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创伤叙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成羽 周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0-76,共7页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描述青年一代成长的著作,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在叙事过程中所呈现的非线性叙事、语言规范的缺席与语义断裂等...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描述青年一代成长的著作,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在叙事过程中所呈现的非线性叙事、语言规范的缺席与语义断裂等反常规的叙事特征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文本创伤叙事特征的有力证明。而造成上述创伤叙事的成因,则在于创伤记忆的异乎寻常性。细读小说文本可以发现,结合自身创伤经历的言说,霍尔顿探索、完成了对于自己创伤故事的重建与创伤记忆的转化。同时,小说还体现出霍尔顿为摆脱自身创伤经历、重拾对未来生活的希冀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文学 创伤理论 创伤叙事
下载PDF
心理分析与解构主义的视野融合:卡鲁斯的创伤文学批评理论
2
作者 陶东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6期96-97,共2页
从解构主义的视野解释创伤,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创伤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色。美国的创伤文学批评以耶鲁大学为阵地。珊娜·费尔曼、杜丽·劳布、哈特曼以及他的博士生凯茜·卡鲁斯,是耶鲁创伤一解构理论的主要代表。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视野融合 创伤文学 哈特曼 耶鲁大学 解构主义 卡鲁斯 解构理论
原文传递
创伤、现代性与东方宗教——《刀锋》中拉里的自我疗伤之路 被引量:2
3
作者 骆谋贝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无意识若突破意识阈限将对意识产生压倒性效应,宗教可充当个体与无意识经验的中介。在欧洲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的象征系统将个体无意识内容投射到外部世界,从而避免正面接触无意识的危险。新教切断了无意识中的宗教经验向外投射的渠道... 无意识若突破意识阈限将对意识产生压倒性效应,宗教可充当个体与无意识经验的中介。在欧洲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的象征系统将个体无意识内容投射到外部世界,从而避免正面接触无意识的危险。新教切断了无意识中的宗教经验向外投射的渠道,无意识的打开意味着强烈精神痛苦的爆发,一战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其表征之一。拥有固定形式的传统宗教教条和仪式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心性秩序,而东方宗教提供的“活生生的象征”内在于人的灵魂,个体无须通过教条就可直接体验到它。印度教中的“真我”一方面有助于现代人超越灵魂的分裂状态,另一方面强调自我已被消解的心境,对西方自我中心主义起到纠偏和补救作用。毛姆借这部小说思考了创伤与意识、创伤与身份、生存等相关问题,在现代性危机语境下赋予东方宗教极高的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锋》 创伤文学 印度教 新教 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西尔维娅·普拉斯与虹影作品中的心理创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钱亚萍 宗志蒙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4-72,共9页
心理创伤指严重事件对人的心灵所产生的重大伤害,使患者感受到威胁且缺乏安全感。这些事件通常都超过了受创者的自身应对能力,进而导致其正常机制的紊乱,对其身心造成深远的影响。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和英籍华人作家虹影有着... 心理创伤指严重事件对人的心灵所产生的重大伤害,使患者感受到威胁且缺乏安全感。这些事件通常都超过了受创者的自身应对能力,进而导致其正常机制的紊乱,对其身心造成深远的影响。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和英籍华人作家虹影有着大不相同的背景经历,但归因于父母之爱的缺失、婚姻的破裂及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动荡,她们经历了颇为相似的人生故事,心理创伤在其主要作品(自传体小说、短篇小说、诗歌等文本)中皆有充分体现。重创之下,二者挣扎于死亡与孤独交织密结的无处可以安放的现实世界,绝望、困惑、恐惧如影随形;但与此同时,二者凭借写作和幻想,开辟了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神世界以及一个自我书写的艺术世界。普拉斯与虹影是创伤文学的代表,浸润于其作品中的心理创伤是她们个人生活及所处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广大女性所承受的苦难与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尔维娅·普拉斯 虹影 心理创伤 创伤文学 诉求
下载PDF
背叛下的创伤情结——品特《归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婷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品特的许多作品都隐含了他对创伤精神内涵的思考。品特戏剧人物的创伤记忆来自二战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历史。品特从当今所有暴行中都看到了它的影子。战争创伤对品特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类关系内在性的感悟,是对... 品特的许多作品都隐含了他对创伤精神内涵的思考。品特戏剧人物的创伤记忆来自二战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历史。品特从当今所有暴行中都看到了它的影子。战争创伤对品特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类关系内在性的感悟,是对各种恐惧和威胁的体会和感觉,它使得品特迷恋于背叛、折磨、权利争斗等心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特 《归家》 创伤文学 创伤
下载PDF
浅析洛丽摩尔《楼梯口的门》中的创伤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燕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4-96,共3页
小说《楼梯口的门》以911事件作为背景,针对20岁的小女孩做了故事讲述,在美国发动大规模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主人公为整个故事的主要线索,进行了闳中肆外的故事讲述。本文通过对小说《楼梯口的门》的全面解读,详细论述了作品的具体... 小说《楼梯口的门》以911事件作为背景,针对20岁的小女孩做了故事讲述,在美国发动大规模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主人公为整个故事的主要线索,进行了闳中肆外的故事讲述。本文通过对小说《楼梯口的门》的全面解读,详细论述了作品的具体叙事风格,在此基础上,针对创伤文学进行了系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摩尔 创伤文学 悲情叙事 历史反思
下载PDF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4-97,共4页
作为出生在新西兰的英语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凭借对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技巧的探索和对孤独、幻灭、疏离等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关注,对英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对人类灵魂伤痛的深刻体会与她本人的精神创伤——... 作为出生在新西兰的英语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凭借对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技巧的探索和对孤独、幻灭、疏离等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关注,对英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对人类灵魂伤痛的深刻体会与她本人的精神创伤——亲情缺失的童年、性别取向被压抑的青少年和奔波不定、漂泊无根的中年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创伤文学 《理想家庭》 《一杯茶》 《布里尔小姐》
下载PDF
心灵创伤的痂——论哈特·克瑞恩《航行》“偏离”的成因
8
作者 曹江淼 郭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哈特.克瑞恩是美国现代诗人,其诗歌风格独特、晦涩难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了暗喻等修辞方法。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他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怪异、夸张,与正常修辞手法呈偏离状态。在此以哈特.克瑞恩的组诗《航行》为研... 哈特.克瑞恩是美国现代诗人,其诗歌风格独特、晦涩难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了暗喻等修辞方法。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他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怪异、夸张,与正常修辞手法呈偏离状态。在此以哈特.克瑞恩的组诗《航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诗人成长的背景、诗歌中修辞的"偏离",探究其诗作风格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哈特.克瑞恩诗歌语言的狂野、诗句的跳跃、意象的怪异、夸张,均是由其心理创伤导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哈特.克瑞恩的诗作属创伤文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创伤 创伤文学 哈特·克瑞恩 航行 修辞偏离
下载PDF
论哈罗德·品特戏剧中的创伤情结
9
作者 肖婷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7-59,共3页
创伤文学描述的是历史性创伤事件诸如战争等对个人潜意识的影响。品特的许多作品都隐含了他对创伤精神内涵的思考。通过对《尘归尘》的分析,发现品特戏剧人物的创伤记忆来自二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历史记忆。品特从当今所有暴... 创伤文学描述的是历史性创伤事件诸如战争等对个人潜意识的影响。品特的许多作品都隐含了他对创伤精神内涵的思考。通过对《尘归尘》的分析,发现品特戏剧人物的创伤记忆来自二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历史记忆。品特从当今所有暴行中都看到了它的影子。战争创伤对品特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类关系内在性的感悟,是对各种恐惧和威胁的体会和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特 《尘归尘》 创伤文学 创伤
下载PDF
时代背景对创伤文学的影响——以《无辜者》和《星期六》为例
10
作者 关贝贝 《中华辞赋》 2018年第4期2-3,共2页
伊恩·麦克尤恩是著名的英国文学作家,他所出生和成长的特殊时代背景对其创伤书写有着重要的影响。麦克尤恩的文学作品中都带有创伤感,这是其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麦克尤恩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多种创伤,他一直在寻找精神治愈的办... 伊恩·麦克尤恩是著名的英国文学作家,他所出生和成长的特殊时代背景对其创伤书写有着重要的影响。麦克尤恩的文学作品中都带有创伤感,这是其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麦克尤恩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多种创伤,他一直在寻找精神治愈的办法。碑文主要结合麦克尤恩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麦克尤恩的创伤文学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麦克尤恩及创伤文学进行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是麦克尤恩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英国失势和9·11恐怖袭击。第三部分是时代背景对麦克尤恩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以《无辜者》和《星期六》两篇创伤文学为例。第四部分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文学 麦克尤恩 英国文学 《无辜者》 《星期六》
原文传递
哀歌为谁而作——解读保宁小说《战争哀歌》的主体构建和文学价值
11
作者 张心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93-99,共7页
《战争哀歌》(Noi buon chien tranh)是越南作家保宁(,1952-)发表于1990年的一部长篇越战小说。出版之初,小说曾被部分批评者贴上“杂乱无章”“散漫”“不受控制”等标签。本文认为,小说正是打破了过去传统战争小说创作模式的“惯性”... 《战争哀歌》(Noi buon chien tranh)是越南作家保宁(,1952-)发表于1990年的一部长篇越战小说。出版之初,小说曾被部分批评者贴上“杂乱无章”“散漫”“不受控制”等标签。本文认为,小说正是打破了过去传统战争小说创作模式的“惯性”,实现了审美观念与艺术手法的突破,才成就了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同时全新的文学创作安排也围绕作者保宁及笔下主人公的创伤幸存者身份展开,由此推动对创伤受害群体的创伤症状的暴露与疗愈,表现出文学的疗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哀歌》 保宁 越南 创伤文学
下载PDF
“哎,不就是只小鸟吗”——《卡尔腾堡》中的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0,共7页
在当代德国的"后创伤文学"中,战争创伤横亘在个体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道路上,成为二战历史书写无法回避的文化幽灵。在长篇小说《卡尔腾堡》中,作者巴耶尔聚焦于战争创伤之下的个体,由对个体的书写进入宏大的历史。历史书写... 在当代德国的"后创伤文学"中,战争创伤横亘在个体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道路上,成为二战历史书写无法回避的文化幽灵。在长篇小说《卡尔腾堡》中,作者巴耶尔聚焦于战争创伤之下的个体,由对个体的书写进入宏大的历史。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在巴耶尔的小说创作中一向难解难分,这不仅与"后创伤文学"中历史与创伤的亲缘性相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新历史主义观点不可分割。新历史主义中历史的多重面相与创伤的含混暧昧恰好形成对应,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由是具备了某种同质性。为呼应身处"记忆之场"中的历史与创伤,巴耶尔在语言层面上采取了一系列反传统叙述技巧,如断片式的叙事结构、复杂多义的隐喻、多种人物话语表达形式以及对叙事空间的固着等。小说在叙事层面有如一座语言迷宫,折射着作家对于历史与创伤书写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塞尔·巴耶尔 《卡尔腾堡》 创伤文学 历史书写 创伤书写 新历史主义
原文传递
海明威与斯通作品中的创伤研究对比
13
作者 吕霞 《唐山文学》 2018年第10期161-161,共1页
创伤不仅产生于社会存在于社会中,更在历史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式。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抒发作家情感的特点,创伤文学也不例外,在作家经受巨大打击或者心理刺激后,精神创伤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愈合,因此,创作出的作品也普遍呈现创伤... 创伤不仅产生于社会存在于社会中,更在历史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式。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抒发作家情感的特点,创伤文学也不例外,在作家经受巨大打击或者心理刺激后,精神创伤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愈合,因此,创作出的作品也普遍呈现创伤性特色,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及生活环境中,创伤来源也存在差异,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战争都会带来创伤,依托主体不同,创伤文学的呈现形式也随之改变。本文以海明威及斯通作品为切入点,对创伤文学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创伤文学
原文传递
作为一种新文类的创伤文学——概念界定、分类与反思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雪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6-174,共9页
从文类学的角度对创伤文学进行宏观探讨在文学创伤研究界尚不多见,这是因为,已有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挖掘文学中的创伤主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创伤文学作为一种文类存在而具有的文学史地位与意义。“创伤的文学”是美国著名创伤文学研究者卡... 从文类学的角度对创伤文学进行宏观探讨在文学创伤研究界尚不多见,这是因为,已有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挖掘文学中的创伤主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创伤文学作为一种文类存在而具有的文学史地位与意义。“创伤的文学”是美国著名创伤文学研究者卡莉·塔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我们从文类学的角度来对创伤文学进行宏观考量提供了重要启发。作为一种特定的文类,“创伤的文学”具有一系列特有的文类规则与标准。其中,幸存者-作者是界定“创伤的文学”的充要条件。从文类来看,“创伤的文学”主要分为证词、自传和小说三大类。在当前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创伤的文学”在创作与接受等方面均遭遇到了创伤的审美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 创伤文学 卡莉·塔尔 幸存者-作者
下载PDF
女声/身、创伤、种族政治:“五一三事件”的文学叙事及其指涉意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树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34-140,共7页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1969年5月13日在西马地区爆发的"五一三事件",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它亦成为了马华文学中重要的伤痕文学的叙事资源。本研究透过女声/身、创伤以及种族政治这四个视...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1969年5月13日在西马地区爆发的"五一三事件",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它亦成为了马华文学中重要的伤痕文学的叙事资源。本研究透过女声/身、创伤以及种族政治这四个视角及其方法,以吕育陶、傅承得、叶贝思为个案,探讨他们如何以女性作为声音作为倾述中介、以女性身体为创伤肉身,进行"五一三事件"的文学叙事,从而反映了女声/身作为事件倾述中介以及创伤身体。作为"五一三事件"创伤的文学叙事隐喻,这一文学叙事除了作为个别华人作家/叙事者及华人族群代表之外,更是非个别的马来西亚整体国族/国体甚至还是以它们为双重编码的隐喻。因此,三人的"五一三事件"文学叙事堪为马华(伤痕)文学叙事主题类型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一三事件” 女声/身 种族政治 隐喻 马华创伤叙事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