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榨椰子油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晓君 李瑞 +2 位作者 邓福明 宋菲 夏秋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149,共3页
初榨椰子油富含中碳链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易消化吸收、不在体内堆积脂肪等优势,在烘焙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初榨椰子油作为烘焙用油的比较优势、初榨椰子油与其他物质混合在烘焙食品中的使用、初榨椰子油在烘焙相关领域... 初榨椰子油富含中碳链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易消化吸收、不在体内堆积脂肪等优势,在烘焙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初榨椰子油作为烘焙用油的比较优势、初榨椰子油与其他物质混合在烘焙食品中的使用、初榨椰子油在烘焙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其在烘焙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烘焙食品 应用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光谱的初榨椰子油掺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挥 宋菲 +3 位作者 曹飞宇 沈晓君 张玉锋 赵松林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296,共4页
分析初榨椰子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荧光特性,建立SIMCA和PLS-DA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初榨椰子油与葵花籽油等高不饱和型植物油的荧光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掺假初榨椰子油的荧光强度与... 分析初榨椰子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荧光特性,建立SIMCA和PLS-DA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初榨椰子油与葵花籽油等高不饱和型植物油的荧光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掺假初榨椰子油的荧光强度与掺假质量分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集350~400 nm的荧光光谱建立判别分析模型,结果显示,PLS-DA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分析能力,其对初榨椰子油中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掺假识别率分别为96%,90%和93%,该方法可以进行初榨椰子油掺假检测,具有无需前处理、快速、简便、易操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荧光 掺假 检测
原文传递
初榨椰子油品质特征及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建国 李瑞 +3 位作者 宋晨也 宋菲 王挥 夏秋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4-89,118,共7页
初榨椰子油(V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油脂。随着VCO市场的增长,对VCO功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近年来对椰子油的功效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正确认识椰子油,促进VCO在大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介绍了VCO的加工工艺、感官特征、质量指标... 初榨椰子油(V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油脂。随着VCO市场的增长,对VCO功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近年来对椰子油的功效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正确认识椰子油,促进VCO在大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介绍了VCO的加工工艺、感官特征、质量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微量活性成分,并对VCO的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健康功效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肥胖、肿瘤等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VCO是一种具有一定健康功效的功能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品质特性 中链甘三酯 健康功效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初榨椰子油常温储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7
4
作者 石芬 徐军 +3 位作者 姜宗伯 白新鹏 黄欢 陈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4-322,共9页
为了研究初榨椰子油常温储藏过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氧化时期的初榨椰子油进行... 为了研究初榨椰子油常温储藏过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氧化时期的初榨椰子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8个共有组分),主要包括酯类、醛类、酮类和酸类。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表明己醛、2-庚酮、丁位己内酯、壬醛、辛酸乙酯、丁位辛内酯、2-十一酮、癸酸乙酯、丁位癸内酯等是初榨椰子油常温储藏过程中关键风味物质。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建立了初榨椰子油不同储藏时期的判别模型,表明除不同类别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作为简单区分初榨椰子油储藏期的指标以外,至少六种关键挥发性成分(2-庚酮、2-己酮、丁位己内酯、己醛、己酸、丁位辛内酯)也可用于评估初榨椰子油的氧化情况。相关研究为初榨椰子油风味品质评价及氧化程度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结果也有助于开发一种鉴别不同新鲜程度椰子油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风味成分 贮藏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黄原胶浓度对初榨椰子油乳液及其模板油凝胶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宗伯 徐军 +3 位作者 石芬 梁秋杨 陈星 白新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09,共8页
本实验采用乳液模板法制备了不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黄原胶(XG)浓度的初榨椰子油凝胶,对所得乳状液和油凝胶进行了粒径分析、微观结构观察、流变测定、油损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探讨HPMC和XG浓度对初榨椰子油凝胶形成和物理... 本实验采用乳液模板法制备了不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黄原胶(XG)浓度的初榨椰子油凝胶,对所得乳状液和油凝胶进行了粒径分析、微观结构观察、流变测定、油损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探讨HPMC和XG浓度对初榨椰子油凝胶形成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HPMC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获得油滴粒径较小的稳定乳液;XG浓度变化对油滴粒径的影响不显著。流变学结果表明:随着HPMC或XG浓度的增加,乳状液和油凝胶的机械强度也得到提高,所有油凝胶都表现出对时间的依赖性和结构的回复性。油损失结果表明:HPMC浓度的增加对油凝胶损失的影响尤为明显,变化幅度从19.6%降低为3.6%;XG浓度的增加也使油损失从9.62%降低为4.4%。但HPMC和XG浓度的变化对油凝胶的XRD图谱影响不明显。本实验为初榨椰子油凝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乳液 凝胶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黄原胶
下载PDF
冷冻离心法初榨椰子油的理化分析及其对猪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瑞 宋晨也 +3 位作者 唐敏敏 张建国 宋菲 夏秋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3,共9页
采用冷冻-解冻-离心工艺从新鲜椰肉中制备初榨椰子油(VCO),分析了VCO的酸价、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及总酚酸和VE等微量成分含量,利用GC-MS测定了VCO中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干法VCO比较,明确了本工艺制备的VCO的特征指标;然后以猪皮为研究对象... 采用冷冻-解冻-离心工艺从新鲜椰肉中制备初榨椰子油(VCO),分析了VCO的酸价、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及总酚酸和VE等微量成分含量,利用GC-MS测定了VCO中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干法VCO比较,明确了本工艺制备的VCO的特征指标;然后以猪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VCO对猪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抗蛋白质羰基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离心所制备的VCO性能优越,各项质量标准均优于VCO国际标准的质量要求;VCO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δ-辛内酯、辛酸乙酯、δ-己内酯、柠檬烯、癸酸乙酯、δ-癸内酯等。猪皮中SOD和GSH-PX活力随着VCO浓度的升高显著上升,而蛋白质羰基含量随VCO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说明VCO对防止猪皮氧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冷冻-解冻-离心 质量指标 挥发性成分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初榨椰子油的营养组分和功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雷昌贵 孟宇竹 +3 位作者 陈锦屏 张晓东 蔡花真 张旭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4-461,共8页
初榨椰子油(virgin coconut oil,VCO)是中链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月桂酸的含量达到总脂肪酸的44%~5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VCO越来越受到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关注,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本文介绍了VCO的营养组分和理化性质,对其... 初榨椰子油(virgin coconut oil,VCO)是中链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月桂酸的含量达到总脂肪酸的44%~5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VCO越来越受到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关注,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本文介绍了VCO的营养组分和理化性质,对其所发挥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功效及其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VCO的进一步开发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营养组分 理化性质 健康功效 活性机制
下载PDF
基于红外特征光谱的初榨椰子油掺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挥 宋菲 +1 位作者 曹飞宇 赵松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67-71,共5页
根据不同油脂的红外光谱特性,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反向传递神经网络(BP-ANN)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结果发现,PLS和BP-ANN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掺假检测分析能力,其中BP-ANN模型的分析... 根据不同油脂的红外光谱特性,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反向传递神经网络(BP-ANN)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结果发现,PLS和BP-ANN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掺假检测分析能力,其中BP-ANN模型的分析效果最佳,其对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进行掺假检测的准确率均达到了99.67%以上,该方法可用来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分析,具有分辨率高、快速、简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红外光谱 掺假
下载PDF
初榨椰子油制烘焙面包在存储过程中挥发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晓君 宋菲 +2 位作者 王挥 李瑞 夏秋瑜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1-215,共5页
初榨椰子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易消化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烘焙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试验旨在通过对初榨椰子油所制作面包的挥发油成分变化情况的研究,对制作面包的存储提供科学支持。采用初榨椰子油制作面包,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 初榨椰子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易消化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烘焙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试验旨在通过对初榨椰子油所制作面包的挥发油成分变化情况的研究,对制作面包的存储提供科学支持。采用初榨椰子油制作面包,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所制作面包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初榨椰子油所制作面包含有葵酸、辛酸与苯乙醇3种物质,且3种物质在面包制作完成后损失较快。3种物质含量平方倒数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初榨椰子油制作面包中葵酸、辛酸与苯乙醇在面包制作完成后快速损失,应在面包制作完成后及时密封储存以保存面包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烘焙食品 挥发成分 葵酸 辛酸 苯乙醇
原文传递
冷压初榨椰子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鑫沛 董颖 +3 位作者 杨浩铎 王莹莹 王东营 汪学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0,86,共5页
研究了冷压初榨椰子油对四氯化碳(CCl;)诱导昆明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包括正常组、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椰子油低剂量组(5 mL/kg)、椰子油中剂量组(10 mL/kg)、椰子油高剂量... 研究了冷压初榨椰子油对四氯化碳(CCl;)诱导昆明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包括正常组、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椰子油低剂量组(5 mL/kg)、椰子油中剂量组(10 mL/kg)、椰子油高剂量组(20 mL/kg),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指标,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HE染色切片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考察冷压初榨椰子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组的冷压初榨椰子油(5、10 mL/kg和20 mL/kg)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LDH、TG、T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与GSH-Px活力;同时,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一致。其中,高剂量的冷压初榨椰子油(20 mL/kg)作用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研究表明冷压初榨椰子油对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含有较多的抗氧化物质以及功能性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压椰子油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四氯化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