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单晓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3-31,共9页
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励对创新的投入,推动创新的应用传播,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得知识产权法独占性权利保护的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增量,更是各国科技与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创... 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励对创新的投入,推动创新的应用传播,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得知识产权法独占性权利保护的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增量,更是各国科技与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它的经济贡献是日益认可的表征知识产权经济贡献的重要指标。美欧知识产权的经济贡献巨大,表明他们的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获得了良好的保护和广泛的应用转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与时俱进地优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应用转播机制,是提高知识产权经济贡献的时代任务,亦是我们不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福祉的共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创新增量 应用传播 新一轮科技革命
下载PDF
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增量和对外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35个大型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郑贵忠 刘金兰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487-492,共6页
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5个大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增量以及对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了发明专利当量的概念,研究发现:3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均为正向影响,且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出口是大型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 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5个大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增量以及对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了发明专利当量的概念,研究发现:3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均为正向影响,且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出口是大型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创新增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增量均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技术创新增量 对外出口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下载PDF
家族企业“创新致富”模式研究
3
作者 于秀慧 李宝山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8-22,共5页
中国的家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致富模式的转型。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所处的转型阶段使“创新致富”成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家族企业新型致富模式。家族企业无论采取哪种创新形式,基于整体观的“创新致富”模式价值边际分析都是必... 中国的家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致富模式的转型。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所处的转型阶段使“创新致富”成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家族企业新型致富模式。家族企业无论采取哪种创新形式,基于整体观的“创新致富”模式价值边际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企业创新价值增量分析和“创新致富”方案的优化,有利于实现家族企业致富模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创新致富模式 整体观 创新增量功费比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与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被引量:2
4
作者 仲伟俊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2期55-67,共13页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既是打破技术低端锁定局面的必由之路,也是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12—2022年15个制造业产业链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既是打破技术低端锁定局面的必由之路,也是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12—2022年15个制造业产业链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与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显著推动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攀升,该作用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中间发挥中介作用;相较于技术创新数量,技术创新质量的中介效能更强;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的中介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据此,提出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存算”体系建设;筑构技术创新生态网络;扎实推进“强链”、“延链”、“补链”相关建议,以期实现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 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数字化链式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