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产科74名经阴道分娩并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产妇,其中初产妇60例,经产妇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产科74名经阴道分娩并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产妇,其中初产妇60例,经产妇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n=37)。在会阴切开术或会阴修补术前进行0.75%罗哌卡因或1%利多卡因会阴局部浸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会阴疼痛进行评价分级,并对产妇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在注药后1 min (33 vs 26例,P=0.043),产后3 h (31 vs 20例,P=0.006)、4 h (27 vs 11例,P<0.001)、6 h (20 vs 0例,P=0.030),罗哌卡因组VAS为0的产妇多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坐立(11 vs 0例,P<0.001)、排尿(22 vs 3例,P<0.001)和睡觉(32 vs 24例,P=0.030)时,罗哌卡因组VAS评分为0的产妇人数均多于利多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对分娩镇痛满意的产妇(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多于利多卡因组(36 vs 29例,P=0.013)。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静脉pH值、碱剩余、乳酸含量、二氧化碳分压和血红蛋白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会阴浸润麻醉较之于利多卡因能提供更快和更长时间的镇痛,可显著提高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产妇的满意度。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9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治疗后7 d 24 h内室性心...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9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治疗后7 d 24 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PR间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82.05%(P<0.05);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胺碘酮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33.33%(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产科74名经阴道分娩并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产妇,其中初产妇60例,经产妇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n=37)。在会阴切开术或会阴修补术前进行0.75%罗哌卡因或1%利多卡因会阴局部浸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会阴疼痛进行评价分级,并对产妇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在注药后1 min (33 vs 26例,P=0.043),产后3 h (31 vs 20例,P=0.006)、4 h (27 vs 11例,P<0.001)、6 h (20 vs 0例,P=0.030),罗哌卡因组VAS为0的产妇多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坐立(11 vs 0例,P<0.001)、排尿(22 vs 3例,P<0.001)和睡觉(32 vs 24例,P=0.030)时,罗哌卡因组VAS评分为0的产妇人数均多于利多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对分娩镇痛满意的产妇(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多于利多卡因组(36 vs 29例,P=0.013)。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静脉pH值、碱剩余、乳酸含量、二氧化碳分压和血红蛋白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会阴浸润麻醉较之于利多卡因能提供更快和更长时间的镇痛,可显著提高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产妇的满意度。
文摘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9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治疗后7 d 24 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PR间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82.05%(P<0.05);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胺碘酮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33.33%(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