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
郜元宝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89
|
|
2
|
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 |
周罡
刘震云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69
|
|
3
|
“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 |
陈晓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7
|
|
4
|
反抗危机:论“新写实” |
陈晓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48
|
|
5
|
“说话”是生活的政治——评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
孟繁华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6
|
“喊丧”、幸存与去历史化——《一句顶一万句》开启的乡土干叙事新面向 |
陈晓明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5
|
|
7
|
在故乡的神话坍塌之后——论刘震云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
程光炜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6
|
|
8
|
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 |
摩罗
杨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
9
|
“农民文化小说”:乡村的自审与张望 |
贺仲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1
|
|
10
|
当前文学创作中的“轻”与“重”——文学对话录 |
陈思和
王安忆
郜元宝
张新颖
严锋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3
|
|
11
|
历史母题的解构——新历史题材小说泛论 |
赵联成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12
|
新历史主义的崛起与承诺 |
吴戈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5
|
|
13
|
漫评刘震云的小说 |
陈晓明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2 |
19
|
|
14
|
从“寂静无声”到“众声喧哗”:刘震云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 |
胡安江
彭红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15
|
刘震云:我是中国说话最绕的作家吗 |
范宁
|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16
|
故乡面与后现代的恶之花——重读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 |
陈晓明
|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15
|
|
17
|
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 |
摩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2 |
11
|
|
18
|
消解孤独的两种方式——浅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
马云鹤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19
|
“中国生活”与“中国心灵”的探索者——读《一句顶一万句》 |
梁鸿
|
《扬子江(评论)》
|
2010 |
17
|
|
20
|
怀着孤独感的自我倾诉——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
贺绍俊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