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工融合: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被引量:58
1
作者 冯亚青 杨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0,共5页
石油与化学工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新工科理念高度契合,新工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在"理工融合"方面进行了前期实践,以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抓手,依靠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 石油与化学工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新工科理念高度契合,新工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在"理工融合"方面进行了前期实践,以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抓手,依靠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从"理工融合型本科生培养模块""理工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块"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模块入手,在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育人环境建设,培养模式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化学化工学科 石油与化工 人才培养 理工融合 创新中心
下载PDF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 被引量:52
2
作者 黄德宽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59,共6页
2015年初,安徽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入藏一批竹简。经过专家的鉴定和竹简样品的年代检测,我们确认其年代为战国。经初步整理,这批竹简共有编号1167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完简较多。竹简形制多样,长短不一,最短的约... 2015年初,安徽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入藏一批竹简。经过专家的鉴定和竹简样品的年代检测,我们确认其年代为战国。经初步整理,这批竹简共有编号1167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完简较多。竹简形制多样,长短不一,最短的约21.3、最长的约48.5、简宽0.4~0.8厘米。长简编绳三道,短简则为两道。残留物显示,编绳属于丝麻类材料,有的染成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大学 竹简 战国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创新中心 出土文献 残留物 形制
原文传递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1
3
作者 尹仕 肖看 刘志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4期28-31,共4页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与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在创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同时,依托创新中心积极开展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数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营造积极进取的人文环境,构建立体式的交流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实施循序渐进的培养方...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与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在创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同时,依托创新中心积极开展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数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营造积极进取的人文环境,构建立体式的交流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实施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案,创建人性化的管理环境等措施将育人教育融人到创新教育之中,将人文精神的培育嵌入到科技素养的培养之中。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且为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中心 育人教育 创新教育 人文精神 科技素养 育人模式
下载PDF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供给侧宏观调控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自力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献计献策,1月8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在南开大学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q...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献计献策,1月8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在南开大学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要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的实践,同时要放眼世界,要在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才智,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智慧。本次研讨会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成果丰硕。本刊特辑选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结构性改革 中国特色 创新中心 供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宏观调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 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 被引量:15
5
作者 方祯云 龚桢梽 +1 位作者 郑小林 冯斌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创新团队 创新中心 打造 创新计划 研究生教育 科研力量 优势资源 创新成果 重点领域 优势学科 集体协作 科研活动 重要基础 科技创新 高校 社会化
原文传递
创新中心的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福 赵放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4,共8页
全球创新中心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商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区域。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四次转移现象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需求牵动是科技创新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 全球创新中心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商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区域。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四次转移现象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需求牵动是科技创新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是漫无边际的自然探索,而是牢牢抓住人类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有目的性的创新活动。现今,以国家为主体的科技中心转向了以城市为主体的创新中心竞争格局。创新中心的形成不再以原材料、设备、土地等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而是依托人才为核心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聚集与利用为支撑,是创新资源聚集、融合、涌现、整合、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并以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角度来考察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中心 创新资源 集聚模式 利用模式
下载PDF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14
7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课题组 马骏 +4 位作者 张文魁 张永伟 袁东明 周健奇 郑舒丹 《发展研究》 2017年第2期4-7,共4页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公私合作、商业化运营的一个成功实践,通过政府牵引、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充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形成了一个"产学研政"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了先进制造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公私合作、商业化运营的一个成功实践,通过政府牵引、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充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形成了一个"产学研政"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了先进制造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的创新链条,为美国制造企业提供经过验证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应用示范,促进前沿创新技术向规模化、经济高效的制造能力转化。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是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特定的先进制造技术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商业化运作、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制造业 创新中心 运作模式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经济视域下的区域一体化——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斐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7,共10页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经济 区域一体化 创新中心 创新网络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区域创新共同体 区域产业共同体 长三角
下载PDF
突破机制体制壁垒 组建培育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文显 张保生 +1 位作者 王树义 柳经纬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3,共4页
实施“2011计划”,旨在通过深化改革,突破现行机制体制的壁垒,促进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高智力支撑。
关键词 创新中心 司法文明 体制壁垒 创新型国家建设 协同 培育 创新能力 机制体制
原文传递
香港产业结构第三次转型:构建“1+3”产业体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冯邦彦 《港澳研究》 2015年第4期38-46,95,共10页
本文回顾了1997年以来香港经济的发展定位与产业政策的沿革,总结了回归以来香港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香港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分析了香港第三次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向,即在迈向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积极巩... 本文回顾了1997年以来香港经济的发展定位与产业政策的沿革,总结了回归以来香港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香港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分析了香港第三次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向,即在迈向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积极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及物流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和国际创新中心的战略地位,构建"1+3"产业体系,从而继续保持和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文章最后提出了香港成功实现第三次产业结构转型的政策前提,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维持香港政治、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特区政府转变"积极不干预"思维方式,制定和实施"适度有为"的产业政策;深化与内地特别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产业结构转型 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 创新中心 产业体系
下载PDF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子睿 魏晶 +1 位作者 张雯 宋艳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 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科技 创新中心 创新发展 创新驱动
下载PDF
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理念定位 被引量:8
12
作者 裴旭 张淑林 余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充分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平台,相继组建了“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和“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生创新中心”。这两个中心在...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充分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平台,相继组建了“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和“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生创新中心”。这两个中心在工作实践中,秉承共享共用、交叉融合、前沿创新的实践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在依托高科技创新平台——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学科交叉,为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中心 学科交叉 实践理念 创新型人才 科技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测度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升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建吉 闫明涛 +3 位作者 张明昊 周诗梦 王莲莲 王艳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4,共7页
科技创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以黄河流域6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时空演... 科技创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以黄河流域6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提出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呈逐步提升趋势,由2011年的0.084提升到2020年的0.137;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两极分化格局,绝对差异逐渐缩小,且不平衡程度有所降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呈“块状”分布格局,整体仍处于低水平和较低水平,且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增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通过聚焦创新中心城市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融合与集聚发展,促进中心城市“多核驱动,点轴延伸”空间模式的形成等,提高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水平 创新中心 提升路径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创新中心与政治经济中心分离原因探析--兼谈对规划编制的启示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勇 杨滔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75,共8页
从国家和都市区层面上,研究了欧美创新中心与政治经济中心分离的现象,并从思想观念、资本、成本以及集聚政策等四个方面探求其形成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不同阶段的创新活动体现为不同的空间集聚形式,导致了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与政治和... 从国家和都市区层面上,研究了欧美创新中心与政治经济中心分离的现象,并从思想观念、资本、成本以及集聚政策等四个方面探求其形成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不同阶段的创新活动体现为不同的空间集聚形式,导致了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与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发展目标不完全兼容,但两者可在区域或国家层面上形成互补协同关系。这种分离现象和机制对于城乡规划编制以及京津冀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中心 政治和经济中心 分离现象 城乡规划 京津冀
下载PDF
以绩效评价引导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德武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5,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标。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中心 绩效评价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第一生产力 引导 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资源
原文传递
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增寿 李丽君 +2 位作者 石慧 李美玲 刘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7期163-165,共3页
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为产学研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辟了重要平台,有利于培养出符合产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 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为产学研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辟了重要平台,有利于培养出符合产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机制构建的具体实施方案与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现有研究生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高校科研创新效率,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新中心 实践基地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8
17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王宏杰 +5 位作者 吴帆 郭雁 邓昕 杨龙 陈婧 陈前鹏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52,共7页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监管沙箱 创新中心 挑战者银行
下载PDF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财政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俊生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25,共3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型的科学类别.特别是作为应用类型的财政科学.应顺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探索协同创新模式过程中,为政府改革财税体制、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财政科学 高等教育 创新体制 哲学社会科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 创新中心 工程技术学科
原文传递
深港“四链”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阮清方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四链”融合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要素密集的城市群,要进一步突破“四链”融合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充分发挥深圳、中国香港等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 “四链”融合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要素密集的城市群,要进一步突破“四链”融合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充分发挥深圳、中国香港等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深圳、中国香港两个核心城市为例,提出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实施措施和相关思考,通过深化“两类创新”、依托“两个市场”、用好“两地人才”,共享“两种制度”等,联手打造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全球跨境金融中心、国际创新人才中心和最具特色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链”融合 深港合作 创新中心 人才中心
原文传递
“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佳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1,共2页
由《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以及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于2013年5月25日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新华文摘》副总编辑王善超、《中国社会... 由《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以及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于2013年5月25日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新华文摘》副总编辑王善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姜晓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世界经济》主编孙杰、《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社会科学战线》主编刘信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刘文山等来自北京、南京、黑龙江、吉林的80余位国内权威评价机构及前沿刊物的知名专家和作者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中心 期刊发展 国际化 研讨会综述 东北亚研究中心 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战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