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宁宁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67,共4页
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壮族的刘三姐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她不仅享誉全国,而且蜚声海外。有关刘三姐的民间传说、故事、山歌、戏剧、电影、诗歌、小说问世的不下百种,在这些有关刘三姐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几... 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壮族的刘三姐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她不仅享誉全国,而且蜚声海外。有关刘三姐的民间传说、故事、山歌、戏剧、电影、诗歌、小说问世的不下百种,在这些有关刘三姐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几乎没有两个刘三姐形象是相同的,相似的也很少,有差别的倒是很多。显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其形象发生了演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演变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形象 民间文学 形象演变 民间传说 审美意识 刘三姐传说 少数民族文学 劳动人民 反抗斗争 主题思想
原文传递
刘三姐的双重身份——歌仙和巫神 被引量:8
2
作者 黄达武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56-60,共5页
说刘三姐乃巫神,闻者会大吃一惊。这也难怪,解放后,我们重塑刘三姐形象时,均把她当成是劳动人民的希望和化身。把刘三姐搬上舞台,就是要突出传说中富有民主性、革命性的精华,将戏的主题确定为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团结群众、教育群众,跟... 说刘三姐乃巫神,闻者会大吃一惊。这也难怪,解放后,我们重塑刘三姐形象时,均把她当成是劳动人民的希望和化身。把刘三姐搬上舞台,就是要突出传说中富有民主性、革命性的精华,将戏的主题确定为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团结群众、教育群众,跟以莫海仁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作斗争,力求全剧的战斗性,革命性鲜明。在某些同志看来,歌仙刘三姐分明有两个水火不相容的形象,关于她在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双重身份 劳动人民 革命性 山歌 南方社会 理想人物 形象 战斗性 民间传说
下载PDF
刘三姐文化对少数民族女性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光荣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众多女歌手从刘三姐传说和歌谣中获取艺术养料。壮乡歌海造就了刘三姐 ,刘三姐是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代表 ;刘三姐汉语山歌将各族女性引上社会 ;
关键词 刘三姐形象 少数民族 女性生活 影响 歌谣 刘三姐传说 女性形象 山歌 民歌
下载PDF
电影《刘三姐》,创作还是抄袭?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椒粉 铁戈 《法律与生活》 1996年第3期2-6,共5页
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在接到柳州作者的来稿后,我当即写信和乔羽先生取得了联系,希望乔羽先生从另一方面讲讲事情的经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乔羽先生说:双方有协议,不搞报道、不打官司,且正在努力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我本人不会违背... 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在接到柳州作者的来稿后,我当即写信和乔羽先生取得了联系,希望乔羽先生从另一方面讲讲事情的经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乔羽先生说:双方有协议,不搞报道、不打官司,且正在努力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我本人不会违背协议。你们可以先发表他们的文章,等我想发表意见时再和你们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彩调剧 电影文学剧本 柳州市 山歌 刘三姐传说 第三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原作者 创作组
原文传递
刘三姐与岭南文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覃桂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岭南,大至包括今广西、广东以及印支半岛西北部这一区域.新石器晚期,岭南地区就遍布人类活动所留下的踪迹.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四、五万年前的广西"柳江人"以及同期或稍后的广西"荔浦人"...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岭南,大至包括今广西、广东以及印支半岛西北部这一区域.新石器晚期,岭南地区就遍布人类活动所留下的踪迹.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四、五万年前的广西"柳江人"以及同期或稍后的广西"荔浦人"、都安"干淹人"和"九?山人"、桂林"宝积岩人"、柳州"白莲洞人"、柳江"甘前人"、田东"定模洞人"和广东"封开人"等古人类化石.这些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在柳州白莲洞古人类遗址题词云:"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岭南文化 广西玉林 岭南地区 少数民族 山歌 广东阳春 中原地区 民族文化交流 汉语
下载PDF
刘三姐传说的流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普列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0-75,共6页
刘三姐传说流变情况非常复杂。在人们的交流中,刘三姐传说发生着一个走向统一的趋同过程。但由于有关刘三姐的故事、歌谣在人们集体记忆中发生了遗失、变形、衰落的现象,刘三姐的传说也相应经历了一个逐渐遗失、变形和衰落的过程。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趋同化 变异 衰落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中的刘三姐传说 被引量:2
7
作者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31-36,共6页
被尊为"歌仙"的刘三姐,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能适应不同时代人民的要求,成为经久不衰、生命常青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有它从各个侧面透露出来的、具有巨大认知价值的信息,引发后代的学者不断地进行破译和化解... 被尊为"歌仙"的刘三姐,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能适应不同时代人民的要求,成为经久不衰、生命常青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有它从各个侧面透露出来的、具有巨大认知价值的信息,引发后代的学者不断地进行破译和化解,而它的千年传播和辐射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传播学为视角切入,可以从传播要素、传播特点、传播途径和传播启示等方面对刘三姐传说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传播透视 传承保护
原文传递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
8
作者 毛志东 黄秉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3-,82,共2页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毛志东黄秉生/著潘其旭先生的壮学研究博大、精深。博大体现于他参与《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精深体现于《壮族歌圩研究》这部专著之中。潘先生对壮族歌圩的起源,从壮...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毛志东黄秉生/著潘其旭先生的壮学研究博大、精深。博大体现于他参与《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精深体现于《壮族歌圩研究》这部专著之中。潘先生对壮族歌圩的起源,从壮族族源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壮人自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圩 歌圩起源 刘三姐形象 氏族部落 刘三姐传说 壮族历史文化 原始宗教 祭祀活动 文化现象 形式与内容
下载PDF
刘三姐文化的当代表达——基于互联网的语料库词汇数据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源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7,共12页
现代化语境中的"刘三姐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生成了海量的数字民俗资料。基于主题语料库得到的高频词,反映了当代刘三姐文化表达中的"歌谣"核心与"壮族"根脉,在此基础上,文艺作品的主题与文化活动的形式不... 现代化语境中的"刘三姐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生成了海量的数字民俗资料。基于主题语料库得到的高频词,反映了当代刘三姐文化表达中的"歌谣"核心与"壮族"根脉,在此基础上,文艺作品的主题与文化活动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经由核心词关联分析得到的语义网络图,展现了当代刘三姐文化的地域特性以及多样的呈现形式与创作理念。根据聚类计算得到的语义主题,可知刘三姐文化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主题,交织着民众的经济诉求,并根据社会生活变迁与文化交流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平台,完成了相关故事的再创作。借助主题语料库分析方法,结合传统研究路径,可以对民俗文化的原生环境与社会功能进行更具确定性的把握,实现宏观视角下的远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网络文化 语料库 数字民俗 计算机民俗学
原文传递
刘三姐传说与清代文人的“白日梦”
10
作者 陈金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清代文人笔下的刘三姐传说展示的是传统社会文人们的“白日梦”。清代文人通过对民间流传的刘三姐传说的改编,在幻想中满足了成为民间歌王的“野心”,以及对传说中天才歌手刘三姐产生的“性的愿望”。清代文人对刘三姐传说的记述具有重... 清代文人笔下的刘三姐传说展示的是传统社会文人们的“白日梦”。清代文人通过对民间流传的刘三姐传说的改编,在幻想中满足了成为民间歌王的“野心”,以及对传说中天才歌手刘三姐产生的“性的愿望”。清代文人对刘三姐传说的记述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者又不能不注意到清代文献中刘三姐传说的记述者从个人趣味出发生发出的种种想象导致的民间创作面貌的改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保证刘三姐传说研究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清代文人 白日梦
下载PDF
加快发展旅游业 振兴宜州经济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钢武 徐迪克 《市场论坛》 1995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发展旅游业 宜州市 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 旅游开发 旅游产品 刘三姐传说 旅游者 旅行社 地方传统文化
下载PDF
刘三姐传说的文化含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普列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3-95,115,共4页
从语言本身所代表的观念看,刘三姐的传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刘三姐的传说是刘三姐文化建立价值和观念,形成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方式和机制。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文化含义 证明
下载PDF
古代传说文本叙事特点——以刘三姐传说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耀东 刘永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7-102,共6页
民间叙事有其固定的叙事模式,体现为叙事母题的不可随意更改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叙事的"本真性"特点,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众真实的生活。以刘三姐传说为例,在古代文本被整理、记录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民间叙事文本中被加... 民间叙事有其固定的叙事模式,体现为叙事母题的不可随意更改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叙事的"本真性"特点,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众真实的生活。以刘三姐传说为例,在古代文本被整理、记录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民间叙事文本中被加入记录者隐藏的叙事,目的在于重塑与民间叙事不同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声音。因而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叙事、话语和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话语 声音 刘三姐传说
下载PDF
四载功夫深 辞书辟新经——赞曹廷伟编著《广西民间故事辞典》
14
作者 谭达先 《社科与经济信息》 1994年第10期32-34,共3页
最近,吾友著名民间文学家曹廷伟先生编著的约近30万字的《广西民间故事辞典》,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邮赠我一册,读后感到无比喜悦。以省为本位的民间故事辞典,在祖国是头一部,即在外国,同类辞典也属罕见。应该说,它的面世,在中国... 最近,吾友著名民间文学家曹廷伟先生编著的约近30万字的《广西民间故事辞典》,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邮赠我一册,读后感到无比喜悦。以省为本位的民间故事辞典,在祖国是头一部,即在外国,同类辞典也属罕见。应该说,它的面世,在中国故事学界有开拓性,在编纂上学术水平较高,大大促进了广西民间故事学的研究工作的发展。四载功夫深,辞书辟新径,结出此空前的学术硕果,嘉惠同道不少,特向曹先生致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廷伟 刘三姐传说 神话世界 地方风物传说 民间寓言 丁乃通 苗族神话研究 中国神话研究 研究工作
下载PDF
钟敬文与中国民间文艺学
15
作者 启霞 《文史杂志》 1993年第3期2-4,共3页
钟敬文先生(1903年出生),广东海丰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现为顾问)。 钟敬文从事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研究、编辑和教学工作长达60余年。他的学术思想、治学生涯以及治学方法,在... 钟敬文先生(1903年出生),广东海丰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现为顾问)。 钟敬文从事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研究、编辑和教学工作长达60余年。他的学术思想、治学生涯以及治学方法,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大力研究与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中国民间文艺 中国学术史 民俗学家 地方传说 治学方法 女娲补天 刘三姐传说 师范大学教授 北大歌谣研究会
下载PDF
论风俗与民间艺术
16
作者 温何根 谢基贤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6-61,共6页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劳动人民生活与文化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科学。而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学艺术,它包括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说唱、戏剧、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游艺、...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劳动人民生活与文化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科学。而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学艺术,它包括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说唱、戏剧、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游艺、工艺等。英国博尔诺认为民间艺术属于民俗学的组成部分,欧洲许多学者则把“民俗学”和“民间文艺”作为同义语来看待和使用。以我们的看法,风俗和艺术都是文化的物化现象,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不少的民间艺术,并不成其为风俗,也有不少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音乐 撒帐歌 兴国山歌 博尔诺 生殖器崇拜 马克思主义观点 刘三姐传说 傩戏 方相氏 神话故事
下载PDF
论刘三姐传说“化石”主题的生殖崇拜意蕴
17
作者 林丽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10,共4页
刘三姐传说中化石主题的文化意蕴是生殖崇拜,在生殖崇拜文化中,又体现为对生命繁衍的渴求和对农业丰饶的崇拜,刘三姐化石主题主要体现为对后者的崇拜。普遍性的化石主题成为解开刘三姐文化生命力之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化石主题 生殖崇拜
下载PDF
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节选)
18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刘三姐是壮族的传奇人物,是壮家女性智慧的化身,是广西歌海的代表,享有"歌仙"的美誉。刘三姐山歌大体分为身世歌、生活歌、爱情歌、游历歌等等,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内容体现了...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刘三姐是壮族的传奇人物,是壮家女性智慧的化身,是广西歌海的代表,享有"歌仙"的美誉。刘三姐山歌大体分为身世歌、生活歌、爱情歌、游历歌等等,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内容体现了壮族的风俗、品格和生活方式,其曲调和语式,也洋溢着壮民族的特色。与三秀才对歌是刘三姐传说中的经典情节,本篇节选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原文传递
“刘三姐”——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结出的硕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宁宁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刘三姐”是岭南壮汉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过程中结出的文化硕果。在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山歌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壮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汉族文化对当时壮族方方面面的影响。从有关刘三姐的传说、山歌、故事的表现... “刘三姐”是岭南壮汉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过程中结出的文化硕果。在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山歌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壮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汉族文化对当时壮族方方面面的影响。从有关刘三姐的传说、山歌、故事的表现形式看,壮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吸收融合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文化 民族文化 汉族文化 文化交融 刘三姐”故事 刘三姐传说 山歌 社会生活 风俗习惯 伦理道德 表现形式
原文传递
钟敬文:永远的诗人
20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17,共1页
钟敬文:永远的诗人文/黎子“少数民族文学就象海洋一样宽阔。”———钟敬文“我死后,墓碑上不要写民俗家,也不要写其他的头衔,只写‘诗人钟敬文’就可以了。”本世纪中国最知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他的书房中对几个与他相隔整... 钟敬文:永远的诗人文/黎子“少数民族文学就象海洋一样宽阔。”———钟敬文“我死后,墓碑上不要写民俗家,也不要写其他的头衔,只写‘诗人钟敬文’就可以了。”本世纪中国最知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他的书房中对几个与他相隔整整两代人的年轻人这样笑谈生死。其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民俗学 民俗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 大众文化 刘三姐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