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微循环流速和血管口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8
1
作者 荆金忠 刘红 +7 位作者 李敏 苑庆勇 李靖 陈绍宗 李学拥 许龙顺 李望舟 程飙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2期1848-1849,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增加创面血供的机理。方法以兔耳背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分别给予- 5.32、- 9.98、- 14.63和- 19.95 kPa负压引流,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施加负压前后创缘血管网的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口径的变化,并用微循环图...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增加创面血供的机理。方法以兔耳背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分别给予- 5.32、- 9.98、- 14.63和- 19.95 kPa负压引流,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施加负压前后创缘血管网的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口径的变化,并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施加负压后,- 9.98、- 14.63和- 19.95kPa压力组的流速较负压前有非常显著的增加 (P< 0.01);- 19.95和- 14.63kPa负压吸引后微血管口径增大,与吸引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能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从而增加创面血供,改善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血管 创面 微环境 血液供应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加速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160
2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2 位作者 李学拥 许龙顺 石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20-521,共2页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MMP-2、活性MMP-9)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120mmHg压力)150d,分别于吸引前和吸引后24h、3、5、10、15d收集创面渗出液。另以10例乳腺癌...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MMP-2、活性MMP-9)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120mmHg压力)150d,分别于吸引前和吸引后24h、3、5、10、15d收集创面渗出液。另以10例乳腺癌切除术后第3天的创面引流液为急性创面对照。用Zymography法测明胶酶活性,并用薄层分析仪分析试验结果。结果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1例的活性MMP-2和另1例的活性MMP-9较对照组高,两例的活性形式明胶酶总活性(两种酶活性之和)较对照组活性高。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慢性创面渗出液中活性MMP-2、活性MMP-9及活性形式明胶酶总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的活性过低或活性过高均可能是慢性创面长期不愈的原因,封闭负压引流能调节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明胶酶
下载PDF
负压对创面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43
3
作者 许龙顺 陈绍宗 +1 位作者 乔骋 李学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976-978,共3页
目的 研究负压对创面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猪的新鲜和肉芽创面模型 ,以特制的闭合敷料封闭创面 ,负压装置调控创面微环境负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负压前后两种创面血流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 新鲜创面 :8k Pa负压时创... 目的 研究负压对创面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猪的新鲜和肉芽创面模型 ,以特制的闭合敷料封闭创面 ,负压装置调控创面微环境负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负压前后两种创面血流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 新鲜创面 :8k Pa负压时创面血流量即明显升高 ;16 k Pa负压时其峰值接近基线血流量的 4倍 ,持续负压 30 min后维持在基线水平的2倍左右 ;2 0 k Pa负压以上时血流量增加后很快降至基线水平 ;16 k Pa间歇性负压时血流量曲线呈规律的方形波状变化 .肉芽创面 :16 k Pa负压下血流量峰值同新鲜创面 ,接近基线血流量的 4倍 ,但负压持续 15 m in血流量下降不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血流量 负压
下载PDF
创面愈合的评价指标 被引量:126
4
作者 陈玉林 黄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8期1080-1081,共2页
为建立客观、准确地评价创面愈合的标准,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和筛选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分析、巨噬细胞定量分析、羟脯氨酶含量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 为建立客观、准确地评价创面愈合的标准,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和筛选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分析、巨噬细胞定量分析、羟脯氨酶含量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角质细胞胶原酶-1含量测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单核细胞化学诱导蛋白-1水平和角质细胞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2水平等13种创面愈合评价指标。其中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分析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创面愈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评价指标 组织病理学 创伤 烧伤 巨噬细胞定量分析 羟脯氨酶含量测定 细胞增殖情况 细胞DNA含量 细胞周期分析 转化生长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角质细胞胶原酶-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创面愈合评价指标进展 被引量:93
5
作者 黄康 陈玉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6-128,F003,共4页
目的 建立客观、准确地评价创面愈合的标准。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 ,总结。结果 筛选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分析、巨噬细胞定量分析、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 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析... 目的 建立客观、准确地评价创面愈合的标准。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 ,总结。结果 筛选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分析、巨噬细胞定量分析、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 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 - α水平、白细胞介素 - 1、白细胞介素 - 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角质细胞胶原酶 - 1含量测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 1水平、单核细胞化学诱导蛋白 - 1水平和角质细胞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 - 2水平等十三种创面愈合评价指标。结论 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分析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创面愈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评价指标 创面愈合 创面愈合时间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兔耳创面毛细血管密度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04
6
作者 李靖 陈绍宗 许龙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904-905,共2页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急性创面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以免耳背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选左侧耳背的创面为治疗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右侧耳背创面为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急性创面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以免耳背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选左侧耳背的创面为治疗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右侧耳背创面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油纱敷料包扎治疗。利用微循环观察和分析系统检测创面形成即刻、治疗后6,24h,3,6和9d创面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在VAC治疗后各时间点(6,24h,3,6和9d),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治疗后6,24h,3和6d,VAC组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显著增加急性创面毛细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 毛细血管密度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关注皮瓣供区问题-减少皮瓣供区损害专家共识 被引量:110
7
作者 唐举玉 汪华侨 +26 位作者 Hallock GG 章一新 刘元波 王欣 谢松林 吴攀峰 童德迪 宋文超 雷少榕 战杰 穆广态 徐永清 张世民 柴益民 芮永军 蔡志刚 王增涛 池征磷 章伟文 王健 糜菁熠 何乐人 顾立强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传统皮瓣移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追求皮瓣成活和创面愈合,对皮瓣受区的外形与功能恢复、特别是对皮瓣供区损害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随访发现部分患者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存在难看的瘢痕、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皮瓣移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追求皮瓣成活和创面愈合,对皮瓣受区的外形与功能恢复、特别是对皮瓣供区损害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随访发现部分患者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存在难看的瘢痕、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创面重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受区创面修复后能够获得最好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供区 损害 专家 创面愈合 皮瓣成活 皮瓣移植 功能恢复 移植术后
原文传递
藻酸盐敷料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材料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08
8
作者 王清华 钟文菲 何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目的:对澡酸盐敷料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创面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敷料。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相关文献,检... 目的:对澡酸盐敷料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创面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敷料。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澡酸盐,敷料,临床应用,dressing,alginate",纳入澡酸盐特性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排除重复及Meta分析类文献。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结果:共检索到65篇相关文献,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8篇文献为重复或Meta分析。藻酸盐是由海带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而藻酸盐敷料是从海藻中提炼的柔软无纺织纤维,它含有85%天然藻酸盐纤维,15%的羧甲基纤维素纳。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渗出液,形成凝胶,与渗液发生Na+/Ca2+离子交换。藻酸盐敷料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在压疮的处理、肛瘘的护理、造口护理、糖尿病足护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敷料比较,藻酸盐敷料感染率较低,其原因,一是其密闭性好,与外界隔绝;二是可促进局部血管增生,增加血液供应,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三是潮湿、微酸环境有利于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增强局部杀菌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率。这类材料还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伤口愈合,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的应用等。结论:澡酸盐湿性敷料可以提供最适宜伤口生长的湿润环境,保留渗出液中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和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上皮细胞的移行;同时使伤口内微循环保持低氧状态,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敷料 临床应用 生物材料 湿性敷料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诱导皮肤干细胞分化加速受创表皮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91
9
作者 付小兵 孙晓庆 +4 位作者 孙同柱 董永洪 顾小曼 陈伟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方法  8例经 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 8天及 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用常规病理与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β1 整合素、角蛋白 19(K19)、角蛋白... 目的 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方法  8例经 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 8天及 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用常规病理与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β1 整合素、角蛋白 19(K19)、角蛋白 14(K14)以及角蛋白 10 (K10 )在不同修复阶段修复表皮的表达特征。另选7例同期未经 EGF治疗创面为对照。结果 常规病理学检查与对照创面相比 ,EGF治疗创面后 8天可见表皮层增厚 ,表皮脚增粗 ,治疗后 14天以上特征更为明显。SP免疫组织化学对 β1 整合素与 K19染色表明 ,EGF治疗 8天的创面表皮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不仅数量多 ,而且体积增大 ,治疗后 14天创面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中有干细胞岛出现。对照治疗后 8天与 14天创面除有一定数量的 β1 整合素与 K19阳性染色细胞外 ,未见干细胞岛出现。在 EGF治疗和对照治疗创面 ,治疗后 8天及 14天 ,K14、K10表达均见于再生上皮的表层 ,即那些已失去增殖能力与终末分化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 干细胞 创面愈合 创伤
下载PDF
伤口愈合的新概念 被引量:92
10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伤口愈合 合方 组织工程化 创面治疗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再生医学 新概念 突破 挑战
原文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被引量:87
11
作者 傅小兵 郭振荣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的促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促修复机制。方法 28 例共33 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12 例(14 个创面),压迫性溃疡 9 例(12 个创面),糖尿...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的促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促修复机制。方法 28 例共33 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12 例(14 个创面),压迫性溃疡 9 例(12 个创面),糖尿病溃疡 4 例,放射性溃疡 3 例。所有创面经清创后用b F G F 治疗(150 U/cm 2 创面,每天1 次)。结果 所有经b F G F治疗的创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愈合,其中2 周内愈合者20 个创面,3 周内愈合者 3 个创面,4 周内愈合者8 个创面,超过4 周愈合者2个创面。4 周内总愈合率为93.9% 。结论 b F G F可以显著地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外源性b F G F能够补充内源性b F G F 的不足或调控内源性b F G F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BFGF 修复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73
12
作者 郑军 黄晓元 韦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创伤模型,采用自身平行对照,将34只大鼠背部的68个创面分成rhEGF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观察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测定伤后不同时间创面...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创伤模型,采用自身平行对照,将34只大鼠背部的68个创面分成rhEGF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观察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测定伤后不同时间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和Ⅰ型Ⅲ型胶原比例,进行细胞DNA周期分析。结果经rhEGF治疗的创面愈合速度较盐水对照明显加快,2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2±1.3)d和(20.5±1.6)d(P<0.01);外用rhEGF使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增多,再上皮化明显,显著增加创面中OHP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比例,加速细胞DNA复制。结论外用rhEGF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肉芽组织及OHP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比例,加速细胞DNA复制,明显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创面愈合 大鼠 RHEGF 创面愈合时间 细胞DNA DNA复制 Ⅲ型胶原 平均愈合时间
原文传递
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创伤修复——十年的主要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3
13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 回顾研究和评价 10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方法 从文献和互联网检索近 10年来发表的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急慢性创面的报告 ,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应用生长因子显著... 目的 回顾研究和评价 10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方法 从文献和互联网检索近 10年来发表的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急慢性创面的报告 ,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应用生长因子显著加速了急慢性创面愈合速度 ,缩短了愈合时间 ,提高了愈合质量 ,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应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已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将来更好地临床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修复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治疗 被引量:75
14
作者 姚元章 黄显凯 +3 位作者 麻晓林 解光艾 庞典付 黄仁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致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 (VS)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1 998年 8月~ 2 0 0 1年 1 2月 ,对 49例 55个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或 /和感染者 ,创面范围为 1 0 cm× 1 0 cm~ 30 cm× 30 cm;清创后将 Vacuseal材料覆盖在... 目的 探讨创伤致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 (VS)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1 998年 8月~ 2 0 0 1年 1 2月 ,对 49例 55个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或 /和感染者 ,创面范围为 1 0 cm× 1 0 cm~ 30 cm× 30 cm;清创后将 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填入创腔内 ,持续 50~ 60 k Pa负压引流 ,5~ 7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移位修复。1 2 6例采用传统换药或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有 4例 (4个创面 )死亡未完成治疗 ,余 45例 51个创面治愈 ,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在二期缝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及总体治疗费用等方面 ,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创面或创腔直接通过 VS治愈 6个 ,采用游离皮瓣修复 4个 ,局部皮瓣移位修复 8个 ,植皮覆盖 2 7个 ,二期缝合 6个。 结论  VS能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 ,缩短治愈时间和消除感染。是治疗创伤后急、慢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负压封闭技术 软组织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74
15
作者 王春梅 曹芳敏 +1 位作者 徐敏 程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4月收治的120例痔疮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疼痛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 目的探讨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4月收治的120例痔疮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疼痛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 h疼痛评分、术后最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换药、首次排便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24、48 h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前的创面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水肿,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疼痛护理 痔疮手术 术后疼痛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处理方法的回顾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孙永华 于东宁 +4 位作者 陈旭 胡骁骅 张国安 阎汝蕴 覃凤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方法(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836例、外...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方法(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836例、外用中药京万红烫伤膏包扎治疗408例。统计、分析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2)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5min内分别由其尾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对照组,10只)、巴曲酶(治疗组,10只),创面均外用磺胺嘧啶银。测定两组大鼠伤前及伤后0.5—72.0h的创面皮肤血流灌注单位,计算其伤后14、18d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毛囊数。结果(1)削痂疗法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50%~79%TBSA的患者治愈率94.8%,总面积80%~98%TBSA者治愈率93.4%。磨痂疗法磨痂+异体皮覆盖术后(13.8±2.1)d创面愈合,无瘢痕形成。清创后异体皮覆盖其中82例患者术后(18.0±2.3)d创面愈合。外用磺胺嘧啶银后暴露其中1658例患者用药后(26.0±3.2)d痂下愈合。外用京万红烫伤膏后包扎患者多有细菌感染,其中下肢创面愈合时间为(26.0±2.8)d。(2)治疗组大鼠伤后2.0—72.0h创面局部血流灌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18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深Ⅱ度烧伤 对照组 治疗组 疗法 异体皮 微循环 改善 暴露 处理
原文传递
紫黄生肌膏联合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4
17
作者 吴本升 杨建华 +3 位作者 王晓鹏 颜帅 孙明明 陈映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联合外科坐浴方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科坐浴方)和治疗组(紫黄生肌膏联合外科坐浴方)。通过观察术后患者第1、7...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联合外科坐浴方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科坐浴方)和治疗组(紫黄生肌膏联合外科坐浴方)。通过观察术后患者第1、7、14天的创面疼痛、水肿、创面渗液、肉芽生长、创面愈合率、临床疗效情况及治疗前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总结其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此外,从对照组和治疗组随机抽出15例于第7、14天取创面肉芽组织作病理分析,观察镜下创面成纤维细胞数目及新生毛细血管数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在术后第7天,疼痛评分有显著改善,术后第7、14天的创面水肿评分、渗液评分、肉芽生长评分、创面愈合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第7、14天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应用紫黄生肌膏联合外科坐浴方熏洗治疗能明显减少术后水肿及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紫黄生肌膏 外科坐浴方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MEBT/MEBO对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VEGF、bFGF、EGF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唐乾利 韩珊珊 +5 位作者 付军 代波 冯婧 黄欣 李杰辉 狄钾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损伤创面模型,观察MEBT/MEBO对模型创面组织VEGF、bFGF、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大体情况:造模后第8天,MEBT/MEBO组、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 目的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损伤创面模型,观察MEBT/MEBO对模型创面组织VEGF、bFGF、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大体情况:造模后第8天,MEBT/MEBO组、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MEBT/MEBO组和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较红润,可见散在的肉芽颗粒生长,模型组大鼠创面较苍白,生长缓慢。②愈合时间:MEBT/MEBO组大鼠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50±0.83)天,短于贝复济组(13.15±0.88)天,明显短于模型组(14.20±1.28)天,MEBT/MEBO组与贝复济组、模型组在愈合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③VEGF、bFGF、EGF mRNA表达:模型组大鼠的表达量在造模后8天时相点显著低于MEBT/MEBO组、贝复济组(P<0.01),MEBT/MEBO组在造模后8天时相点比贝复济组的表达量稍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MEBT/MEBO可以提高大鼠肉芽组织中VEGF、bFGF、EGFmRNA的表达水平,推测MEBO可能通过对VEGF、bFGF、EGF的调控,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及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②MEBT/MEBO能明显缩短实验性SD雄性大鼠体表创伤创面修复愈合时间,具有促进大鼠体表创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投药 皮肤 MEBT/MEBO 创面愈合 VEGF MRNA BFGFMRNA EGF MRNA
下载PDF
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对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2
19
作者 朱建富 刘荣 黄媛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比较引流术、挂线术及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对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75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挂线组、纱条联合挂线组各25例,分别采取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术、康复新液纱条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 目的比较引流术、挂线术及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对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75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挂线组、纱条联合挂线组各25例,分别采取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术、康复新液纱条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分别于术后2、7、14d评估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并于术后7、14、21d测定创面缩小率;记录各组术后切口开始愈合时间、感染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腐肉脱落时间,记录各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并统计复发率。结果术后2、7、14d各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术后2、7、14d引流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挂线组、纱条联合挂线组,且术后7、14d挂线组明显高于纱条联合挂线组(P <0. 05)。术后7、14、21d各组创面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时间点纱条联合挂线组创面缩小率均明显大于引流组与挂线组,而挂线组均明显高于引流组(P <0. 05)。纱条联合挂线组切口开始愈合、感染创面愈合、腐肉脱落及住院时间均较引流组、挂线组明显缩短,挂线组亦较引流组缩短(P <0. 05);纱条联合挂线组术后复发率为4. 00%,明显低于引流组(28. 00%)及挂线组(12. 00%),挂线组亦明显低于引流组(P <0. 05)。结论康复新液纱条联合挂线术可有效缩短肛周脓肿切口愈合及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并降低复发率,其疗效较引流术及单纯挂线术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挂线术 引流术 康复新液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257例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20
作者 张晶 姚昶 +5 位作者 尹恒 周勇 李晨 邵大畏 曹东阳 郭檬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57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7例和对照组130例。试验组用生肌玉红膏油纱布1片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1片覆盖创面,两组均隔日换药,4周为1个疗程。分别...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57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7例和对照组130例。试验组用生肌玉红膏油纱布1片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1片覆盖创面,两组均隔日换药,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3、7、14、21、28天观察创面面积减小率,计算创面愈合时间,观察创面肉芽生长状况,测定创面肉芽组织内羟脯氨酸及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评价综合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9.21%,对照组为70.77%,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治疗第3、7、14、21、28天创面面积减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溃疡深度、肉芽颜色、覆盖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溃疡深度评分第14、21、28天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肉芽颜色评分第7、14、21、28天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覆盖面积评分第21、28天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内羟脯氨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生肌玉红膏治疗下肢慢性创面安全有效,可以通过提高创面肉芽组织内羟脯氨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及促进肉芽生长来提高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玉红膏 慢性创面 羟脯氨酸 血红蛋白 创面愈合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