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西南桦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 被引量:81
1
作者 曾杰 郑海水 +1 位作者 甘四明 白嘉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5,共7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 11个居群 190个单株的 12个表型性状指标 ,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 ;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 11个居群 190个单株的 12个表型性状指标 ,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 ;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 ;并且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 ,西南桦天然居群内的变异远大于居群间的变异 ,居群分化较小 ;侧脉数、叶片基部至最宽处距离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 ,叶片长与经度相关显著 ,种翅宽与海拔显著相关 ,存在较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而表型性状的Mahalanobis距离与地理距离间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西南桦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变异 天然居群 西南桦 MAHALANOBIS距离 广西壮族自治 表型性状 性状指标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地理格局 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居群分化 地理变异 地理距离 改良工作 研究结果 科学依据 利用对策 育种策略 分布区 系数和
下载PDF
鹅掌楸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73
2
作者 郝日明 贺善安 +1 位作者 汤诗杰 伍寿彭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带,在东部和中南部,有5个各自以中、低山为中心,被平原相间隔的“岛”状分布。较大种群多分布在我国西部。与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L.)在北美洲的分布相比,鹅掌楸为星散间断分布,天然更新不良,在自然群落中多为偶见种。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在形态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别,西部种群在花被片颜色,叶片裂片变化及同工酶等方面表现出与北美鹅掌楸有更多的相似特性。因而推论,现存鹅掌楸属的这两个对应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种群 分布区
下载PDF
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3,共8页
以系统揭示云杉全分布区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 ,以其全分布区 10个有代表性天然群体 ,每个群体 30个个体为试材 ,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等 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 以系统揭示云杉全分布区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 ,以其全分布区 10个有代表性天然群体 ,每个群体 30个个体为试材 ,对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等 1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云杉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 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19 14 %、2 6 4 6 %、13 5 8%、19 78%和 174 0 % ,种鳞性状稳定性较其他性状高。表型分化系数 (VST)的变幅为 2 0 9%~ 4 0 6 2 % ,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 30 99%。群体间变异 (30 99% )小于群体内变异 (6 9 0 1% )。 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 ,球果长度、球果径、种鳞长度、种鳞宽度和种子千粒重为云杉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云杉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纬度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 ,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 ,云杉群体可以划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群体 多样性研究 云杉 UPGMA聚类 表型性状 统计分析方法 表型变异 表型分化 表型多样性 种子千粒重 变异规律 比较分析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遗传差异 变异系数 变异模式 空间分布 欧氏距离 分布区
下载PDF
百合科(狭义)植物的分布区对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57
4
作者 梁松筠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7-51,共25页
本文对百合科(狭义)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科植物集中分布于泛北极域,属于北温带的科。该科所有的9个属,只在东亚区全部有分布,而且该区具有百合科(狭义)植物各系统演化阶段的类群,因此,东亚区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其中百合族所包括... 本文对百合科(狭义)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科植物集中分布于泛北极域,属于北温带的科。该科所有的9个属,只在东亚区全部有分布,而且该区具有百合科(狭义)植物各系统演化阶段的类群,因此,东亚区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其中百合族所包括的5个属(贝母属、百合属、大百合属、豹子花属和假百合属)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至喜马拉雅地区,其分布区均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重叠,表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是百合族的多样化中心。百合族是百合科(狭义)的核心部分。因而认为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是研究百合科(狭义)植物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从种类的统计分析表明,伊朗-土兰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说明伊朗-土兰区是该科的多度中心。文中还从一些属(贝母属、大百合属、顶冰花属和洼瓣花属)内种的分布,提出可作为划分某些植物区的依据。而且,还从假百合属的分布,阐明中国植物区系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亲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分布区 中国植物 植物
下载PDF
蒙古扁桃的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赵一之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13-715,共3页
本文依据我国的植物标本及有关文献资料,绘制了蒙古扁桃的分布区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蒙古扁桃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为阿拉善种,并讨论了本种分布起源及其与邻近地区的联系.
关键词 分布区 植物 地理成分 蒙古扁桃 扁桃
下载PDF
红火蚁在中国的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53
6
作者 薛大勇 李红梅 +1 位作者 韩红香 张润志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CLIMEX和GARP生态位模型2种方法对红火蚁在中国大陆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虫在中国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均可能适生或造成危害,其自然扩散的北界可能达到山东、天津、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
关键词 分布区 自然扩散 预测 危害 中国 方法 山东 GARP 生态位 山西南部
下载PDF
盾叶薯蓣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李军超 李向民 +1 位作者 郭晓思 潘新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842-1848,共7页
对国内盾叶薯蓣资源概况、分布范围、生态环境、化学成分、品种选育、组织和细胞培养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盾叶薯蓣是我国特有的甾体激素类药源植物,也是世界上薯蓣皂甙元含量最高的资源植物,广泛分布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 对国内盾叶薯蓣资源概况、分布范围、生态环境、化学成分、品种选育、组织和细胞培养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盾叶薯蓣是我国特有的甾体激素类药源植物,也是世界上薯蓣皂甙元含量最高的资源植物,广泛分布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区为陕西南部和湖北武当山区,在海拔400~700m、年平均温度16~18℃、年降水量800~900mm、相对强光913~1004μmol·m-2·s-1之间的山地棕壤和山地黄壤等腐殖质深厚的近酸性土壤中生长较为适宜;由于其长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形成了分化显著的生态型,并且在形态特征与遗传特性等方面表现显著,据此已选育出多个栽培品种;组织培养技术是进行种苗生产、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皂甙生产的有效途径;薯蓣皂甙主要分布于根状茎中,根状茎主要由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在基本组织中的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周皮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使根状茎迅速生长,薯蓣皂甙主要分布于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中;影响盾叶薯蓣皂甙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分布区、海拔、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也有株间差异、生长时间、生育期、开花时间、根状茎水分含量及形态等自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资源 分布区 适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东北系铜剑初论 被引量:53
8
作者 林沄 《考古学报》 1980年第2期139-161,共23页
我国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比中原和北方草原开始要晚。据目前所知,从商代中叶起才有中原式青铜器流布到辽宁;另一方面,北方草原式的青铜器也有传入辽宁的。到了周代,我国东北地区开始发展起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铸造业,其中形制很特殊的铜... 我国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比中原和北方草原开始要晚。据目前所知,从商代中叶起才有中原式青铜器流布到辽宁;另一方面,北方草原式的青铜器也有传入辽宁的。到了周代,我国东北地区开始发展起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铸造业,其中形制很特殊的铜剑很早就引起中外研究者们的注意。日本考古界起初称之为'满州式铜剑',近年改名为'辽宁式铜剑'。朝鲜的研究者则称之为'琵琶形'剑。我国考古文献中则有'双侧曲刃短剑'、'丁字形青铜短剑'等异称,尚无统一之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 中国东北 分布区 青铜器 研究者 出土 朝鲜半岛 考古学 长宽比 青铜短剑
原文传递
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在我国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牟洪香 于海燕 侯新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26-3628,共3页
为了给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我国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为28°34-47°20′N7、3°20′-120°25′E,遍布华北、华东及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 为了给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我国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为28°34-47°20′N7、3°20′-120°25′E,遍布华北、华东及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文冠果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分布区主要在暖温带气候区内,天然分布区内植被以灌草为主。土壤以黄绵土占绝对优势,其次是黑垆土、风沙土、山地褐土、栗钙土等。文冠果呈小面积块状零星分布,水平分布不连续,垂直分布上下限随着经纬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辽宁建平-北京-山东青岛-安徽合肥-河南栾川-陕西洛南-甘肃平凉-青海循化-西藏察隅一线以西以北地区均有文冠果分布,而在此界以东以南地区无文冠果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分布区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物种分布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文驹 陈家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4-369,共6页
近 10年来 ,分布区已成为宏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分布区不仅与物种绝灭、生态入侵、生态位幅度密切相关 ,而且还与地方种群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梯度有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物种分布区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1)物种的... 近 10年来 ,分布区已成为宏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分布区不仅与物种绝灭、生态入侵、生态位幅度密切相关 ,而且还与地方种群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梯度有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物种分布区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1)物种的地理分布与地方种群密度呈正相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物地理现象 ,但这一关系受到物种的历史、物种的迁移特性和取样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2 )尽管物种分布区大小的纬度梯度———Rapoport规律有时并不成立 ,但依然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并被推广到山体海拔梯度和海洋深度梯度 ;3)分布区大小、地方种群密度、物种绝灭、生态位幅度、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梯度以及Rapoport规律是彼此相关和相互影响的 ,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不能描述彼此间真实的关系 ;4 )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地理分布与地方种群的关系、Rapoport规律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梯度是目前生物地理学争论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分布区 地方种群密度 生态位幅度 绝灭 纬度梯度
下载PDF
吉林省东北虎的调查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彤 蒋劲松 +3 位作者 吴志刚 韩晓东 吴景才 杨兴家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经过 8年的调查研究 ,确定了东北虎在吉林省的分布区有 3处 ,数量为 7~ 9只。即大龙岭分布区 3~ 5只 ,哈尔巴岭分布区 1只 ,张广才岭分布区 3只。东北虎的适宜生境为海拔80 0~ 110 0m的中低山 ;人口压力在 15人 /km2 以下 ,被捕食动... 经过 8年的调查研究 ,确定了东北虎在吉林省的分布区有 3处 ,数量为 7~ 9只。即大龙岭分布区 3~ 5只 ,哈尔巴岭分布区 1只 ,张广才岭分布区 3只。东北虎的适宜生境为海拔80 0~ 110 0m的中低山 ;人口压力在 15人 /km2 以下 ,被捕食动物野猪、狍、马鹿的密度在2 5只 /km2 以上。林型为以柞木为主的阔叶混交林 ,林龄为中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分布区 种群数量 吉林
下载PDF
野生柴胡资源调查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玉庆 牛颜冰 秦雪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野生柴胡资源的调查,表明:我国柴胡资源丰富,分布广,由于商品柴胡长期依靠野生资源,使得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目前比30年前减少了1/2,有些品种还面临着枯竭之势。实行人工栽培柴胡,是保护野生柴胡资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柴胡 资源 蕴藏量 分布区
下载PDF
青海湖东-克图地区普氏原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秀磊 李迪强 +1 位作者 吴波 杨洪晓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20,共8页
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历史上曾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现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地区。作者通过2002–2004年不同季节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可食植物丰富度、坡度... 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历史上曾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现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地区。作者通过2002–2004年不同季节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可食植物丰富度、坡度、隐蔽条件和人类活动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普氏原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东-克图地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493.76hm2和18624.06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5%和60.15%;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5.81%和33.0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38.90%。由于普氏原羚的生境受到居民地、道路、围栏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生境丧失,生境隔离和破碎化日益加剧,建议重新规划保护区,将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划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建立生境廊道,拆除部分围栏,以提高普氏原羚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适宜性评价 青海湖 地理信息系统(GIS) 人类活动影响 珍稀濒危动物 2004年 周边地 实地调查 可食植物 评价因子 隐蔽条件 评价模型 评价结果 生境质量 面积分 保护 内蒙古 丰富度 分布区 研究 居民地 破碎化
下载PDF
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被引量:35
14
作者 孙济平 何顺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介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收集及标本鉴定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特有药用植物80余种。结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种类多,多数种分布区狭窄,种... 目的:介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收集及标本鉴定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特有药用植物80余种。结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种类多,多数种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稀少,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药用植物 贵州 合理开发利用 地理分布 种质资源 标本鉴定 资料收集 植物种类 种群数量 科研价值 药用价值 分布区
下载PDF
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2
15
作者 倪家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CT引导 治疗 阵发性剧痛 疼痛性疾病 反复发作 原因不明 其他疾病 生活质量 分布区
下载PDF
锦鸡儿属分析生物地理学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明理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1-11,共11页
将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分布区划分成13个。在分支系统学基础上,进行了分布区的成分分析。以种类和系为分布特征,进行分布区的聚类分析和最小生成树分析。分布区分支图、表征图和最小生成树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分布区的关... 将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分布区划分成13个。在分支系统学基础上,进行了分布区的成分分析。以种类和系为分布特征,进行分布区的聚类分析和最小生成树分析。分布区分支图、表征图和最小生成树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分布区的关系。锦鸡儿属的分布区被分成东亚和古地中海两大部分。其中分别来自这两部分的前苏联远东—我国东北与阿尔泰—萨彦岭分布区有密切关系。基于分布区分支图,属的分布区分别由这两个分布区衍生,同时结合属的种系发生关系,推断本属可能起源于东西伯利亚,时间为第三纪中新世末—上新世。生态适应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分布区 起源 演化 生物地理学
下载PDF
赣北云居山植物区系地理探讨 被引量:31
17
作者 谢国文 丁宝章 王遂义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391-401,共11页
本文探讨了云居山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对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各个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作了对比研究。该区系具有热带亲缘、温带衍生的性质;区系相当古老,残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类群丰富;区系联系广... 本文探讨了云居山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对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各个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作了对比研究。该区系具有热带亲缘、温带衍生的性质;区系相当古老,残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类群丰富;区系联系广泛,间断分布多样;华东特征明显,南北区系过渡。该区系尤以华东成分最多,是华东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中区系联系密切,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地理 分布区 类型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 被引量:31
18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根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2个季节8个航次海洋调查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高生物量分布区在交汇水团的海水一侧,而交汇水团的淡水一侧生物量较低。8月高生物量分布在交汇水团的两... 根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2个季节8个航次海洋调查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高生物量分布区在交汇水团的海水一侧,而交汇水团的淡水一侧生物量较低。8月高生物量分布在交汇水团的两侧,交汇水团的生物量较低。长江口生物量的年间变动与外海水势力有关。高生物量分布区往往位于长江口水域的东侧,当外海暖水势力强盛时,高生物量分布区向长江口伸展,使整个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增高,而当外海暖水势力较弱时,高生物量分布区范围缩小。2001至2003年浮游动物生物量逐年迅速降低与此有密切的关系。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及丰度变化是影响长江口饵料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生物量 长江口水域 年间变化 高生物量 2003年 邻近海域 分布区 调查资料 年间变动 饵料生物 水团 交汇 势力 优势种 海水 暖水 海洋 航次 伸展 丰度
下载PDF
黑龙江主要水域鲫鱼倍性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27
19
作者 沈俊宝 王国瑞 范兆廷 《水产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87-94,共8页
本文对黑龙江主要水域鲫鱼倍性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黑龙江水域不同倍性的鲫鱼在分布上有一定的地区性。黑龙江省西部为2倍体种群分布区;东部、北部和西部一些湖泊为3倍体种群分布区;松花江、牡丹江一带则是3倍体和2倍体种群... 本文对黑龙江主要水域鲫鱼倍性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黑龙江水域不同倍性的鲫鱼在分布上有一定的地区性。黑龙江省西部为2倍体种群分布区;东部、北部和西部一些湖泊为3倍体种群分布区;松花江、牡丹江一带则是3倍体和2倍体种群的混栖分布区。另一个分布的特点是河流类型的水域,一般是2倍体、3倍体种群的混栖区,而湖泊、水库类型水域,则大多是3倍体种群分布区。此外本文还就鲫鱼的分类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 倍性 鲫鱼 倍体 种群分布 地理分布 黑龙江 分布区 牡丹江 研究
下载PDF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经伦 李洪潮 +1 位作者 朱丽娟 崔明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7,共5页
植物区系是当前植物相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重点介绍了植物区系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植物 分布区 进展 起源 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