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婴幼儿小面积II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倪鹏 裴丽丽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1373-1374,共2页
烧伤为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损伤,严重烧伤会引起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依靠单纯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创面愈合延迟。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代谢激素,能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改善烧... 烧伤为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损伤,严重烧伤会引起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依靠单纯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创面愈合延迟。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代谢激素,能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改善烧伤后机体的负氮平衡,并通过促进烧伤创面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增殖,使创面上皮化加速,加快创面愈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II度烧伤 烧伤治疗 负氮平衡 烧伤创面 创面上皮 创面处理 严重烧伤 重度烧伤 小面积Ⅱ度烧伤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鼻窦炎患者术后创面上皮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全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7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鼻窦炎对患者术后创面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表...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鼻窦炎对患者术后创面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术腔黏膜状况、上皮化率及症状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 d、30 d及3个月术腔黏膜评分为(4.31±0.85)分、(2.79±0.53)分、(0.25±0.05)分,低于对照组的(5.91±1.20)分、(3.88±0.89)分、(0.58±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上皮化率为31.82%,86.36%,95.45%,高于对照组的13.64%,61.36%,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1个月及3个月症状VAS评分为(4.41±0.69)分、(2.98±0.80)分、(1.12±0.23)分,低于对照组的(5.27±0.88)分、(3.75±0.96)分、(1.87±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鼻窦炎患者上皮化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术腔黏膜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糖皮质激素 创面上皮
下载PDF
两种银制剂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敬美 李武平 +2 位作者 钱皎月 白晓智 胡大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07-510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烧伤抑菌霜和纳米银抗菌凝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为门诊确定换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用54只SD雄性大鼠,在SD大鼠背部建立两个一致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深Ⅱ度烧伤创面后,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烧伤抑菌霜和纳米银抗菌凝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为门诊确定换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用54只SD雄性大鼠,在SD大鼠背部建立两个一致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深Ⅱ度烧伤创面后,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采用烧伤抑菌霜、B组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和C组采用空白无菌纱布进行换药,记录换药后创面组织细菌含量的降低值和创面愈合过程中收缩率、上皮化率和创面愈合时间,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换药前后3组SD大鼠创面的细菌定量差值差异明显,A组创面换药前后差值最大为(1.67±0.294)×108 CFU/g,抑菌率最高为(83.4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早期两组创面的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换药次数的增加,两组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在创面愈合后期,创面收缩率之间的差异又逐渐缩小;在烫伤第16天B组创面的上皮化率(94.84±3.34)%,明显快于A组(78.99±6.56)%和C组(64.88±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皮化率快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6.88±0.834)d,A组次之(20.50±1.195)d,C组时间最长(25.88±2.100)d,3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两种新型银制剂在抗菌能力和促进创面愈合上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效果各有差异,为较好的管理烧伤创面,可推荐联合使用,早期使用烧伤抑菌霜预防治疗创面感染可达到较好的抗菌效果,中后期为促进创面上皮化改用纳米银抗菌凝胶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创面感染 抗菌能力 创面收缩率 创面上皮
原文传递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潘雯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2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膜创面上皮化愈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妊娠率、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手术方案选择中,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内膜创面上皮化愈合满意度,保证患者术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 内膜创面上皮愈合 术后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金扶宁)对鼻内镜术后创面上皮化影响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汪志 张燚 杨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8期134-135,共2页
目的:通过在鼻内镜术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金扶宁)来探讨其对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中鼻道填塞膨胀海绵。3 d后取出。每天以生理盐水冲洗鼻... 目的:通过在鼻内镜术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金扶宁)来探讨其对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中鼻道填塞膨胀海绵。3 d后取出。每天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行鼻腔换药。清理痂皮及炎性分泌物。术后1 w办理出院。出院后1个月内换药1次/w,2~3个月内换药1次/2w。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次行鼻腔换药的同时,在鼻内镜下给予术腔创面均匀涂擦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连用4 w。两组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疗效、术腔清洁时间、上皮化时间。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随访显示有2例复发,上颌窦口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余28例患手术总有效率率93.33%,对照组30例,术后1月复诊,提示有6例复发,其中发生中鼻道粘连4例,2例发生上颌窦口狭窄,手术总有效率80.00%。两组病例手术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病例术腔平均清洁时间比较,分别为对照组(4.5±0.18)w,治疗组(2.1±0.32)w,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差异有显著性,<0.05;两组病例术腔上皮化时间在8 w以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平均为(7.1±0.31)w,对照组平均为(8.6±0.26)w。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对提高鼻内镜治愈率有显著疗效,缩短术腔恢复时间。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 鼻内镜 术后创面上皮
下载PDF
耳鼻咽喉科护理
6
《中国临床护理》 1995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 鼻出血患者 止血方法 止血成功率 创面上皮 对光反应 血栓形成 快速止血 会阴部备皮 静脉液路
下载PDF
创面愈合过程中创缘表皮干细胞的再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福 付小兵 +1 位作者 盛志勇 孙同柱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3期180-180,共1页
目的: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与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该特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只Wi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面积为2.54cm^2的全层皮肤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2组,即银锌霜治疗组(20个创面),空白对照组(20... 目的: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与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该特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只Wi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面积为2.54cm^2的全层皮肤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2组,即银锌霜治疗组(20个创面),空白对照组(20个创面)。分别于伤后3d、1周、2周和3周以组织学检查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以β_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两面创面愈合率为银锌霜组80%(16/20)。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于各时相点均未见β_1整合素、K19阳性细胞出现,但于创缘表皮的层或颗粒层出现了散在的β_1整合和K19同时染色阳性细胞。且越接近创面这些阳性细胞越密集,组织学上与基底层的阳性细胞无直接联系,其数量随着创面的缩小渐渐增加,直到创面愈合。上皮化后,这些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并随着愈合创面表皮脚的出现而消失,而感染创面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未感染创面的阳性细胞数。结论:表皮干细胞能动地与创面的修复,创缘表皮干细胞再分布的主要功能可能促进创面再上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研究皮肤干细胞在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布与增殖分特征 以及该特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只 Wistar 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面积为2.54cm^2的全层皮肤创面 创面随机分为2组 即银锌霜治疗组(20个创面) 空白对照组(20个创面).分别于伤后3d、1周、2周和3周以组织学检查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 并以β_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免疫组法检测表皮干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率为银锌霜组80%(16/20) 对照组60%(12/20).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于各时相点均未见β_1整合素、K19阳性细胞出现 但于创缘表皮的棘层或颗粒层出现了散在的β_1整合素和 K19同时染色阳性细胞.且越接近创面这些阳性细胞越密集 组织学上与基底层的阳性细胞无直接联系 其数量随着创面的缩小渐渐增加 直到创面愈合.上皮 这些阳性细胞逐渐减少 并随着愈合创面表皮脚的出现而消失 而感染创面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未感染创面的阳性细胞数.结论:表皮干细胞能动地参与创面的修复 创缘表皮干细胞再分布的主要功能可能促进创面上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