出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如此环境之下,了解制度、分析制度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前,经济学、政治学以及文化学等均针对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然而其所重视的大多数是涉及自身领域的相关制度,并未针对制度自身实施相应的研究。对于制度实施更加深入的研究需要以整体性的分析为基础,即需要以此研究为基石,突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线,从宏观角度实施全新的融合和整体性分析,这便需要由哲学角度实施制度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哲学 政治哲学 社会哲学
下载PDF
论马克思制度哲学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牟成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32,共9页
马克思制度哲学至今仍处于遮蔽中的状况必然影响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理解。事实上,马克思制度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理路和内在逻辑:马克思法哲学为马克思制度哲学提供阐释定向,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制度哲学提供基本图谱。这就要求... 马克思制度哲学至今仍处于遮蔽中的状况必然影响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理解。事实上,马克思制度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理路和内在逻辑:马克思法哲学为马克思制度哲学提供阐释定向,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制度哲学提供基本图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马克思法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出发来把握马克思制度哲学的整体脉络。马克思在确立制度哲学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绝大多数人"这一关键,其基本要旨就在于要在未来新型国家制度的建构中充分展现"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并实现人的根本解放。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制度哲学之最突出的理论特质就是"人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制度哲学 内在逻辑 理论特质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
17
《党课》 2012年第17期19-20,共2页
制度立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制度哲学告诉我们,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的制度有其不同的优势群体,不同的制度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关注是不相同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工人农民的国度,... 制度立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制度哲学告诉我们,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的制度有其不同的优势群体,不同的制度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关注是不相同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工人农民的国度,制度的安排必须让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人能通过制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 科学内涵 最广大人民群众 群体利益 制度哲学 中国社会 非中性
原文传递
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吉忠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1,共7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角度,在分析总结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制度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制度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制度的哲学研究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角度,在分析总结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制度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制度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制度的哲学研究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思路与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
下载PDF
政治学著作《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简介
19
作者 佑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制度哲学 政治学 世界 导论 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简介 政治哲学
下载PDF
特稿专家
20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若干省市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致力于以哲学视角研究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问题,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道路的战略创新诸...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若干省市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致力于以哲学视角研究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问题,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道路的战略创新诸问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哲学、政党政治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法大学 专家 特稿 中共中央党校 党的理论创新 兼职教授 创新问题 制度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