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木霉菌T23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2
1
作者 庄敬华 高增贵 +3 位作者 杨长城 陈捷 薛彩云 牟连晓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本文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菌T23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及黄瓜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经木霉菌处理后,病情指数由33. 69分别降至13. 12和10. 28,经木霉菌处理的黄瓜体内与抗性反... 本文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菌T23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及黄瓜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经木霉菌处理后,病情指数由33. 69分别降至13. 12和10. 28,经木霉菌处理的黄瓜体内与抗性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明显增加,其峰值分别为对照的2. 75、2. 49、2. 42及15. 84倍,说明生物防治过程中可能有木质素、植保素等抗性物质的参与。与分生孢子处理相比,木霉菌厚垣孢子处理的酶活高峰出现得晚,但酶活峰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防御酶
下载PDF
储粮微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蔡静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79,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储粮微生物及新检测方法的特性和应用 ,首次提出了粮食微生物活性的概念。储粮微生物活性值既与粮食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有关 ,也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有关 ;检测值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靠性 ,对微生物引起的储粮品质变化有充... 本文主要研究储粮微生物及新检测方法的特性和应用 ,首次提出了粮食微生物活性的概念。储粮微生物活性值既与粮食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有关 ,也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有关 ;检测值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靠性 ,对微生物引起的储粮品质变化有充分的前瞻性 ,可以为储粮处理设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微生物活性检测值每单位 (u)平均相当于灰绿曲霉ztw1菌株 3.3× 10 6 个分生孢子 ;将霉菌孢子在察氏和马铃薯两种不同培养液中培养 2 0h ,菌体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但微生物活性值分别提高了 98%和 839% ;将霉菌孢子置于纯水中 ,霉菌没有生长现象 ,但 2 0h微生物活性值可提高 1.3倍 ;检测不同体积储粮洗涤液的微生物活性值 ,其线性相关性非常显著 ,相关系数 (R2 )为 0 .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品质 微生物活性 霉菌孢子 粮食微生物 马铃薯 分生孢子 生理特性 微生物检测 粮食防霉 储粮安全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品种抗病性 被引量:54
3
作者 吕国忠 张益先 +5 位作者 梁景颐 杨红 陈刚 孙义 陈丽 王作英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7,共6页
玉米灰斑病近年来发生严重 ,对玉米生产造成很大危害。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 ,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在 7月中下旬有较高的萌发率。玉米灰斑病于 7月上旬开始发病 ,在 8月中下旬至 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田间温度、相对湿度和... 玉米灰斑病近年来发生严重 ,对玉米生产造成很大危害。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 ,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在 7月中下旬有较高的萌发率。玉米灰斑病于 7月上旬开始发病 ,在 8月中下旬至 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田间温度、相对湿度和7月份降雨量都影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玉米杂交品种和自交系对玉米灰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 ,感病的杂交品种有掖单 13、丹 6 0 5和丹 2 181,抗病杂交品种有丹中试 6 1、辽 95 0 5、沈 972 8、辽 30 6、丹 30 79、丹 30 34;抗病的自交系有 90 4 6、冲 72、J5 99 2、齐 319、丹黄 2 5、795 32、5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灰斑病 流行规律 品种 抗病性 病原菌 病残体 越冬 分生孢子 萌发率 温度 湿度 降雨量
下载PDF
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作用方式 被引量:40
4
作者 孙延忠 曾洪梅 +1 位作者 石义萍 李国庆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438,共5页
借助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形态影响 ,结果表明 ,武夷菌素处理的菌丝异常生长 ,分生孢子萌发的芽管膨大缢缩 ,菌丝体内液泡增多 ;武夷菌素能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造成液体培养基电导... 借助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形态影响 ,结果表明 ,武夷菌素处理的菌丝异常生长 ,分生孢子萌发的芽管膨大缢缩 ,菌丝体内液泡增多 ;武夷菌素能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造成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 ;同位素标记的14 C 谷氨酸、3 H 葡糖胺和 3 H 腺嘌呤掺入实验表明 ,武夷菌素能抑制菌丝蛋白质的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菌素 番茄 灰霉菌 菌丝 生长 分生孢子 萌发 形态变化 细胞膜 蛋白质 细胞壁几丁质 核酸 合成 作用机制 抗生素
下载PDF
苦豆草中抑制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物质 被引量:29
5
作者 赵博光 蒋继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67,共6页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体结晶。用熔点、旋光度、红外、和GC MS得到的MS数据与文献相应数据对照鉴定了这 7种生物碱 ,它们分别是 :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莱曼碱、槐定碱、苦豆碱、野靛碱。用纸环法生测表明这 7种生物碱对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它们的EC50 为 :苦豆碱 72 0 μg/mL ,野槐胺碱 1 98 0 μg/mL ,苦参碱 86 0 μg/mL ,槐果碱 2 4 0 μg/mL ,槐定碱 2 6 0 μg/mL ,莱曼碱 1 2 6 0 μg/mL ,而相同条件下的常用杀菌剂 75 %百菌清和 70 %甲基托布津的EC50 值分别为 82 0和 1 1 8 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草 杉炭疽菌 生物碱 分生孢子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11个单孢菌株的生物学及其对温室白粉虱致病性的比较和筛选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国霞 严毓骅 王丽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11个单孢分离菌株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温室白粉虱2龄若虫致病性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性状特别是产孢量,在11个菌株中均表现有显著差异,但孢子萌发率都较高,达94.01%~9897%...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11个单孢分离菌株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温室白粉虱2龄若虫致病性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性状特别是产孢量,在11个菌株中均表现有显著差异,但孢子萌发率都较高,达94.01%~9897%(12h)。在同一菌株中这些性状有的表现出一致性,有的则不同。综合比较几种性状,筛选出B3/S1-SUb2和4号两个优良菌株,它们首先具有致病性高(对2龄粉虱若虫的致死率>95.76%,12d)、其次孢子萌发率高(94.24%和98.42%)、产孢量大(5.06和4.38×109抱子/皿)以及菌落生长速率快(3.13和3.00mm/d)的特性,具有实用价值,可为今后生物制剂的生产提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菌株 分生孢子 致病性 温室 白粉虱
下载PDF
不同发酵条件对木霉产孢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庄敬华 高增贵 +3 位作者 刘限 陈捷 杨宇 黄艳青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木霉T2 3固体发酵以产生分生孢子为主。液体发酵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生产不同类型的孢子。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马铃薯蔗糖培养液等可作为生产厚垣孢子的培养基 ;木霉T2 3的孢子类型和产孢速度受温度影响。在适于木霉生长的温度范围... 木霉T2 3固体发酵以产生分生孢子为主。液体发酵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生产不同类型的孢子。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马铃薯蔗糖培养液等可作为生产厚垣孢子的培养基 ;木霉T2 3的孢子类型和产孢速度受温度影响。在适于木霉生长的温度范围内 ,2 4℃以下产生厚垣孢子 ,最大产孢量为 1 0 6× 1 0 8个 /ml。 2 8℃以上形成分生孢子 ;30℃时产孢量最大 ,为 1 99×1 0 8个 /ml,温度越高产孢速度越快。初始pH值低易产生厚垣孢子 ,pH值高易产生分生孢子。适当降低液体发酵的供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条件 木霉 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
下载PDF
生防木霉菌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9
8
作者 庄敬华 陈捷 +4 位作者 杨长成 高增贵 刘限 牟连晓 郑雅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5-720,共6页
目的检测木霉菌(Trichodermasp.)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木霉菌应用后对部分生态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试验方法,将木霉菌孢子进行种子接菌、土壤接菌、水中接菌,研究木霉菌对瓜类作物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水中的存活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 目的检测木霉菌(Trichodermasp.)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木霉菌应用后对部分生态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试验方法,将木霉菌孢子进行种子接菌、土壤接菌、水中接菌,研究木霉菌对瓜类作物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水中的存活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大白鼠、大白兔的毒性。结果大多数木霉菌对甜瓜种子安全,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须根数和促进瓜苗生长;绿色木霉菌T23菌株对甜瓜及西瓜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群体数量无显著影响;木霉菌孢子在河水、井水、雨水及自来水中均不能萌发,分生孢子在水中存活约12~20d,厚垣孢子约20~30d,菌体自行消解;对鱼苗生长没有不良影响;对大鼠的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类,对兔皮肤和兔眼粘膜无刺激性。结论与其它微生物农药一样木霉菌无毒、无污染,用于作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无明显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根际微生物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白僵菌绿僵菌分生孢子对高温的耐受力 被引量:20
9
作者 农向群 高松 +1 位作者 邓春生 李俊国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试验研究了2株白僵菌和3株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在高温短时处理及高温培养条件下的萌发和成活。35℃短时处理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基本无影响。40~50℃是孢子的敏感区。从高纬度地区吉林采集的菌株B9对高温最敏感,在40℃处理1... 试验研究了2株白僵菌和3株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在高温短时处理及高温培养条件下的萌发和成活。35℃短时处理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基本无影响。40~50℃是孢子的敏感区。从高纬度地区吉林采集的菌株B9对高温最敏感,在40℃处理10分钟,发芽率下降80%。采自非洲的菌株M189对高温的抵抗力最强,在40℃处理4小时和50℃处理1小时,孢子的发芽率保持在40%以上,60℃处理20分钟仍有大约1%的发芽率。高温培养结果表明,35℃时只有M189的成菌落数为67.7%,其它4个菌株均在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绿僵菌 分生孢子 高温 耐受力
下载PDF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内生真菌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0
10
作者 卢萍 Dennis Child +3 位作者 赵萌莉 Dale R Gardener 吕桂芬 韩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8,共6页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色的色素物质,分生孢子近圆柱形,有粗且比孢子壁厚的暗色横隔膜,隔膜数1-5个。10个菌株的5.8S rDNA/ITS序列与内生真菌Embellisia sp.L12株的序列高度相似。推测该内生真菌属于Embelli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内生真菌 5.8S rDNA/ITS 分生孢子
下载PDF
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及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马平 H.C.HUANG +1 位作者 李社增 唐文华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6-541,共6页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一般在田间病圃中进行,其结果受病圃中病原菌分布均匀程度、气象等因素影响极大,往往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我们在温室条件下比较了3种苗期接种棉花黄萎病的方法,即切根蘸孢子法(接...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一般在田间病圃中进行,其结果受病圃中病原菌分布均匀程度、气象等因素影响极大,往往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我们在温室条件下比较了3种苗期接种棉花黄萎病的方法,即切根蘸孢子法(接种浓度为106分生孢子/mL);菌培养物土壤接种法(0.5%、1%、2%,w/w);微菌核土壤接种法(103个微菌核/g土)。结果表明,切根蘸孢子法导致棉苗发病均匀、严重、迅速,播种35-45 d后即可得到均匀一致的发病结果。而其它2种接种方法在播种75 d后才得到相对稳定的发病结果。同时,研究还表明接种浓度为104分生孢子/mL所导致的黄萎病显著比105或106的轻。利用切根蘸孢子法在室内鉴定12个棉花品种或品系的抗黄萎病能力,证明该方法是抗黄萎病快速鉴定的有效方法。此外,该鉴定方法还可快速鉴定黄萎病菌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并可应用于作物对其它土传病害的抗病性鉴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黄萎病 抗病性鉴定 棉花黄萎病 切根 接种法 接种浓度 菌核 分生孢子 寄主 快速鉴定
下载PDF
绿僵菌分生孢子对寄主附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海川 尤民生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绿僵菌 分生孢子 附着机制 寄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在棉铃虫表皮上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翟锦彬 黄秀梨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球孢白僵菌三株不同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在棉铃虫幼虫表皮表面的萌发,发现高、低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都能在棉铃虫幼虫表皮上萌发和生长,但高毒力菌株的萌芽管伸长至分生孢子长径的1.5~2.5倍时能发生定向生长,...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球孢白僵菌三株不同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在棉铃虫幼虫表皮表面的萌发,发现高、低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都能在棉铃虫幼虫表皮上萌发和生长,但高毒力菌株的萌芽管伸长至分生孢子长径的1.5~2.5倍时能发生定向生长,垂直向里穿透表皮,低毒力菌株的萌芽管呈蔓延生长,极少有穿透表皮的发生,偶见极度伸长的菌丝穿透表皮。此外,还发现球孢白僵菌穿透菌丝穿透表皮的过程不是垂直向里一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棉铃虫 分生孢子 萌发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其影响条件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臧睿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由于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因此采用在PDA培养基上涂布孢子悬浮液使其萌发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pH及光照对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15~28℃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以萌发,... 由于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因此采用在PDA培养基上涂布孢子悬浮液使其萌发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pH及光照对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15~28℃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以萌发,最佳的萌发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饱和的相对湿度。分生孢子萌发的酸碱度范围为pH2.14~7.10,最适pH为5.10~6.10。营养条件对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影响。虽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较连续光照和光暗交替条件下略高,但各种光照处理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温度 分生孢子 萌发率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邓玉森 陈孝 +4 位作者 林松煜 岑炳沾 余倩珠 邓瑞良 甘文有 《广东林业科技》 1997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桉树焦枯病病原菌3种典型的5隔膜、3隔膜和1隔膜分生孢子进行了研究。5隔膜病原菌致病力最强,3隔膜次之,1隔膜较弱。3种病原菌生长适宜的温度较一致,不同的培养基以及不同pH值对它们的生长影响较大。杀菌剂菌毒清对3种... 对桉树焦枯病病原菌3种典型的5隔膜、3隔膜和1隔膜分生孢子进行了研究。5隔膜病原菌致病力最强,3隔膜次之,1隔膜较弱。3种病原菌生长适宜的温度较一致,不同的培养基以及不同pH值对它们的生长影响较大。杀菌剂菌毒清对3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焦枯病 病原菌 分生孢子 致病力
下载PDF
披针叶黄华中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物质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0
16
作者 魏启华 赵博光 郭道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5-88,共4页
从披针叶黄华 (ThermopsislanceolataR .Brown)的种子中分离得到一种液体生物碱 ,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鹰爪豆碱。生测结果表明 ,对 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灰葡萄孢菌 (Botryiscinerea)和松枯梢病菌 (Sph... 从披针叶黄华 (ThermopsislanceolataR .Brown)的种子中分离得到一种液体生物碱 ,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鹰爪豆碱。生测结果表明 ,对 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灰葡萄孢菌 (Botryiscinerea)和松枯梢病菌 (Sphaeropsissapinea)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其EC50 分别为 2 6和 2 2 μg/mL。 75 %百菌清对这 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其EC50 分别为 5 8(杉木猝倒病菌 )、1 9(龙竹霉变孢菌 )、0 .8(松枯梢病菌 )、4(灰葡萄孢菌 ) μg/mL。鹰爪豆碱对 7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生测结果表明 ,其抑制作用较上述孢子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黄华 生物碱 病原真菌 分生孢子 抗真菌活性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稻曲病的接种方法及其效果初探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君成 张炳欣 +2 位作者 陈志谊 刘永锋 陆凡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0-392,共3页
在水稻孕穗期于傍晚用注射法人工接种培养的稻曲病菌 ,发现病菌菌丝碎段与孢子混合可引起水稻严重发病 ,最高穗发病率可达 10 0 % ,最多穗病粒数达 10 6粒 ,最大病情指数达 85.5。不同菌株引发的病情差异很大 ;病菌在不同品种上引发的... 在水稻孕穗期于傍晚用注射法人工接种培养的稻曲病菌 ,发现病菌菌丝碎段与孢子混合可引起水稻严重发病 ,最高穗发病率可达 10 0 % ,最多穗病粒数达 10 6粒 ,最大病情指数达 85.5。不同菌株引发的病情差异很大 ;病菌在不同品种上引发的病情也差异悬殊 ;病情指数与穗发病率之间及病情指数与穗平均病粒数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初步发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接种方法 菌丝 分生孢子 致病力 人工接种
下载PDF
龙眼褐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琪 赖传雅 +1 位作者 廖咏梅 黎起秦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6-410,共5页
龙眼褐斑病是危害龙眼苗期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 ,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 ,鉴定此菌为BartaliniabischofiaeNagRaj。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 2 5~ 2 8℃ ,pH值为 7~ 9,它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 ,但以阿拉伯树胶粉最好 ,氮源以硝酸铵最适。... 龙眼褐斑病是危害龙眼苗期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 ,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 ,鉴定此菌为BartaliniabischofiaeNagRaj。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 2 5~ 2 8℃ ,pH值为 7~ 9,它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 ,但以阿拉伯树胶粉最好 ,氮源以硝酸铵最适。分生孢子需在水中才能萌发 ,3%的葡萄糖溶液可促进孢子萌发 ,其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2 8℃ ,pH值为 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褐斑病 病原 生物学特性 苗期 Bartalinia bischofiae NagRaj 生长 温度 pH值 分生孢子 症状 致病性 病原菌形态 紫外线 碳源 氮源 湿度
下载PDF
湖南地区茯砖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4
19
作者 彭晓赟 章卫民 +4 位作者 刘淑云 雷存喜 周小梅 刘石泉 赵运林 《菌物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对湖南地区茯砖茶上"金花菌"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发育过程,鉴定其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冠突散囊菌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湖南地区
下载PDF
多菌灵对绿色木霉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20
20
作者 康业斌 成玉梅 +1 位作者 郭秀璞 谢贞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2期45-48,共4页
用滤纸片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1.2997+2.9544×±0.1482,方差分析表明完全符合实际。用改良的涂布平板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当初生菌丝生长至12.50~28.33μm时,菌丝... 用滤纸片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1.2997+2.9544×±0.1482,方差分析表明完全符合实际。用改良的涂布平板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当初生菌丝生长至12.50~28.33μm时,菌丝先端畸形,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分生孢子梗分化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菌丝体 分生孢子 多菌灵 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