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曲江新区Ⅱ期工程重点区域设计研究——以遗址区、创意区和商务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菊梅 孙诗昆 《中外建筑》 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
针对西安曲江新区Ⅱ期工程重点区域的整体化设计的缺失,运用分析法、归纳法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从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视点控制、节点设计、和建筑群体六个方面对曲江新区Ⅱ期的遗址区、创意区和商务区进行了探索和设计... 针对西安曲江新区Ⅱ期工程重点区域的整体化设计的缺失,运用分析法、归纳法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从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视点控制、节点设计、和建筑群体六个方面对曲江新区Ⅱ期的遗址区、创意区和商务区进行了探索和设计。此套设计模式有助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文化产业新区核心区的设计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创意 商务 空间结构 交通组织
下载PDF
浅谈创意区中立体造型的指导策略
2
作者 范稀宇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3期25-27,共3页
立体创意造型是创意手工活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创意手工区中制作和创造需要教师密切关注与指导,本文以立体造型的创造为媒介从三方面来阐述笔者在实践中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 创意 立体造型 指导策略
下载PDF
创意孕育新生:“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应征机构介绍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王坤 《建筑创作》 2009年第9期162-165,共4页
"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国际方案征集活动自2009年5月开始以来,得到中外近200家设计机构空前踊跃的响应。经过全面的综合评议和审慎遴选,9家设计机构进入最后的角逐,其中不乏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法国新议... "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国际方案征集活动自2009年5月开始以来,得到中外近200家设计机构空前踊跃的响应。经过全面的综合评议和审慎遴选,9家设计机构进入最后的角逐,其中不乏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法国新议会大厦、香港汇丰银行总部等知名建筑的设计者。目前,设计方案征集已进入到中期汇报阶段。本文对这些外国设计机构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妫河·建筑创意 建筑设计 建筑作品 建筑工作室
下载PDF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 被引量:52
4
作者 杨永忠 黄舒怡 林明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38,共11页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协作,直至新奇系统形成。根据"三阶段"分析框架,本文对北京798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798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低层次网络发展后出现的"自我毁灭"现象,实质是商业繁荣对艺术生产的排挤。本文探讨了现代意义上的推动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并对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特征进行了反思:从形成路径而言,创意产业集聚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技术的有机融合;从演化机理而言,表现出单元的新奇特征、界面的身份特征和网络的合作创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 形成路径 演化机理 文化与经济 技术融合
原文传递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3.0理论模型与能级提升--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 被引量:51
5
作者 厉无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1-39,共9页
集聚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阶段的普遍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多维度动态演进的过程,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可概括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3.0演进模型。上海城市在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 集聚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阶段的普遍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多维度动态演进的过程,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可概括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3.0演进模型。上海城市在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沿着1.0产业型—2.0经济型—3.0社会型的演进路径,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能级提升和政策体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能级提升 政策创新
下载PDF
产业丛与知识源——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 被引量:39
6
作者 花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3-8,31,共7页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①正在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是培育生产力的新型业态。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构成了园区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要把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之源,要把企业...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①正在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是培育生产力的新型业态。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构成了园区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要把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之源,要把企业作为产业开发的主体,也要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惟有这样,园区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产业丛 规律和动力
下载PDF
中国创意产业区理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31
7
作者 马仁锋 沈玉芳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101,共11页
创意产业在中国发起于21世纪初的东部大都市,系统收集国内建筑学、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创意园区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中国自21世纪初创意产业兴起以来的基本概念研究、创意园区成长模式及机制、创意园区空间组织与... 创意产业在中国发起于21世纪初的东部大都市,系统收集国内建筑学、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创意园区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中国自21世纪初创意产业兴起以来的基本概念研究、创意园区成长模式及机制、创意园区空间组织与园区规划、创意园与城市更新、创意园内部空间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国大城市内城产业升级与城市再生为创意园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通过近8年努力,国内创意园区研究①已初步形成以创意园区成长模式与机理、创意园区规划建设、创意园区与城市更新为主的研究方向;②研究方法形成了以实证主义为主流的哲学基础;③研究队伍呈现以城市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为主的综合交叉。同时,综述认为:中国对创意产业区相关概念认识不清,未能将集群的内核与创意产业的核心有机融合;其次是对于创意产业区的研究应坚持从微观的创意产业的某一类型,甚至是其一项目为分析单元,从制度、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诠释产业区内核的组织与发育过程;再次是中国创意产业区研究必须从创意经济和"全球性—地方性"博弈视野,探索创意产业区形成与演化的生境和其对城市发展—空间规划的空间效应(也即创意空间的生长)及城市响应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 创意产业集聚 创意产业 “实证.理论”研究范式 空间效应与创意空间
下载PDF
上海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联动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吴杨 倪欣欣 +1 位作者 马仁锋 张文忠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62-2370,共9页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同时又有助于完善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工业旅游景区与毗邻地区的综合规划策略。研究发现:1上海市工业旅游资源总体呈弱集聚分布,旅游网络趋于环网型;2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程度与连接程度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度与连接度比工业企业景点、工业博物馆高,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旅游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工业企业景点与工业博物馆,而后两者相较之下存在较高开发潜力;3上海市核心区工业旅游景区通达度较好,具有良好的联动条件与联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业旅游资源 空间分布 联动特征 集聚 创意产业集聚 上海市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与纽约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晖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展示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四种模式:文化趋同型集聚、区位因素型集聚、垂直关联型集聚和水平关联型集聚;介绍和探讨了纽约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SOHU模式与百老汇模式、特点及... 本文展示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四种模式:文化趋同型集聚、区位因素型集聚、垂直关联型集聚和水平关联型集聚;介绍和探讨了纽约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SOHU模式与百老汇模式、特点及对北京市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纽约市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下载PDF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汪毅 徐旳 朱喜钢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100,共6页
以南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改造产业类历史空间、依托创新源和沿景观资源等三种空间发展模式为主,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不仅加快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而且通过城市空间景观... 以南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改造产业类历史空间、依托创新源和沿景观资源等三种空间发展模式为主,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不仅加快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而且通过城市空间景观塑造、城市历史环境重生和传统产业空间置换发挥着积极的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 分布特征 空间效应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营理念探析——以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国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特色产业聚集地,是个性化人才的聚集地,是个性化经营模式的聚合平台。它不仅要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更要具备某个产业领域的独到经营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宽容的多元文化和基本的人文景观。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特色产业聚集地,是个性化人才的聚集地,是个性化经营模式的聚合平台。它不仅要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更要具备某个产业领域的独到经营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宽容的多元文化和基本的人文景观。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一定是独特的经营模式、良好的产业链构建与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现代传播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产业链 盈利模式 产业聚集 经营理念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效益的定性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00,共6页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城市更新置换出来的土地而集聚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阐释近年来借城市更新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评估集聚区已产生的效益和...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城市更新置换出来的土地而集聚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阐释近年来借城市更新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评估集聚区已产生的效益和预期的效益。研究显示,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从多方面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效益仍未能全面体现。总体而言,集聚区的社会效益比较容易实现,也较为明显,经济效益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广州
原文传递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包晓雯 陈达舜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3期17-20,共4页
简要介绍了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引导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集聚 对策和建议
下载PDF
对上海旧工业遗产保护区——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现状的反思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云霞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38,共3页
从租金、业态结构、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旧厂房改造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分析,指出上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与西方国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作比较,以期得到借鉴。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保护更新 创意产业集聚 借鉴
原文传递
从空间聚合到价值聚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命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拓 蒋云飞 虞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2-67,89,共7页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聚合,主要体现三大动向:一是空间规模快速扩张,二是资源要素持续注入,三是复合功能不断增强。与集聚区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整体影响不佳、可持续性不足、聚合...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聚合,主要体现三大动向:一是空间规模快速扩张,二是资源要素持续注入,三是复合功能不断增强。与集聚区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整体影响不佳、可持续性不足、聚合深度有限等问题的存在。为此,实现从空间聚合到价值聚变的跨越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命题。纵观国内外集聚区发展成功经验,提升根植创新力、增强意义感召力和扩大范围影响力是催化价值聚变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特点,提出引领园区和谐、催化持续激发、撬动区域发展和倡导公共外交的价值聚变重点策略,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空间聚合 价值聚变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娜 彭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2,141,共7页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没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地区文化性因素、经济实力因素、城市开放程度和技术性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影响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位熵 文化制造业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 文化服务业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毅 徐旳 朱喜钢 《中国名城》 2009年第8期19-23,共5页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过程的进一步加速,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我国各大城市不断涌现,成为塑造后工业化城市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以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通过对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过程的进一步加速,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我国各大城市不断涌现,成为塑造后工业化城市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以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通过对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重点探讨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更新的互动过程以及对南京城市更新的积极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 城市更新 南京
下载PDF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特征探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玉华 陈金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7-82,共6页
基于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理论,结合目前北京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其聚集区产业类型和空间布局相结合,尝试对形成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明显,主要集中在四环以内,更多地分布在城区北部;(2)... 基于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理论,结合目前北京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其聚集区产业类型和空间布局相结合,尝试对形成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明显,主要集中在四环以内,更多地分布在城区北部;(2)创作型集聚区既需要高级创意人才又需要合适的创意环境,其布局偏向于高校或者自然条件合适的区域,通常出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现象;(3)消费型集聚区主要以旅游文化为核心,布局在北京市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色优美、人流量大的地区;(4)复合型集聚区布局在市中心或CBD边缘区,与北京传统的文化生产、消费中心有延续关系;(5)创意产业集聚旧城,促使产业顺利转型,出现"新经济空间",而新区创意集聚区则成为地区经济文化的"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空间分布 北京市
下载PDF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发展方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建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9,共5页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集聚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缘规划的协调性、租金价格的稳定性、原创环境的适宜性、艺术市场的规范性和文化经济政策的宽容程度。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须遵循... 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集聚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缘规划的协调性、租金价格的稳定性、原创环境的适宜性、艺术市场的规范性和文化经济政策的宽容程度。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须遵循拾掇、整合、更新和节约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原生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产生是一个市场自组织的过程,文化经济政策的制定应坚持有限理性原则。要引导适度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动员、吸引和留住艺术家的能力,健全和完善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使宋庄成为中国文化经济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宋庄 原创艺术 政府策略
原文传递
城市屋顶菜园种植技术研究——以“南京紫东创意园E区”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迎迎 王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22-123,共2页
以南京紫东创意园屋顶菜园实地拍摄的调研照片为基础,探索了其屋顶菜园的优点、种植品种、种植土壤与排水及浇灌技术,并进一步讨论了屋顶菜园相关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紫东创意园E 屋顶菜园 种植品种 种植土壤 排水技术 浇灌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