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层模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景栋 曹长修 +1 位作者 张帮礼 莫剑林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针对配电网故障定位实时性要求高及配电网中存在T接点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层模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优化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配电网故障定位和分层模型的特点,采用分段定位原理,通过计算某一区间中间层顶点故障信息状态组合情况,以确定... 针对配电网故障定位实时性要求高及配电网中存在T接点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层模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优化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配电网故障定位和分层模型的特点,采用分段定位原理,通过计算某一区间中间层顶点故障信息状态组合情况,以确定故障所属的更小区间,逐步压缩故障所属区间,实现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分段原理 分层模型 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
下载PDF
ISD1400系列单片永久性语音录放电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南阳 《电子设计工程》 1994年第5期42-45,共4页
美国信息存贮器件公司ISD1400系列单片语音录放电路采用在E2PROM中直接模拟量存贮技术(DAST)省去数字存贮器.数据转换及备用电源等外围电赂,具有低功耗、零功率存贮信息、无需编辑开发机、高保真语音录放等特点。本文着重阐述ISD1420的... 美国信息存贮器件公司ISD1400系列单片语音录放电路采用在E2PROM中直接模拟量存贮技术(DAST)省去数字存贮器.数据转换及备用电源等外围电赂,具有低功耗、零功率存贮信息、无需编辑开发机、高保真语音录放等特点。本文着重阐述ISD1420的原理及分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PROM DAST 分段原理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的改进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永春 郭庆林 谭国金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9-633,共5页
伯格斯(Burgers)模型已被广泛用于分析沥青混合料黏弹性蠕变性能,但模型参数识别时,分段时刻的确定还存在主观性较强等缺点。针对沥青混合料伯格斯模型参数的识别问题,从伯格斯模型参数识别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最优时域分段识别方法... 伯格斯(Burgers)模型已被广泛用于分析沥青混合料黏弹性蠕变性能,但模型参数识别时,分段时刻的确定还存在主观性较强等缺点。针对沥青混合料伯格斯模型参数的识别问题,从伯格斯模型参数识别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最优时域分段识别方法。基于最小识别残差平方和原则,确定了伯格斯模型参数分段识别的最优分段时刻。通过理论推导与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同时识别精度更高,可以准确识别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模型参数,进而可以更精确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伯格斯模型 最优分段原理 参数识别 可靠性
下载PDF
复合墙体支护技术在沿空留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舒霞 姜福兴 朱权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6,共5页
为解决深部工作面沿空巷道因超前支承压力过大引起导致巷道变形量大以及易发生冲击地压的问题,基于分段分级承载原理提出复合墙体巷旁支护技术。复合墙体以矸石砖墙作为主墙体,以无机充填材料瑞米Ⅲ号作为副墙体,通过对沿空留巷顶板进... 为解决深部工作面沿空巷道因超前支承压力过大引起导致巷道变形量大以及易发生冲击地压的问题,基于分段分级承载原理提出复合墙体巷旁支护技术。复合墙体以矸石砖墙作为主墙体,以无机充填材料瑞米Ⅲ号作为副墙体,通过对沿空留巷顶板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出顶板下沉量及墙体支护强度。由实验室试验可知矸石砖的支护强度为10.4 MPa,完全能够满足墙体所承受的顶板压力;副墙体设计高度为0.4 m即可满足让压的需要,又能保证主墙体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运用复合墙体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防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解决了工作面沿空巷道超前支承压力过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煤矸石污染环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分段分级承载原理 矸石墙 巷旁支护
下载PDF
油气分段捕获揭示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过程
5
作者 刘欢 李明隆 +2 位作者 江林 夏吉文 王廷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0,共9页
烃源岩生烃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序列性,构造活动和圈闭的形成也具有阶段性,加之富集型古油藏和分散型滞留原油产生的裂解气也会大量运移聚集,因此,油气成藏可能经历多个阶段。基于以上油气分段捕获原理"将今论古"地分析四川盆... 烃源岩生烃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序列性,构造活动和圈闭的形成也具有阶段性,加之富集型古油藏和分散型滞留原油产生的裂解气也会大量运移聚集,因此,油气成藏可能经历多个阶段。基于以上油气分段捕获原理"将今论古"地分析四川盆地南部威远、资阳、高石梯—磨溪3个典型构造的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过程与成藏规律,从而预测其他未知区块的成藏潜力。研究认为,高磨地区作为继承性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圈闭几乎捕获了烃源岩从早期生油到晚期干酪根生气所有阶段的油气;威远、资阳震旦系—寒武系圈闭则仅捕获了部分阶段的油气,对于未知区块——泸州古隆起区来讲,其震旦系—寒武系能捕获生气高峰及其以后阶段所有的天然气,包括分散型滞留原油裂解气和晚期干酪根裂解气,如果落实好储层和圈闭,天然气勘探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段捕获原理 天然气成藏 四川盆地 震旦系-寒武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