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认罪认罚案件从宽处理的实体法依据——兼议刑事诉讼法修正与刑事实体规范的关系 |
黄京平
|
《人民检察》
|
2018 |
10
|
|
2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反思与路径完善——基于北京试点的观察 |
吴小军
|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3
|
电子数据收集应当被纳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 |
陈永生
张睿
|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理念嬗变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
吴丹红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0 |
1
|
|
5
|
评析与前瞻:刑诉法修正案对程序抗诉的立法完善 |
宋燕敏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6
|
公安刑事执法研究——以刑诉法修正为视角 |
闫永黎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
2013 |
0 |
|
7
|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解释和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
万毅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2
|
|
8
|
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新成就和新期待 |
陈光中
肖沛权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1
|
|
9
|
“侦查”定义的修改与监察调查权 |
程雷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0
|
|
10
|
“曲意释法”现象批判——以刑事辩护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
万毅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6
|
|
11
|
监视居住制度评析——以2011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为视角 |
李钟
刘浪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5
|
|
12
|
解读“技术侦查”与“乔装侦查”——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中心的规范分析 |
万毅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9
|
|
13
|
论诱惑侦查的合法化及其底限——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1条释评 |
万毅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14
|
新刑诉法视域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
郑丽萍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15
|
建立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邓思清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30
|
|
16
|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与发展——2011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评介 |
樊崇义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5
|
|
17
|
技术侦查证据使用问题研究 |
王新清
姬艳涛
|
《证据科学》
CSSCI
|
2012 |
22
|
|
18
|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 |
左卫民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9
|
再审程序的理解与适用——兼评《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 |
陈卫东
杜磊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20
|
如何打造具有法理合理性的刑事诉讼法——审思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
左卫民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