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段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树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位置 诊断 心室位置 房室连接 分段诊断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段诊断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军 陈卫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分段诊断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房位置 心室位置
下载PDF
28卷7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3
作者 万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91-992,共2页
1诊断分段诊断陛刮宫提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诊断性刮宫对局限性病灶的诊断能力有限,可能漏诊58%的子宫内膜息肉和60%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近二十年来,官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术已经代替诊断性... 1诊断分段诊断陛刮宫提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诊断性刮宫对局限性病灶的诊断能力有限,可能漏诊58%的子宫内膜息肉和60%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近二十年来,官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术已经代替诊断性刮宫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 诊断性刮宫 分段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 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癌 诊断能力
下载PDF
分段诊断性刮宫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穗玲 李小毛 《新医学》 2011年第11期701-704,763,共5页
分段诊断性刮宫是传统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随着对子宫内膜癌研究的不断深入,2009年FIGO对子宫内膜癌重新分期,分段诊断性刮宫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该文阐述了分段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术前评估以及预后的作用,... 分段诊断性刮宫是传统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随着对子宫内膜癌研究的不断深入,2009年FIGO对子宫内膜癌重新分期,分段诊断性刮宫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该文阐述了分段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术前评估以及预后的作用,重新再认识分段诊断性刮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术前评估 预后
下载PDF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明莉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7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对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的分段诊刮术进行... 目的:对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的分段诊刮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分期符合率和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1.11%,明显较对照组(51.11%)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2.00%和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16%、3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有很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价值 宫腔镜 分段诊断性刮宫术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诊断法与64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5
6
作者 虢艳 张明杰 +5 位作者 陈欣欣 于明华 曹睿 刘特长 王莉 李健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探讨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和64排螺旋CT术前诊断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的准确性。方法对45例PA/VSD患儿于术前进行TTE和心脏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按心脏及大血管各解剖节段分别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比较二者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和64排螺旋CT术前诊断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的准确性。方法对45例PA/VSD患儿于术前进行TTE和心脏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按心脏及大血管各解剖节段分别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比较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性。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TTE和MSCT对腔静脉、肺静脉与心房连接、心室位置与房室连接、心室水平分流、心室与大动脉连接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TTE与MSCT诊断肺动脉发育情况及动脉导管未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诊断心房水平分流方面、侧支血管及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方面,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及MSCT均能较准确诊断PA/VSD。TTE在心内分流方面的诊断准确度优于MSCT;而在诊断主-肺动脉间侧支血管及冠状动脉起源方面,MSCT优于T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顺序分段诊断
下载PDF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德珍 何茂兰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18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活检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18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活检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对照组采取单纯分段诊刮,从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分期、宫颈受累情况、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比较术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术前分期Ⅰ期、Ⅱ期、Ⅲ期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95%、93.55%和100.00%,对照组术前分期与术后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63.64%、28.57%和54.5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符合率为51.06%,研究组术前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93.62%;研究组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期诊断符合率、宫颈受累诊断符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腔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33.33%,研究组为37.31%,两组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能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宫颈受累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不会使肿瘤散播风险升高,是一种准确率高且安全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 分段诊断性刮宫术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世灼 崔金泉 候友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4-185,共2页
本文分析1017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82例分段诊刮与213例子宫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的精确度为93.9%;低诊断率为3.8%,高诊断率为2.3%。但癌诊率达97.9%,宫颈癌的漏诊率仅2.1%。因此阴道镜下直接活检确系早... 本文分析1017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82例分段诊刮与213例子宫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的精确度为93.9%;低诊断率为3.8%,高诊断率为2.3%。但癌诊率达97.9%,宫颈癌的漏诊率仅2.1%。因此阴道镜下直接活检确系早期诊断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文中对低诊断及高诊断的原因和阴道镜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的利弊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下活检 分段诊断 宫颈瘤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戴泽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分析了50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表明:发病率逐年上升,宫颈癌与宫内膜癌的比例由1977年至1984年的4.5∶1到1985年至1992年的1.4∶1;本组发病年龄小于40岁者占12%;不孕和合并高血压─... 本文分析了50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表明:发病率逐年上升,宫颈癌与宫内膜癌的比例由1977年至1984年的4.5∶1到1985年至1992年的1.4∶1;本组发病年龄小于40岁者占12%;不孕和合并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者分别占18%。作者提出了对误诊病历的教训,除重视阴道流血的症状外,分段诊断性刮宫仍是当前较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发病率 分段诊断性刮宫 误诊
下载PDF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波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5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对其进行分组... 目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单纯采取分段诊刮术的为对照组(n=49),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的为研究组(n=49),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并对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7.96%(48/49),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1.63%(40/49),可见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16.33%(8/49),对照组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18.37%(9/49),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其阳性相关因素,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以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联(P>0.05),宫腔病灶面积≥50%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宫腔病灶面积<50%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且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与宫腔病灶的面积大小具有密切关联,有利于临床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 诊断准确性 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
下载PDF
5G专网网络业务质量主动探测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志平 叶文 +1 位作者 唐声波 王韬 《江苏通信》 2023年第3期34-38,共5页
对5G专网网络业务质量主动探测进行研究与实现。采用集中式部署,在测试中心远程控制多个网络接口的自动化测试,基于测试数据记录,进行质量实时监控预警,利用图数据库和二叉决策树对预警事件进行推理分析,对故障点进行定界定位。针对现... 对5G专网网络业务质量主动探测进行研究与实现。采用集中式部署,在测试中心远程控制多个网络接口的自动化测试,基于测试数据记录,进行质量实时监控预警,利用图数据库和二叉决策树对预警事件进行推理分析,对故障点进行定界定位。针对现有网络质量监测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的要素进行解决方案适配。通过客户切片模拟方式对5G专网网络进行端到端业务质量主动探测,能够快速实时感知业务质量劣化,有效提升运维效率;采用基于图模型的串行探测诊断方法,抽象网络拓扑,先通过端到端探测,然后分段探测诊断,快速对故障落点进行定位,提高排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专网 主动探测 端到端探测 分段探测诊断 图数据库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误诊为功血8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桂荣 牛秀芹 +1 位作者 陈萱 袁雪冬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A02期116-116,共1页
子宫内膜癌误诊为功血8例分析哈医大二院妇产科王桂荣,牛秀芹,陈萱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职工医院妇产科袁雪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传统的诊断方... 子宫内膜癌误诊为功血8例分析哈医大二院妇产科王桂荣,牛秀芹,陈萱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职工医院妇产科袁雪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传统的诊断方法是靠病史、妇科检查及诊断性刮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例分析 分段诊断性刮宫 十八站林业局 功血治疗 子宫切除术 妇产科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病变 器质性病变
下载PDF
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13
作者 李易霞 陈丽娜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33-233,共1页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7岁,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入院。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予以抗感染、止血、支持、对症治疗,7d后拆线。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子宫全切术后 血栓形成 子宫内膜 功能性子宫出血 病例报告 分段诊断性刮宫 腺瘤样增生 连续硬膜外麻醉 复方丹参注射液
原文传递
阴道超声在宫腔镜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李瑞玉 刘瑞太 井东臻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2期80-80,共1页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分段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分段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镜检查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通过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厚度〉5mm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阴道超声测量 临床应用 绝经后妇女 分段诊断性刮宫 宫腔镜 子宫内膜厚度 官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子宫内膜癌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15
作者 胡静海 裴壮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肺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不规则阴道流血 分段诊断性刮宫 动脉化疗栓塞术 病理学检查 高血压病 抗炎治疗 加压包扎 穿刺部位 下床活动 大汗淋漓 呼吸急促 第二心音 肺动脉瓣 意识清楚 手术前 min 术后
下载PDF
基层医院治疗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体会
16
作者 古丽巴哈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9期6-6,共1页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医院治疗 无排卵 分段诊断性刮宫 孕激素内膜脱落法 雌激素内膜生长法 药物止血 手术止血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刘芳 杜丽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5期239-239,共1页
腹部超声检查结合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检查临床阴道出血原因采用常规的检查方法。但仍有部分子宫内膜病变被遗漏。阴道超声是近几年兴起子宫内膜疾病的一种很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低速血流的检出率更为显著。采集分析阴道出血患者47例,经阴... 腹部超声检查结合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检查临床阴道出血原因采用常规的检查方法。但仍有部分子宫内膜病变被遗漏。阴道超声是近几年兴起子宫内膜疾病的一种很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低速血流的检出率更为显著。采集分析阴道出血患者47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均为子宫内膜病变声像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价值 经阴道超声检查 分段诊断性刮宫 腹部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疾病 声像图改变
下载PDF
中药对阻止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治疗作用
18
作者 张玉荣 付淑秀 王建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7X期266-266,共1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4.2万人患病,占女性恶性肿瘤的7%。以手术治疗为主,在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复发方面,诊断手段主要是分段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B超诊断等方法,而临床在患者有病理、B超改变...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4.2万人患病,占女性恶性肿瘤的7%。以手术治疗为主,在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复发方面,诊断手段主要是分段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B超诊断等方法,而临床在患者有病理、B超改变前患者已经有生化方面的改变。TAP是细胞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癌细胞在异常增生过程中的共同特征。中医药是我国的祖国传统医学,在该病的复发预防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本项目通过研究对于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阳性且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的人群进行中药干预,明确中药的脏腑辨证调理是否可以作为癌前病变的干预,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中药干预 术后复发 治疗作用 女性恶性肿瘤 分段诊断性刮宫 癌基因突变 子宫内膜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