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 被引量:53
1
作者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编写组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7-473,共17页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各类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但是,化疗仍然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然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且最令...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各类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但是,化疗仍然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然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且最令人畏惧的不良反应,据统计,如果在化疗过程中不给予预防呕吐用药,70%〜8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可导致脱水、代谢紊乱、自理能力下降、营养缺乏、厌食、体力下降、伤口裂开及食管黏膜撕裂等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理能力 分子靶向药物 肿瘤患者化疗 伤口裂开 抗肿瘤药物 防治指南 CHEMOTHERAPY 营养缺乏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胃癌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4
2
作者 杜娟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100-2104,共5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胃癌疗效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2例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像学变化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第一例患者服药后的总生存期又延长了7个月。第二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达...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胃癌疗效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2例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像学变化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第一例患者服药后的总生存期又延长了7个月。第二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达6个月,仍在继续服药中。两例患者治疗后病灶均出现液化,影像学上表现为CT值下降。治疗期间均出现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的胃癌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阿帕替尼的疗效与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的不良反应等可能有相关性。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不能仅局限于RECIST,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阿帕替尼 分子靶向药物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安罗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睿晴 张艳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770-2774,共5页
综述新型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安罗替尼的Ⅱ,Ⅲ期临床研究进展,提出临床应用药物的展望。重点关注安罗替尼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及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安罗替尼作为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同时抑制肿瘤生... 综述新型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安罗替尼的Ⅱ,Ⅲ期临床研究进展,提出临床应用药物的展望。重点关注安罗替尼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及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安罗替尼作为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同时抑制肿瘤生长,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对比其他替尼类靶向药物,使用安罗替尼药物的患者具有明显更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值得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柳影 程颖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新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使得许多肿瘤由原来的姑息性治疗进入到了根治性治疗的阶段,而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疗效的提高,使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更趋于完善和统一.
关键词 实体肿瘤 疗效评价标准 影像学技术 分子靶向药物 化疗药物
下载PDF
微血管侵犯在肝癌综合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小晶 王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具有侵袭性的特征之一,是肝癌肝内及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患者中MVI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且在肝癌不同分期中均可发生,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肿瘤形态、肿瘤病理学分级及...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具有侵袭性的特征之一,是肝癌肝内及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患者中MVI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且在肝癌不同分期中均可发生,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肿瘤形态、肿瘤病理学分级及乙型肝炎病毒活跃与复制等。术前评估存在MVI高危因素患者,应根据患者条件,合理制订手术方案。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尽量扩大切除范围(手术切缘距肿瘤距离>1cm),解剖性肝切除术沿着Glisson系统行完整Laennec囊切除。病理学检查是诊断MVI的金标准,标准化诊断可提高MVI的检出率。MVI主要与肝癌术后早期(1年以内)复发相关,肝癌切除术后MVI阳性患者,选择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放疗、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可减少肿瘤的复发,延长肝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因此,MVI对肝癌的综合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癌 微血管侵犯 手术切除 肝动脉灌注化疗 放疗 分子靶向药物 复发
原文传递
肿瘤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程志祥 王科明 《中国肿瘤》 CAS 2009年第7期548-553,共6页
肿瘤疗效评价是决定病人继续治疗和研究项目是否继续进行的依据,近10年来,国内外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正逐步由传统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向新的综合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转化。文章就传统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中医药等疗效评价研究进展作一... 肿瘤疗效评价是决定病人继续治疗和研究项目是否继续进行的依据,近10年来,国内外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正逐步由传统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向新的综合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转化。文章就传统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中医药等疗效评价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疗效评价 分子靶向药物 中医
原文传递
实体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3
7
作者 董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419,共7页
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基因水平的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特异性靶向药物的应用,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如WHO或RECIST标准不能准确地对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无... 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基因水平的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特异性靶向药物的应用,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如WHO或RECIST标准不能准确地对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无法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探索并建立适用于肿瘤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迫在眉睫。本文将回顾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发展历史,介绍针对各类肿瘤的不同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及演化历程,并重点介绍结合免疫指标评价的新标准,对该新标准的具体定义、指导原则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有理由相信,随着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会给个体化肿瘤治疗带来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分子靶向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
下载PDF
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燕燕 李群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大部分子宫内膜癌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便于早期发现。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晚期 手术 化疗 放疗 孕激素 分子靶向药物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胡鹏程 耿僡临 +3 位作者 魏慎海 田进涛 宋小平 吴炳群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102-106,共5页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不同分子靶点药物的研发,实体肿瘤的靶向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给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带来希望。分子靶向治疗精确作用于肿瘤组织,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抗肿瘤作用准确,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预...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不同分子靶点药物的研发,实体肿瘤的靶向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给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带来希望。分子靶向治疗精确作用于肿瘤组织,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抗肿瘤作用准确,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目前,已有5类NSCLC靶向药物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及阿法替尼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及艾乐替尼等,免疫靶向治疗药物派姆单抗和阿特朱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药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被引量:31
10
作者 贾守薇 刘韬 黄红兵 《肿瘤药学》 CAS 2014年第1期2-9,共8页
目前已有多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我国上市,靶向治疗药物以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已从中获益。早期快速诊断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 目前已有多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我国上市,靶向治疗药物以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已从中获益。早期快速诊断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靶向治疗效果也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从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多方面对分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国内临床医药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以期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药物 抗肿瘤 不良反应 对策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爱军 马森林 吴孟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5-258,261,共5页
目前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手术治疗有其自身局限性,应用于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也极为有限,正亟需新的综合辅助治疗方式来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相比传统的肿瘤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更能选择性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对机体... 目前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手术治疗有其自身局限性,应用于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也极为有限,正亟需新的综合辅助治疗方式来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相比传统的肿瘤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更能选择性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新的发展及研究方向。随着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多种信号通路和生物标记物的逐步明确,分子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本文就与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的信号通路、药物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药物 肝癌 治疗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文 许立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转移性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所有转移性疾病来说手术切除可以治愈部分患者 ,但大部分患者需要考虑全身化疗作为最佳的姑息治疗。多年来 ,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局限于氟尿嘧啶。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另外两个药... 转移性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所有转移性疾病来说手术切除可以治愈部分患者 ,但大部分患者需要考虑全身化疗作为最佳的姑息治疗。多年来 ,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局限于氟尿嘧啶。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另外两个药物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被发现对晚期结直肠癌有效。近来 ,新的分子靶向药物bevacizumab和cetuximab首次显示了疗效。这里我们回顾了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对于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药物治疗 氟尿嘧啶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分子靶向药物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在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赖军明 胡爽 +2 位作者 林红 罗辉 骆永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09,共4页
自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优于或不劣于索拉非尼,或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但2017年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这种现状有所改变,其中RE... 自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优于或不劣于索拉非尼,或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但2017年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这种现状有所改变,其中REFLECT研究表明,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HCC的疗效不亚于索拉非尼. RESORCE研究、CheckMate-040研究分别证实瑞格非尼、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纳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二线晚期HCC治疗.这些药物的研发,将为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细胞癌 分子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范江 姜格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治疗模式 分子生物学特性 多学科综合治疗 NSCLC 分子靶向药物 cell LUNG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陈丹 王凯冰 +1 位作者 李加桩 隋红 《中国肿瘤》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03-209,共7页
血管生成在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10年里,针对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显著疗效。血管生成是受多因子调节的复杂过程,而VEGF/VEGFR、PDGF/PDGFR、FGF/FGFR、Ang... 血管生成在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10年里,针对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显著疗效。血管生成是受多因子调节的复杂过程,而VEGF/VEGFR、PDGF/PDGFR、FGF/FGFR、Ang/tie-2可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全文就原发性肝癌血管生成机制和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 分子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疗效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靖宇 蒋华 +2 位作者 朱明珍 吴艳 徐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845-3846,共2页
晚期肺癌的预后差,在靶向治疗及化疗失败后并没有很有效的治疗选择。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针对VEGFR2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在胃癌及乳腺癌中已见到明显疗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国内也有报道,显示了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收集了... 晚期肺癌的预后差,在靶向治疗及化疗失败后并没有很有效的治疗选择。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针对VEGFR2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在胃癌及乳腺癌中已见到明显疗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国内也有报道,显示了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4年12月到2017年1月间经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31例,观察了其在不同肺癌类型中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预测 晚期肺癌 靶向治疗 因子分析 分子靶向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患者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呼吸领域专家共识(2016年版) 被引量:24
1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9-849,共1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为化疗及放疗,近年来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疗效相近,虽仍为基石但已达到了疗效瓶颈[1],因此,寻求新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变得更加紧迫.近年来出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为化疗及放疗,近年来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疗效相近,虽仍为基石但已达到了疗效瓶颈[1],因此,寻求新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变得更加紧迫.近年来出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极大地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但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不同于化疗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抗血管生成治疗作用于肿瘤微环境,可使现有肿瘤血管退化,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通过联合化疗或小分子靶向药物,从而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理念和药物已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目前国际上已将其作为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 药物治疗 晚期NSCLC 一线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药物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以EGFR为靶点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杨雅琼 李宗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6,共6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除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第4种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体内能够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会波及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分子靶向治疗又...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除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第4种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体内能够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杀伤肿瘤细胞,而不会波及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因此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等优点。按照分子靶向药物的性质主要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等;另一类是单靶点或多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如吉非替尼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肿瘤的生长、发展以及肿瘤干细胞的维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过表达或异常表达,因此在肿瘤治疗中,EGFR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用药靶点。现主要对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药物 EGFR 单克隆抗体 TKI
原文传递
林丽珠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余玲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4,共2页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经验。林丽珠教授对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引起的皮疹,常根据其轻重程度、病邪深浅,参考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中斑疹性病变进行辨治,总以肺...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经验。林丽珠教授对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引起的皮疹,常根据其轻重程度、病邪深浅,参考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中斑疹性病变进行辨治,总以肺胃热盛,血热风燥病机为主,以荆防四物汤加减,并配合自拟皮肤外洗方,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对靶向药物引起的腹泻,分脾胃虚弱型、肾阳虚衰型和肝气乘脾型3型治疗。以上经验为解决肝癌的抗肿瘤新药舒尼替尼不良反应提供了思路和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疗法 分子靶向药物 林丽珠
原文传递
结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杜飞 董亚萍 朴成钢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结肠癌目前被认为是世界第三大癌症,其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发现时已大多出现肝脏转移,故化疗被视为最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然而,化疗的局限性不容忽视,如选择性低、肿瘤组织浓度不足、耐药性以及全身毒性等。因此,只有研制出能够特异性阻... 结肠癌目前被认为是世界第三大癌症,其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发现时已大多出现肝脏转移,故化疗被视为最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然而,化疗的局限性不容忽视,如选择性低、肿瘤组织浓度不足、耐药性以及全身毒性等。因此,只有研制出能够特异性阻止结肠癌细胞增殖并不损伤正常细胞的靶向药物,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目前,结肠癌靶向治疗从分子水平逐步走向靶向性更强的基因治疗,并意识到基因治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高效、导向的载体系统。文章就近年来结肠癌分子靶向药物及基因治疗运载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药物 基因运载系统 结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