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467
1
作者 渠敬东 周飞舟 应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27,共24页
借由政治经济学所生发出来的社会学视角,中国30年改革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最初的十年形成的是以双轨制为核心机制的二元社会结构;1990年代开始的全面市场化及分税制改革确立了市场与权力、中央与地方以及社会分配的新格局;进入新... 借由政治经济学所生发出来的社会学视角,中国30年改革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最初的十年形成的是以双轨制为核心机制的二元社会结构;1990年代开始的全面市场化及分税制改革确立了市场与权力、中央与地方以及社会分配的新格局;进入新世纪后,行政科层化的治理改革得以实行,并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根本机制。由此,改革前的总体性支配权力为一种技术化的治理权力所替代,从中可以理解"中国经验"的独特意味,并洞悉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支配 双轨制 分税制 科层制 技术治理
原文传递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被引量:769
2
作者 周飞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15,共16页
分税制并没有有效地均衡地区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区域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分税制带来的集权效应引起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在这种形势之下,地方政府开始积极从预算外、尤其是从土地征收中为自己聚集财力,“城市化”... 分税制并没有有效地均衡地区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区域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分税制带来的集权效应引起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在这种形势之下,地方政府开始积极从预算外、尤其是从土地征收中为自己聚集财力,“城市化”开始成为地方政府的新增长点。由此,分税制集权化的改革带来了一个意外后果,即形成了一种“二元财政”结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分税制 县乡财政
原文传递
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 被引量:531
3
作者 贾康 白景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9,共7页
发生在中国的县乡财政困难 ,是社会结构转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积累的矛盾在基层政府理财上的反映 ,与政府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现存问题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滞后有密切关系。本文在重点分析中国基层财政困难加剧的三个... 发生在中国的县乡财政困难 ,是社会结构转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积累的矛盾在基层政府理财上的反映 ,与政府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现存问题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滞后有密切关系。本文在重点分析中国基层财政困难加剧的三个财政体制性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配套改革、调整政府体制和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三条建议 :( 1 )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 ;( 2 )按“一级政权 ,一级事权 ,一级财权 ,一级税基 ,一级预算 ,一级产权 ,一级举债权”思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同时健全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 ,完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 ;( 3 )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区域和基层政府辖区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乡财政 财政体制 创新 分税制 中国 市场经济 财权划模式
原文传递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 被引量:566
4
作者 周飞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共37页
分税制改革之后,随着"两个比重"的提高,各种财政资金开始以"专项"和"项目"的方式向下分配,而且这正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支出手段。本文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体制进行了介绍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个义务教育... 分税制改革之后,随着"两个比重"的提高,各种财政资金开始以"专项"和"项目"的方式向下分配,而且这正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支出手段。本文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体制进行了介绍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个义务教育的案例来分析这种专项化的资金在基层社会的分配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发现,项目和专项资金并非像上级部门预想的那样有效率,相反还会出现许多意外后果。此外,过于依赖项目和专项,最终反而使资金难以实际到达农村基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资金 项目 转移支付 中央地方关系 分税制 国家和农民 农村义务教育
下载PDF
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 被引量:534
5
作者 孙秀林 周飞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59,205,共20页
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发掘。地方政府行为受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影响,尤其受分税制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集中财权使地方政府逐渐走向以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为主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 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发掘。地方政府行为受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影响,尤其受分税制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集中财权使地方政府逐渐走向以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为主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土地财政;利用省级的年度数据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无论如何评价以土地财政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与财政包干制相比,分税制都是一个理性化的制度变革,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稳定互动框架,而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扩张模式是这次改革的意外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分税制 中央与地方关系
原文传递
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 被引量:409
6
作者 陈抗 AryeL.Hillman 顾清扬 《经济学(季刊)》 2002年第1期111-130,共20页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分配财政资源的不同方式会引起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和行为的重大变化。本文构建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并且采用省级数据来说明在90年代中期伴随分税制而来的财政集权如何加剧了地方政府从“援助之手”到“...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分配财政资源的不同方式会引起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和行为的重大变化。本文构建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并且采用省级数据来说明在90年代中期伴随分税制而来的财政集权如何加剧了地方政府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的行为转变。研究发现,虽然中央政府从财政集权中受益,预算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却因地方政府的行为变化而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财政集权 分税制 中国 时政收入 行为模型
原文传递
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 被引量:234
7
作者 周飞舟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89,共13页
理解城市扩张、土地开发和土地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以西部某一个城市的某区为例,文章从对该区的税收和财政情况的分析发现,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及其带动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兴盛是城市扩张的... 理解城市扩张、土地开发和土地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以西部某一个城市的某区为例,文章从对该区的税收和财政情况的分析发现,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及其带动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兴盛是城市扩张的核心内容,而这些也构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支柱,因而大兴土木现象的背后是政府的土地财政。然而,土地财政并不会必然地促进地方政府将收入大量用于公共服务。从长远来看,这三者之间的过密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土地财政 城市化 分税制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67
8
作者 杜雪君 黄忠华 吴次芳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采用1998—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2)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3)土地财政对经济增... 本文采用1998—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2)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3)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是土地财政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正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提高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率;(3)规范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土地出让金 分税制
原文传递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 被引量:113
9
作者 贾康 阎坤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3-37,共5页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的贯彻和延伸。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在当前具有明显的迫切性。本报告认为,在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尚不可能一下作出大改革的情况下,将近期目标定位在缓...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的贯彻和延伸。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在当前具有明显的迫切性。本报告认为,在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尚不可能一下作出大改革的情况下,将近期目标定位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调动地方各级合理发展经济、精简机构、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上,是适宜的选择。从长远目标看,则需对整个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系统化的调整与规范,逐步划清政府事权,减少财政层级,完善地方税体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并推动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体制 改革 中国 转移支付制度 分税制 公共财政
原文传递
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 被引量:120
10
作者 罗必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35,共9页
分税制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而地方财政压力所引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冲动,形成了普遍的"占地竞赛"。获取"土地财政"成为政府的普遍"偏好"。分税制进而地方财政压力导致了对土地的掠夺;... 分税制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而地方财政压力所引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冲动,形成了普遍的"占地竞赛"。获取"土地财政"成为政府的普遍"偏好"。分税制进而地方财政压力导致了对土地的掠夺;有必要对政府的"土地财政"进行测算;以阐明农地为什么会成为掠夺的对象。改善分税制的制度设计,强化地方政府预算外和预算资金收入的约束和规制,特别是变革农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以及对农民行使产权行为能力的保护,是改变"分税制"—财政缺口—土地财政—农地流失运行逻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土地财政 农地流失 产权模糊化
下载PDF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 被引量:104
11
作者 吕冰洋 郭庆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40,共14页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以市场为主导的税前要素收入分配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税后要素收入分配,分别体现的是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因此,科学准确估算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状况对研究诸多宏观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测算我国...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以市场为主导的税前要素收入分配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税后要素收入分配,分别体现的是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因此,科学准确估算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状况对研究诸多宏观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测算我国税前和税后要素收入分配方法,并利用最新测算的历史年份的"资金流量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算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情况看,自1983年后,税前和税后劳动分配份额呈长期下降趋势;自1983年至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税前和税后资本分配份额呈长期上升趋势,之后上升趋势变缓;无论是劳动要素还是资本要素,税后分配份额一直低于税前分配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流量表 要素收入 分税制
原文传递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被引量:71
12
作者 王磊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十分不平衡,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较多,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十分不平衡,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较多,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应做具体分析。通过建立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青海省和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践,作者发现:税收返还拉大了地方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一般转移支付对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非常弱,甚至在一些省份起着拉大公共服务差距的作用;专项拨款基本上起到了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差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分税制
原文传递
关于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贾康 李炜光 刘军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45,共8页
是否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发债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文章评估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现状,并指出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制度性障碍。为了完善分税制,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有必要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文章最后还分析了当前... 是否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发债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文章评估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现状,并指出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制度性障碍。为了完善分税制,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有必要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文章最后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地方公债融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方政府 公债融资 分税制 金融市场 资金供给 宏观调控
下载PDF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 被引量:71
14
作者 王德文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11,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义务教育 教育体制 改革 教育投入 教育质量 分税制
原文传递
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事权非对称性及约束激励机制变化研究 被引量:71
15
作者 孔善广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2,共7页
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与分税制前相比变化呈“反向剪刀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少,财力上移,但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增大,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必然转向... 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与分税制前相比变化呈“反向剪刀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少,财力上移,但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增大,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必然转向另一种约束激励机制扩大财源。其根本原因是现有财税体制存在问题并且相关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将所有矛头均指向地方政府,应从根本上改革体制上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政绩考核 土地财政 体制改革
下载PDF
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 被引量:54
16
作者 葛乃旭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7,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改进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其均等化效果。首先对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行体制的均等化效果太弱,不足以阻止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进而,探讨了现行制度存在这种...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改进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其均等化效果。首先对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行体制的均等化效果太弱,不足以阻止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进而,探讨了现行制度存在这种缺陷的原因;最后,比照德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一套建立一个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均等化效果更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转移支付 政府间拨款 分税制 多级政府间财政关系
原文传递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84
17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8,60,共13页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关键原因是分税制改革没有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存在多方面错位,拥有集中财力的中央主管部门决策权过大、过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财力。由于地方财政还保留着"分灶吃饭"体制特征,地方财政收支与GDP直接相关,所以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下一步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收入相对集权、支出相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中央政府集中做好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将公共服务项目和具体实施的决策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兼顾激励与均等的财政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支出 分税制 财政管理体制
原文传递
分权化改革、财政激励和公有制企业改制 被引量:63
18
作者 朱恒鹏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4,共11页
本文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公有企业改制的原因,基本结论是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增收节支压力,但是分税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财政分权化趋势。这种财政分... 本文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公有企业改制的原因,基本结论是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增收节支压力,但是分税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财政分权化趋势。这种财政分权化体制对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财政激励效应,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效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及其他一些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绩效变差,日益成为地方财政的包袱。与此同时,非国有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贡献却日益增加,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日益增大。因此,从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企业 改制 权化改革 财政激励机制 中国 产权制度 分税制 地方财政
原文传递
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 被引量:77
19
作者 吕冰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7,共12页
长期以来,在财政分权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 长期以来,在财政分权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努力和最优税权配置选择的三个命题,说明中央政府在选择政府间税收分权形式时,时常面临加强中央财政收入集中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一对矛盾。1994年分税制改革蕴含的政府间税收分权契约变化,是由财政包干制下的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向分税制下分税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转变。这是推动十多年来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且使中央财政集中程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成合同 分税制
原文传递
“项目治国”的成效与限度——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73
20
作者 张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开始以"项目"的方式向下面各级政府和基层社会分配,并逐渐成为一种把中央、地方乃至基层统合起来的国家治理体制,形成了所谓的"项目治国"。国家通过项目制将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政策、重要...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开始以"项目"的方式向下面各级政府和基层社会分配,并逐渐成为一种把中央、地方乃至基层统合起来的国家治理体制,形成了所谓的"项目治国"。国家通过项目制将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政策、重要意图传达给各级政府,并通过"钓鱼式"项目工程引导、动员地方财政以项目资金配套的形式配合中央政府行动,中央政策执行在依靠科层官僚体制线条逐层运作之外寻找到了另一种"条块统合"的运作方式。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也可将项目资金和项目优惠政策做为项目捆绑、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平台,提高地方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即"项目制的地方化运作",但这也可能使中央政策或国家意图被地方各级政府顺势利用甚至巧妙歪曲。项目制运作重构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制约着"项目治国"的成效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分税制 国家治理 成效与限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