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脂质体修复大鼠皮肤创面损伤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美林 傅松涛 +3 位作者 王培森 郝冉 常冰梅 侯秀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4-740,共7页
背景: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含有大量有助于伤口修复的细胞分泌因子,用脂质体包裹有助于细胞因子在伤口处的缓释作用。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脂质体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 背景: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含有大量有助于伤口修复的细胞分泌因子,用脂质体包裹有助于细胞因子在伤口处的缓释作用。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脂质体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相关因子检测。取20只SD大鼠(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用于制备直径1 cm的皮肤创面模型。薄膜分散制备条件培养基脂质体囊泡用于大鼠皮肤缺损伤口,取修复部位皮肤及周围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观察,通过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判断其对创伤的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73、CD90、CD105阳性率分别为99.7%、95.7%、99.4%,CD45、CD34阳性率分别为1.1%、0.1%,且能诱导分化为骨细胞、脂肪细胞;(2)条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58.60 ng/L、5 236.48 ng/L、2 972.55 ng/L;(3)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得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62.3 nm;(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及其脂质体均可促进大鼠皮肤缺损处的毛囊、腺体发生,且表皮层加厚,组织学评分显著升高,第2天的条件培养基与条件培养基脂质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30),其他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5)结果提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其脂质体可以促进大鼠缺损伤口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创面损伤 伤口愈合 条件培养基 细胞因子 脂质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细胞培养技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复原通络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足大鼠创面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2
作者 卢慧敏 王丽翔 +3 位作者 杨晓 樊炜静 黄仁燕 柳国斌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讨复原通络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足大鼠创面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并灌胃复原通络方。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原通络方低剂量组和复原通络方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苏木素... 目的探讨复原通络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足大鼠创面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并灌胃复原通络方。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原通络方低剂量组和复原通络方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创面组织新生血管数。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创面组织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创面组织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小板衍生因子A(PDGFA)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复原通络方明显促进糖尿病足大鼠创面愈合。与模型组比较,复原通络方低剂量组Bax、cleaved Caspase⁃3、IL⁃I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156、4.933、2.299、2.958和5.248,P<0.05),Bcl⁃2、VEGF、HGF和PDGFA水平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847、-5.879、-5.196和-3.985,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原通络方高剂量组Bax、cleaved Caspase⁃3、IL⁃I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9.948、9.347、4.553、3.766和5.884,P<0.05),Bcl⁃2、VEGF、HGF和DGFA水平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765、-9.511、-9.409和-7.143,P<0.05)。结论复原通络方可减轻糖尿病足大鼠创面损伤,其机制与复原通络方促进糖尿病足大鼠创面的上皮组织、肉芽组织及血管再生、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促进生长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原通络方 糖尿病足 链脲佐菌素 创面损伤 凋亡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康复新凝胶剂对小鼠创面组织修复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尧 展冠军 马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凝胶剂对小鼠皮肤创面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康复新凝胶剂组(凝胶剂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剂组(林可霉素组),每组20只,采用全层皮肤切除法在C57BL/6J小鼠背部... 目的:观察康复新凝胶剂对小鼠皮肤创面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康复新凝胶剂组(凝胶剂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剂组(林可霉素组),每组20只,采用全层皮肤切除法在C57BL/6J小鼠背部制备伤口,伤口造模后开始按组对应给药10d;于治疗第3、7、10天拍照观察伤口图像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于治疗后第10天处死各组小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创面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创面组织中IL-6、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凝胶剂组小鼠于治疗后第3、7、10天伤口愈合较为明显,创面愈合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6含量显著下降且TGF-β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10d后,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凝胶剂组小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新生致密肉芽组织,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同时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IL-6、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TGF-β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而CD206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且与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剂作用等效。结论:康复新凝胶剂能够促进小鼠伤口愈合,减轻伤口部位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创面巨噬细胞表型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损伤 康复新凝胶剂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剂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软组织严重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总结VSD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本科67例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换药组,34例)和研究组(VSD组,33例)。两组患者均行清创术后,研...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软组织严重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总结VSD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本科67例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换药组,34例)和研究组(VSD组,33例)。两组患者均行清创术后,研究组行VSD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换药组予常规换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新发感染率等。结果研究组中新发感染率为0,创面愈合时间17.58 d,较换药组23.54 d减少了5.96 d(P<0.05);住院天数32.85 d较对照组减少了11.42 d(P<0.05)。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提高医疗效率,术后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创面愈合时间,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引流 软组织缺损 创面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电针治疗大鼠创面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5
作者 韩超 孙忠人 +2 位作者 张秦宏 王德龙 张茜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7期63-6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电针治疗大鼠创面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电针正极组、电针负极组、电针围刺组和正常大鼠组,每组9只。建立创面损伤模型,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3天、7天后进行取材。进...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电针治疗大鼠创面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电针正极组、电针负极组、电针围刺组和正常大鼠组,每组9只。建立创面损伤模型,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3天、7天后进行取材。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血管的数目。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及两两比较,可以认为负极组中VEGF表达及血管数目与正极组、围刺组及正常大鼠组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电针负极组治疗大鼠创面损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极组、围刺组及正常大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创面损伤 电针傍刺 大鼠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下肢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光继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下肢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下肢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对照组(内侧腓肠肌皮瓣)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创面修复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下肢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下肢组织缺损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对照组(内侧腓肠肌皮瓣)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创面修复效果。结果对比手术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皮瓣面积(112.06±13.18)cm2、皮瓣制备时间(77.42±7.98)min、手术时间(72.67±11.38)min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97.06%)、保护性感觉恢复率(67.65%)、并发症发生率(5.88%)、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供区优良率,观察组患者的供区优良率(94.12%>76.47%,χ^(2)=4.22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皮瓣修复手术时,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方法,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或内侧腓肠肌皮瓣,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有效改善患肢功能。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外观、功能的恢复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修复 下肢创面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复方鸡子黄油膏对大鼠创面修复中EGFR、FN、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华 唐智军 +6 位作者 夏锴 余挽澜 殷延陵 曹卉 王超 彭裕坤 蒋模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鸡子黄油膏对大鼠创面修复不同时期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观察复方鸡子黄油膏对大鼠创面修复不同时期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雌雄各半实验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珠软膏组(龙珠组)、复方鸡子黄油膏组(鸡子黄组),除空白组外,每组予以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予以相应干预,连续14 d,除空白组随机取背部皮肤组织外,其他3组均分别于第7、14天取创面组织制作切片并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法测定EGFR、FN、TGF-β1。结果治疗后第7、14天鸡子黄组EGFR、FN、TGF-β1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复方鸡子黄油膏通过提高创面EGFG、FN、TGF-β1的含量促进局部组织再生而起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鸡子黄油膏 创面损伤修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纤维结合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息肉68例
8
作者 吴晖 李华 江里涛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9-19,56,共2页
关键词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 术后创面损伤 中西医疗法
下载PDF
会阴部外伤的治疗体会
9
作者 吴佩 周洸 《中华创伤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70-170,共1页
我院近年来收治了会阴部外伤6例,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会阴部外伤 暂时性乙状结肠造口术 皮肤撕脱伤 抗生素 创面损伤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8
10
作者 唐志豪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5期118-119,122,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0 d内换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应用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植皮优良率分别为(14.59±3.29)d、(14.11±1.78)cm2、(9.34±1.28)次、(2 102±125)元、(29.43±1.57)d及70.00%,观察组分别为(9.02±1.38)d、(10.22±1.54)cm2、(1.78±0.36)次、(1 688±101)元、(16.27±0.89)d及9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之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 骨创伤 创面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1
作者 曾明亮 孙斐予 +1 位作者 陈轶强 林梅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疼痛评分为(6.52±1.11)分与观察组(6.51±1.12)分比较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3.17±0.49)分,观察组为(1.17±0.22)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结论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其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贤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判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 目的:通过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判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技术,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骨创伤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全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VAS视觉评分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创面面积减小,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效果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健 彭吾训 殷富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3期5477-5478,共2页
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治疗的92例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观察组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换药... 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治疗的92例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观察组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换药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和换药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换药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减小患者治疗之后的创面面积,是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效果显著的方法,应该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换药技术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修复中的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春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2210-2214,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VSD+常规治疗,3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VSD+常规治疗,37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7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3%)。实验组疼痛评分为2.2±0.9,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3.4±1.2) d,换药次数为(2.1±0.7)次,创面愈合时间为(15.7±3.3) d,总住院时间为(17.9±2.9) d,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抗生素使用,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加速组织生长与创面愈合,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飚 邹三明 冯华明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9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清理创面后骨折复位、进行血管...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清理创面后骨折复位、进行血管、神经及肌腱修复、使用临近肌瓣覆盖骨质裸露部位、对软组织创面采用多侧孔引流管引流及冲洗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植皮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1.20±0.18)分低于对照组(3.22±0.48)分(P<0.05),植皮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能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疼痛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宋益挺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5期874-875,共2页
目的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组(VSD组,n=40)和传统换药技术组(传... 目的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组(VSD组,n=40)和传统换药技术组(传统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SD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植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创面面积显著小于传统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传统组82.5%(33/40)(P<0.05),并发症发生率2.5%(1/40)显著低于传统组12.5%(5/40)(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较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换药技术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疗效
下载PDF
骨创伤创面的治疗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建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6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 目的观察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预后,且安全有效,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邹杰 易贵祥 吴伟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2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鹏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究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进行负压... 目的探究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两组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愈合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35±0.52)分,试验组为(2.96±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试验组发生率为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3.6±8.3)d、平均愈合时间(19.6±6.8)d长于试验组的(15.6±5.7)d和(13.8±4.6)d(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和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