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研究 被引量:87
1
作者 田长海 张守帅 +1 位作者 张岳松 姜昕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共6页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完全不同于普速铁路。根据高速铁路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和CTC的技术特点,遵循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在不考虑延续进路条件下,分析确立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完全不同于普速铁路。根据高速铁路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和CTC的技术特点,遵循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在不考虑延续进路条件下,分析确立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检算我国高速铁路可实现的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分析影响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检算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列车运行速度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守帅 田长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针对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高速列车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限速运行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时坡度、列车运行速度、监控制动距离、闭塞分区长度以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这5个参数... 针对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高速列车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限速运行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时坡度、列车运行速度、监控制动距离、闭塞分区长度以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这5个参数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下坡道越大越长、列车运行速度越高,监控制动距离就越长,要求的闭塞分区长度也越长;监控制动距离及闭塞分区越长,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也越长;因此按照目前CTCS-2级列控系统的控车条件,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要同时实现设计的列车运行速度和追踪间隔时间是困难的。进一步对CTCS-2级列控系统的参数配置进行分析,确定列控系统的线路坡度取整及计算的监控制动距离冗余过大也是导致高速列车在长大下坡地段限速和难以实现设计追踪间隔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规范列控车载设备制动参数的取值及监控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列控系统的线路坡度偏安全侧取整及归档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长大下坡道 列车运行速度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监控制动距离 坡度取整 列控系统
下载PDF
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 被引量:16
3
作者 贺广宇 郜新军 +2 位作者 李一楠 郑理华 程剑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为了检算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长度与列控系统的符合性,设计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采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Node.js和Koa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My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构建B/S架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 为了检算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长度与列控系统的符合性,设计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采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Node.js和Koa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My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构建B/S架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列车运行仿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闭塞分区检算和统计分析5个功能模块。其中,列车运行仿真模块为牵引计算平台的核心,由线路信息、列车动力学模型、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和速度控制组成;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具备列车超速防护功能,根据移动授权和列车速度距离信息生成允许速度和制动指令,实现列车运行仿真的闭环处理。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列控工程数据和CRH3A型动车组参数进行列车牵引计算,得到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验证闭塞分区设计长度满足列控车载设备制动距离要求。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用于闭塞分区长度符合性检算,从而验证闭塞分区设计与列控系统的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牵引计算平台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列控车载设备 制动曲线 闭塞分区 高速列车
下载PDF
基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高速动车组制动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欣 邵林 +1 位作者 邵军 杨伟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4,共6页
分析由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车站通过间隔时间和车站到达间隔时间确定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对高速动车组制动能力的要求,以六段式参数配置优化模型(TDE0模型)设定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制动减速度曲线为基础,提出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 分析由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车站通过间隔时间和车站到达间隔时间确定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对高速动车组制动能力的要求,以六段式参数配置优化模型(TDE0模型)设定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制动减速度曲线为基础,提出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和追踪间隔时间要求为目标、按TDE0模型算法逆步骤计算高速动车组制动能力的方法;并对计算结果用紧急制动距离、黏着、减速度和热负荷指标进行校核,用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运行速度等级和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车站到达间隔时间对高速动车组制动能力的要求更高,即车站到达间隔时间是限制全线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建议在相关标准中,对不同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的最大常用制动能力做出统一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力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制动距离 常用制动 紧急制动 高速动车组 运输能力
下载PDF
基于区间速度控制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鲁工圆 沈子力 +1 位作者 彭其渊 王超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7,共9页
大型车站的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列车追踪间隔的限制要素。以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为目的,在接近车站的指定闭塞分区实施速度控制,引导列车通过分段制动的方式,平衡其区间和到达间隔时间,从而优化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 大型车站的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列车追踪间隔的限制要素。以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为目的,在接近车站的指定闭塞分区实施速度控制,引导列车通过分段制动的方式,平衡其区间和到达间隔时间,从而优化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到达间隔时间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分析速度控制值和速度控制位置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并总结相关规律。以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了一、二、三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下列车区间、到达间隔时间以及区间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了较优的区间速度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速度控制方案能够显著优化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在仿真试验中最多可压缩到达间隔时间近8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区间速度控制 Anylogic仿真
下载PDF
我国与日本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参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琪根 邢二平 +1 位作者 李竹君 毛保华 《中国铁路》 2016年第10期53-56,共4页
以我国高速铁路线路A和B及日本高速铁路线路东北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的实际运行图为基础,分析两国4线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参数,包括各区间分时段行车密度;分析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总体分布,按种类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论指出两国部分高速... 以我国高速铁路线路A和B及日本高速铁路线路东北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的实际运行图为基础,分析两国4线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参数,包括各区间分时段行车密度;分析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总体分布,按种类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论指出两国部分高速铁路线路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安全裕量预留、低谷时段较低的列车开行频率及车站规模大导致的咽喉区长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通过能力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日本铁路
下载PDF
面向追踪间隔压缩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空轨迹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鲁工圆 王超宇 +3 位作者 沈子力 李力 张守帅 彭其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8,共9页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影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除设备因素外,追踪间隔时间也受列车运行时空轨迹影响。以足够小的到达和区间追踪间隔作为严格约束,以最短区间运行时分为目标,提出了准移动闭塞条件下的列车运行时空轨迹优化模型,...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影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除设备因素外,追踪间隔时间也受列车运行时空轨迹影响。以足够小的到达和区间追踪间隔作为严格约束,以最短区间运行时分为目标,提出了准移动闭塞条件下的列车运行时空轨迹优化模型,为在列车最优时空轨迹基础上分析追踪间隔时间影响因素及压缩措施提供支撑。以上海虹桥站为例,进行数值计算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有效性;分析了后行列车进站信号再开放过程和线路条件对追踪间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列车时空轨迹优化,以很小的区间运行时分代价实现追踪间隔时间压缩,实验场景中的最佳结果算例在区间运行时间延长小于3%的情况下,将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至13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准移动闭塞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的优化研究
8
作者 辛亚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提前减速的方法,提出基于目标速度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策略,根据前车进站后的运行时间、CTC办理接车进路时间与后车制动时间的大小关系,分2种情况建模分析列车追踪进站过程,推导出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算法。最后,用软件仿真分析不同线路条件、不同列车制动性能和不同咽喉区长度下优化后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缩短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从而为高速铁路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提前减速 目标速度
下载PDF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分解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江明 张万强 张嘉扬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综合考虑列车性能、线路条件、信号系统、运输作业等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因素,深入分析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将其分解为列车性能运行时间、线路条件附加运行时间、信号附加运行时间和其他附加运行时间,给出各运行时间及其对列车... 综合考虑列车性能、线路条件、信号系统、运输作业等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因素,深入分析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将其分解为列车性能运行时间、线路条件附加运行时间、信号附加运行时间和其他附加运行时间,给出各运行时间及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贡献率的定义。以CR400BF型动车组及其运行参数为例,采用仿真计算软件计算不同运行速度、不同坡度、不同闭塞分区长度等组合条件下各运行时间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贡献率,定量分析各因素及其组合对不同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对于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和通过追踪间隔时间,运行速度较低时主导因素为信号系统,运行速度较高时主导因素为列车性能;对于出发追踪间隔时间和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主导因素为线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通过能力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影响因素 贡献率
下载PDF
ITC模式下地铁列车单/双线出段能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琴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4年第4期67-72,共6页
主要以地铁十四号线马泉营车辆段为例,分析比较ITC模式下列车自车辆段停车库内采用单线出段和双线出段两种运行组织方式下的出段能力。
关键词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地铁列车 车辆段 单线出段 双线出段
下载PDF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娟 康随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24,共4页
针对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使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列车追踪间隔偏大的问题,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算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列车运行追踪间隔时间的本质因素,提出了基于提前减速法的追踪间隔时间优... 针对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使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列车追踪间隔偏大的问题,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算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列车运行追踪间隔时间的本质因素,提出了基于提前减速法的追踪间隔时间优化方法。以兰州地铁1号线线路数据为例,对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得出了相应的追踪间隔-距离曲线图。仿真结果表明,提前减速方法能很好地优化线路中关键区段的追踪间隔偏大的问题,提高了整条线路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优化策略 仿真分析
下载PDF
高速铁路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栋 彭其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104,共9页
线路条件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机制,在阐述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线路附加阻力和因线路条件导致的限速运行是线路条件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线路条件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机制,在阐述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线路附加阻力和因线路条件导致的限速运行是线路条件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2个方面,通过探讨线路附加阻力对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推导出限速运行下的列车追踪过程与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不同线路附加阻力与限速运行下的各类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检算结果,得到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规律,为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以及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线路条件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限速运行 检算
下载PDF
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长海 姜博 +3 位作者 赵建勋 张守帅 盛天一 王亚楠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共9页
普速铁路列车均装备了速度连续控制模式的LKJ设备,分析列控系统对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影响,提出自动闭塞区段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新的计算方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车站、信号和列车编组等参数,根据相关规范和行车规则分别... 普速铁路列车均装备了速度连续控制模式的LKJ设备,分析列控系统对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影响,提出自动闭塞区段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新的计算方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车站、信号和列车编组等参数,根据相关规范和行车规则分别计算生成160 km/h旅客列车和90 km/h货物列车LKJ常用制动曲线,据此拟合的旅客列车司机操纵曲线在减压量90、100 kPa的制动曲线之间,货物列车司机操纵曲线在减压量70、80 kPa的制动曲线之间,证明拟合的司机操纵曲线符合列车实际运行情况,可运用相应减压量仿真牵引计算过程检算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主要受列车出发追踪间隔时间和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限制,旅客列车可以实现5 min,货物列车在咽喉区400 m车站可实现7 min,在咽喉区800 m车站可实现7 min 30 s,表明采用LKJ速度连续控车模式对压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提高线路通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连续速度控制模式计算列车间隔时间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速度连续控制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实现大秦线年运量2亿吨目标的措施探讨
14
作者 朱卫国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1-32,共2页
针对大秦线开行 2 万吨重载列车和实现年运量 2 亿 t 的发展目标,在分析大秦线现状的基础上,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阐述了在提高列车牵引定数的同时应考虑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等影响因素的观点,并对大秦线的改造提出了建设性... 针对大秦线开行 2 万吨重载列车和实现年运量 2 亿 t 的发展目标,在分析大秦线现状的基础上,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阐述了在提高列车牵引定数的同时应考虑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等影响因素的观点,并对大秦线的改造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输送能力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货运量 线路改造 重载列车 列车开行方案 列车牵引定数 年运量 货物运输
下载PDF
虹桥站到发线运用对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槿仪 彭其渊 周芳如 《综合运输》 2021年第6期28-35,共8页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影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大小的因素中,车站到发线运用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关键节点——虹桥站为研究背景,分析一次解锁和分段解锁条件下到发线运用对...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影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大小的因素中,车站到发线运用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关键节点——虹桥站为研究背景,分析一次解锁和分段解锁条件下到发线运用对列车到达追踪和出发追踪间隔的影响机理;基于CTCS-3列控系统技术特点及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原理,对虹桥站不同到发线运用方案下的列车到达和出发追踪间隔时间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到发线运用通过影响列车在车站的走行距离和进路解锁时机进而影响列车到达和出发追踪间隔时间。采用分段解锁条能够有效压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且其效果与到发线运用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上海虹桥站
原文传递
市域铁路最大坡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敬春 《中国铁路》 2018年第8期24-27,共4页
最大坡度作为市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其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铁路工程投资,还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产生影响。在确定市域铁路最大坡度时,需要考虑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等工程条件的制约,还要符合市域铁路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 最大坡度作为市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其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铁路工程投资,还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产生影响。在确定市域铁路最大坡度时,需要考虑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等工程条件的制约,还要符合市域铁路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为满足市域铁路规划建设需要,根据市域铁路动车组的牵引和制动性能,从满足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角度分析提出最大坡度值及其对应坡段长度的匹配建议,为市域铁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最大坡度 动车组 坡段长度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下载PDF
南京南站到发线运用方案对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芳如 彭其渊 潘槿仪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1年第2期25-36,共12页
本文基于车站进路一次解锁及分段解锁的不同情况,重点研究了南京南站到发线运用方案对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出发及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在分析到发线运用方案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南京南站所有到发线运用方案下的列车... 本文基于车站进路一次解锁及分段解锁的不同情况,重点研究了南京南站到发线运用方案对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出发及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在分析到发线运用方案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南京南站所有到发线运用方案下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进行检算。检算结果表明:到发线运用方案主要影响进路分段解锁下的南京南站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通过合理安排进路分段解锁情况下的到发线运用方案可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达4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南京南站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方案 分段解锁
下载PDF
120km/h货车牵引质量的选择
18
作者 郭锴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05年第2期21-22,26,共3页
本文对货车提速后的牵引质量选取需考虑的因素一一进行分析,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供设计和运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 货车 牵引质量 机车功率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坡度 输送能力 路网协调性 编组站能力 到发线 有效长度
下载PDF
杭衢铁路(建衢段)区间闭塞分区划分及检算
19
作者 王秋燕 《铁道建筑技术》 2019年第S02期242-244,248,共4页
区间闭塞分区划分与检算是高速铁路线路设计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划分结果直接影响线路运输能力、动车组行车安全及项目工程投资.本文以新建杭州至衢州铁路(建衢段)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技术标准为基础,根据高速铁路区间闭塞分区划... 区间闭塞分区划分与检算是高速铁路线路设计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划分结果直接影响线路运输能力、动车组行车安全及项目工程投资.本文以新建杭州至衢州铁路(建衢段)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技术标准为基础,根据高速铁路区间闭塞分区划分及检算相关规定,以满足行车安全、尽量缩短追踪间隔时间以提高线路运输能力、最大程度节省工程投资为原则,结合动车组、车载设备(ATP)等运营设备的不同特性,对全线区间闭塞分区进行划分,并对其制动距离和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进行符合性检算,以此指导下序设计,为项目的建设运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间闭塞分区 制动距离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下载PDF
基于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彭其渊 王超宇 鲁工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续追踪运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信号补偿时间的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求解算法,求解不同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以上海虹桥站高速场为例,对所有到发线组合方案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股道组合方案对应的关联道岔越少,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关联道岔相同时,后车接车进路越短,前车接车进路越长,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前车股道确定时,最优的后车股道方案比最劣方案可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30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列车进路 分段解锁 列车运行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