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7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53
1
作者 郭延礼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78,共11页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近年来虽较活跃 ,但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研究领域 ,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则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以明清女性文学为例 ,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文学遗产作了初步梳理 ,并对明清女性文学所呈现的文学现象进行了钩玄提...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近年来虽较活跃 ,但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研究领域 ,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则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以明清女性文学为例 ,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文学遗产作了初步梳理 ,并对明清女性文学所呈现的文学现象进行了钩玄提要的论述。本文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现象的五大特点 :一是创作主体的家庭化 ;二是明清女性多才多艺 ,其创作体裁丰富多彩 ;三是女性结社的出现 ;四是女性诗人开始与男性文士交往 ;五是女性作家开始否定“内言不出于阃”的传统观念 ,重视文学的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作家 文士 文学现象 创作主体 诗人 明清 结社 历史时期
原文传递
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 被引量:51
2
作者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7-123,共17页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长篇小说创作 《白鹿原》 现实主义 获奖作品 《九月寓言》 作家 《第二个太阳》 读书班 创作主体
下载PDF
生命意识与文艺创作 被引量:47
3
作者 杨守森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9,163,共13页
生命意识,是具有了意识活动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与探寻。从性质上看,生命意识又可分为原初生命意识与文化生命意识两个层级,前者主要体现为生命体验,后者主要体现为生命思... 生命意识,是具有了意识活动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与探寻。从性质上看,生命意识又可分为原初生命意识与文化生命意识两个层级,前者主要体现为生命体验,后者主要体现为生命思考、生命策略与生命关爱。生命意识是一位诗人、作家、艺术家得以成功的保障,是其作品魅力得以生成的重要原因。文艺作品境界的高下优劣,亦与创作主体投入的生命意识的程度与性质有关。创作者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才能创作出境界高超,具有强盛生命活力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主体 生命意识 文艺作品 艺术境界
下载PDF
从街区到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空间转移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洪义 《公共艺术》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迄今为止的公共艺术经历了两个技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公共艺术。将艺术品置于美术馆和博物馆之外的公共空间中(多为城市广场和观光街区等处),可称为“街区艺术”…。第二个阶段破称为新类型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 Cart)。... 迄今为止的公共艺术经历了两个技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公共艺术。将艺术品置于美术馆和博物馆之外的公共空间中(多为城市广场和观光街区等处),可称为“街区艺术”…。第二个阶段破称为新类型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 Cart)。在这个阶段中,公共艺术的设置空间由城市街区转移到社区,创作主体由艺术家转为社区居民,因此也被称为“社区艺术”(communjty 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社区居民 空间转移 街区 城市广场 艺术经历 公共空间 创作主体
原文传递
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展望 被引量:29
5
作者 姚喜双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播音主持 艺术创作 创作主体 节目主持 播音员 “变”与“不变” 职业化 外部条件 主持人 产业化
下载PDF
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 被引量:23
6
作者 宋家宏 《文学评论》 1988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个奇特的现象,人们对她可以从多种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解。我力图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理解张爱玲,认为她早年的身世影响了她的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不幸的童年、没落的家族。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人格心理 外部世界 失落 作品 创作主体 人与人 现代文学史 悲观 时代
原文传递
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正润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杨正润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在英美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而且其影响迅速超越了学术界的范围,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一位美国学者曾经对此做出颇为生动的描述... 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杨正润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在英美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而且其影响迅速超越了学术界的范围,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一位美国学者曾经对此做出颇为生动的描述:新历史主义威胁着这个半修道院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莎士比亚 理论基础 旧历史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 创作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 协合 《刽子手之歌》
原文传递
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许志英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
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学,以1917年为界,可分为“古代文学” 与“现代文学”两大时期。“当代文学”则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始终指近十年的文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时期 文学观念 创作主体 现代意识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乡土的歌哭与守望——读阎连科的乡土小说 被引量:19
9
作者 林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27,共3页
阎连科于1988年发表的《两程故里》以其对农村社会的真切表现而引起文坛较为广泛的关注.进入90年代以来,从《瑶沟人的梦》到《欢乐家园》,再到最近的《年月日》,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从未真正离开过耙耧山脉中的那方土地;尽管其间间连科还... 阎连科于1988年发表的《两程故里》以其对农村社会的真切表现而引起文坛较为广泛的关注.进入90年代以来,从《瑶沟人的梦》到《欢乐家园》,再到最近的《年月日》,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从未真正离开过耙耧山脉中的那方土地;尽管其间间连科还有大量的军旅小说问世,但它们也还是以对“农民军人”的形象创造和对逃离土地与寻找土地的悖反情结的表现而引人注目的,因此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乡土小说创作的自然延伸.可以说,对乡土世界的魂牵梦绕,是贯通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血脉,也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中国乡土小说 《年月日》 小说创作 乡土社会 《乡间故事》 乡土世界 现代意识 乡风民俗 创作主体
下载PDF
中西“空白”之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克和 张唯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中西美学家都高度肯定“空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但他们所理解的“空白”并不尽相同 :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 ,而西方当代文论的“空白”清晰且有限。中国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 ,而... 中西美学家都高度肯定“空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但他们所理解的“空白”并不尽相同 :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 ,而西方当代文论的“空白”清晰且有限。中国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 ,而西方学者则认为“空白”通过破坏可联结性来实现一种潜在的联结 ,并由此而获得审美意味。中西都认为创作主体心灵的虚空是创造艺术空白美的前提 ,但中国古代的虚空是出尘以屏除自我 ,而西方则是去蔽以找回纯粹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空 创造艺术 当代文论 中国文论 审美意味 创作主体 自我 中西 有限 心灵
下载PDF
喜剧意识:喜剧性的核心 被引量:23
11
作者 苏晖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本文提出喜剧意识是喜剧性的核心这一观点。论文首先对喜剧意识的内涵和载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喜剧意识是喜剧的审美主体反思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丑恶、缺陷和弱点,发现其反常、不协调等可笑之处,从而实现对自我与现实的超越;喜剧意识的... 本文提出喜剧意识是喜剧性的核心这一观点。论文首先对喜剧意识的内涵和载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喜剧意识是喜剧的审美主体反思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丑恶、缺陷和弱点,发现其反常、不协调等可笑之处,从而实现对自我与现实的超越;喜剧意识的主要载体是喜剧的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接着,本文从构成喜剧性系统的喜剧审美客体、创造主体和欣赏主体三个方面阐述喜剧意识是喜剧性的核心这一观点,认为审美客体是喜剧意识的对象化,审美客体应呈现某种矛盾和不协调状态才能体现作家的喜剧意识;创造主体的智慧是喜剧意识的直接体现,艺术家需要对现实的喜剧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也要能以特殊的喜剧艺术思维和手段揭示假象后面的真实;欣赏主体的笑则是喜剧意识的直觉化显现,他们应以一定的内在尺度和审美距离观照喜剧客体才能发笑。喜剧意识的鲜明与否是判别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喜剧性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主导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性 喜剧意识 审美客体 创作主体 欣赏主体 人类社会 创造主体 审美主体 喜剧艺术 审美距离
下载PDF
论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佟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审美价值 动画片 经济利益 创作主体 社会责任
下载PDF
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蔡际洲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7-63,共7页
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蔡际洲引言程式性,是传统戏曲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反映在音乐创造上的一个规律是:必须在本剧种菜腔调的基本框架内作"移步"式的变化,... 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戏曲音乐的文化比较──关于“程式化”与“非程式化”现象生成原因的探讨蔡际洲引言程式性,是传统戏曲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反映在音乐创造上的一个规律是:必须在本剧种菜腔调的基本框架内作"移步"式的变化,以保证该腔"基本曲调""不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非程式化 文化比较 生成原因 传统戏曲 现代戏曲 社会主义时期 创作主体 创作方式 戏曲艺术
原文传递
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 被引量:18
14
作者 乔以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0-74,78,共6页
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乔以钢人类生活本身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拥有的,然而,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的文学创作,其参与者多为男性。女子之中,偶有与文学结缘者,其创作亦不过只能... 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乔以钢人类生活本身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拥有的,然而,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的文学创作,其参与者多为男性。女子之中,偶有与文学结缘者,其创作亦不过只能成为男性建造的正统文学大厦中点缀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传统 女子形象 文学创作 妇女文学 男性社会 文学选择 命运 女作者 创作主体 文学女性
下载PDF
审美感兴论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晶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9-84,共6页
感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有关感兴的论述,在中国古代的诗论、画论中大量存在、而且形成不断深化、愈加切近审美本质的历时性发展脉络.感兴论揭示的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又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文化的思想土壤之... 感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有关感兴的论述,在中国古代的诗论、画论中大量存在、而且形成不断深化、愈加切近审美本质的历时性发展脉络.感兴论揭示的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又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文化的思想土壤之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思维特征,与西方创作论中的灵感论显示出带有本体意义的差异.因此,有关审美感兴论述的探索,对于建设有民族特色的美学体系,有颇为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兴 感兴论 创作主体 诗歌创作 心物交融 中国古典美学 偶然性 王夫之 审美主体 “兴”
原文传递
试论新闻播音的创新空间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颂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新闻播音 广播电视 创作主体 消息播音 开路电视 播音创作 新闻节目 创新空间
原文传递
赋比兴论 被引量:17
17
作者 黄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6-82,67,共8页
赋、比、兴,历来多数学者是将它们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或写作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阐发了赋、比、兴是三种最基本的文学思维,是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心物交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它们在短诗小令中往往能独立显现,而... 赋、比、兴,历来多数学者是将它们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或写作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阐发了赋、比、兴是三种最基本的文学思维,是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心物交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它们在短诗小令中往往能独立显现,而在长篇巨制中则常常是相互兼容。我国古代很早就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赋比兴”论,实在是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 赋比兴 “比” 修辞手段 艺术思维 创作主体 《诗经》 象思维 修辞手法 心物关系
下载PDF
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的流变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99-108,共10页
艺术散文是创作主体内在主观世界的情感显现而不是外在客观世界的单纯描摹。艺术散文的“真”应掘入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感知、经验和体味而远不能停止于对外在客观世界作认识论的观照。“自我”的世界广袤深邃,而经“自我”
关键词 新时期女性散文 女性自我 散文创作 时代女性 新时期文学 爱与美 艺术散文 创作主体 生命本体 知识女性
原文传递
论播音创作主体的基本素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曼 《中国广播》 2005年第8期63-64,共2页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逊色。相反,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这,就是人...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逊色。相反,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这,就是人们经常把播音喻为“锦上添花”的主要原因。一名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具备内涵深刻、感情丰富、吐字规范清晰、音色悦耳这样一些基本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媒体 播音 创作主体 语言艺术 文化修养
下载PDF
逼视与守望──从张炜、格非、余华的三部长篇近作看先锋小说的审美动向 被引量:12
20
作者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34,共8页
逼视与守望──从张炜、格非、余华的三部长篇近作看先锋小说的审美动向洪治纲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和知识分子边缘化角色自我调节的逐步完成,文学也在这种商品经济的市场冲荡中度过了它的失落期和低迷期。今... 逼视与守望──从张炜、格非、余华的三部长篇近作看先锋小说的审美动向洪治纲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和知识分子边缘化角色自我调节的逐步完成,文学也在这种商品经济的市场冲荡中度过了它的失落期和低迷期。今天,不论人们还会不会把文学奉为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家族》 审美 张炜 创作主体 生存境域 作家 长篇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