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罩涂抹利多卡因乳胶复合丙泊酚麻醉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但家朋 李德占 +2 位作者 李圣平 龚晓丹 王力甚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观察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采用喉罩涂抹利多卡因乳胶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64例)... 目的观察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采用喉罩涂抹利多卡因乳胶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64例)和七氟烷组(60例)。丙泊酚组给予喉罩涂抹利多卡因乳胶复合丙泊酚麻醉,七氟烷组给予喉罩涂抹利多卡因乳胶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检测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后6 h(T1)、24 h(T2)和48 h(T3) 4个时点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丙泊酚组呼叫睁眼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七氟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两组T1、T2、T3时HR、SBP均较T0时高(P均<0. 05),DBP较T0时低(P均<0. 05),但两组间T1、T2、T3时HR、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 T1、T2、T3时两组MDA均较T0时高,CAT和SOD较T0时低(P均<0. 05),且T1、T2、T3时丙泊酚组MDA水平低于七氟烷组(P均<0. 05),CAT、SOD水平高于七氟烷组(P均<0. 05),提示氧化应激指标术后波动程度丙泊酚组小于七氟烷组。结论喉罩涂抹利多卡因乳胶复合丙泊酚麻醉与复合七氟烷麻醉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均较小,但前者在降低其氧化应激反应方面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乳胶 丙泊酚 七氟烷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在双腔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伟雄 曾志文 +1 位作者 林跃华 张岳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2期3297-3298,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对双腔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对双腔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入后3 min(T2)、拔管前1 min(T3)、拔管后3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呛咳、咽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T1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间点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呛咳、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能有效减少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能减少术后呛咳和咽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胶 双腔气管导管 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胸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