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黄梅刘岳墓地M1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有志 凡国栋 +7 位作者 童志军 苏文 帅旭东 刘松山(绘图) 夏旭东(绘图) 武保林(绘图) 余乐(照相) 王静(照相)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63,共23页
2015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黄梅县刘岳墓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铜、漆木、玉石、陶、皮革等各类随葬器物160余件套。该墓是一座战国晚期楚国大夫级别的贵族墓葬,同时随葬一批具有吴越风格的器物,有利于研究楚文... 2015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黄梅县刘岳墓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铜、漆木、玉石、陶、皮革等各类随葬器物160余件套。该墓是一座战国晚期楚国大夫级别的贵族墓葬,同时随葬一批具有吴越风格的器物,有利于研究楚文化在鄂东南地区的发展进程以及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 楚墓 越式鼎 战国晚期
原文传递
湖北黄梅刘岳墓地M1出土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吉 凡国栋 +3 位作者 蔺诗芮 刘延常 帅旭东 陈建立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3,80,共9页
黄梅刘岳墓地M1出土楚、越式青铜容器具有不同的材质特征。越式青铜容器包括七件越式鼎及盉,采用了高锡的合金配比,锡含量均高于18%。楚式青铜容器组合完整,锡含量在10~17%之间,显著低于越式器物;其中盒形敦及盘、匜为锻制成型,铅含量... 黄梅刘岳墓地M1出土楚、越式青铜容器具有不同的材质特征。越式青铜容器包括七件越式鼎及盉,采用了高锡的合金配比,锡含量均高于18%。楚式青铜容器组合完整,锡含量在10~17%之间,显著低于越式器物;其中盒形敦及盘、匜为锻制成型,铅含量较低。越式鼎的铅同位素比值与湖南地区部分东周青铜器较为接近,可能来自长江中游地区。刘岳墓地M1出土楚、越式青铜容器在合金技术上具有清晰差异,而在铅料来源上又具有密切关联,对研究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 墓地M1 战国 青铜器 科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