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被引量:757
1
作者 杨瑞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国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行为
原文传递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被引量:676
2
作者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广州市“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广州市“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社会关系 村落单位制 村落公司制 社会结构 产权 资金 村落 城市化 制度变迁 城市 广州市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95
3
作者 易纲 樊纲 李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20,共8页
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投入驱动的观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随后提出了四点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证据。接着在回顾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要与发达国家不同 。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测算方法 内生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 制度变迁 人民币 汇率 贸易 新兴经济
原文传递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530
4
作者 周雪光 艾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150,共19页
强调变迁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旨在解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制度变迁是由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推动和约束的,而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行为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因此,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 强调变迁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旨在解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制度变迁是由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推动和约束的,而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行为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因此,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需要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它们的各自角色,在行动者群体间互动中解读制度逻辑的作用,并关注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我们以北方一个乡镇中村庄选举制度2000—2008年的演变历程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分析概念以及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逻辑 制度变迁 村庄选举
原文传递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被引量:463
5
作者 周其仁 《经济学(季刊)》 2004年第1期193-210,共18页
本文根据中国近年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经验。集中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转让权,重点是相对于使用权,重新界定农地转让权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选择。本文探讨了在现存土地转让权的法律安排下人们的实际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经济含义,并... 本文根据中国近年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经验。集中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转让权,重点是相对于使用权,重新界定农地转让权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选择。本文探讨了在现存土地转让权的法律安排下人们的实际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经济含义,并讨论了将要修订的《宪法》和《土地法》面临的主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中国城市 征地制度 经济含义 土地转让权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大选 《宪法》 根据
原文传递
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 被引量:423
6
作者 李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9,共13页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强调教育不平等产生机制、具体制度设计和社会状况背景三者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恢复高考后,家庭教育背景成为改革初期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992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教育体制受市场...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强调教育不平等产生机制、具体制度设计和社会状况背景三者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恢复高考后,家庭教育背景成为改革初期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992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教育体制受市场化的冲击,家庭阶层背景的效用显现,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转变为资源转化与文化再生产双重模式并存。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理阶层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成其下一代的教育机会。如果这一进程得以顺利延续和扩展,那么社会分层结构很可能将因此而日益趋向固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获得 制度变迁 教育不平等
原文传递
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 被引量:245
7
作者 周业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1,共9页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两种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中央政府更多地起法官裁决作用 ,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事制度企业家活动。总的来看 ,改革经历了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领域及外部规则逐步缩减作用范围的过程 ,也就是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 ,这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规则 外部规则 制度演进 中国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被引量:242
8
作者 杨瑞龙 杨其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1,共8页
本文采取个体主义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并利用博弈论的思想 ,分析中国渐进制度变迁路径的一些特征 ,重点研究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中央治国者、地方政府官员和微观主体之间的三方博弈过程及其经济后果 ,力图证明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 本文采取个体主义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并利用博弈论的思想 ,分析中国渐进制度变迁路径的一些特征 ,重点研究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中央治国者、地方政府官员和微观主体之间的三方博弈过程及其经济后果 ,力图证明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才使渐进式改革得以相对平稳地推进 ,并且能以较低的摩擦成本加快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从而使得我国的制度变迁路径呈现出阶梯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 三元博弈 中国 渐进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330
9
作者 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6,共9页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与社会化服务制度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产生的诱因条件、制度安排与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家庭农场制度是对我国家庭经营制度的继承和完善,既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 新型经营主体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被引量:240
10
作者 黄少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49,共13页
本文结合中国和其他一些转型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事实 ,提出并验证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的理论假说 :( 1 )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 ,其变化轨迹呈倒“U”型曲线 ;( 2 )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在一定时期内是... 本文结合中国和其他一些转型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事实 ,提出并验证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的理论假说 :( 1 )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 ,其变化轨迹呈倒“U”型曲线 ;( 2 )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在一定时期内是可行的 ,有效的 ;( 3)制度变迁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转换主要取决于制度变迁对各自利益的影响 ,也受制于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经济学 市场化改革 行政手段
原文传递
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255
11
作者 刘尚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31,共9页
政府既是一个经济主体 ,也是一个公共主体 ,本文从公共主体身份出发 ,构建了一个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 ,区别于政府以经济主体身份承担的财政风险。财政风险是私人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时的产物。财政风险的大小与制度变迁的速度有关。... 政府既是一个经济主体 ,也是一个公共主体 ,本文从公共主体身份出发 ,构建了一个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 ,区别于政府以经济主体身份承担的财政风险。财政风险是私人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时的产物。财政风险的大小与制度变迁的速度有关。评估财政风险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 ,二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和义务 ,就债务论债务是没有意义的。我国的财政风险处于发散的状态 ,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导致的“风险大锅饭” ,破坏了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基本规则 ,从而形成了一种风险累积和集中的机制。今后改革的重心在于建立不同层面的风险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风险 制度变迁 公共资源 政府 公共支出责任 公共支出义务 债务 制度缺陷 财政改革 风险约束机制 公共主体 公共风险
原文传递
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 被引量:224
12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111,共12页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下四个问题阐述我们的观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范畴比较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与民间金融问题的关系;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浅化的结果;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更深层次地,我们认为:对民间金融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事实上是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个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民营金融 非正式金融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8
13
作者 姚洋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2000年第2期11-19,共9页
本文研究了引致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变化的因素。农村土地制度被看作是村庄集体决策的结果。土地调整的正面作用是为村民提供一个收入保险机制 ,负面作用是降低地权的稳定性 ,损害村民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 ,同时 ,每一次调整都涉及较大的... 本文研究了引致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变化的因素。农村土地制度被看作是村庄集体决策的结果。土地调整的正面作用是为村民提供一个收入保险机制 ,负面作用是降低地权的稳定性 ,损害村民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 ,同时 ,每一次调整都涉及较大的谈判成本。一个村庄是否调整土地是村庄集体在权衡正反面影响之后做出的决策。由于这些影响受当地的经济条件 ,如土地禀赋、收入水平、非农就业机会以及税收等因素的影响 ,地权稳定性的变化呈现出诱导性的特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几个假说 ,并利用 4省 83个村的调查资料对它们进行了计量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决策 制度变迁 农村土地制度 地权稳定性 土地调整 中国
原文传递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163
14
作者 方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4-66,共13页
本文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道德进步必然获得新的历史形式,即从修养论道德向制度伦理转变。制度伦理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其根本标准和方向是促进人本身的不断发展。文章提出了制度伦理的二重性质和三维层次结构;将制度... 本文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道德进步必然获得新的历史形式,即从修养论道德向制度伦理转变。制度伦理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其根本标准和方向是促进人本身的不断发展。文章提出了制度伦理的二重性质和三维层次结构;将制度伦理视为制度创新的内生变量,它可以降低制度创新的社会成本;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变革与发展探讨了制度伦理建设的难点、对策及其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 制度创新 制度伦理建设 乡镇企业 社会发展 道德建设 制度安排 意识形态 发展趋势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8
15
作者 乔榛 焦方义 李楠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82,共10页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制度变迁 农业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 被引量:132
16
作者 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体各方的责任划分模糊,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规...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体各方的责任划分模糊,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规模偏大,以及制度自身的残漏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中国需要一个没有漏洞和使人在遭遇生活困境时免于绝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应该通过立法来明晰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改革 制度变迁 政策取向 中国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 被引量:123
17
作者 黄乾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5,共8页
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 ,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组权利束 ,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支配权、处置权... 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 ,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组权利束 ,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人力资本产权具有排他性、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等属性。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 ,人力资本所有权既可以属于人力资本载体 ,也可以属于其他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旦制度确定了人力资本所有权属于人力资本载体 ,那么在人力资本产权交易过程中 ,人力资本所有权就无法转移 ,交易和转移的只是人力资本的支配权和使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权 制度变迁 概念 结构 特征
下载PDF
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58
18
作者 李汉林 渠敬东 +1 位作者 夏传玲 陈华珊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8,共15页
有关中国组织和制度创新与变迁之社会过程的研究,应以社会变迁,而非制度类型学作为基本范式。制度创新与变迁首先是保护带的调整,以保证制度内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制度在渐进状态下逐步实现变迁的社会过程;嵌入性作为组织和制度... 有关中国组织和制度创新与变迁之社会过程的研究,应以社会变迁,而非制度类型学作为基本范式。制度创新与变迁首先是保护带的调整,以保证制度内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制度在渐进状态下逐步实现变迁的社会过程;嵌入性作为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结构性环境,直接决定组织制度变迁的方式、方向和效果;路径依赖是组织和制度变迁中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惯性;意识形态及其连带的价值体系在制度变迁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变迁为统摄的中国组织和制度创新与变迁之社会过程,必须在制度与其文化、组织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多重关系内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国 制度创新 行为惯性 路径依赖 组织制度 制度类型 保证制度 首先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现实基础——制度变迁、统计方法与重要事实 被引量:154
19
作者 毛捷 徐军伟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共21页
结合已有文献和笔者调研,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变迁和统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借助若干典型案例,重点阐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七方面重要事实。这些事实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等国有资产的紧密... 结合已有文献和笔者调研,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变迁和统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借助若干典型案例,重点阐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七方面重要事实。这些事实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等国有资产的紧密捆绑、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的政府信用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来源和资金投向等呈现区域异质性、地方政府债务具有多重资源配置作用(金融整合、基建分工和产业布局)、相关政策实施中遭遇道德风险、地方政府举债冲动与举债恐慌并存、地方政府举债的市场约束逐步增强等。上述发现为学术界开展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制度变迁 统计方法 重要事实
原文传递
经济波动、财税体制变迁与土地资源资本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圈地”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1
20
作者 杨帅 温铁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41,共10页
中国在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以国内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在这30年中,出现了3次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并相应地发生了财税体制的3次重大变迁及土地的3次大规模征占。本文以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机制、主体... 中国在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以国内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在这30年中,出现了3次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并相应地发生了财税体制的3次重大变迁及土地的3次大规模征占。本文以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机制、主体及增量收益分配状况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了三者的相关关系;描述了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在这个资本化过程中形成并高速扩张的趋势;并考察了这个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财税体制 土地资本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