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坏学校也出好学生”(外二篇)——黄晖和胡适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亮
《黄河》
2016年第5期97-101,共5页
“坏学校也出好学生”是胡适先生晚年形容曾经偷听他上课的安徽老乡黄晖之言。事见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60年1月22日的记载:先生今天谈起黄晖,说:黄晖是北京中国大学的学生,他曾到北大偷听我的课,但他毕业后写了一...
“坏学校也出好学生”是胡适先生晚年形容曾经偷听他上课的安徽老乡黄晖之言。事见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60年1月22日的记载:先生今天谈起黄晖,说:黄晖是北京中国大学的学生,他曾到北大偷听我的课,但他毕业后写了一部《论衡校释》,算是很标准的著作。坏学校也出好学生。这个人现在不知去向,可能是去世了,也许跟刘叔雅在云南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之
论衡校释
刘
叔
雅
谈话录
颂平
《论衡》
新名词辞典
李贺诗歌
狂奴故态
豁然意解
原文传递
柏格森生命哲学与郭沫若
被引量:
1
2
作者
毛世全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3期41-42,共2页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给予中国五四文坛以重大影响的过程中,与主张权力意志强调超人学说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并驾齐驱,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里有重要地位的另一位便是法国生命哲学家拍格森。 曾经介绍过尼采学说的刘叔雅,在《新青年》四...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给予中国五四文坛以重大影响的过程中,与主张权力意志强调超人学说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并驾齐驱,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里有重要地位的另一位便是法国生命哲学家拍格森。 曾经介绍过尼采学说的刘叔雅,在《新青年》四卷二号上写了一篇题作《柏格森之哲学》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权力意志
刘
叔
雅
西方现代主义
三叶集
现代知识分子
瞿世英
表现主义
文化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蒋介石拘捕刘叔雅事件
3
作者
夏侯叙五
《百年潮》
CSSCI
2000年第2期68-69,共2页
60年代初,周作人先生撰写的《北京大学感旧录》,先是登载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三辑上,1973年。台湾《传记文学》第二十二卷分三期选载,是一篇颇有影响的掌故资料。周先生在述及“刘叔雅”一节时,有这样一段话:“(叔雅)性滑稽,善谈笑...
60年代初,周作人先生撰写的《北京大学感旧录》,先是登载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三辑上,1973年。台湾《传记文学》第二十二卷分三期选载,是一篇颇有影响的掌故资料。周先生在述及“刘叔雅”一节时,有这样一段话:“(叔雅)性滑稽,善谈笑,唯语不择言。……北伐成功后曾在芜湖,不知何故触怒蒋介石,被拘数日,时人以此重之。”周先生说的这件事是确实有的,时间发生在1928年11月26日,但地点不在芜湖,而是在当时的安徽首府安庆。蒋介石为何要拘捕刘叔雅呢?不仅周先生“不知何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文学
短篇
安徽大学
刘
叔
雅
革命题材
原文传递
人生狷介说
4
作者
何鑫业
《杭州(生活品质)》
2014年第3期32-33,共2页
何为狷介,直言之,狷介就是孤僻高傲,洁身自好;再直言之,狷介就是做人言之凿凿,有骨气。东方男人与西方男人的不同,在于体内有定时的游丝触动,届时需不惑,届时需知天命,届时需大逆不道,力挽狂澜,砭清激浊,横空出世。中国的男人,站在江边...
何为狷介,直言之,狷介就是孤僻高傲,洁身自好;再直言之,狷介就是做人言之凿凿,有骨气。东方男人与西方男人的不同,在于体内有定时的游丝触动,届时需不惑,届时需知天命,届时需大逆不道,力挽狂澜,砭清激浊,横空出世。中国的男人,站在江边,看水看天,如果看到的仅仅是水和天,那问题就大了!中国的男人,面对世事,看清看浊,如果看到的仅仅是清和浊,那问题也大了!21世纪,中国如果不出几个伟大而狷介的人,没有人居功自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天命
有骨气
《边城》
刘
文典
小说写作
庄子研究
翠翠
刘
叔
雅
安徽大学
梁实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
被引量:
14
5
作者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0-203,共14页
比较中西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人治学的重要途径和革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但其间格义附会的流弊甚多。1932年陈寅恪与刘文典论国文试题书关于比较研究的大段议论,切中学术思想界的时弊,指示法国学派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的一般法则。后...
比较中西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人治学的重要途径和革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但其间格义附会的流弊甚多。1932年陈寅恪与刘文典论国文试题书关于比较研究的大段议论,切中学术思想界的时弊,指示法国学派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的一般法则。后来虽有美国学派的平行比较日趋完善,似与陈寅恪所说不尽相符,实则学人如果不经系统训练达到高度自律,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具有历史研究和系统异同之观念,仍然难免重蹈清代经学和近代古史研究穿凿附会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
刘
叔
雅
论国文试题书》
比较研究
陈寅恪
恪义附会
影响研究
平行比较
原文传递
真知灼见 明辨笃行——读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少成
《文史杂志》
2003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陈寅恪
《与
刘
叔
雅
论国文试题》
作文题
对联
高考
清华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议今人怎么读古入声字
7
作者
文史成
《文史杂志》
2009年第6期64-65,共2页
陈费恪教授(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33年为清华大学招生出国文试题,其对子题即以“孙行者”为出句。他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中说:
关键词
《与
刘
叔
雅
论国文试题》
古入声字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科学院
文史研究馆
学部委员
清华大学
副馆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寅恪考对对子的真相
8
作者
慕容蓝
《文史杂志》
2017年第1期95-95,共1页
长期以来,语文界流行陈寅恪以对对子做大学入学试题的故事。近读陈寅恪幼女陈美延编定的《陈寅恪集》,发现陈寅恪自己的讲述与传说有一定距离,兹简述如下:首先,陈寅恪所出考题并非仅是对对子。
关键词
陈寅恪
语文界
定距离
金明馆丛稿二编
刘
叔
雅
笔者按
文学副刊
《大公报》
国文系
胡适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叙伦智救陈独秀
9
作者
马龙章
《党史纵横》
1990年第1期19-19,共1页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陈独秀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当时,胡适曾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适的阴...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陈独秀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当时,胡适曾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适的阴谋,拒绝签名,并表达了他与黑暗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他的主张和行动得到了陈独秀的赞同。作为文学院院长的陈独秀,批评了发起签名的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等)。迁校一事就此了结。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争到底
文学院院长
北大校长
迁校
签名活动
罗家伦
傅斯年
刘
叔
雅
前陈
北大教授
原文传递
题名
“坏学校也出好学生”(外二篇)——黄晖和胡适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亮
出处
《黄河》
2016年第5期97-101,共5页
文摘
“坏学校也出好学生”是胡适先生晚年形容曾经偷听他上课的安徽老乡黄晖之言。事见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60年1月22日的记载:先生今天谈起黄晖,说:黄晖是北京中国大学的学生,他曾到北大偷听我的课,但他毕业后写了一部《论衡校释》,算是很标准的著作。坏学校也出好学生。这个人现在不知去向,可能是去世了,也许跟刘叔雅在云南呢。
关键词
胡适之
论衡校释
刘
叔
雅
谈话录
颂平
《论衡》
新名词辞典
李贺诗歌
狂奴故态
豁然意解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柏格森生命哲学与郭沫若
被引量:
1
2
作者
毛世全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3期41-42,共2页
文摘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给予中国五四文坛以重大影响的过程中,与主张权力意志强调超人学说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并驾齐驱,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里有重要地位的另一位便是法国生命哲学家拍格森。 曾经介绍过尼采学说的刘叔雅,在《新青年》四卷二号上写了一篇题作《柏格森之哲学》的文章。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权力意志
刘
叔
雅
西方现代主义
三叶集
现代知识分子
瞿世英
表现主义
文化哲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蒋介石拘捕刘叔雅事件
3
作者
夏侯叙五
出处
《百年潮》
CSSCI
2000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摘
60年代初,周作人先生撰写的《北京大学感旧录》,先是登载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三辑上,1973年。台湾《传记文学》第二十二卷分三期选载,是一篇颇有影响的掌故资料。周先生在述及“刘叔雅”一节时,有这样一段话:“(叔雅)性滑稽,善谈笑,唯语不择言。……北伐成功后曾在芜湖,不知何故触怒蒋介石,被拘数日,时人以此重之。”周先生说的这件事是确实有的,时间发生在1928年11月26日,但地点不在芜湖,而是在当时的安徽首府安庆。蒋介石为何要拘捕刘叔雅呢?不仅周先生“不知何故”。
关键词
史传文学
短篇
安徽大学
刘
叔
雅
革命题材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生狷介说
4
作者
何鑫业
出处
《杭州(生活品质)》
2014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何为狷介,直言之,狷介就是孤僻高傲,洁身自好;再直言之,狷介就是做人言之凿凿,有骨气。东方男人与西方男人的不同,在于体内有定时的游丝触动,届时需不惑,届时需知天命,届时需大逆不道,力挽狂澜,砭清激浊,横空出世。中国的男人,站在江边,看水看天,如果看到的仅仅是水和天,那问题就大了!中国的男人,面对世事,看清看浊,如果看到的仅仅是清和浊,那问题也大了!21世纪,中国如果不出几个伟大而狷介的人,没有人居功自傲。
关键词
知天命
有骨气
《边城》
刘
文典
小说写作
庄子研究
翠翠
刘
叔
雅
安徽大学
梁实秋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
被引量:
14
5
作者
桑兵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0-203,共14页
文摘
比较中西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人治学的重要途径和革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但其间格义附会的流弊甚多。1932年陈寅恪与刘文典论国文试题书关于比较研究的大段议论,切中学术思想界的时弊,指示法国学派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的一般法则。后来虽有美国学派的平行比较日趋完善,似与陈寅恪所说不尽相符,实则学人如果不经系统训练达到高度自律,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具有历史研究和系统异同之观念,仍然难免重蹈清代经学和近代古史研究穿凿附会的覆辙。
关键词
《与
刘
叔
雅
论国文试题书》
比较研究
陈寅恪
恪义附会
影响研究
平行比较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真知灼见 明辨笃行——读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少成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3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陈寅恪
《与
刘
叔
雅
论国文试题》
作文题
对联
高考
清华大学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议今人怎么读古入声字
7
作者
文史成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9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陈费恪教授(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33年为清华大学招生出国文试题,其对子题即以“孙行者”为出句。他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中说:
关键词
《与
刘
叔
雅
论国文试题》
古入声字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科学院
文史研究馆
学部委员
清华大学
副馆长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寅恪考对对子的真相
8
作者
慕容蓝
出处
《文史杂志》
2017年第1期95-95,共1页
文摘
长期以来,语文界流行陈寅恪以对对子做大学入学试题的故事。近读陈寅恪幼女陈美延编定的《陈寅恪集》,发现陈寅恪自己的讲述与传说有一定距离,兹简述如下:首先,陈寅恪所出考题并非仅是对对子。
关键词
陈寅恪
语文界
定距离
金明馆丛稿二编
刘
叔
雅
笔者按
文学副刊
《大公报》
国文系
胡适之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叙伦智救陈独秀
9
作者
马龙章
出处
《党史纵横》
1990年第1期19-19,共1页
文摘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陈独秀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当时,胡适曾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适的阴谋,拒绝签名,并表达了他与黑暗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他的主张和行动得到了陈独秀的赞同。作为文学院院长的陈独秀,批评了发起签名的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等)。迁校一事就此了结。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
关键词
斗争到底
文学院院长
北大校长
迁校
签名活动
罗家伦
傅斯年
刘
叔
雅
前陈
北大教授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坏学校也出好学生”(外二篇)——黄晖和胡适
毕亮
《黄河》
2016
1
原文传递
2
柏格森生命哲学与郭沫若
毛世全
《郭沫若学刊》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蒋介石拘捕刘叔雅事件
夏侯叙五
《百年潮》
CSSCI
2000
0
原文传递
4
人生狷介说
何鑫业
《杭州(生活品质)》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4
原文传递
6
真知灼见 明辨笃行——读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
少成
《文史杂志》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议今人怎么读古入声字
文史成
《文史杂志》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陈寅恪考对对子的真相
慕容蓝
《文史杂志》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马叙伦智救陈独秀
马龙章
《党史纵横》
199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