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继 陈九辉 +2 位作者 刘启元 李顺成 郭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51,共10页
震相到时的自动精确检测对实现海量波形数据自动处理有重要意义.针对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本文综合利用单台AKAIKE信息准则(AIC)和多台最小二乘互相关方法,发展了震相自动精确检测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长短时平均比值方法(STA/LTA)检测地... 震相到时的自动精确检测对实现海量波形数据自动处理有重要意义.针对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本文综合利用单台AKAIKE信息准则(AIC)和多台最小二乘互相关方法,发展了震相自动精确检测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长短时平均比值方法(STA/LTA)检测地震事件的基础上,利用单台AIC方法,近震初至震相检测精度小于0.3S;利用多台最小二乘互相关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高信噪比地震的初至震相到时,当信噪比较低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初至震相的错误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地台阵 自动检测 多道互
下载PDF
初至震相自动识别方法研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彦文 刘希强 《华北地震科学》 2007年第4期18-22,共5页
地震波中震相检测、识别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环节。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可大大提高地震速报的速度,为震后应急赢得宝贵时间。本文对国内外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初至震相自动识别的发展趋势进... 地震波中震相检测、识别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环节。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可大大提高地震速报的速度,为震后应急赢得宝贵时间。本文对国内外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初至震相自动识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测方法 综述 展望
下载PDF
利用定尺度小波变换比方法测量远震极远震P和PKIKP震相到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小波 周蕙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5-393,共9页
许多起始缓慢的震相的到时不易测量准确,人眼测量的到时往往偏后.本文对定尺度Morlet小波变换比方法加以改善和简化之后,测量了50条远震和极远震记录的初至震相P和PKIKP的到时.在对结果的合理性和误差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肯定了该方... 许多起始缓慢的震相的到时不易测量准确,人眼测量的到时往往偏后.本文对定尺度Morlet小波变换比方法加以改善和简化之后,测量了50条远震和极远震记录的初至震相P和PKIKP的到时.在对结果的合理性和误差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肯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LET小波 小波变换比 到时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波谱包络特征的地震事件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詹小艳 王恒知 +3 位作者 王俊 缪发军 薛莹莹 朱升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3,共6页
以声谱图像模式识别为基本思想,改进了基于地震波波谱包络分布特征的初至震相检测方法。改进后的算法,首先将波形记录特征转换为谱能量分布,以台站固有背景噪声的时频特征为基准,提取出记录信号的时频包络特征作为事件触发检测的目标函... 以声谱图像模式识别为基本思想,改进了基于地震波波谱包络分布特征的初至震相检测方法。改进后的算法,首先将波形记录特征转换为谱能量分布,以台站固有背景噪声的时频特征为基准,提取出记录信号的时频包络特征作为事件触发检测的目标函数。为降低主震尾波对检测后续余震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标度缩放因子对大于台站背景噪声水平的能量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2组密集余震序列的实测结果表明:相对STA/LTA算法自动检测结果,新方法正确触发率提高约19.6%,漏触发率则降低了22.6%,表现出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触发效率,且运行速度快,能够满足地震实时处理系统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 波谱能量包络 峰值搜索
下载PDF
由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的主震与M_L≥3.0余震并分析发震构造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宪伟 闻学泽 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04-4619,共16页
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 S7.0主震和M 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分析余震分布与地震构造的关系,解释发震断裂带的结构.获得的新认识有:(1)九寨沟主震... 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 S7.0主震和M 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分析余震分布与地震构造的关系,解释发震断裂带的结构.获得的新认识有:(1)九寨沟主震震源深度为16 km,位于余震带中段的南缘;余震主要分布深度为4~17 km.(2)沿余震带的走向,余震分布与主震同震位错大小的分布明显相关.余震带中段8~16 km深度存在的余震稀疏区与同震位错的高值区相吻合,应是发震断裂带主凹凸体的部位,也是主震时应变释放较充分的部位;余震带南东段10~18 km深度的余震密集区对应了同震位错的亏损区之一,三次M L≥5.0余震都发生于此;余震带西北段在5~10 km之下既缺少余震,又属同震位错的亏损区,可能与那里多条断裂的交汇或合并造成的构造复杂性有关;余震带中-北西段3~5 km深度的也缺少余震,也对应了浅部的同震位错亏损区.(3)证实了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虎牙断裂带北段,同时新揭示出发震断裂带表现为由主断裂和分支断裂构成的、向上分叉的花状结构,尺度约为4.5 km宽(最大)、35 km长,主断裂朝SW陡倾.这些反映主震破裂可能不只受控于单一的断裂,而有可能是沿主断裂发生主破裂,而沿分支断裂发生次要破裂.另外,本文对发震断裂带结构的分段解释,是遵循构造地质学原理去综合震源排列、震源机制解、地表断层已知位置、相邻剖面断层解释结果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而不仅仅依据余震的密集分布进行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 P 重新定位 源深度 构造
下载PDF
利用初至震相定位法测定2013年辽宁灯塔M_(S)5.1地震震源深度
6
作者 戴盈磊 张欣然 +2 位作者 孔祥雪 田雨佳 王姝婷 《山西地震》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以2009年至2022年辽宁测震台网的观测资料为基础,拟合辽宁地区小震Pg波走时曲线,得到上地壳P波速度为6.11 km/s,并构建该地区双层地壳P波速度模型。提取正式观测报告中的20个清晰Pg和9个Pn震相到时,基于初至震相定位法测定2013年辽宁灯... 以2009年至2022年辽宁测震台网的观测资料为基础,拟合辽宁地区小震Pg波走时曲线,得到上地壳P波速度为6.11 km/s,并构建该地区双层地壳P波速度模型。提取正式观测报告中的20个清晰Pg和9个Pn震相到时,基于初至震相定位法测定2013年辽宁灯塔M S5.1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8 km,初至P震相最小走时残差为0.31 s;使用考虑误差的定位算法测定震源深度为10.27 km,定位残差为0.35 s,与使用其他速度模型计算得到的震源深度基本一致,可信度较高。分析认为,灯塔M S5.1地震震源深度在11 km左右。以该深度作为主要输入参数计算其在周围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变场,显示出典型的走滑地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深度 P 速度模型
下载PDF
利用初至P震相测定石嘴山M_L4.4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宪伟 莘海亮 +1 位作者 马翀之 许晓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2,共10页
基于初至P震相较易辨识、读取误差小、有效震相丰富等优点,提出联合Pg与Pn震相到时数据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石嘴山ML4.4地震序列(11次)的震源深度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的震源较浅,这也是此次有感地震震感强烈的原因之一... 基于初至P震相较易辨识、读取误差小、有效震相丰富等优点,提出联合Pg与Pn震相到时数据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石嘴山ML4.4地震序列(11次)的震源深度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的震源较浅,这也是此次有感地震震感强烈的原因之一.然后利用初至P震相到时方法分别计算了双层和4层地壳速度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并与双差定位所得深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初至P震相到时方法较双差定位方法得到的震源深度整体上一致性较好,但前者得到的震源深度较之后者略深;对于双层与4层地壳速度模型,二者的震源深度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基于可靠区域地壳速度模型下的初至P震相到时方法可以应用于震源深度的计算,并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石嘴山M_L4.4地震序列的主震深度为7—8km,最大余震深度为6km,根据银川盆地的速度成像结果可知,主震和最大余震发生于银川盆地基底下部;其余地震的震级偏小,多集中于3—5km深度,主要发生于银川盆地基底顶部或基底覆盖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源深度 银川盆地 速度模型
下载PDF
用初至P震相联合深度震相sPL测定海南中小地震深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美 陈祥开 +2 位作者 陈江 田轶 麻福洋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12期1-6,共6页
两种测定中小地震震源深度的方法:一是基于走时测定震源深度,二是基于波形测定震源深度。以海南地区4次中小地震为例,采用初至P震相联合深度震相sPL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测定其结果为11-12 km,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两种方法适合用于测定... 两种测定中小地震震源深度的方法:一是基于走时测定震源深度,二是基于波形测定震源深度。以海南地区4次中小地震为例,采用初至P震相联合深度震相sPL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测定其结果为11-12 km,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两种方法适合用于测定中小地震的震源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SPL 源深度 PTD
下载PDF
2021-09-29宁夏中宁M_(L)3.6地震震源参数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英才 曾宪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基于宁夏区域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初至P震相定位法测定2021-09-29中宁M_(L)3.6地震震源深度,同时利用gCAP反演方法测定该地震震源机制解及矩张量解,然后根据震源机制与应力场模拟方法计算现今应力场体系在中宁M_(L)3.6地震震源机制两个节... 基于宁夏区域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初至P震相定位法测定2021-09-29中宁M_(L)3.6地震震源深度,同时利用gCAP反演方法测定该地震震源机制解及矩张量解,然后根据震源机制与应力场模拟方法计算现今应力场体系在中宁M_(L)3.6地震震源机制两个节面的相对剪应力和正应力。结果表明,初至P震相定位法和gCAP方法测定的中宁M_(L)3.6地震震源深度均为11 km,震源机制节面Ⅰ走向242°、倾角63°、滑动角8°,节面Ⅱ走向148°、倾角83°、滑动角153°,矩张量解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双力偶成分占全矩张量解的97.07%,表明该地震为天然地震。结合震中附近2009年以来M_(L)1.0以上地震重定位后的空间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和相对剪应力等分析推测,中宁M_(L)3.6地震发震断层可能与天景山断裂东南段附近NNW向断裂薄弱带有关,该地震是在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挤压作用下,沿着NNW向断裂剪切滑动引起的一次右旋走滑型地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宁M_(L)3.6地 P定位法 gCAP方法 源参数
下载PDF
2021年11月18日宁夏灵武MS4.0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英才 曾宪伟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年第2期214-227,共14页
2021年11月18日20时42分54秒,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发生M;4.0地震,灵武市及周边区域震感明显,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Hypo2000定位方法、初至P震相定位方法和gCAP方法研究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了现今区域应力场体系... 2021年11月18日20时42分54秒,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发生M;4.0地震,灵武市及周边区域震感明显,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Hypo2000定位方法、初至P震相定位方法和gCAP方法研究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了现今区域应力场体系在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结果表明,灵武M;4.0地震的初始破裂深度为20 km,震源矩心深度为19 km,震源较深. gCAP计算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280°、倾角61°、滑动角30°,节面Ⅱ走向174°、倾角64°、滑动角147°,矩震级为M;4.1.全矩张量解显示灵武M;4.0地震双力偶成分占全矩张量解的85.18%,属于天然地震事件,结合震源区所在的莫霍面、地壳深部热结构以及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初步分析认为灵武M;4.0地震发震机理可能与银川地堑上地幔物质上涌活动有关,并且热物质对断层有着一定的弱化作用,震源区不易形成较大的应力积累,使得本次灵武地震以中等程度的地震方式释放.现今应力场体系在灵武M;4.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为0.689,而在节面Ⅱ的剪应力为0.817.通过比较两个节面、主压应力轴以及节面上剪应力等,认为灵武M;4.0地震震源机制节面Ⅱ上的剪应力相对较大是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轴和节面Ⅱ之间的夹角要大于和节面Ⅰ之间的夹角所致,两个节面理论上都有可能是发震破裂面,但结合相对剪应力和已有地质断层右旋走滑的性质来看,本文认为该地震在节面Ⅱ上剪切滑动的可能性要大于节面Ⅰ,为此节面Ⅱ为发震破裂面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区域构造应力的主压应力不等同于震源机制P轴,P轴的走向和震源机制两个节面一样均属于震源机制节面的固有属性,主要和节面的走向有关;区域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和地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是影响破裂面上剪应力大小的主要原因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11月18日宁夏灵武M 4.0地 P定位法 gCAP方法 源参数 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