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制结构与收入差距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福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4,共6页
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调节的关系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税制方面提出促进收入分配... 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调节的关系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税制方面提出促进收入分配调节的五项建议:一是建立直接税(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二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强化流量收入分配调控;三是完善财产税体系,加强对社会财富分配调节;四是合理确定间接税负担,避免间接税在加剧企业两极分化而对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最后,以负所得税理念为指导,通过补"低收入者"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差距 分配调节
下载PDF
并立型分类综合个人所得税制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席卫群 《涉外税务》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未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方向是分类综合的税制模式基本已成理论界共识。本文认为,近中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应为财政收入和分配调节功能并举,宜采用并立型的分类综合个人所得税模式,并就具体的税制设计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方案。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分类综合所得税 财政收入 分配调节
原文传递
以再分配调节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学良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6,共2页
再分配调节对于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至关重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再分配调节对于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 再分配调节对于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至关重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再分配调节对于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分配结构 分配调节 橄榄型 共同富裕 培育 内在要求
原文传递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比较及我国税制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萍 《江汉学术》 201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我国近十年基尼系数均高于国际警戒线,巨大的贫富差距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税种,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对个税课税模式优劣的比对,结合我国的国情,可推导出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是... 我国近十年基尼系数均高于国际警戒线,巨大的贫富差距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税种,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对个税课税模式优劣的比对,结合我国的国情,可推导出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是我国个税的最优选择。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分类课税模式调节作用,可知征税范围覆盖不全、差别税率设置不尽公允、费用扣除标准设计未能贯彻量能负担原则等方面原因,导致个税的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微弱。我国可通过个税课税模式向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转换,并对该模式下税收征管配套措施的完善,包括增强纳税人纳税意识、建立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完善个人纳税申报制度、严格执行代扣代缴制度、全面实施个人资产实名登记制、全面实施个人资产实名登记制以及提高个人报酬货币化程度等,并付之于实践,达到完善税制、有效发挥税收的作用,同时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制模式 分配调节 优化选择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之选择——基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税收公平的考虑 被引量:3
5
作者 叶玲静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虽然我国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国际警戒线,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税种,我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难以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且不... 虽然我国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国际警戒线,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税种,我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难以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且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迫在眉睫。基于调节收入分配和税收公平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选择分类综合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制模式 分配调节 税收公平
下载PDF
探索数字税 调节数据收益再分配
6
作者 胡拥军 高聚辉 《中国信息界》 2023年第1期28-30,共3页
从政府调节再分配的一般性制度与数据要素收益再分配的特殊性政策出发,加快研究探索数字税是发挥政府调节数据收益再分配的必然趋势。建立健全数据要素收益的再分配调节制度对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业和地区间公平性、促进数字经... 从政府调节再分配的一般性制度与数据要素收益再分配的特殊性政策出发,加快研究探索数字税是发挥政府调节数据收益再分配的必然趋势。建立健全数据要素收益的再分配调节制度对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业和地区间公平性、促进数字经济良性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更好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导调节作用。逐步建立保障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体制机制,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和相对弱势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分配 要素收益 政府调节 经济发展成果 经济发展过程 弱势群体 分配调节 经济良性发展
下载PDF
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税制模式比较及我国的税制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璐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第20期145-146,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步加快,贫富差距及个人收入情况都被列入重要国情当中。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0警戒线,达到了0.47,城乡收入相差18倍。由此说明,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呈现两极化态势,并且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所以,中央...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步加快,贫富差距及个人收入情况都被列入重要国情当中。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0警戒线,达到了0.47,城乡收入相差18倍。由此说明,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呈现两极化态势,并且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所以,中央政府科学地调节收入分配,减缓贫富差距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个人所得税作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税种之一,承担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能。从世界各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分类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实行得较早,后被部分国家演进为综合所得税制。目前实行分类所得税制的国家已经不多,大多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征管制度不大健全的国家。而经济发达、征管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则多实行综合所得税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制模式 分配调节 税制选择
下载PDF
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消费主导性及其意义
8
作者 张振林 《前沿》 2002年第12期50-52,共3页
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以“消费”为主导。承认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消费主导性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坚持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消费主导性 ,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关键词 社会物质 再生产过程 消费主导性 分配调节 消费者主权
原文传递
容积30m^2下喷式焦炉加热用煤气的分配调节
9
作者 韩冬 《国外炼焦化学》 1993年第6期355-357,共3页
关键词 炼焦炉 煤气 分配调节
下载PDF
优化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之理论思考
10
作者 巫建国 李爽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侧重探求怎样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一般规律。站在"超经济"角度比较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系统分析百年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理论演进及内在科学性;系统阐述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般规律;系统研究在... 本文侧重探求怎样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一般规律。站在"超经济"角度比较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系统分析百年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理论演进及内在科学性;系统阐述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般规律;系统研究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必须把握的主导矛盾与制度设计的要点,力求构筑理论与制度的思维性新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调节 机制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下载PDF
基于宏观政策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11
作者 刘继红 《唯实》 2011年第8期123-127,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调节我国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宏观上要把握四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调节我国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宏观上要把握四点:加强对教育和财产分配的调控,促进起点公平;改革再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经济发展政策向低收入者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 收入差距 分配调节
下载PDF
房产税改革目的性反思与制度重塑
12
作者 张旭光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房产税改革应以遏制非理性住房需求,回归房屋居住本能为出发点,以收入分配调节为目标。沪渝两地试点为房产税改革做出有益探索,但仍存在改革目的性不明确问题。援用补偿原则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在衡量房产税改革的社会经济效益基础上... 房产税改革应以遏制非理性住房需求,回归房屋居住本能为出发点,以收入分配调节为目标。沪渝两地试点为房产税改革做出有益探索,但仍存在改革目的性不明确问题。援用补偿原则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在衡量房产税改革的社会经济效益基础上,应在房产税制选择中进一步明确收入分配调节、社会经总福利提升方面的功能。在定位明晰基准上,以目的性为指引,贯彻税收公平理念,对房产税制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调整、免税优惠等税制因素做出体系性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 分配调节 税制改革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制度与机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点
13
作者 王宪章 王迟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8,共4页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解决我国改革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口。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是:财...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解决我国改革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口。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是:财政职能定位不清,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并存;财政分配秩序不规范,财政运行过程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财政监督力度不足;财政预算管理不科学等。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点:应强力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与公共财政管理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 公共财政 政府职能 分配调节
原文传递
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分析研究——以我国城镇居民支出结构为考察基础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剑锋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25,共12页
文章提出了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因素分析,推证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判别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以城镇居民为目标群体,加工整理了我国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数据,对我国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 文章提出了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因素分析,推证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判别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以城镇居民为目标群体,加工整理了我国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数据,对我国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文章利用理论分析部分得到的判别规则,结合实证分析中得到的一些计算结果,提出了完善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政策制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转税待遇 支出收入比 个人收入分配调节 流转税负水平
下载PDF
房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机理、条件与改革方向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潇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38-45,共8页
房产税在影响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同时,还通过转移支付来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和公共服务,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房产税收入用于转移支付、税制设计与住房供应体系形成良性耦合、税基宽泛、税率合适、计税依据合理以及法律保障等是房... 房产税在影响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同时,还通过转移支付来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和公共服务,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房产税收入用于转移支付、税制设计与住房供应体系形成良性耦合、税基宽泛、税率合适、计税依据合理以及法律保障等是房产税有效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条件。调节收入分配是我国房产税改革的重要目标。虽然从沪、渝房产税试点改革实践看,房产税整体上尚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但不能以此否定房产税所具备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目前,税基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房产估价等配套措施不成熟是制约我国房产税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也是房产税进一步改革的方向。要积极推进房产税扩围改革,并尽快实现以房屋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不断增强房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 收入分配差距 收入分配调节 转移支付 住房供应体系 房产税扩围 住房保障体系 税制设计
下载PDF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克和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主要税种,是贯彻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虽几经合并与改革,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际税收现状等角度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诸如课税模式老化、边际税率过高、课税项目划分不清、计征方...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主要税种,是贯彻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虽几经合并与改革,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际税收现状等角度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诸如课税模式老化、边际税率过高、课税项目划分不清、计征方法和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征管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采取综合税制、单一税率、以家庭为计税单位、重新界定征税范围、改进征管手段等政策措施,以使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社会分配调节 市场经济 综合税制 单一税率 计税单位
原文传递
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有效性的一个验证——以对我国职工工薪所得数据的模拟为基础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剑锋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2,43,共3页
在目前的公开资料中,并没有可以反映职工工资薪金所得分布全貌的数据。一个较为现实而且可行的途径,只能是根据一些已经掌握的关于总体的先验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和推断。我国现行的对工薪所得课税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结构... 在目前的公开资料中,并没有可以反映职工工资薪金所得分布全貌的数据。一个较为现实而且可行的途径,只能是根据一些已经掌握的关于总体的先验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和推断。我国现行的对工薪所得课税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结构,与职工工薪所得分布的实际状况具有明显的不匹配现象。在我国工薪所得课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的设计上,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最大限度地获取工薪所得分布的相关信息;(二)适当合并税收级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薪所得数据的模拟 超额累进税率结构 个人收入分配调节
下载PDF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小映 《中国土地》 2005年第12期7-8,共2页
●以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身份相挂钩,长期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双轨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土地所有的“二元”、“双轨”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使城乡两个... ●以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身份相挂钩,长期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双轨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土地所有的“二元”、“双轨”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使城乡两个土地市场接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可以先改革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再改革增量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同时,应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的土地收益分配调节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完善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制度,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吸收公众参与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市场化改革 土地所有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用途管制 城乡分割 分配调节机制 制度改革 管理制度 居民身份
下载PDF
经济增长转型中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泰岩 崔万田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转型 收入分配调节 社会经济生活 焦点问题 消费需求 支付能力 政策边界 科学依据 才能
原文传递
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培勇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2,共2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勾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税收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的主要手段,位居基本经济制度系列。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勾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税收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的主要手段,位居基本经济制度系列。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然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其中,就包括位居基本经济制度系列的税收制度。因而,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走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新发展阶段 税制建设 税收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和完善 分配调节机制 四中全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