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展演、异化:青年亚文化社群的话语权“假象”
1
作者 张孟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7期123-125,共3页
话语是一个群体前台意识的呈现和行为的“预兆”表征,新媒体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社群话语的展演从早期Y世代的激愤、进取已经下沉到Z世代的戏谑、随性,与此同时展演舞台却在数字化地球村中拓展到了最大范围,青年亚文化社群的“话语权”意... 话语是一个群体前台意识的呈现和行为的“预兆”表征,新媒体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社群话语的展演从早期Y世代的激愤、进取已经下沉到Z世代的戏谑、随性,与此同时展演舞台却在数字化地球村中拓展到了最大范围,青年亚文化社群的“话语权”意识凸显。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少数青年出现了身份认同、孤独症等心理表征,因此他们在数字化社会中“抱团取暖”,通过文本建构多重身份,组成“分众化社会”,社群成员通过文本和规则塑造“圈内人”和“圈外人”的身份标识,在自身领域似乎取得了绝对的话语权。文章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法,分析亚文化社群在资本力量裹挟下,社群群体进行的“展演”往往会成为资本实现自身目标的催化剂,是资本获利的强大助推器,并得出这部分青年粉丝群体被赋予的话语权实质上是一种假象,其权重以及使用方式还需考量的结论。同时这部分青年粉丝群体本身在追求自身认同、建构话语空间的同时也呈现出了断裂式的群体关系,进行着矛盾化的群体表达,在数字化社会和资本裹挟下成长起来的这部分青年呈现出异化的生存状态。文章旨在为深入了解这部分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活状态和心理环境提供独特的视角。此外,亚文化社群“风格化的话语权展演”可能导致行为上的变化,也有可能导致“刻板印象”的消除,给予人们应随时关注亚文化社群是否良性内循环的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话语空间 文本实践 话语权 分裂异化
下载PDF
家园的失落与构建——探寻《已知世界》中的空间隐喻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婷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57-61,共5页
美国作家爱德华·P·琼斯的《已知世界》是继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之后又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蓄奴题材小说。其中以南方种植园为背景的家园空间,在内战前夕处于分裂和回归异化的阴影之下,虽然在"第三空间"中,边... 美国作家爱德华·P·琼斯的《已知世界》是继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之后又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蓄奴题材小说。其中以南方种植园为背景的家园空间,在内战前夕处于分裂和回归异化的阴影之下,虽然在"第三空间"中,边缘阶层以其开放视角构建了多元包容的家园意象,但琼斯对结尾的开放和模糊处理,仍延续了对空间焦虑及其蕴含的生产及社会关系隐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意象 第三空间 分裂异化 开放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